官 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06)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所作决议的核心部分[1]。该文是毛泽东等人在土地革命的特殊坏境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党内无产阶级思想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标志。作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它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明确指出:“我们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虽然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我党在新时代所提出的新概念,但从其实质上来说,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实践在革命期间早已有之。认真梳理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核心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纠正党内的一些错误言论、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将思想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毛泽东对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早期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及时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统一党员思想认识,提高红军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客观要求。
自建党开始到古田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完善党章党规、依规治党作为统领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制度举措。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着重强调思想建党和党员成分的重要性。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明确指出,“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3]乃入党的首要条件,在整个纲领中具有显著地位。《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指出,要使党的纲领、政策、方针让“一切工人农人妇孺都能懂解能动听”[3],并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旗帜鲜明地指明党的性质、组织、纪律、党员义务和指导思想,重点强调党和群众的关系。党的三大通过的有关党员思想领引力建设的内容和党的二大有关党员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内容基本一致。党的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提出,成立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筹备处等党内教育工作的机关,增强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发展。此外,1928年党的六大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严格遵守党纪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4],并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巩固和发展红军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阶级政治觉悟以及具有的政治影响力是确保红军拥有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之一的毛泽东,全程参加党的一大、三大、五大,对党代会和党章精神具有深刻理解,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革命队伍思想的多样性有着清醒判断。因此,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将党的思想领引力建设置于首要地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理论准备和实际经验不足,党内各类思想不统一,党内冒险主义、教条主义等“左”倾思想盛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给党的革命事业带来重大损失。大革命失败后,为迅速恢复党的组织力量和军事力量,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入红四军,许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掺杂进来。这不仅对党的内部向心力带来影响,而且给红军管理增加难度。当时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深知,掌握思想引领工作是掌握一切领导工作的前提。针对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1]同时,他提出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办法,即把革命队伍的思想统一到无产阶级思想的旗帜下来。这样红军队伍就能始终在党的坚强统一领导下,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占据主动,进而顺利完成中国革命交付的历史使命。
在古田会议前,毛泽东就十分重视红四军内部的思想建设,接连提出“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等行军要求,集中反映人民军队的革命性、人民性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革命队伍的成长,大量小资产阶级以及农民群体加入到队伍当中。同时,由于战斗频繁、环境恶劣、缺乏高效的教育整改工作,红四军党内出现包括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主义和盲动主义残余八种主要错误思想。1929年6月,红四军召开党的七大会议,会议上发生激烈争论,毛泽东提出的主张没有被红四军领导层的大多数同志接受,思想引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新党员多,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不够,导致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不够坚定,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存在极大矛盾。为此,毛泽东深感问题的严重性,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此外,红四军党内的政策执行也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机械教条式地执行,另一种是思想纪律松懈、流于形式,两者都难以形成凝聚力。
面对红四军党内外激烈的思想斗争,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结合中国革命问题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红四军党内客观存在的思想问题,明确提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基本框架,这些思想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集中反映出来。
毛泽东认为“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1]是出现思想偏差的关键原因。因此,要想解决红军当前的思想问题,就必须重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过去的无计划工作状态,有计划地开展党内教育工作,强化党的思想传播力。毛泽东希望通过教育方式纠正党内的思想问题,同时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着重强调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加紧教育,批评不正确思想,肃清流寇主义”[1],其目的是推动党员思想和党内生活朝着政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党内教育的十八种方法以及十种材料,希望在提升党内整体的政治水平的基础上推动党内思想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明确指出,必须要直击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党的思想统摄力,才能够从思想层面确保革命工作取得胜利。毛泽东在文中强调,党内存在包括如单纯军事观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内的八种错误思想。为纠正这些错误思想,毛泽东在文中提出五项不同措施: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在红四军党内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在党支部集体领导的作用;二是重视理论教育,在思想上要肃清盲目主义,在制度和政策上不断纠正个人和主观主义;三是关注社会经济的分析与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避免陷入盲目空想和盲动主义的深坑;四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指出批评需要有根据,要注意防止批评的随意性和庸俗化,在批评中要强调政治性;五是严明红军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分配工作要得当,执行纪律要严格。
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对单纯的军事观点进行严厉地批评,明确提出党在组织以及思想、政治上的全面领导。从党的领导性质层面来看,党对于军队的领导和管理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是保证红军在艰险困难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政治优势,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障。因此,毛泽东指出,中国红军是完成革命任务的重要团体,军事只是政治任务中的一小部分,为所有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是红军和传统军队最大不同之处。红军并不单纯是军事队伍,它不仅需要歼灭敌军,同时还需要执行群众路线,拥有宣传、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创建党组织和革命政权的任务。毛泽东还提出了三个纠正方法:一是必须要时刻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二是加强组织官兵的政治训练,特别要加强对俘虏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建立和完善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和党的代表制度。
井冈山时期,由于红军战斗频繁,党组织不够健全,出现“入党太随便”“入党不合格者多”的现象。对此,毛泽东指出红军党目前的组织问题已步入关键时期,有一些党员个人的素质不高,组织纪律松散,这对红军的政策领导非常不利。他提出所有的同志必须要对党组织进行改造,让党组织的政治任务能够顺利开展。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揭示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党的政治路线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侧面指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关键性。为夯实党的组织基础,毛泽东首创“支部建在连上,班里设小组”的组织原则。为克服党的组织松散问题,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正确的党员吸收路线,以战斗人员为主要发展对象,并设定五个入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需要采用集中指导的方式开展民主生活。毛泽东强调,党的领导班子需要有正确的工作路线,碰到问题能够恰当地处理。上级领导需要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下级机关的情况,将其作为正确指导的理论依据;对于党组织所制定的解决问题的决议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铁的部队,毛泽东在创建和发展红军的过程中始终将纪律建设作为党和红军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指出,要制定红军章程,明确红军的任务,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针对非组织观点和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而导致不满情绪,毛泽东提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1],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毛泽东认为,良好的军纪是红军对群众最好的宣传书,是克服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的思想武器。毛泽东结合当时红军的作战情况,提出“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盲动的行为”[1],并在之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基础上增加两项注意,共计“八项注意”。这些纪律建设是红四军顺利完成革命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增强党的思想约束力的重要途径。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作为毛泽东加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重要文献,为正处于迷茫期的红四军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作为《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党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原则,是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百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为红四军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提供指引,使红军紧密团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下。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秋收起义以来党和军队建设的工作经验,在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中,总结出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来源的军队建设问题。在古田会议结束之后,红四军党内立即掀起深入贯彻落实《古田会议决议》的热潮,极大地克服单纯的军事观点和极端的民主化倾向。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的领导下,红四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取得多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不仅为红四军的党和军队建设指明方向,而且为全党全军制定一条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5]。可以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建党建军的伟大纲领和光辉文献。
2.初步确立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内容体系框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具体内涵,但从毛泽东撰写决议所传达的主要精神来看,它高度概括思想引领力建设相关的教育、思想、军事、组织和纪律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为其后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之下,明确指出从思想层面领导党的建设工作,在吸收党员上打破传统以工人阶级为党员发展主体的实践与理论。《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精确地回答了为什么需要展开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怎么样展开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等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如何既确保党的先进性,又最大限度发挥农民作为革命主力军作用的现实问题。
毛泽东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构成部分,对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员的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积极意义。
1.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提升党的思想创新力。思想创新力是思想引领力结构之中的核心元素,同时也是增强党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基础性理论。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系统梳理包括单纯军事观点在内的八种错误思想,同时对这些错误思想所存在的一些特征、错误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错误思想所产生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需要从思想层面来纠正这些错误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回归无产阶级的思想轨道上来。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成为物质力量。”[6]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坚持理论武装中夯实思想理论创新的知识基础,在深入剖析各类社会思潮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最终目的中占据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7],让党的科学理论和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产生高度政治认同、深刻理论认同、强烈情感认同和深度价值认同。只有这样,党的思想领引力建设才能真正深入头脑,落到实处。
2.加强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增强党的思想传播力。《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历史背景揭示一个道理,就是正确的思想如果不能占领阵地,错误的思想就会占领阵地,即“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8]。目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大变局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斗争非常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警告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9]因此,必须大力建设和巩固思想阵地,为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提供阵地依托。首先,着力培养素质高、思想正、党性强、专业硬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意识形态斗争,划清党的科学理论与错误思想之间的界限,营造风清气正、思想纯净的政治生态[10]。其次,建立健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常态化机制,确保党的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党的理论创新。再次,建立健全面向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推动话语传播体系大众化发展[11]。最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巩固红色网络平台等思想宣传阵地,提升党的思想传播力。
3.净化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活,增强党的思想公信力。增强思想公信力是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植清正廉洁的政治土壤,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对于红四军出现的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明确指出,“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1]“批判要注意政治”[1]等,使红四军党内孕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新时代,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12]。我们必须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促进上下级关系以及政商关系规范化。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改善党风会风文风,营造优良的党群关系,增强党的思想公信力。
4.整合社会共识和群众意见,增强党的思想凝聚力。《古田会议决议》从通过至今已经90多年,虽然我党的地位以及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毛泽东所批判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某些党员身上还严重存在着[13]。部分党员思想松懈,党性意识淡薄,甚至走向违法乱纪,腐败变质的反面。毛泽东在充分接受群众意见和凝聚广大革命队伍共同意志的基础上,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对错误思想提出了纠正解决的具体办法。新时代,必须有效整合社会共识和群众意见,践行和发展群众路线。习近平同志提出: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价值理念、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牢牢地团结在一起”[2]。在思想层面凝聚共识,需要持续加强主流文化熏陶,巩固和整合社会思想的文化基础,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可以借助大数据管理模式,推动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助推党的思想理论在党员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而言之,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对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探索,对统一红四军党内思想、提高红四军党组织以及整个红四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战略定力和思想引领力,自觉抵抗复杂局势衍生的风险迷惑,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