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体验为核心的研学旅行方案制定
——以丹东为例分析

2022-04-16 02:42邹佳桐郑辽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旅游

邹佳桐 郑辽吉

(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1)

0 前言

研学旅行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属于国家基础教育。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入研学教育元素是一种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来发展乡村研学旅行产业。但是如何在学校、乡村及地方政府三者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便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创新模式体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村体验研学旅行具有双重意义和紧迫性。一是学术价值,他不仅拓展了相关政策法规理论实施的内涵,还丰富红色研学旅行的内涵。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对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样具有较高的贡献。二是应用价值,他不仅丰富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个人的集体观念和人际交往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也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旅游业创新转型升级。解决乡村研学旅行体验程度不深或形式同质化等问题着重是利用乡村的空间体验场──生产场、生活场及生态场的构建,体验活动方式需围绕生产、生活及生态的“三生”展开。

1 国内外研学旅行现状

在加拿大,由于其多样的地球物理特征和相对较小的人口密度,是进行研学活动的圣地。加拿大具有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加拿大与美国的影响和差异,促使加拿大户外教育者倾向于将环境和冒险教育的课程整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1]。

从日本看,日本的研学旅行活动最早开始于19世纪,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当前,日本在研学旅行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目前,日本要求在校学生,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分别参加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小学阶段,研学旅行被安排在六年级,主要以体验乡土、自然文化为主。中学阶段的研学旅行分别安排在初二和高二,主要以体验日本传统文化、和平教育及职场生活为主[2]。

国内现状是研学旅行作为“旅游+”的一种重要新兴业态,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政府诸多的政策支持。教育部规定每个中小学每年必须开展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在“旅游+”全面推进的发展机遇期,以研学旅行为代表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其需求日益增长。在各种政策以及市场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加入研学旅行队伍,形成了专门的研学旅行部门,并且出现了研学导师等新兴职业,研学旅行部门越来越重视与旅游景区的合作[3]。

2 研学旅行的运行机制

2.1 研学旅行的运行机制

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研学旅行机制,必须多方力量发力,更好地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质量提升。具体来说应该善于从制度层面,安全管理层面,多方力量支持层面,资金经费支持等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研学旅行管理保障机制的构建,以此来真正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新知,不断进步。

2.2 研学旅行主体

2.2.1 政府

政府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研学旅行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通过政府购买、使用者付费或政府补助等方式保障社会资本合理投资回报。在具体措施上主要采取政府购买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公私合作,要严把预算执行、招投标和服务质量监控环节,打破地域限制和地方保护,吸引更多高水平机构参与地方的研学旅行服务供给。

2.2.2 学校与教育部门

学校在选择第三方机构──研学机构时,既要考察机构的资质,又要协商好,签好协议,严格制定服务内容,不得随意更改行程。另一方面提高市场的准入制度。教育部门应该与学校联系、开发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推荐研学旅行的项目,并建立研学旅行第三方服务机构白名单(审核机构的资质和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情况),由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时自主选择。

2.2.3 乡村本体

乡村需要整合研学旅行资源,也就是当地的产业、社会、文化及社区等利益相关的主体,实现研学旅行活动的综合支撑。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周边相关资源,充分挖掘特色研学吸引物,打造属于乡村的特色研学产品与研学链。乡村要细分市场及客群,因材施教的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需求。搭建“研学+互联网”平台,让智慧研学融入乡村。乡村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联网理念和技术,建立自己的客户资源数据库,将研学成员信息和工作人员信息的高效连接,对基础设施、后勤保障、导游服务、安全管理等全过程实施流程控制与预警,全面及时准确的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方便研学管理的同时也让家长可以进行安全监控,增加对景区的信任度。

2.2.4 学生家长

家长协助学校制定《出行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同时,家长和学生应共同确立研学目标,制定课程计划,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合作的教育价值。家长的积极参与评价,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多角度评价,让研学旅行更真实、立体与鲜活。

3 乡村研学旅行方案制定

本研学方案制定以丹东地区的旅游村为基本案例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旅游村分别是大梨树村、大鹿岛村、獐岛村、河口村。大梨树村、獐岛村及大鹿岛村是全国重点旅游村,而河口村是“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见表1)。

表1:丹东开展研学旅行的四个乡村地点概况

3.1 规范乡村研学旅行实践机制

将全年的不同季节开展的活动类型都纳入到研学旅行之中,从而使得研学旅游呈现无淡旺季差异的一种乡村教育活动。再者也要和社区或经营业户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使得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能够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使得各种活动都能够按照不同的主题有序进行。

3.2 树立乡村研学旅行课程品牌

重视丹东特色课程的打造。树立乡村研学旅行服务品牌意识,吸引丹东本地及其他地区学校“回购”的良性发展循环。以价值共创为核心,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品牌化建设。精心设计研学体验场景,双方约定主题的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3.3 打造乡村研学旅行专业团队

有针对性的培养研学师资队伍。专业的研学旅行团队主要具有教师、研学研究者或研学课程开发者三种角色,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毕业后才能上岗。专业管理队伍由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组成。专业综合保障队伍一般由学校教师和服务单位委派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研学实践教育中场地、交通、食宿等方面的后勤服务。

4 结论

第一,研学旅行一定要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学校研学教育的要求,推动研学旅行机制的建立,开展主题鲜明的研学活动。

第二,需要规划建设特定的研学旅行活动场景、活动、参与方式及主体,使研学旅行活动能够持续的开展。

第三,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过程中,提升研学旅行品牌的打造水平。

第四,发展初期所有企业争先恐后涌入研学旅行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研学旅行发展的有序化,需要为经营者设立准入标准,只有获得了相应资质、满足了所有条件的企业才能进入到研学旅行行业。

第五,研学旅行体验活动方式主要围绕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展开。利用乡村的空间体验厂──生产场、生活场及生态场的构建消除素质教育在向纵深挺进过程中遇到了“静态性”“封闭性”的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阻抗。要消解这些“阻抗”,国家项层设计需要作出与素质教育内涵相一致且符合其深度发展需要的研学旅行的重大决策。

第六,中小学应积极主动开展研学旅行,发挥研学旅行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旅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