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成诗
——简评麻城农民诗人郑登平的绝句

2022-04-15 21:38金莲玉
东坡赤壁诗词 2022年5期
关键词:诗词诗人农民

金莲玉

郑登平,湖北麻城福田河镇一位农民,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他热爱诗词、饱读诗词、善写诗词,是一位从诗词中陶冶情感、汲取力量的人。他为人平和,不喜发言,唯喜发诗,尤喜绝句。多年来,他持续不懈地坚持创作,成绩斐然,收获颇丰。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长白山诗词》《湖北诗词》《诗词报》《千家诗词》等纸刊及各大网络平台。

作为一位诗人,尤其是一位农民诗人,长期的坚持与坚守,本来就难能可贵,更何况还能把诗词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就更为可贵了。他视野独特,笔法细腻,寄柔情于平淡,品百味以清空,善于在劳动中提炼诗意,在生活中发掘美好,尤其是五言、七言绝句,清新自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浑然天成,更写出了平凡生活之美。

这里,我仅从诗的韵律、形象、语言、意境、情感和哲理诸方面,来一窥农民郑登平的诗意生活。

一、诗的韵律美

诗词注重押韵,讲平仄、对仗,有节奏,有变化,有起伏,有波澜。所谓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就是诗人充分运用汉字四声的变化,更为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中国的古典诗词体现出一种“音律之美”。只有领略了诗词的韵律美,才能更好地、完整地领略诗词之美。

且来看郑登平的《山村春色》:

一溪春水涨桃花,竹隐新楼三五家。

雾里梯田欢语响,承包大户赶明茶。

诗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他不加雕饰,率性而为,用铿锵的笔调、饱满的热情,写熟知的家乡、火热的生活。一、二、四句末尾的“花”“家”“茶”押ɑ韵,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二、诗的形象美

郑登平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悉农村的山水草木。他没有被苦累的农耕所羁绊,而是在田间忙累中跋涉前行,在繁忙的劳作之余,随时随地,吸取灵感。他怀着一颗爱农、颂农、为农、护农之心,深入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写农村新气息。如《打板栗》:

晓色初开草露轻,山园栗熟踏微明。

竹竿惊起枝头鸟,果落纷纷笑语盈。

再如:“小院秋光已满仓,左堆山果右摊粮。丰收更是无人歇,快递穿村出货忙。”

他扎根山乡,耕耘诗坛,一写农事,二写心情,以实对虚,虚实相生。“笑语盈”“出货忙”,忙也欢,累也欢,不显山、不露水间,歌颂了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富足。看似一幅农家庭院的素描,却是农家今日幸福生活的真实反映,形象地再现了农村的新变化、新面貌之美。

三、诗的语言美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家乡的山水,涵养了诗人的气质。家乡的人民,激发了诗人的情怀。天地的灵气与乡民的质朴,成就了一位灵动而质朴的诗人。

郑登平的绝句中,凝练精彩的“诗眼”,比比皆是。如《春到山村》的最后一句“云影花光挤进门”中的“挤”字精妙,好像人的眼睛一样传神,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使人联想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美好,也在无形中,将诗人对乡土美景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洋溢其中。

如《植树》:

泥酥气暖动晴垓,青嫩红绯野色裁。

为使清风长有至,扶苗种得绿云来。

描写山乡美景、劳作的场面,动静相融、远近结合,独具匠心地描写,极像一幅淡妆浓抹的山水画卷。“泥酥气暖”“青嫩红绯”“绿云来”等,写景细腻逼真,抒情真挚洒脱,让这幅画卷绚丽多姿。可见诗人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较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四、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诗人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郑登平一生坚守着农民的本色,扎根田地,春播秋收,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贫瘠的土地,用辛勤的劳作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也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他的精气和神韵,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只把劳动当作辛苦的事情,而是自觉地像创造了灿烂古代文化的先人那样,把劳动当作创作的源泉,从劳动中吸取养分,又用文字来歌颂和记述劳动,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荷塘月夜》:

月夜荷塘景色新,清辉浮动似抛银。

鸣蛙偏是无情趣,纷扰堤边蜜语人。

“月夜荷塘”“清辉浮动”,动静结合,引人入胜。特别是第三、四句诗,情景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盛夏有月光的夜晚,荷塘边一对恋人如漆似胶、情爱至深的幸福境界之中。诗人有生活体验,在诗中营造的意境美,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诗的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之所以能流传不衰,产生跨越时空的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诗词有机地融进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诗求乐趣,诗言志向,诗寄情怀。作为农民,郑登平不改初心,坚守本色,情系桑梓,情系乡亲,因此,他的诗中就充斥着浓厚的情感。

如《小村夏暮》:

青秧连郭抹霞辉,白鹭翩翩入影微。

小院谁家吆喝起,柳塘鹅鸭踏歌归。

结尾句“踏歌归”倾注着他的情愫、情趣,情感丰富。“青秧”“霞辉”“影微”等景物描写,显得细心、细致、细腻,表现出夏暮小村的气势、气魄和气息。他写诗善于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吸引人,以情征服人。“小院谁家吆喝起”,此精妙语句,笔锋一转,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家园不是桃源,却胜似桃源。

在这些诗里,作者运用拟人、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热情歌颂了新时代,广大农民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后的喜悦心情和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农村的新变化和新面貌,也饱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六、诗的哲理美

“诗言志”是诗的特质。有人问:“诗词有什么用?”诗词专家叶嘉莹回答:“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歌德也曾说过:“在艺术与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郑登平的诗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质,也充满了他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

如《自栽盆兰新茎破土有题》:

新茎破土赖春风,不事张扬出碧丛。

香雅何须红艳色,谦颜素玉自天工。

“不事张扬”“香雅何须”“谦颜素玉”形象地再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春的气息,生活的乐趣,在诗情画意中,暗含着自家栽的盆兰新茎破土而出的喜悦心情,别有情怀,韵味悠长。

脚印千家万户行,真心妙笔绘前程。郑登平贴近生活,关注时代,掌握了许多鲜活素材,创作起来得心应手,看似平凡平淡,实则富有哲理。他从农耕中吸取营养,蕴雅气,扬正气,接地气,收获果实,收获诗意,收获快乐。

诗心不泯,是诗歌生命不竭的源泉。郑登平的绝句,既体现了个人的才情,又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表现手法上也可圈可点,平仄、对仗工整,起承转合,流畅自如,韵味十足,表现了人性的纯善美,人生的哲理美。他善于将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实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诚然,田园诗词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开拓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共识的过程。他的诗作,可向追求诗歌的思想美、意境美、音韵美的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在创意、炼字上再下功夫,那是作为诗人精进的更高追求。期待他书写美好家园,书写人间正气,书写盛世中华,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山水田园诗词,留下佳作,流传人间。让田园生活,如诗如画,把自己活成一首快乐而甜蜜的好诗!

猜你喜欢
诗词诗人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词之页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