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静
(河南工业大学 漯河工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的出现,人们将翻译研究的目光逐渐从规定转向描写,从文本转向译者。在这种大背景下,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基于对译者属性和翻译本质的认识,构建了翻译“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求真”是指译者为实现务实于读者或社会的目标而在一定程度上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务实”则是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全部或者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其务实性需要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1]。实际上,这一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将静态的“文本”与动态的“人本”相结合,将翻译行为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相结合。对译者而言,这一评价模式可作为一种自律准则,对译者翻译行为进行约束与指导,使译者在“求真”与“务实”之间保持理想中的平衡;对译评者而言,它又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描写系统,帮助我们认识翻译的社会化过程。从语言内来考察译者的翻译行为有多大程度的“求真”及“求了多少的真”;从语言外的社会因素来考察译者有多大程度的“务实”和“务了什么实”,从而更好地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因此,这一评价模式对译者行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分析,对译文的产生和质量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散文属于文学体裁形式,汉语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之美。从很大程度上讲,散文的美与意境是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来实现的。因此,散文翻译往往需要极深的功底,也最能考验译者的水平。
译学界默认的自译是如林语堂先生等所作的带有创作性的译文。译评者往往认为自译者更自由,主体性更强,比起他译者而言更为张扬,因此这种自译更宜称为 author-translator[2]。就《散文自译自评》这本书来说,周领顺教授将自己创作的汉语散文进行英译,虽是自译却不是译学界默认的自译类型。作者称其自译行为是“忠实于原文的‘译者译’,是依据自己的创作所进行的翻译。”[2]也就是说,作者首先将“求真”作为其散文自译的前提和基础,在内容上尽量忠实于原文,而后再以务实读者为目标,以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方式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并再现原文的意义,所以self-translator更符合本文所探析的周领顺的“自译”。因此,看待翻译行为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以原文为中心”或“以译文为中心”的二元对立观,而是要辩证、客观地理解。本文探讨的自译行为就很特别,自译者既是作者也是译者,还是译评者;译者尝试客观地翻译自己的作品,从而能更好地体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对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是十分有益的。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承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轮舞阳照贾湖》的自译散文恰逢其时,与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的理念并行不悖[3]。该文被收录在《散文自译自评》一书的第二章“散文英译实践”当中。文章文学性很强,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涉及地域文化的传播。因此,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优秀历史文化能否顺畅地被广大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所接受。因此,选取这篇译文作为分析对象,对研究自创、自译散文和评析译文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从“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评价模式看,兼顾多重身份的译者努力跳出主观世界,遵循“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原则进行翻译。翻译准则要求译者译出原文内容,准确传递语义,包括表达出原文的主题、思想、文化信息等,这是翻译的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做到准确充分,否则译者就没有尽到全责[3]。也就是说,只有求真和务实相互关照,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递原文的信息。本文从原文标题、语言风格与形式以及文化信息的翻译来分析自译者对求真度与务实性的把握。
标题对于文章来说如点睛之笔,至关重要。原文题目“舞阳”一语双关、构思巧妙,既指“跳舞的太阳”,也暗指贾湖文化的发掘地“舞阳县”—作者的故乡,作者流露出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但作为广大读者特别是英语读者来说,很可能缺乏这一文化背景知识。假若直译,就无法体现作者的别出心裁,也无法体现别解的“舞阳”和正解的地名之间的意义关联。因此,具有多重身份的译者舍弃原文的形式,将题目意译为“Jiahu:Site of Shining Glory”。从语言形式上来说求真度似乎小于务实性。仔细观之,发现译者实际上做了充分的思考,如语言层面英汉语言的差异、汉语的特殊修辞,社会层面地域文化的传播及读者的需求等。从“求真—务实”连续统角度看,译者更加注重原文所蕴含的意义,一方面点明了贾湖的遗址性;另一方面兼顾了文学修辞性,在翻译准确的基础上兼顾美学因素,可谓一石二鸟。
散文属于较为典型的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的翻译属于翻译审美的综合层次,不仅要传情达意,还要有艺术再现的功力,以求达到原语审美传感的最佳效果[4]。通篇来看,原文的语言主要以表达思想、传播文化为主,端庄而古雅,简约而有力,把贾湖文化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语言层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同时又关照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尽可能做到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保持平衡。
从词语选择上,译者尽可能用符合原文文风的端庄古朴词汇,如a cultural opulence、retreat place、turned down their brilliance、a remote culture in its entirety。从句式上看,译者充分关照了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英汉结构差异,力图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汉语中蕴含的文化及历史信息。
翻译讲求度的平衡,是译文为本,原文为用的平衡之学[5]。因此,在自译时,作者在尊重原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务实性调整。
原文:“贾湖”在“舞阳”、“舞阳”在“河南”、“河南”在“中国”,这一连串富含诗意的地名,如今都被第8次试掘的“贾湖”文化遗址紧密地串在一起。
译文:Jiahu,Wuyang,Henan and China,a poetic array of place names,are now again showing up together in the limelight,along with the eighth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the Jiahu site,a settlement occupied by ancient Jiahu people in the early Neolithic Period.
原文首句是典型的顶针句式,在汉语中较为常见,也是增加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段,英语则很少采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因此要把这种修辞格译为英语则非常有难度。若直译为Jiahu is in Wuyang,Wuyang is in Henan and Henan is in China,就不那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且会给人累赘之感,失去了原文修辞之美。因此,作者做了变通处理,采用句法淡化的策略,按照英语中表述地名的习惯方式翻译,简洁地将几个地名并列排布,尽可能保持了原文的内容[5]。同时,最后一句也做了信息增补,将“‘贾湖’文化遗址”译为“the Jiahu site”,并添加了同位语作为信息补充。该散文涉及大量历史文化信息而读者未必了解这些地名和背景,所以译者务实性地添加了表示类别的属名以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原文:解读远古文明,最好亲临现场,好将厚重的历史一页页翻起。
译文:For a better appreciation of a remote culture in its entirety,it would be advisable for one to be physically present at its excavation site so that he could dip into the richness of its tradition.
汉语多为意合语言,注重语意的连贯,句子连接主要依靠上下文连接的关系,连接词也通常省略,所以汉语相比英语形式上简单很多。相比较而言,英语形式规范而工整。如汉语中有大量无主句,要表达同样的语义,必须要在结构句式上进行相应调整。在汉语中修饰语常置于中心词前,而在英文中则位置相对灵活。然而,英汉之间的形式上的差异并不能阻挡其内在的关联。翻译本质上是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之间衔接连贯的映现[6]。“解读远古文明”显然与后面两个分句内部存在连贯的语义关系,译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到英汉差异,遵循了英语语言使用规则,将原文做了结构的补充和调整,如原文中的主谓结构变为介宾短语,使用 it would be advisable、so that等英语惯用表达形式,把隐性的语义显性地传达给读者。从读者角度看,译者不仅力求“语言表达”之真而且务“原文意义”之实。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译文中确有译者的创造性翻译的痕迹,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但从“求真—务实”这一评价模式看,译者的自由度仍然是有限的,虽有创造性成分但并未改变原文的实际意义。
传播文化,可以说是译者从事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这篇散文主要向读者介绍贾湖文化,整篇都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既然要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把握文化信息的处理至关重要。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之间,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若原文涉及译文读者比较陌生的文化信息时,译文中还须适当地增补必要的背景信息[7]。
原文:安阳之殷墟(甲骨文发现地)、洛阳之白马寺(唐玄奘白马驮经处)、开封之开封府(宋代开封府尹“青天”包拯府衙)、焦作之云台山(“竹林七贤”隐居地)……
译文:the ruins in Anyang City of the last capital of the Shang Dynasty(1600-1046 BC),where Chinese Oracle Bone and Tortoise Shell Inscriptions were unearthed,the White Horse Temple in Luoyang City that was constructed in the year of 68 in memory of the white horse of the Tang Dynasty(618-907)monk Xuanzang(602-664)after it carried the Buddhist Sutras to ancient Luoyang City,the remains in Kaifeng City of the ancient Kaifeng City Hall,once the Yamen where the uprightjudge Baozheng(999-1062)of the Song Dynasty(960-1279)heard cases,Mount Yuntai in Jiaozuo City,a retreat place for the“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ove”living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220-280),i.e.the seven ancient Chinese scholars and poets who withdrew from the then political officialdom to a life of wine and literature in a secluded bamboo groove in Mount Yuntai.
从形式上看,这段译文好像“求真度”较低,译者并未“忠实”于原文按部就班地翻译,而是在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址都增补了充分的背景信息以弥补文化缺失,所以译文要比原文长得多。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译者虽做了大量的增补,但增词不增意,并未自由地增添原文以外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自译者依旧秉持了“求真为本,务实为用”原则,体现出翻译的“求真”与“务实”的内在平衡。自译并非自译者掌握绝对的自由裁量权,可以随心所欲翻译自己的作品;相反,作者正是站在客观立场,以一位虔诚的译者身份对其原创作品翻译,在“求真”的基础上,力求最大限度地服务读者。再如:
原文:君可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和西汉刘邦大将樊哙的生性猛烈吗?
译文:Did you ever hear of Fan Kuai(242-189 BC),a valiant military general who served Liu Bang(256-195 BC),first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206 BC-AD 220),and saved his life at the Hongmen banquet where Xiang Zhuang performed his sword art as the cover for his attempt on Liu Bang’s life?
对比原文和译文,译文的信息量明显要比原文大得多。一方面,译者对历史人物“刘邦”做了必要的信息补充;另一方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则典故进行适度地阐释,为读者补充了必要的背景知识。译文虽然增补了一些文化信息,但译者并未对历史人物或故事进行过分渲染,只做简单释义,以达到传递原文的意义。这种翻译的平衡性,正是来自译者对“求真”与“务实”之间平衡性的把握,不仅显示出译者深厚的翻译功底,也体现出译者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所做的努力。
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的视角可以看出,即便是自译者,在翻译原创作品的社会实践中也可以实现“求真”与“务实”的和谐共生。译者在“求真—务实”的连续统滑动的过程中,努力在“求真”和“务实”间保持一种理想的平衡。译者综合考虑了原文要表达的意图、中国文化传播的社会意义及读者的需求,做出了基于原文意义的大量务实性的调整。这一模式一方面有助于译评者更全面地认识译者行为特别是自译者行为与译文的社会化过程,可以作为译者翻译的行为准则,也可作为评价翻译行为的有效工具,因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可帮助译者拓宽散文英译研究的视野,并通过翻译实践进一步提升对翻译的认识,为散文英译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