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对提升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心全面健康观念、快乐体育模式和多元化体育教育等对深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俱乐部教学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传统的班级建制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被打破,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训练的融合使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了更好的体验。已经证明,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体育竞技潜力的挖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并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1]。网球运动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在高校师生中尤受青睐。2004年我国金花组合李婷、孙甜甜夺得奥运女子网球双打冠军后网球运动迅即热遍全国。更因李娜多次将国际重大网球赛事金牌收入囊中成为明星,她所代言产品的广告词“新年和你爱的人相约健康”而家喻户晓,网球遂成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网球课程,网球运动迅速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网球在高校的普及与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高校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2]。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固化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训练效果,而且对那些具有一定运动禀赋的学生发挥体育特长形成了制约。但是,教学模式的惯性使得教学模式改革事倍功半。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高校师生喜欢的项目,在我国高校方兴未艾,教师教练惯性思维的韧度与传统项目教师教练相比要弱许多。高校网球课程和课外网球训练比赛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不可分的体系,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利用俱乐部机制将网球课程传统教学形式、学生体育社团、运动队训练和课外训练比赛等有机融合,拓展了网球课程教学范畴,对我国高校开设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3-5]。因此,更加充分发挥网球的运动价值,以网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创新网球课程教学模式,改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上好网球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就是网球课程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施俱乐部教学就是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一种尝试。在高校实施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以下优势:①俱乐部机制与高校网球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利用俱乐部机制优势整合某一区域内各高校的体育教师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已有的师资力量,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由于大学生是自愿自主参与俱乐部活动的,因而大学生多能持久维持学习训练热情,学习训练效果更为显著。②采取会员等级制将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因材施教,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为愿意进行更高水平训练的学生创造能够满足他们训练意愿的学习训练环境,充分挖掘他们的专项运动技能潜力。③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既定区域内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资源的条块分割,给了学生选择项目和老师教练的权利,激发了教师研究教学训练方法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竞争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据此,高校实施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提出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从课程结构、实施规范流程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根据网球运动特点,结合学生现既有的运动水平,按照网球课程的目标要求,将学生分成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进行教学的。初级班学生是几乎没有接触过网球运动的学生,教学以网球规范动作训练为主。中级班学生是具有一定运动基础,对网球有较浓厚兴趣,期望提高运动技能,愿意为体育社团服务,能够指导初级班会员训练的学生。高级班学生为网球技能突出,能够代表学院或学校进行校内外比赛的学生,对他们主要进行专业性程度较高或针对比赛的专项训练。
综上可知,初级会员一般对应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完成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习训练,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后,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实际运动水平选课进行提升学习训练。中高级会员则根据个人意愿,在每一个学年结束之后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网球俱乐部进行社团活动和专项训练。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体系见图1。
图1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实现了体育专项必修课、体育社团、专业训练与课外活动的融合,是一个系统性运行体系。网球专项必修课、体育社团、专业训练和课外活动又是4个相互独立而能保持完整性的子系统。体育教师利用智慧运动手机管理平台,负责体育必修课和中高级会员的训练,其中,体育必修课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设置的,学生基本都是俱乐部的初级会员,上课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自主练习内容和课外训练课程,一般是中高级会员的学习内容。体育教师通过智慧运动手机管理平台将学习内容提前发布给需要训练的会员,然后在教学训练现场指导会员学习训练,上课的会员在完成任务后通过智慧运动手机管理平台反馈学习情况,经过体育教师审核后计入考核成绩[6-7]。课程实施流程见图2。
图2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流程图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根据初级、中级、高级的会员层级设置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和管理,三个层次的课程既相互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因此,所构建的考核机制必须是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训练情况的真实反映。
第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和综合化。评价内容应基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运动的理念,以依据个人兴趣培养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为旨归,按照因材施教原则组织教学、因人而异原则组织考核,既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又要对他们的课外训练情况进行考核,概言之,就是要构建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前提下的分层次考核评价机制。
第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化。考核评价既要综合考核学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训练情况,又要重视他们的原有基础差别、个体素质差异、主观努力程度、成绩进步幅度等。比如,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可能在进入大学之前连网球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了解网球的比赛规则;而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是网球运动达人了,他们不仅能够熟练进行各项专项动作的规范性训练,而且可能已经有过当上一学段比赛专业选手的经历。对不同基础学生的考核,自然不能采用同样的标准。
第三,评价主体多元化。高校网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重在促使学生们树立终身运动健身的理念,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高校网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办法等均应有别于职业运动员考核,应在考核评价大学生体育运动禀赋、运动发展潜能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考察他们的努力程度、学习进步状况等。因此,评价主体不仅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和教练,还应有负责平时考勤的专职辅导员和社区骨干等,还可以借助智慧运动手机管理平台进行辅助性评价。
按照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表
从表1可以看出,对初、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考核办法,对初级会员的考核主要参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训练目标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要求,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重点从进步幅度和学习出勤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评。相对于初级会员来说,中高级会员的考核要求有所提高,主要从网球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幅度和参加比赛成绩等方面设置考核项目,重在将那些有网球运动禀赋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性运动员,为推动网球运动发展提供专业人才。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分类教学,即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网球运动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根据性别进行分组训练。要打破传统的班级建制固定模式,不再按照教学单位分班级分专业上课,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混合编班,并且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如有的学生尽管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网球活动,但是个人运动禀赋好,悟性好,能够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步,就有必要将他从初级会员调整至中级会员进行专业性程度更高的训练。
由于每个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间不统一,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每周一次体育课之外,很多学生期望有更多机会参加网球活动或专业性训练,但是往往会与其他课程冲突,这就需要体育社团和体育教学单位掌握全校各教学单位的上课情况,灵活上课训练。要充分利用本校体育资源,整合利用同一区域高校体育资源,鼓励师生合理流动,提高各校学生的网球运动参与率。
网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理论教学和规范性动作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固有范式,学生通过此种模式学习训练后除了能够系统掌握网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外,还能更广、更深地掌握学习内容。就学习广度上看,学生能从网球技战术、网球运动设施、网球运动器材、网球运动服装等方面扩展知识。就学习深度上看,学生能从网球技术、战术等泛化教学内容深入到专业化网球教学内容,使之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改革网球教学模式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撑。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而且可以使师生交流打破时空局限而变得更加便捷灵活。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将训练过程即时传递给教师或上传至社交平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与点评,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线上授课,学生除了实时听课外还能反复回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线上交流和线上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