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创新创业大赛作用机制及成效
——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为例

2022-04-15 06:16陈邦平李丽娜陈佳琪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赛政府信息

陈邦平,李丽娜,陈佳琪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广州 510070)

2014 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草根创业、人人创业的创新创业的风潮。2015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定期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整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但创业门槛高、融资渠道少、扶持政策缺乏等难题阻碍了中小企业、创业个体等草根创业者的步伐。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着引导、组织、服务等重要职能,但由于政府与创新创业主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政府很难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最优的创新创业项目及企业,从而不利于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以上原因,各级政府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信息传递、信息甄别、信息披露、信息传播等作用机制,让政府能够精准识别优质项目、优秀企业、高端人才,从而为其提供奖励资助、政策优惠、融资对接、创业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提供了新的渠道。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提升青年创新创业水平,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自2012 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迅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已经举办9 届,成为国内创业领域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赛事之一。创新创业大赛由地方赛、专业赛和全国赛组成,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模式,旨在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圈,不断激发创新市场活力,促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指导下,由广东省科技管理部门承办、省内各地市科技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分赛区赛事的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以下简称“广东赛区大赛”),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了集科技金融、市场对接、成长辅导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赛事成果的转化,成为南粤大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创新创业大赛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机制,并以广东赛区大赛的实践作为案例,验证创新创业大赛对于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成效,进而为完善竞赛机制,更好发挥赛事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1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基于对传统经济学完全信息假设的质疑,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Akerlof[1]发表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标志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始进入系统研究阶段。随后,Spence[2]、Stiglitz 等[3]、Mirrlees[4]等学者在激励设计、委托代理、逆向选择等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20 世纪末,该理论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存在完全信息,现实中的经济参与者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且信息在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5]。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得市场中各类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出现[6]。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拥有信息较多的市场参与者会想方设法向拥有信息较少的市场参与者传递信号,而拥有信息较少的市场参与者会对拥有信息较多的市场参与者传递过来的信号进行信息甄别[7]。

1.2 创新创业赛

创新创业赛作为一种竞赛活动,始于1983 年美国举办的商业计划竞赛,我国的首届创业大赛是清华大学于1998 年举办的[8]。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当前创业大赛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学术界对其研究较少,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国外学者对创新创业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功能等,如Der Foo 等[8]、Stallbaumer[9]认为创新竞赛是由某一组织或个人安排进行的有时限的比赛,目的是吸引公众或特定的目标群体,利用这些目标群体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某项待解决或待优化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Mckenzie[10]和Watson 等[11]认为创新创业赛具有激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就业机会等作用。

国内对于创新创业赛的研究较少,主要将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提升。对于创新创业赛的内涵,吴爱华等[12]指出创新创业大赛是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一点或多点进行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活动。部分学者认为创业大赛是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张帏等[13]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加以研究,认为斯坦福大学良好的创业教育是硅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姜骞等[14]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从学生、教师和学校3 个层面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路径。此外,一些学者针对创业大赛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吴剑平[15]认为创新创业大赛兴起主要源于大学生的成才渴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投资浪潮的影响;关于创业大赛的功能,王秀彦等[16]认为创业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定位有一定研究基础,但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动因的研究还不够,对创新创业大赛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创新创业大赛在解决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技术成果缺乏展示平台和缺少市场参与者传递信号等问题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创新创业大赛研究提供参考。

2 理论阐释:创新创业大赛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扶持是政府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创新创业主体和政府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很难准确识别值得扶持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及主体,不当的政府决策往往造成资源浪费。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可以在政府决策者和创新创业主体之间搭建信息传递的渠道,解决政府扶持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平台功能,落实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手段,实现政府在支持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图1 所示)。

图1 创新创业大赛的功能定位

2.1 政府在创新创业中的角色定位

虽然创新创业活动本质上是由中小企业、社会公众自行发起的草根行为,应主要发动民间力量、依靠市场机制,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如何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至关重要。第一,政府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设计者。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创新创业活动涉及范围广、群众参与度高,活动主体的分散性决定其制度规范很难由部分个体、组织来制定,制度设计这一任务只能由政府来承担。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创新创业主体制定基本的行为规范,为规范创新创业行为提供基本准则,为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第二,政府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者。当前从事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大多存在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少、专业人才匮乏、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困难,这些问题很难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亟需政府的帮助与扶持。政府通过设立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手段给予创业主体资金支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创业主体经营成本,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创业投资方向,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发挥战略性引导作用,提供指引和支持。第三,政府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服务提供者。政府作为市场机制的调节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要做创新创业主体的“后台服务器”,通过破除行业壁垒、放宽市场准入等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通过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等减少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直接干预,通过推动创业孵化服务发展、优化资本市场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清除创新创业的障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主要手段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资金支持、完善生态体系等方面。第一,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政府通过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简政放权,优化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环境。通过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清理制度机制限制,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制定实施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为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造宽松的营商环境。第二,强化创新创业扶持。政府通过财税优惠、项目支持、政府采购、创业基金等手段直接扶持创新创业活动。优化财税政策,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17]。设立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向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主体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定向政府采购,面向创新创业企业采购先进技术和产品,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第三,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创业孵化社会服务、活跃创新创业资本市场等手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同时,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服务及机会。做大做强众创空间,加快发展车库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器,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技术平台及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更多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2.3 政府扶持创新创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手段中,最直接、能够最快见效的就是强化创业扶持,即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对优势项目、优秀创新创业主体加以直接扶持,但政府投入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筛选出真正需要且值得投入的项目或主体。事实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存在于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而在动态发展和高度不确定的创新创业投资决策环境下,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决策难度。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政府和创新创业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即创新创业主体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18]。

第一,创新创业主体能力信息的不对称。创新创业主体的能力信息私有程度高,政府决策者对于这类私有信息的获取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而为了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主体还有可能隐瞒真实信息,夸大自身能力和优势、隐藏短板和缺陷,政府决策者很难完全掌握创新创业主体能力强弱的真实信息。

第二,拟投资项目信息的不对称。创新创业主体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可能开发了全新的产品、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或行业,他们非常清楚自身项目质量,而政府决策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项目的技术含量、创新程度等情况很难准确把握,进行调查和评估也会遇到难题和瓶颈。

第三,市场前景信息的不对称。一般情况下,基于对专业领域、项目质量、竞争对手的了解,创新创业主体对项目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市场反响、项目的投资回报等信息相较于政府决策者来说要清楚得多;在另一种情况下,面临高度不确定的环境,部分创新创业主体也无法对未来作出精确的预测,甚至无法设立发展目标,为吸引投资,创新创业者可能尽力美化自身信息,提供乐观的前景预测、隐藏项目存在的问题,弱化潜在的风险。

第四,创新创业主体行为信息的不对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主体采取什么行动,政府管理部门很难预料和完全掌握。有的创新创业者在成功得到政府扶持资金后,根本没有按原本的项目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去经营创新创业项目,实际行动在原有计划基础上大打折扣,甚至将资金另作他用,而政府管理部门很难约束其行为。

这些信息不对称情况造成政府决策者面临信息失真,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决策失误,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而创新创业主体由于信用问题容易遭遇融资约束与资金缺口。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信息传递和信息甄别,为政府决策者筛选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提供重要渠道。

3 机理分析:创新创业大赛的作用机制

创新创业大赛表面上以竞赛形式存在,但其本质是整合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性市场。创新创业大赛委托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评委,对参赛项目质量及相关企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为优胜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融资对接、创业服务等帮扶政策,为创新创业主体和创业投资(以下简称“创投”)机构、融资机构、服务机构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如图2 所示)。

图2 创新创业大赛的作用机制

3.1 信号传递和甄别机制

在政府扶持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创新创业主体拥有信息优势,政府决策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拥有信息优势的创新创业主体需要主动向处于信息劣势的政府决策者传递信号,以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取政府支持,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政府决策者需要对创新创业主体发出的信息进行真伪判断,即进行信息甄别。创新创业大赛能够筛选潜在创业者,识别出具备较强创业意愿的个体。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主体搭建了信号传递的通道,也为政府决策者构建了信息甄别的平台。参赛企业通过提供报名材料、提交商业计划书、路演讲解、答辩质询等环节主动向评委展示自身优势;政府决策者通过资格审核、大赛评审、尽职调查等开展信息甄别。政府将筛选、评估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的工作委托给专业评委,评委根据参赛企业提供材料和现场表现进行甄别,对参赛企业的技术先进性、项目创新性、产品市场前景加以评估,对项目核心人员结构、专业背景、精神面貌等加以判断,筛选出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加以扶持。由于大赛资格审核把关严格,路演环节全网直播,在进入全国赛前还会对入围的参赛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参赛企业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将评审工作委托给创投评委和技术评委等专业人士,借助外力拓宽知识层次上的广泛性,解决了政府决策者技术、市场、行业知识有所欠缺的问题,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极大降低了信息甄别成本。

3.2 信息披露和问题纠正机制

在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过程中,参赛企业通过商业计划书和线下路演等介绍参赛项目内容,对项目概况、客户需求、市场行情、行业背景、商业模式、产品优势、核心团队、发展规划、财务状况等加以详细说明,厘清项目和产品的所有细节并面向评委披露。线下路演环节,即参赛企业通过PPT 演示、现场讲解、样品示范、答辩质询等方式向评委详细阐述项目内容,并在演示后进入答辩环节,通过质询互动让评委更加深入了解项目的优缺点。通过比赛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参赛企业可以在自我梳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技术专家和创投专家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技术、经验等发现并提出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创业辅导建议,向参赛企业提供纠正问题的思路,不断完善参赛项目的运行机制。经过整个比赛过程,参赛企业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即使没有在比赛中胜出、得到政府资助,也能够更好开展下一步工作。

3.3 信息曝光和传播机制

创新创业大赛以市场化运作和推进,新闻媒体深度参与赛事各环节,各类纸媒、电视台、新媒体积极宣传推广,设立专题节目跟踪报道赛事全过程,同步报道赛事新进程、新亮点。一方面可以将创新创业大赛的宣传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形成对社会大众的积极引导和教育作用,帮助普通群众了解有关比赛规则,明确创业教育内涵,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有利于推动创业教育发展,激发群众创业热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大赛为优秀企业提供展示平台,为参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与政府部门、投融资机构、同行企业等接触洽谈的机会,加深相关机构对企业的认识与了解,使参赛企业获得更多投资、融资以及合作的机会。与此同时,通过宣传,参赛企业在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将被相关方及社会公众发现,有利于参赛企业增加正面曝光率,提高公众关注度,获得客观的行业评价,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

3.4 资源整合和配置机制

创新创业大赛不仅仅是比赛,更是汇集创新创业资源并提供资源对接的平台。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众扶平台,汇聚了一批投资机构、融资机构、科研机构、法律部门和中介机构,能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申报指导、专业培训、科技信息、产业竞争情报、知识产权服务、法律咨询、科技产业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接、投融资对接等各类专业化服务。在这个平台上,拥有高新技术的初创企业、成长企业和创业团队作为参赛者参与竞争,拥有大规模资金的创业投资者、信贷管理人、服务机构管理者或作为评委直接参与赛事评审,或以局外人身份跟踪关注赛事进展,一旦发现符合自身需求的创业项目便介入其中接洽,促成投资或其他创业服务实现。取得名次的优秀企业,除了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多级奖金资助,还能获得政府和相关机构给予的科技计划项目、政府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优先推荐等配套政策支持,以及获得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等投资、融资服务,接受免费的股改、并购和上市等有关培训,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横向资源整合。

4 广东赛区大赛成效探析

广东赛区大赛整合了广东省创新创业资源,成功搭建了全省各级“双创”平台,通过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机制、资源整合和配置机制、信息曝光和传播机制发挥作用,为政府部门筛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为中小企业对外传递信号提供了重要渠道,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市场对接、融资洽谈、成长辅导等专业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4.1 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广东赛区大赛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政府与社会横向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新平台。以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为切入点,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第一,发挥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作用,通过赛事筛选优质项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除了创新创业大赛本身构建的一套完整的扶持政策外,广东省、市、县各级均有配套的专项资金支持,聚焦初创企业、成长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旨在通过比赛形式筛选优质项目、优秀企业,提供多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助力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优秀企业发展。第二,发挥资源整合和配置作用,通过赛事改革科技经费使用方式,提升财政资金效益。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起点,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创新,引入以赛代评的机制,引入市场化评价方法,通过统一评价标准、公开路演比赛、实地尽职调查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公正的遴选机制,提高科技资源效益。

4.2 推动企业与资源有效对接

创新创业大赛为政府部门、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等融入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新的渠道[19],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配置作用,推动企业更好地对接资金、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在赛事期间和比赛结束后,为参赛企业提供高质量、多渠道的投融资对接服务,引导全社会的金融资本投入到中小微企业,建立起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型融资机制。2013 年至2020 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广东赛区大赛累计促成社会相关投资超过100 亿元,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超过200 亿元,选拔培养的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参赛企业得到了政府奖励以及了解产业发展动态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69.2%、55.4%,所有参赛企业均获得了一定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扶持(见表1)、投资与银行贷款、创业培训机会、创业导师指导机会等。其中,参赛1 年后有26 家正在承担的科技项目数量增加0%~20%,有9 家增加20%~50%;参赛3 年后,34%的企业正在承担的科技项目数量增加0%~20%,28%的企业增加20%~50%。此外,广东赛区大赛对企业集聚人才的作用明显,不仅使原有人才不断学习提升,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进入企业。对2013 年至2020 年间参赛企业的调研显示(见表1),有32 家的骨干人才引进数量在参赛1 年内增长了0%~20%,15 家增长了20%~50%;在参赛3 年后,42.9%的企业引进骨干人才数量上升0%~20%,36.8%的企业上升20%~50%。由此可见,广东赛区大赛对于构建企业资源对接的新渠道起着重要作用。

表1 2013—2020 年广东赛区大赛参赛企业项目和骨干人才增加情况

4.3 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发挥信息曝光和传播作用,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通过引导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参赛,推动创投、融资、担保、中介等服务机构深度参与,引进新闻媒体持续宣传报道,联合各级各部门组织系列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等,共同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比赛各阶段,广东省各地市赛区联合地方日报、电视台积极宣传推广相关活动,传统报纸、电视新闻同步报道各项活动新进程、新亮点,还设立专题节目跟踪报道有关活动全过程,为优秀企业提供展示平台,让以往获奖企业畅谈感受,帮助普通群众了解比赛规则、积极参与,激发群众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数据显示,2013 年至2020 年广东赛区大赛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由633 家增加到4 825 家,增幅达662%。从参赛企业的省内区域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注册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其中广州赛区的注册企业数量增长最多,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的注册企业数量增长最快。可见,广东赛区大赛在平台建设和逐步完善的宣传过程中,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营造了一种更加深入、广泛的创新创业氛围。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研究总结政府在创新创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支持创新创业的主要手段,探讨政府与创新创业主体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可以在政府决策者和创新创业主体之间搭建信息传递的渠道,解决政府扶持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平台功能,从而能够很好地落实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手段,实现政府在支持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基于此,提出创新创业大赛的作用机制,认为创新创业大赛能通过信息传递、信息甄别、信息披露、信息传播等作用机制,推动政府精准识别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同时,以广东赛区为例,探讨和评估创新创业大赛机制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上的实践成效。

广东赛区大赛当前已经成为南粤大地推动区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对于广东省内各地市来说,要想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赛事组织、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协调联动,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第一,优化赛事组织。引入专业机构,将比赛的组织工作交给专业的市场化机构,提高赛事过程的专业性。优化赛事流程,设计科学高效的比赛程序,精简比赛环节和所需提供的报名材料,降低参赛企业的时间成本。针对当前比赛各环节孤立打分,未形成连续、综合的评价模型等问题,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评分机制,在产品技术、商业模式、行业背景、市场行情、团队构成等方面制定更为细致的评分标准,保证比赛的客观、公平、公正,确保尽可能多的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被发掘并得到扶持[20]。推进赛制合理化,促进创业者的公平参与;加强赛事宣传力度,提高创业者参与率;推动创业大赛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

第二,强化资源整合。在做好已有的政策支持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引入更多的创投机构、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上市公司等参与到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让更多投资人通过赛事清晰了解优秀参赛企业的整体情况,为企业获得早期投资创造机会,支持引导上市企业、民营资本开展天使投资,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最大限度为创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在赛事各阶段提供更为完善、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帮助创业者培养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第三,加强协调联动。加强各级赛事之间的协调联动,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机制,实现国家、省、市不同级别赛事之间的错位、协调发展。加强各类政策之间的联动,积极对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储备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数据库,帮助优秀项目、优秀企业与国家级、省级等政府引导基金的对接。整合各类政策资源,结合企业政策诉求,系统梳理针对创新创业的各类扶持政策,将创新创业大赛筛选出的优质项目和优秀企业纳入优先备选行列,优先推荐这些企业参加相关科技、人才计划评选以及展览交流活动,实现参赛主体与扶持政策的充分对接。

猜你喜欢
大赛政府信息
插秧大赛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订阅信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展会信息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完形填空三则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