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隆坤,赵秀红,路 飞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工科专业中的广泛开展,工程教育逐步和国际化标准接轨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对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素养、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在OBE理念主导的工程教育育人模式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工科专业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良好的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应该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竞争与合作能力等,而这些素养和能力可从课程思政教育环节获得有效支撑[1]。在新版《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中包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如在“学生”章节中,加入了专业如何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课程思政呼应新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思政教育和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原则指导和解决方案,有利于中国特色工程专业认证的开展[2]。因而,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梳理和设计,将会极大地促进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并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良好基础。
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 年3 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使专业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 年5 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思政”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 “育人”本质的教育理念,为立德树人深植于课程和课堂搭建载体,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3]。课程思政的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体现在近期组织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与评审过程,各地各学校也相应地在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评选乃至教师日常教学档案袋中加入了对课程思政的要求[4]。因此,在工科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以及如何做好工科课程思政问题,已是工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课程思政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有效支撑和考核指标,课程思政聚焦育人价值本源,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挖掘并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价值引领、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辽宁省是我国优质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沈阳师范大学粮油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在辽宁省粮食行业有着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粮油食品类专业为东北地区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极具必要性,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地开展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塑造,使学生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齐头并进,对提升辽宁省粮食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及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等的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在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目前对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合建设探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科课程思政的宏观研究,“以点引线 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5-6];二是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融入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如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关于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等[7-8];三是理工类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新工科背景下工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9-10];四是相关课程中课程思政实施探索,这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拔尖计划”2.0 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11]、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12]、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中把好“三道关”[13]、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14]、《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15]、“杂粮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16]、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17]、基于案例教学的食品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18]、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与创新探索[19]、“人才兴粮”视角下课程思政推动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浅析[20]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推进工程专业认证中思政课程的改革研究较少。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策略,在粮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机融入思政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并细化为具有思政含义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建立毕业要求指标点与粮食工程专业课程的支撑矩阵,分解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针对每个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最后对教学环节和课程学习结果进行评测,评测的结果用于教学的持续改进。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的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的实施路径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工科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须完全覆盖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等 12 项内容,同时毕业要求指标点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21]。查阅相关文献,毕业要求反映的课程思政成果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 责任与担当;② 个人品格;③ 正确的科学观。因此,需要将这三方面的思政内容具体落实到具体的毕业要求指标分解点中,建立课程思政与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的对应关系。
目前沈阳师范大学已经具有综合公共基础课程、通识选修课等多维课程思政课程框架体系,通过专业课程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加强科技兴粮教育,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构建全面覆盖粮食工程专业、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在粮食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修订专业课程大纲,凝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可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水平,探索实效性强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对于粮食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要倾向于以润物无声的隐性方式融入课程,引导学生领会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能够自然有效地传达思政内涵,根据思政元素的类型及与知识点契合程度不同,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融合,包括体验式、内涵式和概念类的隐形融入,以及讲故事式融入的显性方式等等。
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需要完善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责任与担当、人格培养、正确科学观等思政元素,做到思想性与知识性的有机融合,系统教学设计过程持续改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价值的研究范式。
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结合地域特色和本土与粮食相关思政案例,提高学生对粮食工程专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实现二者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方面的有机统一。
从粮食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索粮工专业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认为认证过程中重点应进行以下4个方面工作:第一,根据国家、社会、行业、产业、学校定位与学生发展等要求结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确立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及毕业5年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12条,进行课程思政具体指标的分解;第三,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第四,挖掘思政元素,找到粮食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并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思政成果的持续改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家推进“课程思政”作为全新的育人模式、大力加强思政教育与相关专业课程的交叉与协同的重要契机,通过对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进行理论分析,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