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宇, 李立新, 孙彩玉
(黑龙江科技大学 环境与化工学院, 哈尔滨 150022)
中试污水来源为东营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生化出水。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设计处理量为20 000 m3/d。目前该污水厂设计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鉴于环保政策要求,需进行提标改造。
中试装置采用集装箱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单台装置处理量为1 m3/h,设计停留时间15 min。电催化氧化装置内设2块阳极板,材质为钛材涂钌铱;阴极板为4块,材质为钛材,单个极板尺寸均为0.3 m×0.5 m,极板间距为3 cm,极板使用寿命5 a以上。阳阴极板之间设直流稳压电源(WYJ-9601型,电源效率92%),电流密度可调,电位通过Ag/AgCl参比电极(西安岛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生活污水由离心泵从污水处理厂排放检测池抽水,输送至电催化氧化装置内进行处理。装置设引风口,经风机抽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氯气至废气吸收塔,通过液碱喷淋吸收氯气。
图1为不同电流密度下电催化氧化装置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从图1可以看出,在20 d的运行周期内,装置进水COD质量浓度在44~51 mg/L之间波动。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装置出水COD质量浓度逐渐降低,从而COD去除率逐步升高。这是因为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阴阳之间电子迁移量增多,阳极直接氧化作用加强。另外,阳极产生的·OH也增多,间接氧化程度提高。电流密度在2~4 mA/cm2范围内,装置出水COD质量浓度分别在41~46 mg/L、39~44 mg/L和30~36 mg/L之间,均未达到设计出水要求。当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装置出水COD质量浓度可降至30 mg/L以下,在24~26 mg/L之间波动,可达到IV类水标准要求,COD平均去除率为50%。当电流密度进一步升高至6 mA/cm2时,出水COD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至18~23 mg/L之间,COD去除率为56%。
图1 不同电流密度下COD质量浓度的变化Fig. 1 Variation of COD mass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y
图2 不同电流密度下质量浓度的变化 Fig. 2 Variation of mass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y
图3为不同电流密度下水中Cl-质量浓度变化情况。由图3可知,原水中平均Cl-质量浓度为(167.9±4.3 ) mg/L,电流密度不同,装置出水Cl-质量浓度会发生变化。当电流密度为2~6 mA/cm2时,装置出水平均Cl-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3、143.9±1.9、136.3±3.7、130.5±2.9和(127.6±3.4) mg/L。
图3 不同电流密度下Cl-质量浓度的变化 Fig. 3 Variation of Cl- mass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y
图4 电流密度5 mA/cm2下各数据变化曲线Fig. 4 Curves of data change under current density of 5 mA/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