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金马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2022-04-15 10:38夏金鑫
有色金属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第四系高值断层

夏金鑫,张 祎,王 维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 言

为寻找成都周边地区地热资源,圈定地热开发靶区,笔者从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搜集资料对金马地区地热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文将研究情况作介绍。

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

1.1 地理位置

研究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区域的温江区金马镇,东邻涌泉乡,南连双流擦耳、柑梓2乡,西与永胜镇隔金马河相望,北接天府镇,与城区相距约2 km,交通十分便利。

1.2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新华夏系川西拗陷区中腹。川西拗陷区北西邻龙门山隆褶带,南东接川中块状隆起区,南西连峨嵋—凉山隆起区,为一继承性的新生代沉降盆地。受区域构造控制,为呈南西宽阔—北东窄细的菱形盆地,见图1。

研究区地表全被第四系覆盖。根据区域资料、石油钻探地质资料,地下埋藏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以砂砾卵石为主,具砂、砾卵石、泥层(或泥炭)等多个沉积旋回,一般未胶结。厚200~300 m;白垩系(K),为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有200 m左右的细砂岩构成,总厚度达1 000 m以上的河湖相沉积物;侏罗系(J),为蓬莱镇组以泥岩为主,夹有少量砂体,厚度达到1 000 m。

Ⅰ—川西坳陷区;Ⅱ—川中块状隆起区;Ⅲ—峨嵋-凉山块隆起区

1.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成都平原分布着不同时期的松散堆积层,由老至新层层叠置,由于成因、岩性、埋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上下2个含水层组:

(1)上部含水层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含水层。连续分布在岷江冲洪积扇平原上部第四系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中,由残坡积碎石土、冲洪积砂卵砾石和亚粘土组成,厚度较稳定,一般10~25 m,平均10~15 m,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 000~3 000 t/d,具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年变幅一般1~3 m,水质多为重碳酸钙(或钙·镁)型,矿化度普遍<0.5 mg/L。

(2)下部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下部碎屑岩主要为白垩系、侏罗系地层,裂隙水赋存于砂、砾岩及其构成的破碎带中。由于风化带深度、构造、断裂、裂隙以及地貌等条件的制约,地下水的分布、富集仅局部构造带富水性较好,其余富水性差。另外,在早中更新统砾石层下,有红层基岩裂隙水和白垩系中统夹关组层间裂隙水分布,单孔水量每天最大可达100~300 m3。

深部地下水的富水性受岩性、裂隙(或构造破碎带)、地层组合、埋深等控制,一般较弱。但在有些构造破碎带(特别是张性破碎带及构造破碎带复合部位)和背斜轴部裂隙富集带富水性稍强,可达中等程度。

2 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

2.1 地温异常特征

地温测量布置了24条测线,进行了1 050个点地温测量,地温用精密温度计测量。据测温结果显示,在单一条测线内低值区和高值区差异明显,反应有地温差异。根据测量数据可将研究区地温分成>13 ℃、12.5~13 ℃之间和<12.5 ℃ 3个等级,并将温度>12.5 ℃的作为相对地温异常区,作出温异常分布图,见图2。

由图2显示,研究区的地温高值主要分布于在赛马场以北一带,与浅层地下水温度和Rn高值分布区较吻合。但是在浅层地下水温度高值分布点较多的塘房一带,地温不是很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2 地温异常特征

通过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Rn的平均值为51.2脉冲/min。在分析测区放射性Rn异常特征时,以平均值作为分异常的参考,并考虑每条测线的异常情况,将每一测的高值点作在图上,再将高值的连线,可以得到如图2的结果。

从图2可见,第四系覆盖层Rn的高值明显具有北西、北东和北北东3个方向的线性分布特征,分别是北西向3条,北东向4条,北北东向2条。另外,结合该区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区域主要受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发育有北东、北西、南北几个方向的断裂。这些第四系覆盖层Rn高值点表现出的线状异常,区内与断裂方向套合较好,很可能是隐伏断裂作用形成的。

图2 研究区地温异常(左)及Rn异常(右)特征Fig.2 Features of geothermal and Rn anomalies

图3 Hg元素异常特征图Fig.3 Features of Hg anomaly

2.3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调查了研究区As、Sb、Bi、Hg、Sr、B等与地热有关的指标元素,它们含量变化较大,反应区内存在异常。其中Hg异常是最常见的与断裂构造和地温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因为活动断裂是Hg异常形成、富集的有利场所,高温中的Hg容易挥发并沿岩石裂隙和孔隙向外迁移而形成异常,所以Hg异常可作为地热异常的一个指标。如图3所示,研究区Hg异常呈线性分布,与氡气、地温异常基本一致,指示了深部隐伏断裂的存在,可勾勒出多组北西向隐伏构造,这些隐伏构造亦是地热通道的指示,因此指示了地热靶区的位置。

2.4 地球物理特征

西南石油地质局为勘探天然气,在温江地区进行过二维地震工作,该次主要是利用西南石油地质局地震资料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提取与地热有关的信息。

该区发育的规模较大断裂构造共有2条,均为逆断层。其中1条为南北向F1断层,1条为北东—南西F2断层。其中F1断裂与氡气、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线性构造方向基本一致,说明了北北西—南南东构造确实存在,同时也为地热靶区圈定了有利位置。

F1断层:该断层位于该区中部穹隆构造与构造盆地之间,温江县城以西,金马镇及刘家濠以东,骆家碾以西,向正北、正南方向延伸,发育于蓬莱镇组及其以上地层内,见图4。在埋深900~1 000 m处,断层面产状90°∠55°,延伸长约10 km,水平地层断距约26 m,铅直地层断距约29 m。

F2断层:该断层位于该区中部偏南东,骆家碾以西,文家场以南,泉水凼以北,向北东、南西方向延伸,发育于沙溪庙组及其以上地层内。至埋深2 500 m以下,断层面倾角减小到30°以下,断距减小到10 m以下,并逐渐消失,最终断层湮灭于沙溪庙组地层内。

图4 研究区二维地震构造解译图(白垩系)Fig.4 2D earthquake structure interpreting for the study area(Cretaceous)

3 结 语

(1)利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研究了勘查区浅层地下水温度、水中氡、浅表地温、水化学组分、放射性氡及土壤微量元素的异常,分析了异常分布规律,查明异常显示的分布形态主要为线状分布,线状异常分布有NE、NW两个方向,排除异常是由人为因素或地表污染所致,确定异常与深部地下热活动水有关。

(2)通过地震资料的研究分析,查明了勘查区深部构造特征,较为准确确定了金马地区存在的隐伏断层,产状,规模,发育深度。其中F1为北西—南东向张扭性断层,为地热形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综上,温江金马地区具有北西—南东向地热形成的有利构造,较有利于的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其中F1断裂沿线是寻找地下热水最有利靶区,建议钻井位置选择F1断裂以东上盘方向。

猜你喜欢
第四系高值断层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渤海湾西第四纪以来差异性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基于无人机测绘-物探-钻探组合技术的某场地第四系地层特征研究
江苏丹阳地区第四系物性特征研究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论井田断层的连接
小议地层倾角大于或小于断层倾角时的断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