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2-04-15 09:08:06王可峰
今日消防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灾调查防范措施

王可峰

摘要:火灾事故对社会的危害较大,为了第一时间明晰责任,便于相关工作顺利展开,需要积极落实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通过火灾调查来寻找起火原因的证据,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和保护,因保护不当导致物证损坏,会制约后续火灾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出现火灾事故责任推诿的情况。因此,文章主要就火灾调查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剖析物证损坏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防范措施;物证损坏;火灾调查;物证提取

火灾调查工作专业性较强,需要由专业人员借助专业设备仔细现场勘验和调查,了解事故原因后才能更加精准、合理、全面地还原火灾事故,为后续的火灾事故责任判定和事故防控提供支持。火灾调查中的物证采集和提取工作十分重要,但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是其他主客观因素损坏物证,对火灾调查工作的后续展开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判定事故原因,做好物证的提取和保护工作,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1  火灾调查的重要性

就火灾调查的本质来看,是依据现场勘验结果来推断火灾形成原因、还原现场情况的依据,包括火灾调查残留物品和痕迹进行勘验和推理,深入剖析火灾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来分析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1]。

在发生火灾后,通过火灾调查可以判断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留存物证,探索火灾原因。火灾调查工作开展的核心原则是完整提取现场物证、遗迹,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来采集信息,对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和整合,力求还原火灾现场事故真实情况,寻找火灾事故的原因所在。第二,明晰事故责任所在,保障相关责任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火灾调查来摸索事故原因,界定责任人,以此来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通过火灾调查找到事故原因,严厉惩处恶意纵火者,以此来保护相关方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2]。

2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原因分析

火灾调查的环境复杂多样,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物证的损坏,影响火灾调查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不利于火灾现场场景的还原[3]。就物证损坏的因素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火灾扑救缺乏完整的证据

发生火灾事故后,救援力量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分析火势来选择最佳的救援方案。在救援过程中多借助水枪、灭火器、水炮等消防设施,同时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排烟、搬动残垣断壁和燃烧物等,种种情况均可能损坏物证完整性[4]。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后,现场清点、积水以及人员施救等情况,同样会影响到物证的完整性,对相关工作开展带来严峻的挑战[5]。另外,灭火行动速度,对物证完整性影响较大,如果火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后期现场取证调查工作会受到不良影响,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6]。具体表现在火灾发生后,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周围群众都十分恐慌,未能第一时间拨打110或119寻求帮助,致使火灾调查时间被延误,现场物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增加后期火灾调查工作难度,工作效率也将大大降低[7]。

2.2  現场勘验损坏物证

发生火灾事故后需要对现场勘验,采集物证来推断事故原因,但是火灾后的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处处是积水、残垣断壁以及灰烬,从混乱、恶劣的现场环境中寻找到物证难度较大,搜救过程中不可避免损坏物证,影响火灾调查结果真实性。现场环境复杂,由于指挥不当或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很多物证被损坏,致使恶意纵火的真相无法揭露[8]。还有一些部门对火灾现场的物证提取和保护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仅仅是在火势得到控制后询问现场证人,缺失规范的勘察环节。与此同时,部分取证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未能严格按照现场勘验流程进行,仅仅是简单的寻找物证,也会造成现场损坏。此类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火灾现场缺乏有效的保护,外围人员可能损坏物证以及有效痕迹。第二,初步勘察流程不严谨,提取有效物证存在遗漏,一些越容易损坏的物证提取不及时、不完整,物证受损。第三,细节勘验时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耐心不足,急于寻求证据,而目标模糊不清,勘察工作混乱无序,导致提取的物证不完整。第四,群众慌乱,或是救援不及时都可能损坏物证。

2.3  提取工作损坏物证

人员在火灾现场勘验和提取物证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工作标准进行。究其根本,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责任意识薄弱,进入火灾现场后立即提取物证,却忘了应该拍照或录影,造成物证遗漏,原始状态发生改变,阻碍后续的物证提取和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即便部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却由于提取方式滞后、单一,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物证完整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定期组织现场勘验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增强专业素养。

2.4  物证后期保管不当

物证损坏的主要原因,即提取的物证未能在后期得到及时有效保护,所选择的保管方式不当。部分物证经过火灾后性质发生改变,受外部环境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金属类物质受到火灾影响可能氧化,温度、湿度以及内部金属离子发生变化。部分工作人员未能选择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损坏重要的物证。在运输中,运输车辆行驶颠簸,或是人员搬运疏忽损坏物证完整性。与此同时,从技术角度着手分析,配套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物证保存手段未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导致物证的性质和完整性发生变化,无法起到应有的佐证作用。除了基层取证人员接触不当,还有部分调查人员由于工作性质需要接触物证,但是工作人员的安全方法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物证保管不当,即便物证完整提取,也可能受到二次损坏。

另外,火灾调查专业性较强,现场环境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规范意识,依据要求规范化进行。因此,工作人员在火灾调查中要认真负责,按照流程规范有序进行,并做好配套记录工作,为后续的火灾事故深层次原因剖析提供支持。

3  火灾调查中物证保护的有效措施

针对火灾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护物证完整性,应该在剖析物证损坏原因基础上,寻求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全方位落实到位,保证物证完整提取和保护,快速、合理界定火灾事故责任,预防此类火灾事故再次发生。具体物证的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核实情况,封闭现场勘验

为了保护火灾现场物证安全、完整,避免物证损坏影响到后续调查结果的合理性,现场保护人员应第一时间核实现场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保护,减少火灾救援过程和发生后,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致使火灾现场发生不必要变化。确认现场出现失火死亡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公安机关共同调查,并做好现场保护。现场保护人员到场后,划定范围,布置警戒线,封锁现场来维持现场秩序稳定;禁止闲杂人等随意触碰现场物品或痕迹。明确制度要求来勘验、提取物证,避免损坏物证。现场挪动和清理,均需要在操作前拍照留存后方可进行,以此来保护现场完整性,避免有效信息遗失[9]。勘察中保证物证保持在原始状态,有意识地保护物证完整性,提升取证效率,辅助摸索和查明火灾事故原因。现场勘验要完善制度支持,依据制度严格、规范进行物证采集和提取,最大程度上规避物证受损。需要注意的是,原始资料信息保存时,注意拍照角度合理、全面,规范保存,电子资料要做好备份,避免资料丢失、损坏。现场勘验做好标记,对于重要物证标记醒目,工作人员一目了然,保持高度警惕性,避免现场勘验时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损坏物证。

3.2  现场紧急处置,依法提取物证

火灾现场保护中可能出现犯罪嫌疑人故意破坏现场痕迹,或当事人清理物资破坏现场痕迹,也有可能死灰复燃再次发生火灾。因此,要做好应急预案,勘验现场同时做好物证的安全防护,尽可能将现场物证损失降到最低。灭火指挥员在救援过程中,也要做好火灾现场保护,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布局和损坏现场遗留物品。

物证是火灾调查的主要依据,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精准、合理,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个关键点是做好物证的收集和提取工作,依据流程严格进行。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提取物证,禁止物证提取流程随意更改,提供完整、真实的证据,获取精准可靠的结果。关于物证的收集和提取,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依据《消防法》来界定相关主体责任所在。与此同时,火灾调查中物证的提取至少需要2人以上,移动前拍照和录像,将重要数据资料上传到数据证据库,便于快速提取和使用。轻拿轻放物证,避免物证原始状态受损,为后续的事故认定提供支持。不同物证的性质有所不同,固态物证牢固放置,液态物证分类密封保管,全过程中禁止违规操作,以此来保证物证真实、完整,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只有严格遵循法规和标准提取的物证,方可具有法律效应,所以需要物证依法提取[10]。

3.3  明确火灾现场保护时间,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

火灾现场应该明确保护时间,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来保存现场痕迹和物品,避免物证损坏影响到事故原因判定。依据实际情况,现场可以局部保留,也可以整体保留,并通知相关人员或单位妥善保护。不需要保留的现场,要及时提取物证留存,如果发现人员伤亡,或是存在民事争议的火灾,消防机构认为有必要保留现场物证,可以保留到案件结束。

火灾现场物证保护方法,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保物证完整。主要方法包括:①警戒法。现场设岗警戒痕迹和物品,派遣专人负责看守,多适合室内场所,如果有人员死亡现场,要做好警戒保护,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物证移动、损坏。②标记法。重要物证与痕迹选择醒目物品标记,告诫工作人员注意保护。③遮盖法。用特殊物品遮盖物证,如果特殊天气则要注意排水,避免物证受损。

3.4  做好物证的分类保管和使用

物证在提取后,保管环节十分重要,如果保管不当则会导致前期工作付诸东流,影响火灾事故原因判定。所以,应该加强火灾调查物证的规范化保管工作,依据不同物证类型分类保管,保管过程中做好防护,避免受到污染改变物证原始性质状态。关于物證的保管需要做好信息记录工作,包括物证的位置、名称与状态等,并且要保证物证提取人信息明确。鉴于此,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包括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和保管等环节,需要严格遵循法规和制度要求,依托于实际情况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实现火灾调查全过程动态监督管控。对于物证的提取和保管,如果制度不完善,可能损坏物证,影响调查结果的合理性。物证保管工作中,做好物证的清点和记录,结合不同物证性质选择最佳的保管方式,最大程度上规避不良因素影响到物证完整性。

3.5  健全和完善物证保护制度

物证的提取和保护,离不开完善制度支持,但是从火灾调查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仍然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损坏物证的情况。结合火灾调查相关要求,积极健全和完善物证保护制度,使现场勘验、提取和保管各环节有章可循,推动物证提取规范化发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教育宣传,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对物证提取过程全方位监管,出现违规操作严厉惩处。同时,物证提取后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保管,引进先进技术来维护物证完整。另外,积极推动软硬件设施建设,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做好记录,使物证的移交和查证有章可循,如果出现问题则追究保管人员责任,以此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关于物证的移交工作,应明确各环节监管,避免主客观因素影响物证完整性,实现物证及时有效移交。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火灾调查工作开展中,为了避免物证损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责任感,在明确物证损坏原因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保管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物证的应有效应,为后续相关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韓茂龙.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今日消防,2020,5(10):105-106.

[2]李鹏.火灾调查中造成物证损坏的原因与防范策略探讨[J].大科技,2020(44):267-268.

[3]张迥翔.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大科技,2021(15):321-322.

[4]廖俊华.探讨火灾事故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J].低碳世界,2020,10(05):213+224.

[5]戈涛.基于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17(6):79+85.

[6]庄新宇.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电子世界,2014(10):470.

[7]马磊.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2):84-86.

[8]权向科.浅谈火灾事故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1):909.

[9]郑云朋,程晓.试析火灾现场勘察中燃烧痕迹等物证损坏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20(8):205-206.

[10]肖军.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今日消防,2021,6(1):116-117.

Damage causes of material evidence in

fire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ang Kefeng

(Yuyao Municipal Fire Rescue Brigade, Zhejiang  Yuyao  315400)

Abstract:Fire accidents always bring about influences to our society. In order to find out who is the one to blame and push forward missions, fire rescue departments need to start the causes investg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set down the fire causes. In this proceeding, investigators need to inspect firegrounds, extract and protect evidences. However, any misfeasances in evidence protection may influent the future works in fire causes investigation, even cause buck-passing among all responsible par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to practical works, and makes viable plans to solve problems raised by ruined material evidenc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future works.

Keywords:preventionsl damaged evidence; fire causes investigation; extracting evidence

猜你喜欢
火灾调查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2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8:02
火灾调查如何做好原因分析
科技资讯(2016年27期)2017-03-01 18:19:54
调查询问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6年28期)2017-02-28 10:03:42
火灾事故调查避免物证损坏的措施分析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视听资料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46:09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