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哲
摘要: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含有的尼古丁等物质使人具有成瘾性,吸烟者数量十分庞大。吸烟不仅对身体造成损伤,还会因处理烟头不当,引发火灾。文章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吸烟亡人火灾的特点,对现场勘验、调查询问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对防范吸烟亡人火灾提出建议。
关键词:吸烟;火灾;调查
1 香烟的燃烧特点
香烟点燃后,烟头是唯一的热源,燃烧只发生在气相(空气)和固相(烟丝)界面处。点燃的端部向另一端燃烧,点燃的位置单一,燃烧蔓延的方向单一,燃烧过程无火焰,燃烧速度非常缓慢,是典型的阴燃形式。阴燃与爆炸是燃烧的两个极端,阴燃不同于常见的有焰燃烧,它不产生明火,在可燃物接触空气的位置形成炽热体,是无焰燃烧,可燃固体阴燃有两方面结合形成,一方面吸热来释放可燃气体,另一方面放热来提供能量,如果可燃气体的产生因为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有可能会发生有焰燃烧,火势蔓延速度将加快。香烟阴燃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小,反应的机理是氧化反应,而不是游离基的连锁反应。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一般为200~300℃,燃烧的中心部位为700~800℃。在无风的条件下,香烟每分钟燃烧长度约3~5mm。在有风的条件下,风向与燃烧方向一致,软风的风力条件下,香烟的燃烧速度最快,当风力超过微风时,香烟容易熄灭。香烟的燃烧和氧气供应关系密切,在有风的环境中,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的效率更高,在较高氧浓度的空气条件下,香烟甚至能够产生有焰燃烧。无过滤烟嘴70mm长的香烟,约23min燃完:有过滤烟嘴的80mm长香烟(实际长57mm),约20min燃完。香烟阴燃导致其他可燃物发生阴燃直至产生明火,需要相应的条件。香烟烟头需要直接接触可燃物,而且被接触的可燃物要么疏松多孔,要么能将接触面轻微覆盖,既保证空气能够渗透可燃物参与燃烧,又保证多孔的结构或者覆盖方式能将热量集聚,不断热解出可燃气体,在温度达到可燃物自燃点后,阴燃继续进行,当热解出的可燃气体速度增加,氧浓度增大,阴燃就可能转变成有焰燃烧,火灾发展蔓延速度会显著加快。通过无被套棉被的阴燃实验和有被套棉被的阴燃转明火实验发现,在没有被套的情况下,棉絮间空隙较大,无法积聚热量,只能阴燃而无明火;有被套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阻隔在棉被内部,散热速度较慢,提供了棉被阴燃转明火所需的热量。由于阴燃的隐蔽性,点燃烟头的时间和火灾迅速发展蔓延的时间有较长的间隔,在调查认定火灾时要充分考虑。
2 吸烟亡人火灾的勘验要点
烟头燃烧引起火灾属典型的阴燃起火,阴燃因为燃烧产生热量低,放热速度慢,燃烧时间长,发烟量大,所以会在整个起火房间上部形成均匀浓密的烟熏痕迹,而常见的有焰燃烧,因为燃烧产生热量大,在火焰部位温度高,烟熏严重,而远离火焰部位烟熏轻,有明显的对比性。因烟头阴燃引发的火灾燃烧时间长,烟气的异味严重,反应和行动能力正常的人,在火灾初期就能发现,能够迅速扑灭火灾或者逃离现场,一般不会发生人员伤亡现象。但在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发生行动不便无人照顾的老人、残疾人或酒后神志不清的成年人因卧床吸烟造成火灾而失去生命。在多个吸烟引发火灾造成亡人现场发现,此类火灾现场较小,阴燃发展成为有焰燃烧只在死者的房间发生,其余房间仅受到烟熏,并无过火,属于典型的“小火亡人”。因为起火点易发生在床上或炕上,只有棉被、衣物等少量可燃物,虽然阴燃时间很长,但产生的热量并不多,热烟尘在阴燃处向上流动,遇到楼板或顶棚阻挡后向四周均匀扩散,在起火房间会形成上重下轻浓密的烟熏痕迹,阴燃的时间越长,烟熏痕迹越均匀,越浓密,在烟气充满顶部后,在起火房间的上部逐步聚集,烟气层越积越厚,与下部重量稍大的空气在空间上形成分界面,也在四周墙壁上形成同等高度的烟熏痕迹线,尤其是在刮大白的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更为明显,痕迹线以下墙壁轻微变灰,痕迹线以上烟熏黑颜色逐渐加重,顶部的烟熏颜色最重。房间的顶部因热烟气在楼板或顶棚下聚集,温度最高,所以,残留物品受上部热辐射和热对流影响大,上部受热变形最重,向下逐渐减轻。未过火的物品的上部黑灰多,下部少或没有,上部受烟气灰尘污染的烟熏痕迹有连续性。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烟熏痕迹的连续性,可以对火灾现场进一步还原。如果现场的烟熏痕迹的连续性被破坏,如在均匀的烟熏上出现脚印,或物品发生移动,则有人在火灾后进入了现场。通过对门窗的正面、背面对比,结合贴近的门窗框、墙壁的受热状况及烟熏痕迹的连续性对比,可以判断门窗在火灾前的状态,如果原本关闭的门窗在火灾发展中被开启,烟气得以向外部流动,烟熏痕迹线会在门窗及门窗框向上偏转并保持连续。电气开关上的连续烟熏痕迹未被破坏,则此状态为火灾前开关状态,如烟熏痕迹被破坏,且边缘整齐,为火灾后变换开关状态形成,火灾前开关状态与现场开关状态相反。如火灾后物品被移动,均匀连续的烟熏痕迹被破坏,在原位置会留下清晰的无烟熏部分,此痕迹为火灾后形成。因死者多数为行动或思维受限的人,可以通过残留的烟盒、酒瓶、酒杯、呕吐物、打火机等对死者生前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有无他杀后放火的可能,对尸体表面进行勘验,尸体贴地部分没有烧伤,说明火灾时受害人没有挣扎。尸体四肢没有弯曲呈拳击状,说明火灾时已经有尸僵发生,尸体表面有锐器伤或颅骨大面积塌陷或手脚有捆绑痕迹,应为他杀后放火。发现人员死亡后,应按照应急管理部、公安部关于引发《消防救援机构与公安机关火灾调查协作规定》的第十三条要求,由公安机关开展尸体检验,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文书,确定死亡原因。因热烟气以上寬下窄锥形向上流动,起火点处对四周热作用基本相当,会以起火点为圆心,向四周形成同等碳化或烧损程度的圆弧线,尸体的肢体与其他可燃物一样,会受到起火部位热源的影响,形成迎火面烧损重,向周围减轻的作用面,如果临近墙壁,会在墙壁上形成较为明显的“V”形痕迹,且因为阴燃温度低,蔓延速度慢,“V”形痕迹的开口角度较大。勘验尸体时,会发现尸体的上部通常会比下部烧损更重,因为棉被等可燃物存在的原因,尸体覆盖棉被部分会比其他部位烧损更重,尸体在距离起火点较近处,会形成受热烟气羽流作用的烧损碳化痕迹。在“V”形燃烧图痕底部,会发现低位燃烧痕迹,以此可认定起火点或起火部位。
图1 左侧墙壁为阴燃烟熏痕迹线
图2 受热烟气羽流作用,空间上烧损相同的圆弧线的圆心应重点勘验
图3 起火部位上有低位燃烧痕迹特征
图4 火灾后有人员进入现场的痕迹特征
图5 受热烟气羽流作用,空间上烧损相同的圆弧线的圆心应重点勘验
3 对相关人员的调查询问
因为吸烟火灾点烟和成灾的时间跨度长,要查明起火前有什么人进入过现场,进入现场的目的和活动情况。在吸烟亡人火灾现场,多数吸烟者已经死亡,要通过近亲属、邻居、居民网格员等了解生前吸烟、饮酒及行动能力情况,对最后一个看见死者的人员要重点询问,如遇见死者的时间、地点、死者的精神状态和行动能力情况,死者是否有饮酒或手拿酒瓶行为。调取起火前现场附近监控,对火灾现场的小卖店、麻将馆等死者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走访调查,还原死者在火灾前行动轨迹。询问村干部或社区民警,对死者生前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查,注意有无矛盾点,有无放火可能。要询问死者近亲属或邻居死者日常吸烟的品牌、数量、频次,饮酒酒量和频次进行仔细记录。
4 结语
吸烟造成的亡人火灾,属于“小火亡人”,要减少此类火灾的发生,要从加强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大局来着手。一是健全乡镇、街道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组织。以县区级防火安全委员会为基础,以“全灾种,大应急”的理念为指引,将防火安全委员会升级为消防救援委员会,征召事业编制消防文员,加大消防员、消防文员辅助执法探索力度,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消防救援委员会,安排文员在乡镇、街道负责消防救援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开展消防检查和防火宣传。二是将消防工作,尤其是“小火亡人”考评纳入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县区级消防救援委员会,向党委政府汇报,将消防工作考评纳入地方公务员年底绩效考评当中,与年底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对于因工作不力,发生亡人的火灾的属地政府,给与其较低分数,降低属地公务员的绩效奖金档次水平,对消防宣传、火灾防控等工作突出且未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的属地政府,给予较高分数,为属地公务员获得高档次绩效奖金提供依据。三是由乡镇、街道级别消防救援委员会对辖区内嗜烟酗酒的孤寡、残疾老人和独居人员登记造册,定期走访了解此类人员的生活情况,传播消防常识,阐明酒后吸烟、卧床吸烟的火灾危险性,检查家庭中的火灾隐患,与家属建立联系,提请政府统一为此类人员免费安装手机、高音报警的火灾烟雾报警器,属地政府与家属共享报警信息,聘请邻居或物业公司人员查看处置报警信息,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扑救初期火灾,疏散被困人员,避免发生“小火亡人”的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杨璐.吸烟火灾的调查与认定[J].低碳世界,2016(15):
235-236.
[2]康征,葉生.浅谈吸烟火灾的特点与调查[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07):52-54.
[3]裴华.吸烟火灾起火原因调查实践与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8):43-45+86.
[4]樊启明.关于如何认定吸烟引起火灾原因的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7):109.
[5]林松.阴燃火灾的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04):560-562.
[6]王刚.火灾现场的尸体检验[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01):74-77.
Investigation of deadly fire caused by smoking
Xu Mingzhe
(Jilin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Jilin 132000)
Abstract:As we all know,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nicotine and other substances contained in tobacco leaves are addictive, and the number of smokers is very large. Smoking not only causes damage to the body, but also causes fires due to improper handling of cigarette butt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the paper sor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adly fire caused by smoking, summarizes the precautions for on-site insp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inquiries. 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ng deadly fire caused by smoking.
Keywords:smoking; fire;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