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022-04-15 19:32:07王月影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气感情语文课堂

王月影

摘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要从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琅琅书声在小学语文课堂里绕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习惯

《我是演说家》中选手们滔滔不绝的演讲,《“声”临其境》中老戏骨们声情并茂的美妙配音,《朗读者》中董卿口吐莲花般的精彩点评……这些汉语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魅力。可为什么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经过数次改革之后,仍然达不到让学生爱不释手的程度呢?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繁难偏旧的分析随处可见,但琅琅的读书声,却只是出现在早读课上。有感情地朗读,正成为一项被逐步忽视的要求,正逐步弱化为诸多语文教师口头上的一句空话。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一、在朗读实践中培养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必须在朗读实践中进行锻炼。

(一)坚持做好晨读

每天的晨读时间,我们要利用好,不能把晨读时间用于刷题,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晨读时间,我会按照班级晨读制度,每天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挑选的作品。再挑选一些好词佳句抄写在黑板的展示板上供其他同学积累。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班级里,至少有一个学生在看有积极意义的课外书,因为他(她)要选出一篇适合朗读的篇章,和一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优美句子;同时也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朗读能力,因为他(她)要在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声音响亮地、流畅地读完手中的文章,为了不让自己在熟悉的同学面前出丑,他们每一个人都会竭尽全力。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早读开始前10分钟,是朗读自选美文的时间,每位同学都向自己的同桌,大声朗读自己昨天晚上所选的文章,并介绍其中的美点,大家共同交流评论。如果认为别人所选的文章确实值得一读,可以借来朗读。这样一来,在别班的早读还没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班早就书声琅琅了。几年坚持下来,学生们的积累非常丰厚,学生越来越爱朗读。

(二)指导读好课文

学生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改正不足。要想发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开火车”接力读,让每个学生都“亮剑”。如果学生多,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开火车”的方式读完全文。以前,我也總是强调课前要预习,并要求对于不会读的字词,事先查字典,在课本上注上拼音,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要学习课文了,同学们翻开课本,往往很干净,看不出预习的痕迹。“小火车”制度实行以后,再来看学生的课本,上面不仅仅有拼音了,还多出了很多记号:有的标出了停顿的节奏,有的标出了重音,还有的你根本看不懂,问起来只收到神秘的微笑。这些符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并且是秘不外传的“绝招”。一学期下来,之前阅读不通顺的学生,也开始读得像模像样了。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文章都读不通的学生了。

二、在实践中教授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是对读得正确流畅的要求,还有对声音起伏、停顿、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前面所说到的促进学生朗读的各种活动中,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晨读展示中,有的学生选的文章确实不错,朗读也很熟练、流畅,但给人的感觉却总是怪怪的,从头至尾都是同样的语调,丝毫没有变化,更不用说读出感情来了。还有的学生,读的时候好像有狼在后面追赶一样,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给人一种慌不择路的感觉,丝毫没有注意到标点符号的变化。这说明,他们只是简单地朗读,没有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了。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正确运用语气词、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手段,要求教师对同学们进行停顿、轻重、语调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其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个性。读者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准确清楚地识字发音,才能与听者进行感情交流。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以后,我们还要创造性的朗读,让师生都能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三、自读自悟,体会朗读情感

积累了一些朗读策略,养成了较好的朗读习惯,对于把文章读好来说还不够。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基调,有的课文要读得委婉细腻,有的要读得粗犷有力,有的要读出高兴轻快的语气,有的就要读出悲愤低沉的语气。这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更需要学生长久的朗读实践与感悟,最好让学生去发现、去获得,体会朗读情感的方法。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读,刚开始的时候,班级中学生的声音都比较轻,渐渐地,有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接着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有学生激动地拍起了桌子。此时,对于本篇课文不同人物的语气,不同的感情基调,难道还要老师再去提示吗?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比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更好些呢?所以,对于感情基调,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

四、教师范读,提升朗读品质

学生朗读与感悟的能力有限,最终还需要教师的范读引领,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朗读问题,提升朗读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很“老土”地坚持自己范读整篇课文或认为需要范读的句段。虽然我的朗读水平有限,但我知道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有可能有多深。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你有高超的朗读水平,就不应该在课堂上埋没自己的朗读才华:学生就是你忠实的听众,讲台就是你的舞台,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吧!你会收获很多崇拜者。如果你的朗读水平有限,也不用羞于表现,就让自己成为那块“引玉”的“砖”,只要学生能有所提高,能成为美丽的“红花”,教师做一做“落红”也未尝不可。让我们在课堂上,用朗读去影响更多的人。因此,我们要坚持做好两件事:每天都大声读书给学生听,每天都以阅读为乐!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2022年4月上第10期(总第110期)总之,无论是怎样的语文课堂,最终都要落实到“听、说、读、写”这一“本真”上来。因此,我们应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起伏、读出真情韵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吟诵的成就感。这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正是因为它的艰巨,因为它的难于驾驭,更因为它的实用性、它的可利用性,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努力去探索、去实践、去坚守、去驾驭,让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方式方法传承下去并发扬开来。

参考文献:

\[1\]徐仁贵.浅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J\].新课程(下),2011(6).

\[2\]张文明.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J\].学周刊,2011(1).

\[3\]王莹.对于阅读教学内容的探讨\[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Z1).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语气感情语文课堂
注意说话的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注意说话的语气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海峡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0:56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