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文化提升旅游公路景观
——以抚松县旅游公路设计为例

2022-04-14 07:41李今朝孔祥艳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抚松县驿站公路

李今朝,孔祥艳

(1.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2.山东省金乡县交通局,山东 济宁 272200)

旅游公路有交通和旅游双重作用,兼具交通、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1],对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旅游公路设计尚未形成完善的理念和标准规范,多延续传统公路设计思路,在文化展示层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 以乡土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公路设计原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缺乏文化支撑的旅游公路缺乏生命力,40%的游客因为文化因素而出游,文化是旅游较大的原动力[3]。从文化空间而言,旅游公路所连接的各个景点具有自身的特点,设计采用乡土文化元素能提升旅游公路的文化内涵,展现文化特性[4]。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要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状况,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将特色文化渗透于旅游公路规划设计中。

1.1 以文化的传承保护为主

旅游公路的设计存在历史文化重视不足的问题。缺乏保护意识,过分关注景观建筑的创新性,盲目仿效异地景观设计,商业色彩浓重,对本土文化缺乏传承,导致创新型景观与地域文化无法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底,文化的传承和兴盛支撑起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旅游公路设计须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的关系。

1.2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

对民族文化资源选用不同方式进行科学开发,对于实物化,直观、单一,具有实用功能的文化资源,在风格方面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质地、色彩、图案等方面进行艺术创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对有教育和观赏功能的文化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尊重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对其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进行开发。

1.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旅游公路在满足通达性和安全行车的基础上,提供交通、生态、美学、游憩、文化等复合功能。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旅游公路品质的支撑,旅游公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因地制宜,规模要科学合理,建设要分类分级。

2 乡土文化渗透旅游公路的技术路径

旅游公路设计应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有利于振前当地文化、保护生态资源、精准扶贫脱困,实现“文化复兴路”“绿色生态路”“乡村振兴路”的目标,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5]。

2.1 旅游公路主线打造

旅游公路特征是串珠成链,打通血脉,将景区景点,沿线景观串联起来,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行车感受。在交安设施方面,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交安设施更加鲜明、易识别、人性化、低冲击、有特色;在提升景观方面,结合文化符号,对沿线边坡、挡墙、桥墩等采用浮雕,彩绘等方式进行景观美化;在公路交叉口、路边等预留地增设文化观景台,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2.2 旅游公路慢行系统设计

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包括步道和自行车道,为旅游公路提供微循环。慢行系统设计应注重特色创新,创建区域特征景观,在宣扬文化的同时,体现人性服务并兼顾经济适用[6],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丰富旅游体验来增强消费欲望。

2.3 服务设施建设

在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如管理站、服务区等,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外观体现文化印象;在信息展示空间上,增加智慧解说系统拓展文化内涵延伸;对于建筑周边环境,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景观小品,增加互动式文化体验。

2.4 旅游品牌提升

旅游公路设计不仅对公路本身,还应结合沿线产业需求和生活需要,促进沿线产业提升,将文化元素与沿线特色街区、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充分融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公路。

3 抚松县旅游公路设计

3.1 项目背景

抚松县旅游公路主线采用二级路标准,全长共计84 km。起点于漫江镇G504 与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交叉口,经东岗镇、松江河镇、兴隆乡、抚松镇、万良镇和仙人桥镇,终点于万良镇X094 与G201 国道交叉口。串联了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木屋村、锦江湿地公园、长白山仙人洞、人参博物馆、张蔚华烈士陵园、仙人桥温泉等景点(图1)。

3.2 抚松县的地域文化特点

抚松县旅游资源以山、水、林、园、洞、雪、泉为主要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旅游、工业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该县有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素有“人参之乡”的美称;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存在较多唐代渤海国时代人类聚落的遗址,如大营遗址、东台子城址、羊洞遗址;是吉林省主要的森工大镇,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著名的仙人桥地热温泉群处于该地,为一类医用矿泉;具有得天独厚的长白山森林小盆地气候,适宜健康疗养、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等;为东北抗联重要的活动地,有抗联遗址20 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3.3 旅游线路的文化主题分段

抚松县旅游公路设计的总策略包括“以路为媒,亮景观,显文化,打造第一印象区”,结合上位规划、资源、特色等,在满足服务半径要求的前提下,将抚松县旅游公路按照文化主题进行路线分段,包括人参之旅、红色之路、渤海国之行、林木之恋及温泉之情等5 段(图1)。在不同主题路段,结合文化特色,全线规划设计了3 处驿站、5 处休憩点、1 处露营地、3处重要节点景观提升、1 处街区改造,将文化元素渗透到服务设施及景观节点处。

图1 景点分布及文化主题路线分段

3.4 公路主线设计

抚松县旅游公路主线系统不进行改建,完全利用已有的公路系统,重点结合文化特色,对交通安全设施及沿线景观进行提升。将当地的人参文化、鹿茸符号等展现在标志牌上;在沿线景观提升方面,对沿线边坡、挡墙及桥墩进行红色文化渗透,如采用浮雕的形式,展示了东北抗联精神,山上的岩壁雕刻则把神话传说和抚松当地的人参文化相结合,同时增加景观小品体现人参文化,迎宾花带则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等。

3.5 慢行系统设计

以沿河步道为例,将种植槽改造为自行车骑行道,重新粉刷护栏,将护坡挡墙改造为文化景观墙,展示革命战争重要事件以及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成为以“红色精神,唱响国际”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景观步道。

3.6 服务设施设计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服务中心、驿站、观景台、慢行驿站、休憩点等,是旅游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旅游公路服务品质的直接体现,是推动沿线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7]。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尤其应注重将当地文化融入空间设计中,给游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6.1 兴隆驿站 抚松县旅游公路兴隆驿站以打造“历史名城、渤海国之行”为主题,将渤海国文化融入其中,以体现历史文化特色为设计出发点,展现唐代建筑风貌(图2)。在建筑及景观细节方面,以渤海国现存和建筑遗址出土的建筑装饰纹饰为依托,展现其独有文化特色。以云纹,绳节,莲花,植物纹样为代表体现渤海国特色。

图2 兴隆驿站设计

3.6.2 森林氧吧休闲驿站 抚松县旅游公路森林氧吧休闲驿站以打造“林木文化、休闲养生”为主题,体现当地林木文化。该驿站位于长白山白桦林中,建筑风格体现林场文化和地方特色,以传统木屋为原型,从梁柱到外墙,瓦顶全木结构,粗旷的原木叠加铆接成干栏式外围护结构,体现北方严寒地区林场原木建筑原生态风貌(图3)。

图3 森林氧吧休闲驿站设计

3.6.3 休憩点 抚松县旅游公路休憩点以打造“满族风情、长白林海”为主题,主要体现当地林木文化及满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团结,为游客提供便利,建筑形式参考锦江木屋村建筑,突出林木及满族文化的元素符号,展现冬季长白山壮美的景观(图4)。

图4 休憩点设计

4 结语

以乡土文化渗透为主的旅游公路的设计应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8],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文化型旅游公路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径。以抚松县旅游公路设计为例,分析了当地文化特色,对文化主题线路进行分段设计,包括主线设计、慢行系统设计、服务设施设计等方面。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抚松县旅游公路建成后,可形成系列旅游公路产品,包括公路及游径产品、户外游憩、文化教育、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红色旅游及乡村旅游等[9],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抚松县旅游公路设计类型多样化,丰富了公路服务内涵,拓展了服务范围,增强了服务能力,增加了群众出行服务体验的多样性,为沿线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10]。可为其他地方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抚松县驿站公路
抚松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抚松县书法家协会作品展示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