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鹏,梁 如,王 健,杨 芳
(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自此成为中国当前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支撑[2]。2020 年11 月23 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 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标志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随着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的完成,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并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3]。乡村振兴必然需要人才的支持,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赋予涉农高校的重任。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农业地区,与所处地区有着空间距离和熟悉当地经济社会的优势,在“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9 年9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回信是对涉农高校的极大鼓舞,指明了涉农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赋予涉农高校在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阐明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可以看出,乡村振兴与涉农高校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有中央的高度重视,有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有涉农高校巨大的发挥空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涉农高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涉农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全面发展潜力[4]。
新建本科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新兴群体,从其规模和数量上来看,占据了中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5]。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中突显“地方性”“应用型”“差异化”的办学特色,无疑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6]。这些高校大多数位于地级城市,甚至是县级市,他们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天然的联系[7],是当地社会经济的一员,应积极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相对薄弱,如何立足地方、融入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发展机遇。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当地乡村振兴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形成涉农专业群,培养农业产业科技人才,搭建涉农学科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难题和“卡脖子”工程,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8]。中国农业推广人才、农业生产型、农业经营型和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严重匮乏,农村涉农人才学历结构、就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9]。针对农林类大学的调查显示,现阶段中国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不强,存在着“招不来”“留不住”“下不去”“呆不久”等系列问题[10,11]。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一般为应用型,生源大多来自于农村,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由于现实原因从事农业的意愿要高于其他高校,从而可以为乡村振兴输送所需的人才。由于农业现代化对人才专业有不同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和布局涉农专业群,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合理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结构,强化“三农”教育,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意识,为乡村振兴培养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高校所处的地市,一般很难引进博士层次的涉农专业人才,因而在农业创新研究上有所不足。地方高校对高层次涉农专业人才的吸引要强于地方单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涉农专业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引进了大量博士人才。这些人才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大地提高了地方的科研实力,弥补了地方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短板,从而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受土壤、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农业生产的土壤改造、良种选育、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以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储运、产地加工等,随着科技创新,大量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发挥作用的场所,并可为乡村文明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帮助。
乡村振兴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产业发展等,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特点。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可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利用身处地方的不可替代性和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搭建学科平台,聚集科研力量,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弥补地方科研能力不足,解决当地农业产业的疑难问题,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新建地方高校通过“融入—培育—助推”的行动逻辑来助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即通过融入国家政策体系、地方行政体系和乡村社会体系,引入外源式资源培育农民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助推村社实现产业和治理的组织化,推动农村内源性发展[12]。乡村振兴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地方高校通过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利用科研平台和科研力量,创建乡村振兴学院,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组织培训乡村振兴所需的基层人才,增强乡村振兴的自我“造血”能力。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全域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 mg/kg)以上水平,被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天然富硒区域,有“中国硒谷”的美誉。安康市富硒产业进入培育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富硒食品产业的思路。2020 年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富硒产业率先突破,富硒产业从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提升到立市之业的高度[13]。按照产业兴旺要求,以绿色生态富硒资源为基础,培育做强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14]。
安康学院自2006 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本科高校后,安康市根据农业地区的实际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农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动物生产方向)、环境生态工程和茶学等涉农专业(表1),对接安康市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和富硒食品产业链。专业建设在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同时,得到了良好发展。这些涉农专业以安康市特色产业为基础开设课程,课堂教学引入当地农业生产要素,以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和企业为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均以地方产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组织申报。迄今,7 门课程获批为“省级一流课程”,园林、农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被教育部确认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园林专业师生参与安康市林地改革的林地测量、城乡建设的园林绿化等实践活动引起很大反响,2010 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 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 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
表1 安康学院涉农专业
根据学校确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安康市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科人才,按照“成果导向教育为指引,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路,确定涉农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毕业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对标国家专业标准和新农科新工科对专业的要求,各专业分别开设与地方农业产业紧密相关的选修课,如“秦巴特色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秦巴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应用”“秦巴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秦巴植物资源利用”“富硒食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监管”“淡水养殖学”“名优茶开发与鉴赏”“代用茶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等。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40%。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有“课外活动项目安排表”,使课外活动制度化。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了“课堂教学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实践教学融入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的养成,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锻炼创新应用能力,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的“三位一体,多轮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涉农专业的影响下,学校其他专业的科学研究、学生创新和社会实践也向“三农”“乡村振兴”靠拢。近5 年来,涉农选题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81 项(含1 项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占全校的48.7%;“挑战杯”“互联网+”竞赛获省级奖25 项,获奖数为全校的35.7%。涉农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布局涉农专业,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尤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学校涉农专业的建设,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由于涉农专业群建设对安康市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获批“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等8 家省级涉农科研平台,与安康市地方行业合作共建国家发改委“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环境”获批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使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在平台完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利用平台开展以解决产业难题为主题的科学研究、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和信息咨询等,75%的专业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山区人才帮扶地方企业,对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5 年来,涉农专业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省级重大项目4 项、省级一般项目21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 项、省级科技奖5 项,科技成果“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猪沼园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示范”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选用面向全国推广。
将涉农专业融入到地方农业产业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必然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吸收地方涉农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修)定、教学基地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给予指导;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双师课教师,以及毕业论文、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以地方企业为实践教学基地,深入企业生产,以解决生产问题进行攻关,如进行植物嫁接、疫病和病虫害防控、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高年级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参与针对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组织学生课外参加科技下乡、全民营养周、青春支农、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以及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竞赛活动,如植物认知、病虫害识别、工程测量、插花、景观设计、食品营养、富硒食品创意、茶艺、评茶和专业实践技能等竞赛。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在学校创业孵化园开设创客西点屋、安大创Tea、绿意园林工作室等项目。与阳晨牧业科技公司和美华酒店集团联合开设“阳晨班”“美华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企业所需的从事生产加工、技术开发、产品营销、企业策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融入地方产业,既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培训了职业农民,又帮助产业解决了生产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