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璐,雷书彦,夏艳阳,陈 杰,冯 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经济技术研究分中心/湖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武汉 460064)
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源动力,是种业发展的“芯片”,关系到国家粮食、经济、科技、社会等各领域的安全[1]。农业物种历经多次更新换代,每一次都是从资源上先突破,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立了以国家种质长期库为核心、国家中期库、种质圃、试营苗库和原生境保护点为支撑的国家级作物种质资源整体保护体系和以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为主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2,3]。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北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大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对推进湖北省种业振兴意义重大。本研究总结全省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开发利用评价方面的情况,分析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以推动实现湖北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中央、省、市历来对种质资源保护高度重视,2015 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体现了国家对种质资源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等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此后,国家和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政策(表1)。梳理和剖析国家及湖北省种质资源“政策文本”可以发现,保护并实现种质资源多样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决策共识。
表1 国家、湖北省关于种质资源的主要政策
2015 年国家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4],湖北省作为优势单位是首批启动的4 个省份之一,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4 674 份,其中特色资源67 份,红安县红安苕、秭归县桃叶橙、蕲春县地方水稻品种水葡萄贡米等部分特色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在保护设施方面,湖北省有国家级油料种质资源中期库1 个、作物种质资源圃18 个(国家级4 个)、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1 个(表2)。省级以上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共收集保存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0 万余份,居全国第四。其中,国家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约3.5 万份,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1 366 份,国家武汉砂梨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1 079 份,均居世界第一;国家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保存资源2 209 份,居亚洲第一;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是中国较早投入使用的3个省级中期库之一,保存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100多种作物近4万份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居全国前列。
表2 湖北省级以上种质资源中期库、资源圃及保存种质资源情况
湖北省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8 家,位居全国第三,低于广东(12 家)、山东(9 家);有肉牛核心育种场2 家(全国42 家),与安徽、四川、山东、河北等省并列第七。建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25 个,其中国家级5 个。建立了省级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基因库[5],夷陵牛被认定为国家新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31 个地方畜禽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表3),涵盖猪、牛、羊、马、鸡等类别,数量居全国第7 位,其中26 个品种建有专业化的活体保种场。
全省水产种质资源区(点)70 个,其中国家级66个,保护面积达20.63 万hm2,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3 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2 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82 家。主要保护物种涵盖“四大家鱼”、鳊、鳜、鲌、鲶、鳡、鳤、黄颡鱼、中华倒刺鲃、大鲵等[6],实现了淡水水产品种质资源应保尽保。武昌鱼、潜江小龙虾等品种成为湖北省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地标意义的优异种质资源。
尽管湖北省种质资源储备丰富,优势明显,但从建设种业强省,从供给侧源头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角度看,湖北省种质资源在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湖北省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先后开展过2 次,但已是10 余年前,水产种质资源未普查。2015 年全国启动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湖北省还有21 个县未普查,60 个县未开展系统调查。此外,大量的农业种质资源分散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个人手中,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种质资源登记和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导致收集难度较大,种质资源总量难以摸清。
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建于1978 年,建筑面积600 m2,设计库容3 万份,设施严重老化、库容严重不足,条件已落后于周边的湖南、江西、重庆、四川等省市;湖北省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基因库设备落后、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库未建立,缺乏保存家畜遗传材料(冻精、胚胎、体细胞等)的能力,如遇到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丧失风险很高;除四大家鱼外,全省其他水产养殖品种普遍未建立种质资源库,影响了原良种场亲本的品质,造成全省渔业苗种种质退化、畸形率趋高。
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在精准鉴定、基因挖掘、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种质资源开发应用率只有38%,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现存资源中,开展评价的只有5 546 份,占14.25%,开发应用的仅有186 份,占0.48%;国家果树种质猕猴桃圃开展评价的有405 份,占24.7%,开发应用资源95 份,占6.95%;水生蔬菜资源圃、砂梨圃大多只做了基本性状调查。全省5 个地方猪品种中,只有恩施黑猪通过国家第一阶段审定,通城猪、清平猪等还未审定,鄂通配套系、鄂清黑猪等品种基本定型,但由于饲养规模不足未能进入审定程序。阳新猪仍以农家饲养为主,开发利用进程不快。
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涉及的地域范围广、周期长、难度大,资源收集、基地建设、日常运行等均需大量资金,且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给予专项计划支持[7]。多数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虽被批准成立,但政府没有投入建设经费[8]。省市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地建设,日常的运行维护难以得到财政全额安排,影响应做工作的有效落实,导致更深层次的研究无法进行。
专门从事种质资源研究的科研人员少,种质收集及鉴定工作基本由相关作物的遗传育种人员开展,虽然通过培训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种质资源研究知识,但仍缺乏全职从事种质资源研究的人才,亟须对该类科研人员进行培养及价值定位。种质资源科研项目实施机制与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长周期性特点不适应,科技人员短时间内很难有创新成果产出,一些科研人员受论文发表、职称评定牵绊,无法潜心于种质及育种基础性研究,产学研分割、“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
完成第三次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同步进行全省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全省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性状等,使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全面保护。探索创新组织管理和实施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登记其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推进种质资源身份信息管理,推动农业种质资源应收尽收。
重点建设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按照信息化、自动化、国际一流的编制,建设具有30 万份保存能力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搭建与其他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共享平台,提升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争创国家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区域中心。健全种质资源圃(库、场、区)建设,对接《“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改扩建1 个油料种质资源圃,建设1 个畜禽保种场和2 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新建3 个水产种质资源场。改扩建柑橘、食用菌、中药材等50 个名特优地方品种保护区,扩建猕猴桃、水生蔬菜等4 个国家级种质圃。启动湖北省地方畜禽资源基因库建设,改扩建华中两头乌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等22 个畜禽遗传资源场和70 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加强湖北省特色种质资源的创新、精准鉴定和深度评价,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搭建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开展优异基因资源规模化高效鉴定技术研究,加快湖北特色资源的高通量精准鉴定技术应用。完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交易、共享利用机制,开展创新种质上市公开交易、作价入股企业,研究建立创新种质材料中优异基因快速检测、转移、聚合和追踪的技术体系,规模化创制突破性新种质。
建立合理稳定的投入机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向,新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目,落实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经费,确保基地平台建设、基本设施运行维护等经费来源。设立科技专项用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特色优质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制定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调动科研工作者开发利用农业种质资源的积极性。
健全种质资源人才支撑的政策体系,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农业种质资源相关学科,加强高素质种质资源骨干人才队伍培养。对从事种质资源普查、保存、鉴定和品种选育等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实施差异化的分类评价和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具体工作任务和相关培训计划,聘请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授课进行人员业务培训,规范种质资源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