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研究

2022-04-14 03:29:04徐啸
制冷 2022年1期
关键词:供冷大堂模拟计算

徐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无锡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无锡市尚贤河湿地公园东侧,南临清晏路,北接震泽路,东边为清舒道,总建筑面积116693平方米,其中地上67882平方米,地下48811平方米。本项目地上5层,主要功能为宴会厅、多功能厅、报告厅、大会堂、会议室,地下1层,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上图为功能示意,其中北侧宴会厅、多功能厅,中间是中央大堂,南侧左边是报告厅,南侧右边是会议区。

2 空调系统介绍

2.1 空调负荷

本项目夏季空调冷负荷为11048kW,单位空调面积冷指标为211 W/m2;冬季空调热负荷为5045 kW,单位采暖面积热指标为96 W/m2.

2.2 冷热源系统

2.2.1 冷源:

空调系统夏季集中冷源设置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选用3台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为3340 kW(950RT),1台磁悬浮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制冷量为1935 kW(550RT),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2 ℃。冷冻水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水泵变频运行。

会议区存在空调内区,过渡季及冬季,采用冷却塔供冷,制冷机房内设置板式换热器,与冷却水进行换热。

2.2.2 热源

冬季热源为地下一层自建锅炉房。采用3台制热量1750 kW的燃气真空热水锅炉,供回水温度为60/50 ℃,供空调热水系统使用。

2.3 空调系统

2.3.1 多功能厅、宴会厅、中央大堂、序厅、大型会议区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送风采用侧送、顶送,回风采用下回、顶回,保证室内气流组织均匀合理,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排风经由排风机排至室外,通过排风机变频实现与新风量变化的匹配。

2.3.2 大会堂、报告厅采用二次回风全空气系统,楼座及池座采用座椅送风,回风采用侧回风。排风经由排风机排至室外,通过排风机变频实现与新风量变化的匹配。

楼座及池座以置换通风原理为设计依据,采用座椅下送风、侧回风的空调形式,排风经由排风机排至室外,通过排风机变频实现与新风量变化的匹配。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地面下的静压箱内,通过座椅送风柱送入观众区,吸收人体散发的热、湿负荷后由观众厅高处侧向排风口排出,送风速度小于0.5 m/s,人员头部与足部温差不大于3 ℃。座椅送风静压箱内宜做隔声、吸声处理。

大会堂舞台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机组设置于空调机房内。送风形式为侧送侧回。

2.3.3 办公用房、中小型会议区采用风机盘管加热回收式新风机组的空调方式。风机盘管均为卧式暗装,新风机组按照防火分区分层设置,通过送风管道送至空调区域。

2.3.4 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后续重点分析)

本项目在中央大堂设置地面辐射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暖。采用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可减小室内温度梯度、提高热舒适性,减少冷热负荷、减小全空气系统容量、降低运行能耗。

2.4 空调水系统

空调冷热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夏季供回水温度6/12 ℃,冬季供回水温度60/50 ℃,系统工作压力1.0 MPa。冷冻泵为变频泵,冷却水泵为定频泵。冷却塔风机变频运行。

3 本工程采用的适宜的节能技术

3.1 冷水机组采用3大1小的组合形式,小冷机为磁悬浮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

磁悬浮冷水机组与普通的冷水机组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能耗,其名义工况下的COP值可以达到国家冷水机组1级能效,IPLV值可达到8~9,节能效果明显。方案之初讨论时,也考虑过冰蓄冷系统,但首先冰蓄冷系统并不节能,只是利用了峰谷电价差,节省了运行费用,其次冰蓄冷系统机房占地面积大,占用了地下车库的面积,显著降低了业主的经济效益,第三,初投资较普通冷水机组系统增加很大,约2倍左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冰蓄冷系统调控困难,其放冷和蓄冷速度开始时较快,到后期越来越慢,最后有相当一部分冷量无法使用,因此很多项目将制冰主机和蓄冰槽选的非常大,而且由于此问题,蓄冰时间通常要12小时以上,已经超出了谷时电价,经济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考虑到实际效果及成本需求,我认为采用冷水机组作为冷源是适合本项目的。

3.2 中央大堂采用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此部分作为重点,后面详细讨论)。

3.3 通过遮阳,减少太阳辐射得热,提升热舒适。

中央大堂顶部为透明玻璃幕墙,太阳辐射得热巨大,因此考虑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并网发电。光伏板为透明形式,几乎不影响采光效果,如下图所示。

3.4 结合消防自然排烟要求,屋顶设置可开启的天窗面积达到地面面积的25 %,过渡季节加强自然通风,进入室内的阳光最终转化为热量,由于热气上浮,热量将堆积在顶部。通过促进自然通风,带走顶部堆积的热量。根据负荷计算,中央大堂夏季空调负荷1470 kW,现有开口面积可保证通风量1070000 m3/h,换气次数约4.5次,维持进出口温差6 ℃。

3.5 空调内区采用冷却塔供冷。本项目会议区存在空调内区,过渡季及冬季,可采用冷却塔供冷,制冷机房内设置板式换热器,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会议区采用分区2管制空调水系统,空调内区冷源为1台小冷却塔,冬季使用时通过板换提供9/14 ℃空调水。

3.6 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技术。中央大堂高18.5米,顶部是幕墙,无法安装风管,因此考虑采用侧向送风,下部回风的形式。送风口设置于距地6米高度,结合精装效果风口为球形喷口,直径630 mm,风口数量75个(每跨4个均匀布置),回风口设置于地面附近,采用双层百叶形式并结合精装效果调整其外形尺寸。

3.7 新风排风采用热回收装置。

4 本项目技术难点

本项目内部存在中央大堂,连接北侧多功能厅及南侧大会堂,地面面积约5800平方米,高度18.5米,顶部为透明玻璃屋面,东西两侧均为玻璃幕墙。

采用天正暖通T20版本进行空调负荷计算,得出此区域夏季空调冷负荷为1470 kW,其中屋面及东西幕墙的冷负荷为1173 kW,根据此冷负荷,计算送风量:

室内状态点:干球温度25 ℃,相对湿度50 %,采用8度送风温差,得出送风量480000 m3/h,按照单台空调机组送风量不大于80000 m3/h考虑,需要设置6台全空气空调机组,每台空调机组电功率为75 kW,无锡地区2020年商业电价0.67元,夏季空调开启时间暂按6月~9月,每天8:00~18:00,则年运行费用为361800元,单位面积空调电耗93 kWh/m2.a。

其区域属于高大空间,空调系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达到了普通公建的2倍,因此必须要降低其能耗。

5 解决方案

5.1 负荷分析

分析夏季空调负荷的组成可以看出,太阳辐射占总负荷的80 %,此区域的空调负荷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因此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尤为重要。

5.2 技术方案

采用地板辐射供冷+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组合形式为中央大堂供冷。地面辐射供冷系统供回水由冷水机组提供,经板换后供回水温为16/19 °,地板辐射管材采用PB管,管径为DN20,管间距200 mm,系统方案如下图:

此系统优点是:

1)用辐射水系统代替一部分全空气系统,减少了空调机组装机容量,降低了风机功耗;

2)相对于空气来说,以水作为媒介的输配能耗大幅度降低,约为输送空气能耗的20 %;

3)辐射代替对流换热,减少了换热环节,提高了空调换热效率;

4)采用地板辐射系统,夏季室内温度设定可提高2度,冬季可降低2度,因此室内空调冷热负荷降低,提高了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空调能耗。

5)中央大堂冬季考虑采暖形式为地板采暖,因此利用此系统进行夏季供冷并未造成投资增加。

下图是地板辐射供冷量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区域可以达到120 W/m2以上,非太阳直射区域可达到50 W/m2以上

根据以上条件重新进行风量计算:

室内状态点:干球温度27 ℃,相对湿度50 %,采用10度送风温差,由于提高了室内设计温度,而且地面辐射供冷负担了部分冷负荷,空调室内负荷减少为1180 kW,计算得出送风量360000 m3/h,按照单台空调机组送风量不大于60000 m3/h考虑,需要设置6台全空气空调机组,每台空调机组电功率为50 kW,无锡地区2020年商业电价0.67元,夏季空调开启时间暂按6月~9月,每天8:00~18:00,则年运行费用为241200元。

但由于增加了地板辐射系统,需要增设板换及循环水泵,因此需要计算水泵的功耗15 kW,循环水泵的年运行费用为12060元。

因此此系统年运行总费用为241200+12060=253260元,单位面积空调电耗65 kWh/m2.a。

把以上两种系统形式列表对比如下:

images/BZ_91_1902_2146_1920_2164.png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采用地板辐射供冷后,运行费用比之前节省了30 %。

5.3 采用此系统也有隐患,需要注意防结露问题,因此需进行防结露验算:

室内设计温度为27 ℃,相对湿度50 %,露点温度为15.5 ℃

空调送风温度为17 ℃,地板表面温度为22 ℃,无结露危险。

实际工程设计中,我发现在中央大堂东西两侧门口附近有结露危险,因此采用以下2项措施:

1)在门口处设空气幕,阻止室外高温高湿空气侵入室内;

2)距离门口6~8米处尽量不辐射供冷盘管。

5.4 运行策略

当负荷较小或室内人数较少时(少于400人),应优先采用地面辐射供冷形式,随着室外温度升高、内部人员数量增加时,湿负荷逐渐增加,此时需要逐步开启全空气机组,利用对流换热才能消除湿负荷。

6 验证过程

为验证以上设计过程,采用CFD模拟软件对中央大堂的热环境进行模拟计算

模型建立条件如下:

大堂空调机组所承担负荷为1180 kW,总送风量360000 m3/h,送风温度19 ℃,

风口采用球形喷口,直径630 mm,风口数量75个,每个风口送风量4800 m3/h,均匀布置

送风口距地6.3米,回风口采用同侧下部回风,距地0.5米。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距地1.5高度,温度为24~26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距地6.3高度,温度为24~27度,虽然局部温度略高,但不在人员活动区,因此对人员舒适度没有影响。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临近地面区域,温度为22~26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上部温度较高,是由于没有考虑顶部排风,当开启天窗后,情况会有改善。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临近地面区域,温度为22~24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上部温度较高,是由于没有考虑顶部排风,当开启天窗后,情况会有改善。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夏季总体温度分布均匀,横向温差基本在2 ℃左右,结果可以接受,同时也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模拟计算同时包含了冬季室温情况: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距地1.5米高度区域,温度为21~23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处距地6.3米高度,温度为20~23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临近地面区域,温度为21~23度,说明热风可以送达人员活动动区域,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临近地面区域,温度为21~23度,说明热风可以送达人员活动动区域,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冬季总体温度分布均匀,横向温差基本在2 ℃左右,结果可以接受,同时也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7 结论

综上所述,中央大堂区域夏季冷负荷中,太阳辐射所占比例较大,采用地板供冷+全空气机组的形式较为合理,不仅节省了投资,同时也减少了运行费用。在以上设计过程中,我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带领团队、分析难点、解决困难。通过以上分析,希望为类似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目前工程尚未竣工,我将进一步跟踪该项目空调系统的实施及建成后的能耗统计工作,实际验证效果,为设计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促进暖通空调新技术新思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今后工作展望:暖通空调技术正在经历不断的进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将是永恒的发展主题,特别是今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理论。今后本人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全过程的暖通设计,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的执行,再到后期运行效果,在每个环节上,都尽力做到深钻细研,把控重点要点,做到一个技术带头人应尽的义务。

猜你喜欢
供冷大堂模拟计算
南海某文化中心地下商业空调冷却塔免费供冷经济性分析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能源工程(2022年1期)2022-03-29 01:06:26
东宇物流办公大堂空间设计
现代装饰(2020年10期)2020-10-28 07:30:46
挤出发泡片材褶皱分析及模拟计算
中国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54
酒店大堂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41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戏剧之家(2016年1期)2016-02-25 13:44:57
实际发射工况下底排药柱结构完整性的模拟计算
火炸药学报(2014年3期)2014-03-20 13:17:43
黄海北部海水源热泵供热和免费供冷系统实测
制冷学报(2014年6期)2014-03-01 03:07:40
辐射吊顶单元供冷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及实验验证
制冷学报(2014年2期)2014-03-01 03:06:54
某综合办公楼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节能改造
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 1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