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奇明,周明晖
(余姚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心,浙江宁波 315400)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当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尽可能的降低建筑成本,使建筑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够得到提高。而要想实现对建筑工程建筑成本的降低就需要做好造价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针对工程造价所进行的精细化管理是极其关键的。将BIM技术运用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能够为此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主要就是项目建设预期或是实际支付的相关费用。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工程造价属于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在这一角度上,工程造价并非只是建筑和安装工程费用[1]。还涉及了自项目决策、建设实施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等的相关活动所花费的所有费用。站在市场交易的角度上,其所指的则是项目预计或实际发生于承包商交易中产生的建筑安安装费用。这一角度把建设工程当做了特殊商品,采用了招投标或是另外的交易方式,并由市场决定形成价格。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原则就是精、准、细,从原本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提高业主工程投资效益的同时,帮助施工企业顺利实现相关的利润目标[2]。之所以要针对工程造价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完善当下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主要就是着手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和造价控制两个方面,把管理流程细化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环节,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工程造价的确定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对已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创新与改进,提高造价管理流程的精确化及标准化水平。
1.3.1 BIM 技术介绍
结合当前针对BIM 概念的相关定义,能够从两个方面对BIM 技术进行理解,站在结果的角度上,能够把BIM 看作是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强调集成了项目建设安全寿命周期的有关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4D 模型,在集成了造价维度信息以后,还可以实现5D 模型,从而更好的实现信息交互,协同开展工作[3]。实际上,BIM 不只是单一模型,也并非是简单的模型,主要是由各专业站在不同的需求上所建立的统一标准的多个模型,各个模型都是基于核心BIM 模型的,能够使各自专业的要求得到实现。
还能够站在过程的角度上理解BIM,在完成从项目概念到项目运营全过程中结合不同的需求,不断把项目信息录入模型的过程当中,实现信息的模型化,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等的手段,从而使各项决策有据可依,建模过程如图1 所示。
图1 BIM 模型创建过程
1.3.2 BIM 的核心技术
三维可视。BIM 的可视化能够改变原本的平面线条式构件表达形式,变成以三维立体实物图形的形式来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建筑设计出效果图的方式存在区别,三维效果图是为了更方便识读而制作的线条信息,BIM 三维可视化技术更加强调构件间的信息互动和反馈均通过可视化的效果呈现于BIM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模型可视化的同时,可视化的结果将直接生成相应的效果图。
碰撞检查。把碰撞检查软件当做引擎,关联各专业BIM 模型,在空间、尺寸等的方面对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间所存在的碰撞问题进行查找。在实际应用中,BIM 技术所具有的协调作用能够用来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如电梯井设计布置和其他设计的协调、人防分区和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等[4]。碰撞检查的基本思路就是初步设计图阶段,对项目基础模型进行创建。在这一基础上,各专业结合专业需求来进行针对于专业模型的同步设计。在完成对于具体的结构、建筑及机电模型的创建以后,将各专业模型链接到基础模型内,促使各专业能够形成有机整体,对碰撞的构件、位置等进行分析,使专业能够更好的配合设计模型的修改,其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BIM 多专业综合碰撞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各方包括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建立有关的BIM 模型,能够利用导入专业检查软件的方式来实现BIM 模拟碰撞检查,使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在三维空间方面的碰撞冲突能够得到可视化的展现。通过针对各个方面实施的BIM 模拟碰撞检测,有效的防止在进行施工时因为专业碰撞而导致的设计变更,发挥出提前预警的作用,为之后的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相关人员能够在BIM 造价软件之内,对结构、机电等专业的BIM 模型进行导入,在高效的完成加工以后,获取到可靠的工程量相关数据,真正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利用价值工程等的方式来站在经济的层面针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经济数据进行解构,同时利用提取BIM 数据库存储的相关历史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对相关设计人员反馈最终经济指标,从而更好的进行优化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对多方案的设计比选,相关设计人员把各方案BIM 模型交给造价人员,从而利用BIM 自动计算各设计方案的经济数据,比选出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
通过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当中的运用能够发现,在设计阶段当中对该技术进行应用,造价管理的过程更重视对于成本数据在各个方面的有效交互。以此技术来实现对于相关数据的建立、存储与处理等,为造价和设计的结合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更好的进行设计优化,保证工程造价的前期可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当中,传统模式要求承包方根据合同约定来把工程量进度报告提供给发包方,承包人要结合项目具体的施工进度来计算实际完成工程量,并且发包人在收到了工程量进度报告以后,还需要对是否正确反映施工进度进行计算复核。在工程量的统计中耗费过多的时间与人力,同时也很难确保其准确性。而借助BIM 技术就能够实现很大的改善,在充分结合各方面信息的5D 模型内,可以更加深入的拆分原BIM 模型,并根据进度汇总来明确实际的工程量,所以发包人和承包人均能够高效完成对于已完工程量的核实。除了能够对已完进度工程量进行准确确定,还可以对BIM 数据库内的已有价格信息进行调取,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阶段的工程进度价款进行汇总[5]。此模式可以避免工程造价人员在基础工作中有太多的投入,提高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利用所建立的BIM 模型,实现对有关造价信息的动态实时维护,防止出现数据信息在施工过程中流失的情况。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均要针对实际费用和计划费用展开动态分析,明确费用存在偏差的具体原因,同时还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对费用偏差进行控制。借助BIM 技术的5D 模型,凭借其模拟建造的特性,能够高效模拟计划完工能工程,自动汇拟完工程量,并且还可以调取数据库中的计划单价,以获取到相应的计划费用。在BIM 模型当中,输入已完工程量及实际单价的相关信息以后,就可以获取到具体的工程费用及工程计划费用,再借助相应的数据模型,即可进一步分析费用偏差等的情况,进而实现更深入的比对。利用此技术,能够非常有效的节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基础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使数据处理的效率变得更高,以保证相关人员可以在偏差出现原因的分析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把重点放到此方面的工作中,从而尽快找到有效的处理措施。
将BIM 技术应用到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当中,将能够实现对于原本管理模式的有效改变,其可以充分结合在设计阶段建立的模型,在此前提之下,充分考虑到施工阶段当中的工程、价格等信息,建立动态化的BIM 施工模型。与此同时,借助此技术数据化等的相关功能,高效的对动态造价控制需要的相关工程量及成本费用等的数据进行调取,进而真正做好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此流程能够防止在项目工程当中,工程造价和施工阶段得不到有效的结合,将BIM 模型进一步运用到施工阶段,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可以更快的完成对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BIM 技术的施工造价管理流程
在工程项目中,BIM 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平台,结合BIM 三维模型,同时把工期、价格以及合同等的信息存储到BIM 中央数据库内,工程参与各方均可以在工程项目中调用共享。在项目过程管理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出相关人员对于工程资料的管理,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工程资料,参与各方都能够准确的得到所需的工程资料信息。项目开展过程当中的众多资料都存储在BIM 中央数据库之内,能够根据情况来进行调取。在竣工结算整理结算资料的过程当中,审查人员能够对BIM 中央数据库进行访问,对所有的工程资料进行调取。运用BIM 技术来进行对工程结算资料的审查,可以提高结算审查前期准备工作的效率,同时使结算工程的效率变得更高。
将BIM 技术和互联网充分结合,通过联网的方式来得到与取费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人工费调整系数等等,在BIM 模型之内充分体现出模型的工程属性,针对满足政策法规要求的费用标准进行提取,确保竣工结算费用审核没有任何的问题。
通过BIM 技术来对BIM 数据库进行建立,把管理的重点放到设计、施工等阶段,对项目实施阶段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引起重视。在竣工结算阶段中,要在相关的BIM 模型内对有关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调取,按照合同的具体约定,得到相应的竣工结算BIM 模型,借助BIM 所具有的自动计算功能来针对竣工结算工程量及费用等进行复核。根据BIM 数据库来充分集成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保证竣工结算的正确性,提高竣工结算的整体效率。
总而言之,在工程项目中,针对于工程项目造价所实施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若未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必然会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而BIM 作为当下应用非常广泛的先进技术,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当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通过BIM 技术所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够为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条件。因此,为了使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在其中更加深入的运用BIM 技术,将BIM 技术落实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中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以及流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