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琳 琳
日常出行通过手机软件提前规划路线预知时间,身体抱恙动动手指即可实现“云上”就医,政务平台让民众实现一站通办不再需要线下“跑腿”……这些数字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真实变革,正日益成为社会新常态。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正滚滚而来,作为数字化大省,广东在构建数字化格局、加快数字化发展方面应如何出招?代表们对此高度关注,围绕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纷纷建言献策。
数字经济是伴随着信息化发展而产生的新经济形态,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资源要素、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纵观全球,“十四五”期间到未来,科技、数字化将是发展创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信息革命时代脉络作出的战略决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广东要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预计到2025年,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20%。作为国内最早发展数字经济的省份之一,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规模和发展指数均为全国第一。虽然我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但在国内国际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大前提下,短板不容忽视。
“虽然广东拥有丰富的数据通信资源和数量众多的高科技企业,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指标位列全国第一,但整体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程度不高、跨界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肖维明代表指出,广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数5.75,仅排全国第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广州、深圳两市的数字经济规模达万亿以上,但省内仍有多市数字经济规模不足千亿,区域发展呈现巨大发展鸿沟;创新高地不足成为制约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缺乏深层次、高效率的协同合作机制,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不足两大困境。
数据安全和“卡脖子”技术问题也是代表关注的重点。谢松代表在建议中指出,在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点,如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数据出境等信息收集、保存和使用环节的种种乱象,数据使用亟需受到制约。在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方面,我省高端芯片、电子元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不能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受制于人,数字产业链风险突出。另外,我省新型基础建设中存在重复投资现象,出现了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不仅导致产业资源浪费,而且加剧了各地产业同质化竞争。
“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广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去年4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数字经济独立成章,显示了未来广东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思路。
广东如何应对新一轮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代表们认为,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为广东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张国衡代表就进一步推进数据安全保护的体制机制提出,一要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和执法。在既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细化配套处理规则,严格执法;建立违法线索线上发现、流转、调查处理等非接触式监管机制;在数字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开展数字化监管创新试点。二要强化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数据保护。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应对数据安全做额外防护,如对生物、医药、金融行业、国内海外上市企业等实施特别监管措施。三要加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数据应用管理。从严管控非必要采集数据、超范围收集或调用个人信息等行为;依法依规打击黑市数据交易、大数据杀熟等数据滥用行为;支持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算法评估,引导平台企业提升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促进算法公平。
1月19日,大湾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交流大会暨京东(佛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启用仪式在佛山南海狮山镇举行(资料图片)
冯旭初代表建议,加强数据在数字经济战略中发挥生产要素作用,破解其在实体经济各应用场景中的数据治理、数据配置、数据流动、数据安全等痛点,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实现实体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一是发挥好广东省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历史契机,鼓励工业、电信、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重点应用场景的积极探索,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探索建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广东经验与路径。二是以广东省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为契机,聚焦率先构建支撑数字经济战略的人才孵化与培养体系。三是以加快数字化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聚焦推动构建利于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与容错机制,推动广东率先突破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改革路径。
韩红英代表认为,应积极布局元宇宙及相关产业,抢占新赛道,打造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她表示,元宇宙作为2021年的新风口,是科技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深度融合,也将成为全球创新竞争的新高地、全球各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赛道。建议我省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加快谋划元宇宙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特色场景应用,在若干领域尽快实现突破。聚焦数字化改革重点,加快在数字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元宇宙相关应用领域,谋划开展基于元宇宙的场景创新,落地一批典型场景应用。
谢松代表指出,当前,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层出不穷,工业互联网、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些矛盾风险集中显现。广东应加强监管,补齐短板,研究制定一批精准落地的政策,促进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数据信息监管,通过规范数据的开发利用、健全对网络平台的市场公平竞争审查监管制度、加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二是紧盯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突出全省总体布局观念,加强数字经济产业的统筹规划,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生产要素向战略位置突出、产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集聚。
肖维明代表建议,广东应充分利用创新基地的优势,聚拢数字经济发展人才,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创新体系,助推广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鼓励高校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的优势,发挥腾讯、华为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招揽各地优秀的数字经济人才。二是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相关配套建设。设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基地,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支持打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高地。三是建设数字乡村创新基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四是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广东打造成数字丝绸之路的核心创新基地战略枢纽。
信息技术加速普及应用,深刻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核心内容,发挥着带动和牵引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用。我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采取系统化模式整合现有资源,不仅在政府内部打通了政务数据的信息化壁垒,还通过“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的推广,极大减少了社会民众线下“跑腿”办事的次数,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亟需弥合的新型数字鸿沟。吴克昌代表提交建议指出,目前我省数字政府建设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数字应用表面化,民众融入感认同感不高;二是数据共享高层化,纵向传输通道未打通;三是网络格局分散化,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广东省数字化格局构建的有序推进,还制约着人民数字化获得感的提升。
吴克昌建议,应弥合新型数字鸿沟,推动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向纵深发展。首先,强化社会宣传教育,形成数据分享动力。将政务服务供给导向从“政务数据现有类型”转变为“民众现实数据需求”;实行相关的激励办法,提高现有使用用户的意见反馈积极性;开展“数字政府进社区”等相关活动,促进并吸纳民众主动参与到建设规划中。其次,完善政府激励措施,盘活基层数据资源。在下一阶段的建设规划中,需要在将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向各部门推广和扩展的同时,将政务数据资源的“触角”向基层进一步延伸,盘活基层的数据资源,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实行区域集成建设,破解进度短板困局。统一各地区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包含多平台对接、人员培训在内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可以根据不同的建设进度,将21个地级以上市划分至不同层次的建设梯度中,提供针对性建设咨询帮助,最后达到逐步统一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的目的。
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一些县市要完成上亿元资金建设政务服务平台、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和建设智慧城市等项目较为困难。对此,陈美娟代表呼吁,应统筹解决全省欠发达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全省一盘棋”考虑,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推进各项智慧化、数字化项目建设。由上级统筹网络安全设备,建设智能终端接入安全管理平台,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全省部署行政村的“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运维费纳入省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其正常运行,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数字中国背景下,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时期战略发展方向。代表们分别就数字化在交通、城市治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吕国林代表在“关于推进广东数字交通发展的建议”中指出,为顺应全国数字化转型新趋势,迫切需要统筹推进广东数字交通建设,超前谋划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运行管理智能化转型、新业态深入推广等工作,实现数字交通跨越式发展。
吕国林表示,虽然我省已建立全国领先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但在交通新基建推进路径、智慧公路建设管控模式、省市交通运输大脑协同、智能网联汽车新业态发展等方面仍亟待建立数字交通相关建设指引,完善相关机制,指导各地市数字交通协同建设,实现全省数字交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她建议,一是立足广东省交通新基建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推进全过程中同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创新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设备“规建管养”全周期同步实施机制,推进全省交通运输新老基建融合发展。二是突破公路智慧化模式,推进智慧公路分级分类建设,指导不同等级、不同地理与交通特征、不同气候规律的全省各地智慧公路建设,打造网络级、通道级、车道级多层次区域协同管控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省市两级交通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指引及数据共享机制,探索省市强协同的交通数据大脑建设运营模式。四是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机制及多元应用示范场景,推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魏晓慧代表关注的是数字化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她表示,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目前大湾区各城市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还有提升空间。应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核心任务,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出新的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政策创新和技术应用等,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公正的城市秩序,全面提升大湾区城市群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
她建议,建立城市治理的数字化平台,消除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具体而言,就是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统筹推进大湾区各市智慧城管建设,加快推进市、县(区)数字城管平台智慧化升级改造,实现省、市、县(区)三级平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对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排放指标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互联共享。发挥供水、排水、燃气、建筑工地、管廊等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作用,提升监测系统覆盖率,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安全化、精细化。共建共享公共交通、物流、停车场、基础设施维护、环境监测等各领域数据资源,为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大数据时代,各种各样的数据成为重要的资源,关乎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信息数据尤为珍贵,并且经过分析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帮助从业者归类问题并加以解决,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卢建强代表认为,作为创新前沿的广东省,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笔宝贵资源,建立省、市级医疗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共享,提升医疗技术整体水平,为群众提供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建议,在省、市层面统一部署,推进建立医疗信息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将卫生医疗管理部门和医院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连接成为一张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网络,将我省的卫生医疗科学化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