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莽
从196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50年了。
在白洋淀,在一个孤岛式的小小的水乡村落里,因为心灵的孤独与向往,因为一个年轻生命的活力与不甘沉沦,是诗让我在失落和期盼中得到了某种充实与慰藉,因此,一直心怀挚爱而从未放弃。
回想自己学习与写作的整个历程,自20世纪60年代末,我亲历了中国新诗百年中的后50年。这些年,我们的诗坛依旧是一个混杂的、没有条理的“诗歌江湖”。面对这样一个人数众多,庞杂而充满无限生机的“荒原”,我失望过、犹疑过,也为之努力与付出过。
就我个人的写作而言,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调整与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到了知天命之年,对于诗歌的认知,我心中才真的有了底数。不再被那些虚假的理论和那些徒有其表的、装神弄鬼的作品所迷惑。
我一直认为,一个诗人,一个有文化视野的人,绝不会是一个虚张声势、自以为是的人。他会诚恳地面对自己和世界,潜心以求地做好自己所热衷的每一件事。
我深深知道诗歌的创作是深邃而神秘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说明和概括的,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奠定一个讨论与研究的基础。诗的文体是无限的、开放的、多维的,有着多层心理空间的。我的所谓公式,绝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规范化的“定理”,它是发散的、有机的、可生长的,它是源于我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的。
我得益于诗歌给予的心灵抚慰,得益于那个特殊时代才会具有的特殊的阅读,得益于白洋淀时期同期写作的朋友们相互的交流与促进,还有那个文化匮乏的时代,从各种隐秘的渠道传到我手中的,具有现代文化意识的书籍与手抄本。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走上了诗歌写作之路,内心一直深存感恩之情。
在庚子年萧瑟的秋风中,我开始了这项属于自己诗歌写作的总结:
1.诗歌是多向度、深邃、灵动而神秘的,不是一个所谓的“公式”可以说明和概括的,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奠定一个认识,讨论与研究的基础。
2.什么是诗歌?我精简为: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它抒写的是人的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诗人需要语言的天赋,出色的感知力与诚挚的心灵。
3.什么是艺术?我把几位美学大师的理论归结为衡量和判断真伪艺术的几把尺子,无论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可以用它们去度量和辨识其真伪。
4.语言要可知觉性地呈现,不是简单的散文分行和说明。水沸腾,冰消融,语言的姿态也可处于临界状态,灵动的趋向,升华,弥散是它的体现。
5.诗是美文,内在的音乐性,是诗歌表达的必然。诗中微妙而隐秘的生命律动,一定有情调、意蕴与旋律的加入,节奏和押韵是最简单的音乐性。
6.诗人必须是语言的能工巧匠,但不是重复制作的工匠。艺术家不是手艺人,诗人是创造者,他会随着生命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地探索并有所发现。
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诗,这个最中心的概念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学习,我给出的极简定义是:诗是语言与情感的艺术。
下面谈谈有关“语言”“情感”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我们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这个从象形文字逐步转化来的书面现代汉语,是有它的传统和规范的。诗人从中国古典文学中了解汉语的“语感”十分必要。没有读过唐宋八大家,没有背诵过中国旧体诗词的汉语诗人会有先天的不足。
二、中国新诗源于中国旧体诗词的传统和世界现代诗歌翻译作品的影响与启迪,它们是现代中国新诗腾飞的两只翅膀。从外国现代诗歌的阅读中,我获得了新的文化意识。但仿照翻译体写作,必须警惕,不要丢失了汉语语言的根本。
三、诗歌的完成是和音乐性相关的。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只是简单的押韵和节奏,而要注重行文中内在的韵律,当然还有音色与调性。语言韵味与内涵意念的相辅相成,长短句的变化分节与留白,都和生命的气息相关。一首诗写好后要读一下,在声音中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四、诗歌语言不是说明性语言,它要求诗人用可知觉化的语言来呈现,让读者直接感觉到语言的姿势、趋向性和临界状态。让读者听、闻、触、尝到你所表达的事物,如皮肤直接感到了冰的冷、火的热。关于语言的明亮、透彻与闪光等要在写作实践中逐步体会。而神性则是诗歌艺术至高的所求。
五、语言的表达不是照相式的再现,而是诗人赋予个人感受后的选择性的呈现。叙述疏密有致,细节的准确性在感知的精确性中去体现。一切在似与不似之间,诗人排除世俗与芜杂后的艺术形态,诗歌整体要体现出可感知的雕塑之美。
一、诗的语言方法、外在结构可以借鉴和学习,但生命的体验必须是自己的。那些与诗人情感无关的作品都是值得怀疑的。
二、我们所说的情感是一个宽泛的感念,它不只是爱、恨、情、仇,它包括生命微妙的律动,欲望、潜意识或梦境。
三、现代诗歌的情感或许是隐蔽的,是零度的,是冷抒情,但它不能没有。诗不是哲学与方法论的,它的核心是有意味的抒情。
四、诗人为自己同代人和生命角色立言,他成功地真情书写,会因为它所具有的时代特色而汇入文学史。诗人的灵魂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存本能,一种是艺术本能。生存本能让我们有了生存的机体,艺术本能让我们有了灵魂的寄托。有了这两种本能,人就能以两条腿站立在大地上,关注世界的现在、过去与未来。
二、从原始艺术到现代艺术,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一个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的精神的世界,艺术让我们的灵魂有了一个栖息之地。艺术不是功利的,但对人是不可或缺的。
三、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它离不开情感的介入,生命经验与文化经验让艺术生生不息,永保活力,世代相传。
四、贝尔、克罗齐、苏珊·朗格、杜威的学说,是艺术的最好注释,也是检验艺术真伪的几把尺子。这几把尺子,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都是适用的。
五、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依赖语言完成情感的呈现与升华。艺术家是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品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家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诗人不是重复劳作的匠人,艺术之树因发现和创新而长青。
六、人类经历了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各个阶段走到了现在。无论何种艺术,都是在古典和浪漫的往复循环中前行的(古典是节制与净化,浪漫是渴望和向往,它们是人类本性的两个方向)。现代艺术更强调人的灵魂与生命感知的嵌入,后现代艺术是观念的艺术。
一、成为诗人的条件(天赋、学养、阅历、时代机遇);成为诗人的步骤(阅读、模仿、练笔、寻找自己)。
二、不间断地自我修正,了解现代艺术的宽泛性和人的局限性,警惕认知的危机感。
三、不间断地阅读优秀的文化作品(包括造型、音乐等艺术),开启心智,提升心灵“境界”。
四、了解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中国诗歌传统。了解一百多年来世界现代艺术的演化进程。
贝尔的美学是纯形式主义的美学,它对视觉艺术最具针对性。
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在画面之中是否散发着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的审美意味,是判断一个作品的重要前提。有,则是艺术,无,则可以排除于艺术之外。
对于诗歌而言,它所对应的是在诗的形式结构和语言之中,是否具有人的升华了的内在情感,进而产生具有审美余韵的感受。
审美要有心理的深度,表层的愉悦感与审美无关。追求酷似是艺术的最坏因素,画得像不属于艺术,那只是匠人的手艺。纯叙述的文章只有文献价值,与审美无关。
艺术是非写实的。我以为中国的京剧可以简单的说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京剧的艺术形式都是虚拟的、非写实的,间离手法的。京剧《三岔口》舞台上只有一张桌子、一个虚拟的没有灯光的房间,人物的服装、脸谱、具有舞蹈审美的三人摸黑武打场景,构成了极有意味的形式。还有京剧的脸谱,包公的铁面无私、关羽的忠厚正直、曹操的野心奸诈等等,是透过脸谱的色调与图案,将人们的认知经验积淀为一种有意味的形象,而后呈现给观众的。
贝尔认为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东方艺术最具艺术性。
贝尔认为审美是非功利的,非生活现实情感的。它是提升了的主观抽象的艺术,如塞尚的后印象主义绘画。
我以为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画法,很接近于他的美学思想。八大山人、徐渭、齐白石等人的绘画也是主观意象、高度凝神的艺术。八大的鸟石花草中有国破山河在的感叹、徐渭的风雨芭蕉中有人生境遇的悲凉、齐白石的秋叶残荷是人生与心性的沉淀。他们绘画中那种意到笔不到的凝练与概括,那种极为简单的形式中体现的审美意味,正是东方绘画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诗歌,《诗经》《楚辞》与唐诗宋词中的好作品,都是简约、凝练、独具意味感的。这也是中国新诗必须学习与继承的地方。
诗歌作品的音韵、情调,语言的灵动,行文中的空灵感,诗的整体韵味,阅读者感到的内在弥漫与不间断的韵味,正是诗歌中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诗中缺少了这些审美的感受,诗也就无从确立了。
一个对宗教保持距离,反对一战,公开对抗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的哲学家,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审美和逻辑,而审美是第一位的,并认为美学是哲学的基础。
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想象的,就是理智的;不是意象的,就是概念的。直觉是离开理智而独立的感觉活动,直觉不是知觉,它是最原始的感觉活动,而不是判断是与非的活动。
原始艺术最为感人,是因为它不是现实的再现,没有技术性的装模作样,给人以深刻的形式印象。在艺术品面前,将它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是影响进入审美的重要原因。
直觉可以将情感、欲念、快感、痛感等材料赋予一定的形式,再转化为“意念”,并以此抵达为艺术,艺术即直觉。艺术的欣赏同样的依靠直觉,人人都有直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就看你是否能够有自我发现的能力。
艺术是纯粹的,不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同样也不是概念与逻辑的,更不是欲望和利益的。
艺术是纯粹的,艺术家是“胸有成竹”的,因为艺术源自内心。
诗人书写的是真挚的内在情感,是生动而形象的,不是逻辑与概念的。艺术是没有世俗目的的。
直觉就是形象思维,不是理性思考的。艺术是幻象或直觉构成的。人人都有直觉,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是克罗齐的说法,我认同这个说法。我们进一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人,只要你能拂去那些伪劣作品对心灵的覆盖,保持一颗纯洁的、闪光的心,你就会成为一个诗人。
古罗马的荣光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中,我们不能把时间和过去看成是精神之外的东西。我以为,我们的文化经验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艺术的“材料”,当我们将它们与我们的生命体验相融合,并以某种形式呈现之时,艺术审美的快感就产生了。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我以为:艺术是同样的,当艺术作品与你的生命经验相关时,你才有可能真的领会它。当你读到一首读不懂的诗时,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也许它和你的生命与文化经验有某种疏离。当然,它也许是一首虚假的诗。
她倚重音乐艺术作为切入点,那些时间的意象作品,先直觉后想象的审美进程,才是科学的审美进程。
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约定俗成的传统,或是通过语言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的事物的事物——即符号。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好借助于艺术——人类内心的情感形式来表达。艺术形式是情感生活在时间、空间或诗中的投影。
艺术品是有生命的,它因非物质化而构成了一种虚像,艺术可以看、听、说,但不能触摸,如同音乐是时间的虚像,舞蹈是力的虚像,诗是情感与生活状态的虚像。
人的感觉是综合而繁杂的,它不会是单一的。如同我们行走在闹市中,错综的人流,复杂的声音与光色,它们同时是动态的。而我们心中的情感也是这样,记忆、先验、幻觉、印象是并存的,这些构成了情感和情绪的“内在生活”。我们使用的语言,只能大致完成对它们的描述。再有,因为它的繁杂,永远的运动,思想、幻觉、记忆、印象等相互抵消,语言更是显得贫乏和有限。
于是,艺术家将真实的情感,借助知觉和想象,进行情感的抽象,抽象出来的形式——艺术,成了情感的符号。这是从真实到幻象的过程,也是从个别到普遍的过程。
语言的失效,需要艺术的符号来完成情感的表达。
艺术的结构和人的生命结构是相似的,一幅画、一首诗、一首乐曲,它们已经不是普通的事物,它们是一种生命形式。
一件艺术品要想激发美感,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现,那些作为生命形式的艺术形式,直接显示了生命的结构与韵味,以直觉和想象引人共鸣。
艺术幻象从复杂的生活中抽象出美。
艺术作品不同于现实,它是虚拟的实体。音乐制作出虚幻的时间;造型艺术制造出虚拟的空间;戏剧制造出虚拟的历史……
任何艺术都有生长的过程:呈现、展开、重复、冲突、发展、激化……无论何种艺术都有生命的节律和节奏。
生命的感知是深奥、复杂而有机的,是动态的,艺术是动态的生命形式。一首诗是有机的,是活的,它在诗人的写作构成中和读者的阅读中也是动态的。
一个艺术家,用情感的符号,用艺术为我们建造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的另一个世界。
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那什么是经验?他这样总结:在记忆的帮助下,从大量的事例中分离出来的,供判断和发挥利用的、有洞察力的,使人感到满足的认识才是经验。
艺术是经验的延续,艺术源于人的生存经验之中,美的形式只是凭借经验才会被理解。因此,美的享受只能依赖于经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来自人对作品与自己经验之间的联系和认识。
完整的经验是将过去的记忆与将来的期望相融合,它构成理想的美。
实用的作品不是艺术,仅仅是陈规陋习。纯粹的工艺品也不是艺术,仅仅是娱乐和消遣。也就是说,艺术与人的生存经验相关,艺术是:需要、匮乏、丧失和残缺的产物。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一种迫近,一种更实在的真实。
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是相同的,直觉的想象,感知的抽象,主客观时间的消失,表现。
艺术的特点是:“兴奋中的沉睡”。
学习杜威,我得出一个诗意的假说:艺术——人类精神生命的支柱。当我们直面这个世界,无论是原始人面对自然,还是现代人面对战争、混乱、私欲、物质对人的压迫,几乎都无法更好地生存下去。但人总是会对未来充满了虚幻的设计,但在实践中,不断地欢乐、失望、获得与失去,是艺术让人类重新充满了进取的可能性,因为艺术有几大功能:一是向往性,人在艺术中发现了理想世界的完美境界。二是平衡性,现实世界无法到达的,在艺术的世界中寻找获得平衡。三是无限性,艺术可以向生命的更深层挖掘。四是反抗性,在艺术中抵达内心所求的实现。五是快乐性,在艺术中达到平静和谐的快乐。艺术行为帮助有理想的人完成人之为人的过程。
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存本能,二是艺术本能。一个单纯的具有美感的、热情洋溢的生命在丛林中醒来,他看见了明媚的太阳,他嗅到了大地的芬芳,他看了无垠的天空和涌动的蓝色的海洋,他不能将自己囚禁于某些条条框框中,他要自然而然地生存与生长。
生命之河不竭,艺术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