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对策研究

2022-04-14 06:09龙美兰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时代

龙美兰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

当前,提高高校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成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结合的高等教育基地,高校教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发展内容。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和创造力,同时也是促进就业率和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力的重要路径。社会创业形式的多样化对大学创业教育带来了较大挑战,导致创业教育的培养缺少适当契合点与着力点,使创业教育达不到预期教学成效。面对社会创业多样化,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思政教育既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手段,也是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的主舞台。将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对全面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多元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大学生传输创业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方向具有明确的指引导向,促进高校创业工作的推进,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当前大学生通过本科学习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然而社会阅历的欠缺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大部分高校通过成立创业活动团体协助创业教育,属于自发性活动团体,缺乏完善的指引机制和理论指导。为分析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情况,本研究充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学术库,对高校创业教育相关主题文献(1000 篇)进行检索,统计文献出现的相关主题词,表1为检索结果及词语出现频率。

表1表中创业教育总体分为四类,但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其中大学生受到社会创业成功者的影响最大,出现频率为281 次,这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其次是来自校内专职教师的授课影响,而其他类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根据分析内容可开展如下教育途径。

表1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检索结果表

首先,围绕学科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通过招聘专业教师形成创业教学队伍,制定专业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获得相应技能。其次,通过实践模式培养创业意识,将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创业实战经验和增加对外界认知度,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再次,以外部环境推动创业意识,加强国家创业政策对创业教育发展的指导功能,评选出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以扩大创业关注度,营造优质的创业环境,宣传成功典范并将创业潮流带入校园。最后,开发各类活动培养创业观念,提升高校整体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观念,例如参加创业活动提升技能,举行校园创业技能竞赛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高校开展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包含理论与实践、正式和非正式授课、创业政策环境支持、课外自由发挥等模式。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上述内容,为丰富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方式,具有独立的结构框架,但在教学期间要实现与其他教育方式的有机统一。创业教育自身具有多方位性,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文化自信、信息化、三全育人的视角探讨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用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教育中从文化自信角度向学生阐述创业教育内容。文化自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应把握实践活动开展的正能量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融入创业教育工作中,与大学生特点相结合开展思政教育教学。通过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功能,实现创业教育事业的进步。

第一,思政教育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其时代内涵体现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品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思政教育在文化感知方面具有自发性,其文化理论基础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思政教育实现文化自信的保障。第二,思政教育旨在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这些内容完全符合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思想方针,在该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得更加牢固,文化自信程度更加明显,教学方案和政策实施更加有效。第三,思政教育能够培育出一批大学生党员,他们是一群具有明确政治立场、高水平思想觉悟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在创业方面相对其他大学生而言更能发挥模范作用,以大学生党员为中心传播至群众创业者,在源头上提升高校创业观念意识。

(二)“三全”视角下大学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通过“三全”视角开展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研究更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要求。“三全”视角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指导思想,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第一,“三全育人”要求高校育人工作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全程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一方面要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学习政治理论,通过引导学生增强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的创业意识,为实现创业梦想不断奋斗。第二,“三全育人”目标是一体化育人,应全面培养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将德育贯穿于高校大学生专业课和思政课、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等环节,通过思政教育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发展,在创业教育中始终把德育放在最高位置并维护大学生的最大利益。第三,全方位提升创新教育。“三全”视角下高校务必将创新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动力。加大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管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能力,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加强创新建设,用科学方法管理创业教育。

(三)“信息化”视角下大学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大学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形下提出建立信息化视域下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反馈体系。信息化是利用健全的信息系统建立创业教育信息库,通过所构建的信息系统提高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高创业教育成效。

根据信息系统建立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反馈体系,具体来讲,由相关教学部门收集创业信息,构成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反馈信息库,信息系统根据信息的属性分转给有关教学部门对创业信息进行评估,同时信息系统中的思政教育工作信息库、创业类别和创业案例数据库能够对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智能判别和指导。经过上述一系列程序后,确保各类创业信息在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同时也使工作人员不会出现因经验不足而失误的问题。创业教育反馈体系程序启动之后,对于创业实践信息可进行全过程追溯,同时教学人员已经在事前预检报备,并经过系统的智能预检,因而对思政教育反馈情形的认定具备了较高操作性。

三、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发展策略

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新视角展开,本研究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对策:

(一)构建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环境

高校创业教育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例如营商环境、市场风险、舆论环境等,这些直接或间接环境因素对高校创业具有很大影响。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因素可归结为创业环境,其中包含学生情感因素。

高校创业营商环境指创业开办、营运到结束过程所涉及的条件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依靠社会、政府、高等院校共同构建,而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改进能够减少创业障碍和提高创业成功率。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在营商环境政策颁布和实施方面都要体现出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怀,通过对创业特性进行政策调整来增加政策指引的灵活性。评价对大学生创业的意识观念和选择偏好具有一定影响,党组织可在这方面加大正面舆论宣传,先从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入手,再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二)完善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体系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点是具备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水平思政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综合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训练投入和监督管理,训练形式有校企合作、集体社会实习、企业走访调研,训练内容有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储备等,并将创业学习结果反馈给党组织,通过党组织进行监督检验。第二,打造专业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在社会招聘专业高水平教师,以外校导师形式引进企业高层,与政府导师结合,组建高水准通识教师队伍,设立专项创业资金,壮大创新创业队伍,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把控,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三,规范创业机构组织。高校虽然存在诸多形式的创新团体,但仅仅依靠这类非正式创业组织仍然不够,党组织部门可成立专业性更强的创业机构,如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院系、创业辅导中心、校企创新创业中心。通过上述措施,不断完善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制度。

(三)建立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评价机制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离不开各级行政组织,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动执行方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一个有效的体制还包括高校组织核心与思想教育核心。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要从院系党组织到科研教学、后期管理等方面,以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为中心,融合思政教育思想,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保障机制。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可将大学生作为评价机制中的横坐标,将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方法和模式作为纵坐标,再以思政教育作为动态连接工具,建立明确的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强调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发挥思政教育思想在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带头功效。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方案,针对目标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建立相匹配的创业教育方案、创业计划,注重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的评价执行者要以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为重点,与社会机构相结合并通过这些机构得到及时反馈,达到优化纠偏的作用,以此建立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评价机制。

(四)挖掘党史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以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志

思政教育应为大学生讲授党史知识,并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几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段不畏艰险、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党史,思政教育中将这段艰苦历史注入创业教育,具有极大的精神鼓舞作用。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设立党史课程,提高对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深度,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人创业奋斗的光荣历史,组织学生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在平时的创业教育中加强对党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组织团体亲身体验勇敢坚定的创业信念。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宝贵精神不仅能让大学生体会党的辛苦创业历程,还能对自身成长产生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学习井冈山初期创业精神,能让学生学会在一穷二白的创业时期跌倒再爬起,学会在艰苦环境中发奋图强。学习长征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学习大无畏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跨过创业的“雪山”和“草地”。学习延安精神,能让大学生建立艰苦奋斗意识,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惰性。学习西柏坡精神,能让学生在创业中敢于斗争,追求实事求是,明白创业基础来自群众。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多视角下的文化自信、三全育人、信息化融合的必要性,并给出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两者有机融合与双向互促,不仅能提高创业教育成效,更新创业教育理念,而且发挥出了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确保人才服务完善融合机制,使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创业意识,高校获得更好的创业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