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2-04-14 23:01柳宇轩
中国新时代 2022年4期
关键词:成渝粤港澳大湾

柳宇轩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都在为引进人才出谋划策,出台了各种人才优惠政策,形成了人才良性流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从古代“得贤才者得天下”,到如今“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历来是重要的社会“战略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都在为引进人才出谋划策,出台了各种人才优惠政策,形成了人才良性流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在努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的“通武廊”(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2015年,以人才为突破口,三地建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三地共同推出人才绿卡、鼓励企事业单位间科研人员双向兼职、实行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等10多项先行先试政策;2017年,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2030年京津冀将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包括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在内的13项重点工程正全力推進。

在京津冀,“人才共享”也成为协作扶贫中“真金白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天津与河北张承保地区28个县(区)建立扶贫协作机制,近5年来,京津两市除了向受援地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2.85亿元,实施项目2356个,引导373家企业投资300.46亿元之外,还选派挂职干部和技术人才2367人。

目前,京津冀已实现在国家设定的职称系列、等级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专业技术人才在三地流动过程中的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此外,三地还实现了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互认。

共享长三角城市“人才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这意味着长三角城市之间,将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实现智力资源合理流动。

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纲要》的正式印发,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跨区域交流更加紧密、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人才需求更加多样化的新形势下,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协调联动性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等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人才进一步流动、共享。

2019年3月,沪苏浙皖签署《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地人社部门明确人才服务协同计划、人才流动合作计划、人才发展推动计划三大行动计划,协同组织召开长三角地区人才交流洽谈活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互访交流合作等。

上海园区、宁波园区、杭州园区、苏州园区、合肥园区联合组建的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创新网络,实现服务经验交流、运营信息发布、资源要素共享、企业创新推广、产业融合对接、建设发展研究6大功能,提升人力资源协作的水平。

未来长三角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将更加频繁,也将逐渐从单向走向多向。各类高端人才与周边区域的流动共享,加速构建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网络,共画长三角发展“同心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集群第四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引人才、促就业中国城市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群人才吸引力排名前三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后起之秀的“成渝城市群”排在第四,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成渝城市群”正加快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经济发展空间大,未来可塑性强,这对于人才而言意味着更多机会和选择。同时,“成渝城市群”的生活方式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无疑将成为各类人才流入的首选地之一。

近年来,成都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创新,着力实现从拼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转变,提出“先落户后就业”“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支持高能级平台面向社会开放”等系列措施,筑牢人才工作的持久竞争优势。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公园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126家,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74个,推动成都成为全国“双创”第四城。

截至发稿,成都吸引新落户高知识高技能青年人才超过57万人,入选国家、省、市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788人、顶尖团队195个,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成渝地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一极,是非常有可能形成的。成渝地区高校多、科研院所多,聚集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希望国家对成渝地区人才的外引内培,特别是在吸引海外人才上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和明确的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以人才“磁场”推动区域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大湾区科技研发基础深厚,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大量优秀人才聚集大湾区,人才厚度优势明显。

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促进就业“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创业就业试验区,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载体布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吸引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什么叫人才高地?各类人才愿意往那儿跑的地方就是人才高地。

201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毅然来到广州黄埔,正是被广州黄埔的发展“磁力”所吸引。他带领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在这里落地。这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轉化基地。

在赵宇亮看来,对全球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创新人才,物质待遇未必是最重要的,机会、平台、环境、创新土壤等更不可或缺。“在黄埔,你可以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来,这对人才特别是顶级人才来说引力巨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彭坚认为,一拨接一拨的大学生、有技术水平的技能人才不断涌向大湾区,持续的人才流入形成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是大湾区产业厚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诺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志雄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广州有很多知名大学,深圳也引进了不少研究型大学,要实现产学研合作,同时要坚持自主创新、源头创新,很多企业本身就是创新的载体。此外,还要开放迎接更多的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到大湾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做支撑,很多创新要转化成产品进行商业化,就可以把技术创新落地到大湾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在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构建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就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让城市与人才共成长。

猜你喜欢
成渝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