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研究

2022-04-13 13:14龚思予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价值链成果要素

周 红,龚思予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鼓励企业积极创新,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并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等多项创新激励政策,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活动。但由于部分政策的认定标准存在重产出、轻应用等问题,有关研究指出企业会为了迎合政策、“寻扶持”而进行策略性创新,诱发企业研发粉饰、研发操纵、寻租等行为[1-2],使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重数量、轻质量,成为虚假的创新者。Comino 等[3]指出虚假创新者会使真正的创新者被迫进行更密集的创新活动,从而降低科研人员的研发动力。此外,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将加剧“科技泡沫”现象[4],许多低质量创新成果无法进一步转化,从而沦落为“沉睡知识”[5]。这不仅严重削弱了政策激励效应,也降低了组织创新效率,迫使我国进入创新虚假繁荣阶段。同时现有研究多聚焦技术创新活动,忽略了非技术创新对组织绩效、生产成本甚至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6]。在此背景下,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正确引导企业全面、实质性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创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据此,本文系统梳理并总结现有创新评价研究的不足,依据创新管理理论的演化历程提出创新评价的新思路。基于创新的内在机制构建创新评价模型,并依据各阶段投入产出拟定相关指标框架,试图以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体系,分阶段、分等级评估企业创新活动。

1 文献综述

1.1 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

1912 年熊彼特(Schumpe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该理论将“创新”定义为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来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强调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或创造性的破坏[7]。Zen 等[8]指出创意的提出或事物的改变并不是创新,创新必须能够实施并为业务带来价值。后续学者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活动的管理问题,并逐渐形成创新管理理论。Xu 等[9]梳理了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将创新管理研究划分为5 个阶段:企业家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系统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并据此提出全面创新管理(TIM)范式,要求从全员、全要素、全时空和全面协同4 个维度管理创新活动。Chen 等[10]总结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学者提出的创新管理典型范式,并指出TIM 等既有创新范式忽略了战略性思维,从而提出整体创新管理(HIM)范式,通过横向资源整合及纵向能力整合,将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同创新管理协调融合,从而实现创新。Aslam 等[11]强调了创新实施的重要性,创新实施是组织内部采纳并使用创新的过程,他认为HIM 没有与创新实施结合起来,无法为用户或客户创造价值,为此提出绝对创新管理(AIM)范式,以创新管理战略为核心,以创新生态系统为外部环境,以设计思维连接创新管理战略和创新生态系统,从而推动创新实施。

从创新管理的发展可以看出,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逐步由点及面,最后形成网络状的创新生态系统,其重点也从创新成果输出逐渐转向创新成果实施,强调创新要能够转化为实用价值。

1.2 创新评价研究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的演变,有关创新评价的研究也随之兴起,通过建立相应考核标准来激励和推动创新活动。现有创新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维度:

一是基于创新数量的创新评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共同影响下,早期我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偏好数量而非质量[12],所以最初创新评价主要聚焦于数量维度。福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将知识产权数量作为认定指标之一。Wang 等[13]使用发明专利数量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

二是基于创新质量的创新评价。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创新数量评价助长了“科技泡沫”的产生,使得更多未转化的创新成果变成“沉睡知识”。为此我国从只关注创新数量向同时关注数量和质量转变[14]。马永红等[15]从创新过程、产出和经济效益3 个维度动态综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汪蕾等[16]使用知识宽度法测算专利质量,进而研究瞪羚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三是基于创新绩效的创新评价。随着社会资源的逐步紧缺,学术界涌现了大量有关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通过测算组织创新绩效来分析如何提升资源利用率。最初的创新绩效评价通常使用一阶段效率评价法,但李东海[17]指出一阶段效率评价将创新过程视为“黑箱”,忽略了创新的内在机制。为完善评价过程,有学者引入创新价值链评价多阶段创新效率。2005 年张晓林等[18]在国内首次定义了创新价值链,认为创新价值链是通过科学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再经过产品开发得到商品,最后到达市场形成规模经济的链式结构。2007 年Hansen 等[19]系统地提出创新价值链理论框架,将创新价值链划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3 个阶段。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学者们借助DEA 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等对不同问题下的各阶段创新效率进行评价。

四是基于综合指标的创新评价。也有学者使用综合评价法从不同角度来量化创新,但实质上是基于创新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测度。姜博等[20]从创新生成质量、应用质量、扩散质量和转化质量4 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来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蔡晓琳等[21]从科技创新环境、投入、实施和产出4个维度构建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综上,创新评价经历了从偏好数量到注重质量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发展历程,为推动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基于上述视角的创新评价多聚焦于创新成果的输出过程,忽略了创新的实施效果及实用价值。而刘建国[22]指出市场失效是导致我国创新失效的主要原因,即创新实施效果不佳。可见创新评价应该顺应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强调创新成果实施,从重产出、轻应用向同时兼顾产出和应用转变。

2 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体系建立

实现创新价值的核心在于创新转化,而创新价值评价是推动创新转化的关键[23]。马云俊等[24]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价值链模型,以价值创造为创新的最终目标,将创新价值链划分为创新组织模式、科技成果物化和物化产出价值化3 个环节,并提出可将创新价值链作为创新评价的新工具。现有研究虽已引入创新价值链评价创新,但本质上是衡量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忽略了创新在经济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输出[25]。据此,本文参考并改进马云俊等[24]的相关理论,构建基于价值链的创新评价模型,依据模型中创新的产生、转化及实施过程设计指标框架,以此建立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体系。

2.1 基于价值链的创新评价模型构建

马云俊等[24]所提出的创新价值链模型搭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基本框架,为分阶段评价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创新活动的内在机制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多阶段、多要素、多投入产出的相互作用,除技术创新外,还包含市场、文化、组织、制度和战略等非技术创新要素[26]。非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组织绩效、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评价创新活动时应系统考量[6]。因此,本文从全要素创新视角出发,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创新、要素创新和创新实施3 个阶段,并进一步细分各阶段投入产出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构建基于价值链的创新评价模型如图1 所示。其中,知识创新和要素创新本质上都属于创新成果输出环节,创新实施属于价值输出环节。

图1 基于价值链的创新评价模型

2.1.1 知识创新阶段

知识创新是创新活动的起点,也是决定创新价值的重要环节。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创新理论是由日本学者Nonaka 等[27]提出的知识创造(SECI)模型,指出知识创造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的连续过程,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4 种转化模式的循环运作形成动态上升的知识创造螺旋。本文借鉴Nonaka 等[27]的观点,将知识创新定义为显性知识成果的创造过程。

知识创新阶段组织投入资金、人员等资源,将隐性知识外在化为显性知识成果,已有的显性知识成果被收集加工后整合化为衍生知识,而衍生知识被组织吸收采纳后又内化为新的隐性知识,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的知识创新过程。从知识成果的分类来看,原国家科委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将科技成果划分为以下3 类:一是阐明自然现象、客观规律和事物特征的基础理论成果;二是揭示社会环节运作机理、规范组织管理流程的软科学成果;三是改进生产技术方法、改善产品功能的应用技术成果。本文沿用这一分类标准对显性知识创新成果进行划分,具体如图1 所示。

2.1.2 要素创新阶段

要素创新是知识成果的物化过程,也是实现创新价值转化的关键阶段。现有相关研究多聚焦科技成果物化,学者们基于“专利沉睡”“沉睡知识”“科技泡沫”等现象提出了“专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概念,并针对如何治理专利沉睡、激活沉睡知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进行分析。但孙胜元等[28]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相对复杂的,不仅涉及技术成果,也包含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现有文献对此缺乏系统性考量。为完善相关理论,本文基于全要素创新理论将要素创新定义为知识成果被应用或转化为物理成果的过程。

要素创新阶段组织第二次投入资金、人员等资源,并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知识成果物化:应用软科学类知识成果输出新的市场拓展方案、文化价值理念、组织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和商业战略模式等非技术创新;或通过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将应用技术类知识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等技术创新。基础理论类知识一般不可直接应用或转化,通常作为理论依据或技术铺垫促进衍生知识的产生。而那些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的知识成果便成为“沉睡知识”[29],其中也存在一部分经历了蛰伏期后才被发现和利用的知识,被称为“睡美人文献”[30]。

2.1.3 创新实施阶段

创新实施是创新目标的实现环节,决定了创新效果。Klein 等[31]提出企业创新过程主要有两种阶段模型,一是基于创新源的阶段模型,是指新产品或服务从隐性知识演变为实际价值的过程;二是基于用户的阶段模型,是指用户从提出改进需求或机会到采纳并应用创新的过程。本文借鉴基于用户的阶段模型将创新实施阶段定义为组织使用创新成果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实际价值的过程[32]。现有创新评价研究多关注创新成果输出环节,对创新实施重视不足,甚至将创新效果不佳都归咎于创新本身,忽略了创新实施效率[33]。而创新实施是创新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组织实现创新绩效、达成创新目标的关键[34]。

创新实施阶段企业第三次投入资金、人员等资源,通过销售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实施技术创新成果,可直接获得价值收益,实现创新的最终目标。非技术创新的实施不能直接转化为实际价值,但其阶段性成果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35]。通过采用新的市场拓展方案、文化理念、组织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商业战略模式等,提高组织生产及运行效率,推动技术创新,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间接提升价值创造。此外,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成果可通过有偿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的方式直接获得实际收益,从而实现价值转化。

2.2 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指标框架设计

基于上述创新评价模型,从各阶段投入产出的定义和创新目标出发,参考并梳理相关文献,提出由3 个评价阶段、22 个评价要点构成的开放式的创新评价指标框架,要素创新和创新实施阶段的投入指标以上一阶段的产出指标为基础,并包含新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如表1 所示。

表1(续)

本文所提出的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指标框架是基于创新全过程对每个阶段的评价要点进行拆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中,应用技术类知识在不同行业领域可能会有特定的知识类型,例如,工法是建筑行业的特殊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是农业领域的特殊知识产权等,在设定相应指标时应有所区分。在面对具体创新主体时,可在该框架的基础上,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依据不同知识类型、行业及主体特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细化相应指标。在实操过程中,可依据指标达成情况判别企业所处的创新阶段,以此识别企业创新动机,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分等级评价各阶段产出成果,进而分析企业创新水平。

3 结论

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及创新评价研究存在重产出、轻应用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政策迎合、研发操纵等行为,加剧了虚假创新、“科技泡沫”等现象,同时,也存在对非技术创新重视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了新的创新评价体系。

通过改进现有创新价值链,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创新、要素创新和创新实施3 个阶段。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从全要素视角深入分析创新活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三阶段创新评价模型,依据模型中各阶段投入产出的定义和创新目标,提出一个面向全行业的开放式创新评价指标框架,并建立了三阶段全要素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及全要素进行分阶段、分等级评估,以期能够识别企业创新价值,改善研发操纵、研发粉饰等不良创新行为,激励企业从三阶段创新视角系统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在后续研究中,笔者将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选取典型行业进行实证并优化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价值链成果要素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验收成果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工大成果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