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凤,杨爱民,董红刚,董京萍,陈夕军*
(1. 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扬州 225100;2. 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3. 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近60%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粮,特别是在亚洲地区[1-2]。目前,我国有水稻种植面积约0.3亿公顷,年产稻谷约2亿吨[3]。但多种病害严重影响着水稻产业的发展。据记载,目前我国共有水稻病害61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为害最为严重,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4]。近年来,随着粳稻种植区域的扩大,稻曲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已超越白叶枯病,成为新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据统计,2008—2016年间,我国稻曲病年均发病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0%;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发生特别严重,约占全国总发生面积的76%[5]。至目前为止,有关稻曲病菌的侵入时期、侵染过程,以及病害的流行规律并不完全清楚,关于该病的防控手段及防控效果亦不尽如人意[6-8]。因此,选择合适的药剂,适量、适期用药对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不断有药剂被登记用于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迄今为止登记用于水稻纹枯病防治的药剂共1256种,防治稻曲病的有209种[9]。丙环唑和嘧菌酯已成为生产上防治这两种病害的主要药剂,防治这两种病害且含丙环唑或嘧菌酯的药剂分别有141种、20种和141种、19种[9-12]。由于丙环唑和嘧菌酯分属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酰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分别是通过抑制病菌甾醇合成和作用于病菌的呼吸链,因此有较好的复配前景[13-15]。但至目前,登记用于同时防治这两种病害的丙环唑与嘧菌酯复配剂,仅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种产品—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也未见有其它公司生产的丙环唑与嘧菌酯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报道[16-17]。而18.7%丙环·嘧菌酯对稻曲病的防效,较少报道[18]。其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条件下使用,防效是否有差异,亦未可知。因此,为测定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两种病害的防效,为生产提供更多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药剂选择。本文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以明确该药在田间的用量,从而为生产使用提供依据。
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和49%丙环·咪鲜胺乳油(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拜耳(中国)有限公司)、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30%嘧菌酯悬浮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5%丙环唑乳油(江苏丰登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水稻分蘖末期测定19%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第1次药后15 d进行第2次施药,第2次药后15 d调查田间病情,计算防效。每处理3次重复,以喷施清水为对照。
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取连续的5穴,调查所有植株,记录病株数和病级。水稻纹枯病严重度分9级:0级,不发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剑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或枯死。
于2019年水稻破口前和第1次药后10 d喷施各药剂,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田间病情。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相连5丛,以穗为单位,记载总穗数、病穗数和病穗严重度。严重度分级标准(以穗为单位):0级,无病粒;1级,单穗稻曲球1个;3级,单穗稻曲球2个;5级,单穗稻曲球3~5个;7级,单穗稻曲球6~9个;9级,单穗稻曲球≥10个。
于水稻收获前进行测产。每小区选5点,每点取20穗计100穗,脱粒烘干后称量。每小区于剪穗前以1.0平方米框随机框取,根据每平米有效穗计算亩有效穗数,最终计算产量。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用DPS V7.05软件进行处理。
相关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2018年,3个药剂处理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84.53%;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和750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1.58%和78.78%;尽管3个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有一定差异,但统计学不显著。病株率防效结果显示,3种药剂仍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mL/hm2防效最好,为65.14%;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和750 mL/hm2则分别为60.82%和59.48%,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表1)。产量测定结果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个用量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处理无显著差别,但均明显高于对照(表2)。
表1 2018年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表2 2018年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处理后水稻产量
2019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40 mL、50 mL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与病株防效分别为51.28%、63.74%和51.36%、68.34%,2个对照药剂的防效分别为50.73%、83.52%和50.20%、78.37%(表3)。药剂防效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2019年度田间病害严重度较轻,对照平均病指仅1.82,且田间病害发生不均匀,因此较小的差别导致结果有较大差异。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处理间产量相差较大,最大可达14.23%,但由于处理内误差较大,且有个别数据缺损,因此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表4)。
表3 2019年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表4 2019年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处理后水稻产量
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田间病情,结果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600 mL/hm2时田间防效达83.70%,750 mL/hm2时防效则可达85.19%;而30%嘧菌酯悬浮剂和25%丙环唑乳油两种单剂在田间推荐用量(450 mL/hm2和600 mL/hm2)下,防效分别为73.66%和69.23%,与待测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效有显著差异;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50 mL/hm2使用剂量下,防效比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表5)。病穗率防效统计结果表明,丙环·嘧菌酯复配剂对病穗的防效明显高于2个单剂,但不同厂家的复配剂及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复配剂的两个浓度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表5)。
表5 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稻曲病的田间病指防效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近年来水稻上发生非常严重的病害,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随着多蘖矮秆品种的推广,高肥密植的栽培方式,以及粳稻品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两种病害的发生越来越普遍[4]。生产上目前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化学药剂有很多,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用药频次的增加,病菌对这些药剂中的部分已产生抗性[19-20]。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扩大药剂的防治谱,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单剂进行复配是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多种单剂被复配以同时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但以丙环唑和嘧菌酯复配同时防治这两种病害的仅1个产品,因此测定这两种药新的复配产品对两种病害的防效,为生产上提供更多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田间测定结果也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与生产常用药剂相当;对稻曲病的防效比两种单剂均较好,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其比已获登记的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效也略高,同等用量下,防效高出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