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道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情感状态等得到优化与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如:故事情境教学、问题情境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激励情境教学、民主情境教学、幽默情境教学、激情情境教学、导读情境教学等。本文就情境教学中的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策略谈谈一些做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创设问题;地理课堂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很好诠解了情境教学法的涵义,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手段之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应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依据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状况,精心设问置疑,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很多种,我们通常会使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温故而知新,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具有连贯性,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而温故知新,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欲望。如我在粤教版八上第二章地形(前一节)、河流(后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知识的连贯性,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水往低处流,根据前面地形的学习,可以推理出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怎样的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通过思考得出答案,进而有兴趣进入河流其它知识的探究学习。有很多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只有抓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才能容易创设出一个个奇妙的问题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创设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这样学生参与的程度也就高了,知识趣味化了,学生的求知欲就增强了。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如,在学习了“聚落与环境”这个知识点,我为学生展示了河源市市区地形的电子地图:从河源市地图上获取当地人们关于居住的地理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1.从地图上观察河源市区的河流分布、流向状况,并大致画出简易河流轮廓图。
2.从地图上观察河源市区及周边的地形状况,探究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的分布,并大致画出简易地形轮廓图。
3.从地图上实地观察河源市区及周边的交通状况,并大致画出简易交通轮廓图。
4.结合上述观察结果,尝试大胆推断河源市区作为聚落形成的条件,并进行实地考察,验证推测结果。
通过联系我们现实生活的地区,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形象立体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着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丰富了其学识见识,在促使其实践运用能力显著提升与进步的同时,为其日后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学生才能够切实体会到知识应用的价值,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才有可能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地图,创设问题情境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门语言,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通实用的教具,如果在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如我在“中国的干湿区与年降水量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及地图册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图2.10中国干湿地区图”与“图2.1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两幅图的颜色分层很相似,有什么关系吗?”,进而引导小组学习探究干湿区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如此促进了课堂生活的动态生成,為学生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打下基础,同时又能建构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洋溢情感的课堂生活。
四、设置游戏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玩游戏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身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比如,如我在“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域”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游戏功能,创设“中国行政区拼图游戏”,制作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行政区的轮廓、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等信息),让学生拼成中国的版图。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促进了学生识记的速度。教师把问题置于游戏活动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
五、创设障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欲望是人们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教师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情境。创设障碍性的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生疑、质疑的状态。教学中,平铺直叙的讲解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揭示矛盾使学生不能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障碍性问题情境不一定仅仅创设在课的开端,而应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保持、不断增强。
六、在重点、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
在地理课堂上,我经常会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具体做法是: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通过举一反三寻找异同点,在对比中启发;指导学生读书后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进行直观启发,还可逐步提问引导。
七、在关键处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在关键处设疑既能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可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的关键处较多,除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外,还包括课堂教学开始导人时、教学内容的过渡处、教学内容的空白处、学生因学习内容抽象感到乏味时、学生疑惑不解时、课堂教学结课时等环节。
八、以误引悟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地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会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认知结构不和谐或规律性变化中的某些特殊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并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在思维的偏差中自我反省、产生顿悟。比如,在讲“平原与河流”时,先让学生回忆平原的地貌,然后提出“平原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不少学生的答案是“有河流的地方一定会有平原”,但当学生查阅地图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认知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学习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此外,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运用表演情境、视频情境、想象情境、交流情境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尤其要注意根据问题留出相应的学习或思维、实践、实验、动手操作等空间、时间,把学习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多多表扬、鼓励他们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種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同时创设情境要谨慎,应警惕和避免绚丽多彩、牵强附会、虚假造作、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充斥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庆芳、杨翠蓉等.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2]廖丽芳.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3]李吉林.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