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与众不同了,他们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菜园。这是飞鹰小学的传统,因为四年级是随时可以喷发的“活火山”!挖土种菜,这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瞩目。
第一次翻土挖地,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四年级(1)班红树林小组的左又同学挖到了“宝藏”——一只神奇的瓶子,瓶子里竟然藏着一张纸条,同学们算了一下时间,是一封写于60年前的道歉信,一封丁人杰同学写给钱大富同学的道歉信。于是,原本只是种菜、写观察笔记和作文的比赛又加入了神秘的色彩。因为有了秘密,对孩子们的成长就有了别样的意义,这是一次精神和情感的历险,更是一次心灵的考验。
经过孩子们的调查,得知丁人杰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环保专家,60年前毕业于飞鹰小学,而钱大富竟然是班上钱嘟嘟同学的爷爷,生活在上海近郊的一位老实憨厚的农民——种菜高手。同学们寻找到钱大富爷爷之后,把道歉信拿给爷爷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钱爷爷也原谅了老同学丁人杰。
作为通俗儿童文学,一般“谜底”已经揭开了,故事至此,基本上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比较完满的结局。但是,作为纯粹的儿童文学,就要在通俗的外壳下进一步挖掘出四年级孩子们“心灵”深处“活火山”的原动力,追求正义——公平公正公开的当面的赔礼道歉。丁人杰正好将要返回母校做一个演讲,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让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为60年前的一件小事道歉,怎么可能?那是何等尴尬的场面,校长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年钱大富看到了丁人杰做坏事,告到了老师那里,老师为什么不相信他?为什么偏袒丁人杰和冤枉钱大富呢?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下面聚集着巨大的力量——活火山随时随刻要喷发。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人物形象也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钱嘟嘟、左又、丁咚、吴佳佳、商芷蘅、赵立昂等都是当下小学生的典型代表,仿佛就生活在我们的左右,虽然性格迥异、爱好不同,但具有一种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可贵的是他们懂事、多思、聪明、善解人意、荣誉感极强,这种健康“集簇”的少年儿童形象的出现,极富现代气息和青春活力,涤荡了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形象中的“病态”和“不足”之症,令人耳目一新。
故事用幽默风趣、富有现代气息的语言来写班主任严老师,“她的一双仿佛具有透视功能的眼睛,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到后、从后到前,来来回回扫视着大家。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胃抽搐起来了。”读到这里,正在上学的孩子们和已经毕业曾经上过学的大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下回到课堂上,遇到了严老师,灵魂都仿佛被看“出窍”了。作为农民的钱大富,语言也符合他的身份,他说:“种菜呀,第一个要舍得施肥!土里没有肥,就像娃娃没奶喝,那种出来的菜一定像那营养不良的娃娃一样细胳膊细腿、面黄肌瘦的!”语言形象生动,又很有生活哲理。“来吧,来吧,谁怕谁呀!”这样快节奏的儿童语言也比比皆是,浅显直白,具有感染力和煽动性,学习和挑战自我成长中的孩子们,仿佛是一群战斗中的勇士,令人拍手称快。在明快欢乐的语言背后,是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观和“诗性正义”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流淌。
小说在叙述上体现了无技巧的技巧,在关键时刻叙述人跳出来说“无巧不成书,很多老话为什么会成为老话?就是因为它们一再地被不断发生的事实所验证,它们就变成了类似于真理这样的东西,就变成千古流传的老话了。”这对孩子理解中国语言的表面意义和深刻隐喻有一定的作用,儿童文学这时候很好地实现了教育功能。故事里也埋伏了很多写作技巧,对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起到了很好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