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播村和磨磨庄

2022-04-12 00:00:00余今
十月·少年文学 2022年8期

本期是“中国布尔津·十月童话节”童话征文佳作选登(下),7期以中篇童话为主,8期以短篇童话为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里飘逸着作家脑海里的灵感泡泡,读完又是一个清爽的夏天。

《巨龙、骑士和公主》,揭秘了经典西方童话中的一个大秘密:为什么巨龙总是要掠走公主。用一句话概括谜底就是,为了让童话得以存在并流传开来。这篇童话对传统童话做了颠覆却又创造了新的童话叙事—所以,听过魔性歌曲《达拉崩巴》吗?建议一边听这首歌一边跟着哼唱一边读完它。

《耳泉》则讲述沙兽的故事,“沙兽又高又大,它的脊背像一座巨大的山峰。要攀爬它的四肢就已经像攀登一座陡峭的高山那样艰难……从它宽大的脊背上终年都有沙尘不断往下泻落……”这样一头经行之处皆变沙漠的巨兽,像不像《山海经》里才有记载的动物?一个孩子和一只鸟儿交换了身体,去沙兽的脊背上寻找泉水。你会从阅读中获得感动与勇气。

中秋节快到了,在遥远的边疆小城布尔津,有个笑眯眯的老奶奶做了一个大大的月亮凉糕,请那个从海滨城市来旅游的女孩儿尝一尝,然后,女孩儿眼中的一切都不可思议地变慢了,连她说的话也变慢了,她忘掉了烦恼,跟着《月亮缓缓起舞》的时候,想起了远方独自过中秋节的妈妈……

而在另一个城市,也有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儿,在沙堆里发现一匹小骆驼,原来它是《来自布尔津的布尔》,它带着她游遍了白桦林、喀纳斯湖、五彩滩……

阅读永远令人充满期待!

自古以来的火焰,至今都能认出真正的凤凰。

—童 子

播播村村民善种植,种瓜、种豆、种树……凡是可以种的,他们都在行。尤其播爷爷,是种植好手。他播下的种子,没一粒坏死、不出芽的。播播村的田地里,庄稼茁壮、树干溜直,藤蔓爬满芦柴架……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很满足。

磨磨庄的庄民爱使磨,磨米、磨油、磨豆腐……只要能磨的,他们都可以。尤其磨婆婆,是磨豆浆的高手,她磨的豆浆甘醇香浓,美味可口,庄里人都爱喝。磨磨庄的空气里,总是飘着米粉香、麻油香、豆浆香等各种诱人的香味,庄民们的日子过得很安逸。

播播村和磨磨庄之间隔着一座大山,山头连绵起伏,从山这边到山那边,得翻山越岭。因此,两座村庄没有任何往来,也彼此陌生。

1. 雨夜的神秘来客

一个下着雨的夜晚。

咚咚、咚咚,在灯下挑拣种子的播爷爷听见一阵敲门声。

他打开门,雨下得正大,并不见人。播爷爷以为是调皮的风,正准备关门,忽然感觉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裤脚。低头一看,脚边站着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小人儿,那小人儿,充其量到他的膝盖高。

“哎哟,谁家的小娃,这么晚了还跑出来玩?”播爷爷弯下身子,想看看这是谁家的小淘气。

小人儿却摘下斗笠,冲他鞠了个躬:“我叫寸光,来自换换街,奉我们街长指令,向您讨要豆种。”说着,小人儿在蓑衣里摸了一阵,把一个小小的东西递到播爷爷眼前,“我们不会白要您的,我们拿这个和您交换。”

播爷爷接过一看,是个小小的布袋子,都没有手掌大。

这么小的袋子能装什么呢?

寸光把布袋口朝下。

骨碌碌骨碌碌,从袋子里接连滚出一个个小石头。这些小石头像鹅卵石,光滑、圆润,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

拿这些石头干什么呀?

播爷爷正疑惑,却见寸光从水缸里舀出一盆水,把石头都放了进去。

呀,那些平淡无奇的石头,在水里登时变了模样。播爷爷捡起一个白色的,迎着灯光看去,石头通体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一根根细细的红丝,如大树伸展的枝丫。他又拿起另一个,这个石头身上显现出黄色的花纹,一层层,像金黄的梯田……播爷爷看了这个看那个,惊奇万分。这些水中的石头各个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纹,美丽异常。

这是什么宝石?播爷爷目瞪口呆。

“用小布袋里的石头交换您的种子,行吗?”寸光问。

播爷爷看着五光十色的石头正发愣,没留神寸光的话。那寸光便把小布袋又抖了抖,哗啦啦,从里面又滚出许多小石头。播爷爷都看呆了,他发现自己小瞧这个小布袋了。这不是一般的布袋而是一个聚宝袋,里面藏着无限大的乾坤呢!

人家诚心诚意,播爷爷也不好意思拒绝,便把最好的种子都拿了出来。寸光把种子装进一个小小的盒子,道完谢,便走了。

这天晚上,一个同样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小人儿敲开了磨婆婆家的门。他说,他是来自买买街的寸金,来买磨婆婆的石磨,要是舍不得卖,租借也行。他又说,不白租,给租金的。说完,从一个小小的布袋里倒出一锭金子。

嚯,磨婆婆的眼睛都快被亮闪闪的金子晃得睁不开了。她看了看自己那灰头土脸的石磨,说:“你拿去吧,租多久都行。”

可是,石磨又大又重,这个小人儿怎么搬得动?磨婆婆倒替他操起了心。

寸金不急不慌地走到石磨前,把小布袋的口对着磨盘,嘴里叽叽咕咕了一阵,霎时,石磨在缩小,最后缩得只有指甲盖大小。寸金捡起小小的石磨放进小布袋。磨婆婆揉揉眼睛细看,小布袋还是那么小,里面好像什么也没有,再看看地上,只剩下石磨天长日久留下的印子。

寸金和磨婆婆约定,租期一年,到时即来归还。说完,他道了谢,也走了。

2.不如卖石头

第二天,雨过天晴。昨晚的雨可真是场及时雨,干渴了很多天的土地得到了雨水的滋润,此时,正是播种的好时机。但是,播播村的村民在田地里没有看见播爷爷。日头从东边都转到了头顶,播爷爷一直没出现。

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大伙儿很担心,结伴来看播爷爷。

播爷爷正在家里呢,他手捧茶壶,低头盯着桌上的一个盆。

见播爷爷好好的,大伙儿放了心。他们以为播爷爷打算先在盆里育种,等发了芽,再种到地里去。可是走到桌旁一看,盆里哪有什么种子,竟是一块块小石头!

播爷爷呵呵笑道:“你们仔细看,这些小石头是不是很特别?”

大伙儿再看,可不是嘛,这些水中的石头流光溢彩,每个上面都有着漂亮的花纹,有的像是红日照山头;有的像是仙人脚踏祥云;有的半青半红,像一个水灵灵的蜜桃……

播爷爷从水里捞出几块,放在桌上。等水干后,大伙儿再瞧,桌上的石头平平无奇,然而放入水中,立马换了一副模样。

真神奇啊!看着这些奇异的石头,大伙儿也忘了播种的事情。

“这些宝石要是拿到集市去卖,肯定能卖很多钱吧。”有人说。

播爷爷听了,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动了念头。

下一个早上,天才麻麻亮,播爷爷就带着石头去赶集了。到了集市,他把石头放在水盆里,什么话也不说。没多久,便围过来一群人,大家围着水盆好奇地左看右看,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石头。有人出钱买了一个,说这么好看的石头拿回去收藏。

播爷爷的石头生意顺利开张。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不一会儿,带去的石头都卖光了。播爷爷得了很多钱,这些钱比卖豆子挣的钱多多了。播爷爷一高兴,在店里喝了酒,吃了肉,哼着小曲儿,歪歪倒倒地回了村。

很快,大伙儿都知道播爷爷去集市卖石头,得了很多钱。

播爷爷不想种瓜、种豆了。不光他,播播村的人也都不想了。田野里,之前种下的豆苗、瓜藤在开花结果,可大家看都不想看一眼,现在,他们的眼睛和心里装着的都是漂亮的石头。

谁不爱这些石头呢?既好看又能卖到好价钱。而且,卖石头挣钱,又快又轻松。种豆种瓜,不如卖石头。

可是,播爷爷的石头打哪儿来的呢?大伙儿就去问播爷爷。

播爷爷打着哈哈,说:“啊?哦,哈,嗯……是在地里种出来的。”

对哦,地里能种出豆子,就能种出石头!地底下肯定埋着许许多多的石头种子,再说,若没有石头种子,旁边的大山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这天晚上,除了播爷爷,全村老小不约而同走出家门,他们扛着锹,拿着铲,背着篓,挑着筐,浩浩荡荡,走向田野……

3.是时候建一座小花园了

山这边热热闹闹,而山那边的磨磨庄呢,却无精打采。

这天早上,庄民们照例拿着碗去磨婆婆家喝豆浆,却吃了个闭门羹。

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从今天起,豆浆坊歇业,恕不接待。

呀,磨婆婆怎么了?

大家着急地敲门。敲了好一阵,门才打开,磨婆婆睡眼惺忪。今天的磨婆婆真是反常啊,她指定是病了!在大人小孩的记忆里,豆浆坊的磨婆婆从来都是陪着星星、伴着月亮磨豆浆,等太阳出来,她的豆浆已经四处飘香。

磨婆婆打着哈欠,说:“好不容易……想睡个懒觉……”

一个人高声嚷嚷:“婆婆,您不能睡懒觉呀,您睡懒觉,我们就没豆浆喝了。”

“是呀,是呀。”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磨婆婆。

庄里人早就习惯了,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碗往磨婆婆家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家心安理得地喝着磨婆婆的豆浆,从没想过,磨婆婆会有老的一天,会有磨不动的那一天。

磨婆婆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磨了一辈子豆浆,年纪大了,不想磨了,石磨已经租给别人了。”

大家探头往屋里瞧,果然,放石磨的地方空空如也。看来,磨婆婆是真的不想磨豆浆了。

“以后我们喝什么呀?”

“你们自己也可以磨豆浆呀。”磨婆婆安慰大家。

“自己磨?”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带着惊讶和不解,拿着空碗,悻悻地离开了。这个早晨,没有了磨婆婆的豆浆,就像娃娃突然断了奶,教人百般难受,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先是豆腐坊磨出的豆腐不成形,像豆腐渣;接着麻油铺磨出的麻油像清水,一点儿香味也没有;然后磨水泥地的把地磨得高低不平……

大家都怪磨婆婆,要是有豆浆喝,哪里会出这样的怪事!

磨婆婆也听到了风言风语,她就当耳边风,她依然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后,慢悠悠地洗漱、吃早饭,慢悠悠地走出家门,看外面的风景。朝霞如五彩的锦缎铺满东边的天空,鸟儿在枝头婉转地清唱,蜂蝶在花间自由地飞舞,草叶上的露珠晶莹闪亮,空气中飘浮着沁人心脾的花草香。

上次像这样悠闲地看风景是什么时候的事?磨婆婆眯着眼睛想。

十年前?不对。二十年前?好像不止。反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那会儿,磨婆婆还是一个梳着两只麻花辫的小姑娘呢。

磨婆婆嗅了嗅篱笆上一朵粉红的花,这花叫什么名字来着……哦,想起来了,是牵牛花吧。磨婆婆拍了拍额头。好久没有看花,她都差不多忘了那些花是什么样、叫什么了。

磨婆婆把家前屋后的花花草草都看了个遍,也闻了个遍,这些味道比豆浆的味道丰富多了。

磨婆婆决定,她要建一个小花园。这也是她曾经做过的梦。在那个梦里,她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从春天到冬天,花园里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地上铺着五彩的石头,搭着的架子上爬满藤萝……

现在,是时候实现花园梦了。

4. 地里长出石头山

播爷爷卖石头得了不少钱,心里高兴,回到家美美地睡了一觉。多年不做梦的他,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站在一个花园里,鸟语花香……不过,醒来后的他完全忘了那个梦,他要赶着去卖石头呢。

走出门,播爷爷惊呆了。

青青绿绿的豆苗、瓜藤呢?

葱绿的田野似乎一夜之间被什么吞吃了,目之所及,一片荒芜。土地被翻了个底朝天,油绿的庄稼全都被连根拔出,扔在一旁。人们挥舞着锄头、踩着铁锹,刨着、挖着。

“这是……这是……”播爷爷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播爷爷,您不是说石头是地里种出来的吗?大伙儿就都来挖石头了。”

啊……播爷爷没想到自己酒后的话竟然被当真了!

“你们挖到石头了吗?”他心虚地问。

“没有。”

“哦哦,不着急不着急。”播爷爷嘴上说着,脚底却像抹了油,赶紧走了。他想,等大家什么也挖不到,便会死了心。

播爷爷的石头依然紧俏,这次,他一到集市就遇到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是来买花种的,可她看见了播爷爷的石头却改变了主意,她特别喜欢他的石头,爱不释手,她觉得这些五彩的石头太适合她的花园了。她给了播爷爷一锭金子,要全部买走他的石头。播爷爷不安地搓着手:“啊,金子,太多了太多了,不用这么多的。”

老婆婆说:“不多不多,一锭金子换这么多漂亮的石头,太值了。你还有吗?我还要。”

播爷爷说:“有,你明天来,我给你送来。”

播爷爷怀里揣着金子,像揣着一只野兔子:啊,金子!我发财啦!

走到村口,他看见了裸露的田野和还在坚持不懈挖石头的村民。播爷爷停住了脚步。该怎么跟大伙儿交代呢?

眼尖的人看见了他,问:“播爷爷,什么时候能挖出石头啊?”

播爷爷的脸热了,慌忙说:“快了快了。”

夜深人静,播爷爷看看金子,又看看小布袋,他想,小布袋里能生出石头,应该也能生出金子吧。他把金子塞进小布袋,嘴里念念有词:“布袋啊布袋,快快倒出金子。”

等他把袋口朝下,只滚出了一锭金子,还是之前的那个。无论播爷爷把小布袋怎么摇怎么甩,就是不见东西出来,连一个小石子也没有。

播爷爷不死心,他过一会儿倒一下,过一会儿又倒一下,折腾了好久,都是白费劲。小布袋失灵了,它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布袋,一点儿价值也没有了。播爷爷好生气,他把小布袋从窗口扔了出去。

第二天,播爷爷在睡梦中听见一阵阵乒乒乒、乓乓乓—有人在擂门。

播爷爷打开门,门口围满了人,几乎全村的人都到了。

这个说“播爷爷,你快看地里”,那个叫“不得了啦,出大事了”。

播爷爷顺着大家手指的方向看去。

“啊!”他大叫一声,张着嘴巴定住了。

眼前矗立着一座石头山。田野,不见了。

播爷爷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哪里出来的石头山啊?

一个人说:“我后半夜听到一阵阵闷雷滚动,以为要下雷暴雨,没想到,天亮后发现地里长出一座山。”

播爷爷暗暗叫苦,他猜,肯定跟自己扔掉的小布袋有关系。

这时,传来一阵吵吵嚷嚷,原来,有人从山的身上采了许多小石头,正兴奋地大喊大叫呢。这下,村里人都乐疯了,大家纷纷拿来工具,刨山采石。一担担的石头被兴奋地挑向集市,一担担的石头又从集市被沮丧地挑了回来。

石头太多,一点儿也不稀奇了,最后,连看的人都没有了。

田地里长出石头山,然而石头却不值钱了。村里人都傻了眼,望着光秃秃的石头山发起了呆。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5. 金子换种子

又一个早上,天麻麻亮的时候,播爷爷又出门了,他要去集市,买种子,买最好最好的种子,顺带给之前买小石头的那位老婆婆送点儿小石头。小石头是从山上采下来的,放在水里,依然五光十色。

他在集市上转来转去,看看这个种子摇摇头,看看那个种子咂咂嘴。日上三竿,播爷爷都没有挑中满意的种子。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手里托着一个盒子在叫卖:“种子,种子,最好最上乘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获什么!”

播爷爷探头一瞧,呀,那男孩手上托着的盒子被分割成无数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着几粒红、绿、黄、黑等各种颜色的种子。说是种子,还不如说是宝石呢!那些种子饱满、圆润,泛着光泽,谁见了这样的种子,都会打心眼里喜爱。播爷爷舒了一口气,总算没白来。

“小娃娃,你的种子怎么卖?”

“只换不卖。”

这是什么生意经?播爷爷有点儿发愣。他也没啥好换的,便掏出那锭金子:“拿这个跟你换。”

男孩摇摇头,指了指他袋子里的小石头说:“我要换这个。”

播爷爷犹豫了一下,说:“这个,不能跟你换,这是我送给一个人的,我答应她的。”

男孩想了想,问:“用金子换种子,您觉得值吗?”

“值!非常值!”播爷爷斩钉截铁。

男孩把盒子递到播爷爷面前,播爷爷把各种颜色的种子都挑了一些。说也奇怪,他挑走了很多种子,可里面的种子却不见少。

男孩拿出一个小布袋把播爷爷挑好的种子装了进去。看见小布袋,播爷爷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盯着男孩看了又看。

男孩冲他笑了笑,托着盒子走了。

播爷爷在集市上又转了一圈,他没有见到那位老婆婆,也不知道她住在哪儿,只好遗憾地带着小石头返回。等他哼着小曲儿回到村子时,村民们正在山脚下等着他。

“走,播种去,咱们把这石头山变成摇钱山。”

6. 美丽的小花园

播爷爷在集市上寻找的老婆婆正是磨婆婆。磨婆婆买过石头的第二天又去了集市,可是,她没有看到卖石头的老头儿,便买了一些花草、种子回家了。她播下花种,栽下花草,现在,她的小花园已经初具规模,就差铺五彩的路了。可是,现有的小石头只能铺一条很短的五彩路。

这天晚上,又下起了雨。磨婆婆听见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门,一个小人儿走了进来:“婆婆好,我来还您的石磨。”

“哦,你是寸金吧,真快,一年的租期都到了。”

小人儿“嗯”了声,把小口袋口朝下,嘴里念念叨叨,石磨又出现了。磨婆婆仔细看了看,没错,正是那个跟随了她几十年的石磨,租出去一年,不仅一点儿没破损,反而更光亮了呢。

寸金向她表示感谢,磨婆婆说:“我也要谢谢你呢,没有你租借我的石磨,我的小花园这辈子都不一定建得起来。”

磨婆婆又问:“你们租借石磨干什么呀?”

“我们听说您磨的豆浆好,就来借您的石磨。”

磨婆婆很惊讶:“想喝豆浆还不容易,买个石磨就行了。”

寸金连连摇手:“不是这样的,一般的石磨磨不出好滋味的豆浆。只有您的石磨,磨出的豆浆才好喝。”

磨婆婆高兴地笑了,她拍着老石磨说:“老伙计,你听到了吗?咱们很受欢迎呢,你走的这段时间里,我也怪想你的。”

庄里早起的人发现磨婆婆家的灯又早早亮了,同时从屋里飘出一阵阵久违的香气。啊,磨婆婆又开始磨豆浆了!庄民们又来了,这次,大家聚在磨婆婆的小花园里,喝着豆浆、赏着花,七嘴八舌地聊着什么。有的告诉磨婆婆,他们已经学会磨豆浆了,就是味道没有磨婆婆的豆浆好;有的向磨婆婆请教磨豆浆的配方……小孩子们则在花园里看花、捉迷藏,他们的笑脸和花儿一样娇艳。

突然,有人说:“要是花园里再有一条石子路那就完美了。”

磨婆婆拿出小石头说,等攒够彩色的小石头,就开始铺路。

一个小孩叫起来:“我听说在山的那边,长出了一座石头山,山上全是彩色的石头。”

可是,山的那边好远好远,翻山越岭去背石头,可不是容易的事。

正说着,忽听从半空传来叫喊声:“豆浆真香啊!”

大家抬头看,只见山头上站着一群人。

山头上的人正是播播村的播爷爷和村民。原来,他们在山上种植,被一阵阵诱人的豆香吸引了过来。他们发现,看似不可逾越的山顶是平的,而且高低相连,自然形成了一条宽阔的山道。

山头上的人被请下来一起喝豆浆。

磨婆婆和播爷爷看见彼此,不由得愣住了—

“咦,你不是那位卖石头的老头儿嘛!”“咦,你不是那位买石头的老婆婆嘛!”

两个村庄的人这才知道,山的两边分别是播播村和磨磨庄。若不是播播村长出一座石头山,石头山紧紧靠着原来的山;若不是播爷爷带领村民在山上种瓜、种豆、种庄稼;若不是磨婆婆的豆浆飘香,两个村庄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沿着山顶走,就可以轻易地翻山越岭,到达山的那一边。

在播播村人的邀请下,磨磨庄的人也爬上了山,他们好奇地去看石头山,看山上绿的、红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的瓜果、庄稼和树木。

播爷爷带着播播村的小伙子,给磨婆婆送来了好看的小石头,他们一起在花园里铺了一条漂亮的石子路。站在花园里,喝着磨婆婆的豆浆,播爷爷蓦然想起自己早前做过的一个梦,梦里,他就是站在花园里,站在这条彩色的小路上。

播播村的村民对种植更加勤勉了,他们把收获的芝麻、豆子等送到磨磨庄磨成油、磨成饼、磨成面粉等。磨磨庄的人更加忙碌了,他们磨出的东西越来越好。空闲之余,磨磨庄对种植感兴趣的人向播播村的人学习种植,播播村对使磨感兴趣的人也向磨磨庄的人学习磨磨。

播爷爷说,他要好好种豆,种出最好的豆子,来给磨婆婆磨出最最好喝的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