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想象与现实 启迪创作和阅读

2022-04-12 00:00:00
十月·少年文学 2022年4期

本期话题:

少儿科幻是儿童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题材类型,近年来随着国内科幻潮的兴起,少儿科幻创作也越来越引人关注。科幻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定位与美学风格,因为具有更多的实验性和未来感,也能天然引发少儿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请您结合自己的创作谈谈您对少儿科幻中“科学”与“幻想”关系的理解,同时谈谈您对当下少儿科幻创作的期待。

科学、幻想、文学

张之路

著名作家、剧作家

少年儿童对探索未来、探索未知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繁荣发展适合少年儿童的科幻文艺并激发他们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就实际情况讲,所谓科幻与少儿科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之间是一个宽泛的过渡带!

科学幻想就是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把人们带到一个令人惊讶的陌生而奇妙的未来世界。但不要忘记,这里也有人的欲望,有人的情感,有人的命运,有人的悲欢离合……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重视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感到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有理工学科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就会避科就文,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大部分属于“软科幻”。但有一点要强调,在书写科幻文艺的时候,无论是“软”是“硬”,科学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

近几年,包括科幻文学在内,其他形态幻想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均呈现活跃的状态,科幻、魔幻、玄幻、奇幻、穿越、现代童话、荒诞,还有传统的神话、童话,以及带有幻想因素的悬疑、推理等形式的作品等。幻想作品的大量出现是好事,但是许多作品开始混血、杂糅、随心所欲。我以为每一门类作品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内在的逻辑与规律,都有其独立的血统和肌理,在写作时也有独到的律条和规则。有了这些,作品才会具备独有的品格和风韵。吸取其他文学形式的长处和营养是好事,但如果成了失去特色的杂烩就不可取!虽然如今科幻时髦,但把幻想类作品都称为科幻是不妥当的!

科学是科幻的出发点

赵" 华

少儿科幻作家

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多年前参加《科幻世界》的座谈会时说过一句话—“幻想与梦想不同”,他说的幻想特指的是在科学基础上的幻想,也就是科学幻想,而他所言的梦想指的是那种神话里的超现实想象。科学想象与神话想象相比,前者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而后者是没有逻辑和根据的。举个例子来说,凡尔纳笔下的潜艇和亚瑟·克拉克笔下的人造卫星都变成了现实,而孙悟空的筋斗云和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却难以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在成人科幻还是在少儿科幻中,科学也就是物理学定律是幻想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幻想的限制和条框,可以有天马行空、不落窠臼的想象,但绝对不能与现有物理学定律明显违背。另一方面,幻想是对科学的开拓和延伸,也是对科学的助力与升华,大胆而严谨的幻想可以加速物理学定律的应用,并且可以提升人的认知并推动人们去探寻更多的未知。

当下的少儿科幻创作日渐繁荣,但还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有幻无科”或者“有幻少科”,也就是文本的科学含量较低,缺少一个坚硬的科学内核。有的作品只是在文本中简单地添加几个科学名词,其实仍旧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校园小说和探险小说。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科魔不分”,显得“半科不科、半魔不魔”,这种杂糅了科幻、魔幻与童话的写法省力而讨巧,既能够降低写作难度又能够迎合市场,但实际上已经背离了科幻小说的初衷与精神。只需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的少儿科幻小说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并且终会出现自己的经典作品。

少儿科幻之我见

马传思

少儿科幻作家

作为针对特定读者对象而创作的科学幻想文学,“少儿科幻”是游走在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跨界文学。这决定了它的文本样式的多元性和价值体系的包容性。

一方面,少儿科幻带有鲜明的科幻文学属性,这使得它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方面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差异性。比如宇宙探险、地球探秘、未来畅想等,在其他类型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涉相对较少,却是少儿科幻中常见的题材。情节设计上注重进行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实验,带有传奇色彩,因而它能带来独特的阅读价值,比如对想象力的培养重于对日常事物的感知,对科学素养的提升等。

另一方面,少儿科幻又带有纯正的儿童文学属性。这主要表现在童心、童趣、童年视角和童年心灵成长等方面。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作品中自然流露童年特有的趣味和心理,不论是宇宙探索还是地球探秘,都有助于锤炼优秀品格,带来心灵成长的启迪。

我的作品《奇迹之夏》叙述了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少年与穴居人少女的一段超时空接触经历。从故事设计上来说,自然带有惊奇故事的色彩。但作为一部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作品,我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故事的“惊奇性”本身,而是着力探讨这种相遇对于主人公的心灵触动。这种做法简化了对因果逻辑的铺陈,减淡了猎奇色彩,“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作为类型文学的)成人科幻创作规则”(姚海军语),却能将叙事重点从故事本身脱离出来,营造一种纯净、诗意的基调,一种童年特有的质性、成长性。

少儿科幻的前景

超" 侠

少儿科幻作家

少儿科幻是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的一个交集,但更偏重于科幻一方。其实科幻文学本身的读者也大部分是青少年,科幻文学天生对青少年就有一种吸引力,因为他们对世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正是这样的好奇心的驱动,使青少年热爱从科学延展出去的幻想,并为之着迷。而少儿科幻,正是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们专门创作的,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易于接受的科幻类儿童文学作品。

2021年,数十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科幻作家合力创立了全国少儿科幻联盟,便是要用少儿科幻的形式来为孩子们写作,短短半年,已签约上百部作品,可见少儿科幻的火热程度。然而既能让小读者喜欢,又具有核心科幻特质,还能大卖的作品、作家目前还不太多。

在我看来,少儿科幻首先要把科学写得通俗易懂,幻想方面要脑洞大开且幽默有趣,这样方能得到孩子的喜爱。目前的几类作品中,儿童文学作家写的少儿科幻,更偏重于幻想,科幻作家写的少儿科幻,更偏重于科学,二者得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方能写出优质的少儿科幻。少儿读者的年龄分层很大,低幼的、儿童的、青春的等等,得找到有效的读者年龄层,有针对性地写作,方有成效。我相信未来少儿科幻将会成为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的一个重点,真正优秀的少儿科幻作家也非常稀缺,但会有更多的科幻创作者和儿童文学作家们加入这一阵营,壮大这一队伍。少儿科幻的影视、动漫、游戏也将会蓬勃发展,从少儿科幻辐射到科普、知识幻想、认知幻想等作品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