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异宠有兴趣?还是想清楚再养

2022-04-12 00:00:00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11期

“我的宠物鸡不仅可爱,下蛋也很厉害。每天从鸡窝捡蛋,也是一种乐趣。”27岁的周婷(化名)忙着给自己的爱宠芦丁鸡喂食。

芦丁鸡是近年来由斑翅山鹑与蓝胸鹑杂交形成的新品种,成年人拳头大小,重约50克,它们因可爱的外表和下蛋习惯成为中国宠物主们的最新陪伴。

周婷在网上购买了12只芦丁鸡,希望靠这些鸡实现“吃蛋自由”。“饲养在玻璃和木质箱里,配备灯光、楼梯和植物,就像‘娃娃屋’。芦丁鸡比较好养,控制好‘鸡窝’温度就行。”周婷说,一些宠物主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鸡的日常生活、养鸡心得和“捡蛋”视频。

随着中国宠物产业蓬勃发展,芦丁鸡只是越来越流行的众多奇异宠物中的一种。近些年来,变色龙、蜜袋鼯、壁虎、刺猬和羊驼等非传统宠物纷纷现身市场,“异宠经济”成为新时尚。不少人通过短视频、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晒”它们,赚取大波流量。

越来越热的异宠市场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内容价值研究白皮书》显示,满足用户猎奇心态的异宠内容受关注度逐渐上升,在萌宠内容热度中占比在5%至15%之间。以“异宠”为主题的博主,也在各大社交平台渐渐流行。

彭群凌在长沙开了一家宠物寄养训练酒店,狐狸、鸭子和猪都来“住”过。“兔子、鹦鹉、仓鼠和蛇都是年轻人的爱宠。一些人为了让饲养的狐狸听话、定点大小便,专门送来训练。”彭群凌表示,短视频传播让一些不常见的宠物进入大众视野。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成胜认为,部分年轻人为追求新奇、彰显个性,并吸引更多人关注,于是标新立异,放弃猫、狗等传统宠物,转而去养新奇宠物。

好看、安静省心是异宠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山东青岛的肖特(化名)是一名养蛇达人,养了20多条玉米蛇和一对屋蛇。他介绍,玉米蛇是最常见的宠物蛇,脾性温顺,发展成熟,基础入门品种价格较亲民。

“相比猫狗,爬宠更安静省心。养3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它从七八克长成三四百克的成体,等它繁殖看小蛇破壳,很有成就感。”谈及自己养蛇的初衷,肖特侃侃道来。

兼职从事狐狸领养和救助工作的张仙,在2016年饲养了第一只宠物狐狸,因为狐狸“看着好看”,能给饲养者带来视觉满足感,并且投食时,它会给主人回应,“好像在撒娇”。

近年来,异宠逐渐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似乎越来越成为他们的心头好。

在13岁的杨同学家里,有13位特殊的家庭成员——两只守宫(壁虎)、七只龟、三只甲虫和一只螳螂。

养宠物六年多来,杨同学逐渐从中找到了独特的乐趣。饲养宠物,父母算是杨同学的启蒙老师。昆虫讲座、自然博物馆、森林公园……一家人是常客。杨同学说,第一次接触守宫这个新鲜的品种前,父母陪他查了很多资料,“他们从不觉得这是个奇怪的爱好,反而很支持我。”

有家长支持,也有家长不太赞成。

涵涵(化名)10岁生日当天,为自己挑选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只无毛豚鼠。它像缩小版的河马,全身无毛,体形圆润,呆萌的样子很招人喜欢。店铺老板说,无毛豚鼠吃青草和种子,不爱叫,好养活,是店里的“销冠”,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这只无毛豚鼠,是涵涵好不容易从妈妈那里“要”来的。在涵涵信誓旦旦的承诺下,妈妈最终花费1000元买下了这份意料之外的生日礼物。不过,涵涵一开学,饲养无毛豚鼠的任务就落到了妈妈手里。

过了新鲜劲,异宠生死难料

但美好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短暂的,取而代之的是养异宠带来的烦琐,开销也不低。

肖特最主要的开销就是为宠物蛇准备居住的蛇柜,持续性支出就是食物。蛇的主食是鼠,冻鼠一般通过冷冻运输寄到家里来,需要冷藏保存,但投喂时需要解冻。此外,蛇是变温动物,饲养者需要准备加热垫和温控,还要定期给蛇洗澡,清理其身上的鳞片、异味,防止皮肤病、寄生虫产生。

雪貂饲养者吴东(化名)的饲养程序更复杂。他为雪貂准备了很多用品,如食盆、专属厕所和一个空间足够雪貂活动的双层笼子;由于雪貂怕热,在夏天需要准备凉席、冰垫或降温的板子;如果主人离家关闭空调,需要放置一台小风扇;冬天则需要加绒加厚的吊床。除去基本配置,吴东还购置了许多玩具、专用沐浴露、化毛膏以及可以让雪貂整个钻进去的毛巾袋。在食物方面,除了优质主粮,他还准备了许多互动时候投喂的小零食以及营养膏、磨牙和清洁牙齿的零食。

和吴东一样,越来越多宠物主愿意花心思为自己的宠物布置住所。但相关报道显示,过多的装备反而不好清理,易滋生细菌,而宠物用品生产缺乏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一般凭借好的外观吸引顾客,售后缺乏保障。

问题还不止于此。

出于猎奇、跟风饲养的宠物主,不充分了解异宠习性,有些异宠“不亲人”“味大”“难养”。兽医不专业、邮寄不正规、销售方缺乏资质等问题亦突出。

此外,异宠未经过人类长期驯化,一些异宠仍具攻击性,对人的生命安全存在潜在威胁。某些异宠携带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或给饲养者带来健康风险。

如果异宠生病实在治不好或者养不起了,怎么办?不少饲养者选择弃养。

近年来,张仙遇到的异宠弃养现象明显变多。有一段时间,她不得不临时在自家的自建房安置了30多只被弃养的狐狸。这些狐狸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具有攻击性会咬人。无奈之下,她将一部分狐狸捐给了动物园和爬宠观赏园,又将一些性格较好且年龄小点的狐狸送给有经验的人养。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重新选择,我不会再养异宠了。”张仙说。

异宠风险高,养宠需理性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杜孟泽表示,弃养造成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大。

“如果遭到弃养的是非本土物种,且适应我国的自然环境,就会造成外源物种入侵,严重破坏本土生态平衡。另外,有些异宠品种是专门作为宠物引入的,脱离人类庇护很难生存,弃养就等于给它们‘判了死刑’。”杜孟泽说,这类异宠虽对生态破坏较小,但其体内可能包含有害微生物,对生物安全造成威胁。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人类驯化异宠的过程中,大众接受度、产业链条、法律法规需要同步建设,这必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无论是饲养哪种宠物,都不能在一时冲动之下作出决定。异宠可能独特、吸引人,但从习性上来说未必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买卖方面也有处于“灰色地带”的部分,因此更需要养宠者慎重考虑,这一市场也需要更多规范。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外来物种入侵渠道的口岸检疫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对入侵物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同时,及时更新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明确告知公众哪些异宠能养,哪些不能养。

有评论指出,饲养异宠不仅关乎个人喜好,更关乎生态安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一些猎奇的宠物爱好者从国外非法网购的、国内没有自然分布的新奇异宠,不仅可能携带动植物疫病,而且由于没有天敌压制,一旦逃逸或被遗弃极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以鳄雀鳝为例,其进入户外水体后会大量捕食本土水生生物,可直接导致本土鱼类等水生动物种群急剧下降甚至灭绝,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

没有需求就没有非法贩卖,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喜爱成为伤害。养宠者切不可盲目跟风、随意购买、任性弃养,在决定养异宠之前,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足够了解想养异宠的习性?卖家是否有完善可靠的资质?宠物生病了去哪里救治?是否有时间和精力长久地陪伴?

(资料来源:法治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