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鱼口

2022-04-12 23:40钟治德
红岩春秋 2022年2期
关键词:习水县清溪江津

钟治德

重庆市西南岬角在江津区四面山原始森林大窝铺西南端小鰼鱼口,与贵州习水县寨坝镇接壤。江津历史名河笋溪河东支流发源于此,沿该支流下游60里处,是大鰼鱼口。鰼鱼口是巴国古老地理陈迹,鲜有人知。

明朝洪武年间,首部《江津县志》修成,然佚失于明末兵灾。母本《江津县志》地理志幸存于《大明一统志》中,其中载有洗鱼口,为后世诸志继承。诸志中,均以洗鱼口为江津县域最南端。

洗魚口峭壁如削,草木稀疏呈焦黄色,渺无人烟,山涧泻出于群峰之间。洗鱼口以下,山涧名余家沟。余家沟以下,名独石溪。独石溪冲出深山,东折于大观岩北面深壑,右纳入两分水奔来的无名山溪,北折奔流,溪流量大增,始称临仙河。临仙河生长石包鱼,无鳞,两栖,栖息于清流萦绕之石包上,故名。石包鱼为四面山区稀有特产,只产于流程30里的深山老林临仙河段。

清朝江津籍史学家夏珙考据,洗鱼口应该名习鱼口,习鱼即鰼鱼,系古鰼国民族图腾,习鱼口应作鰼鱼口。《山海经》载有鰼鱼,称虽名为鱼,外形却像喜鹊,叫声也像喜鹊,有十只翅膀,飞行急速,鱼鳞都集中在羽毛顶端。

春秋战国时期,今江津地域东南、正南及西南方向,继鳖国、鰼国、僰国等小方国存在后,夜郎国又迅猛崛起。夜郎国征服或驱逐了这些小方国,鰼国成为鰼邑,鰼邑核心地域即今贵州习水县。

临仙河流过二郎滩,改名换姓为复兴河。复兴河不断下切急行30里,与笋溪河西支流汇合于小中山北麓。两河合龙口名大洗鱼口。先秦小方国古鰼国强盛时,其北缘与古巴国接壤于此。

大洗鱼口以下,始称笋溪河,曲折三百余里,在僰溪口汇合綦江河后注入长江。唐宋时期,人们称大洗鱼口以上古江津水系为山河,或称习河,山河以下称外河。大洗鱼口两河交汇,风物佳丽,绿竹拂天,佳山涵影,碧流黄沙,鱼翔浅底,鸥鹭斜飞。

挡住两河汇合处的低山,源于中山古镇山系,故名小中山。元末明初,明玉珍大夏王朝在小中山笋溪右岸建置清溪县,同时置大洗鱼口码头,专司山货外运大夏都城重庆。

1958年修筑津东公路,人们在毗邻小中山的紫云场边挖掘出清溪故县石碑一方。在小中山采石时,又发现一块古碑,上镌不可辨认的九个大字。在文物保护意识严重匮乏的时代,此碑被捣成石子,铺在新修的公路上。清溪故县石碑命运亦然。

明清时期,笋溪航运勃兴,舟楫抵达大洗鱼口,此码头成为笋溪第一码头。由水路进入黔北的贩夫走卒、迁客骚人,均在小中山大洗鱼口码头下船,由此转入崎岖山路进入贵州。

20世纪70年代,笋溪航运退出历史舞台,小中山大洗鱼口属于大四面山风景区北沿。而今,中咀麻麻鱼为四面山旅游区名吃,排队食客甚多,近在咫尺的小中山大洗鱼口历史人文遗迹,却鲜有关注者。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习水县清溪江津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喜清厌浊 清高脱俗
清溪河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贵州省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