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北碚霍乱疫情的扑灭

2022-04-12 16:45:57胡懿
红岩春秋 2022年2期
关键词:卫生署北碚医学院

胡懿

重庆北碚位于嘉陵江下游温塘峡、观音峡之间,依山傍水,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1927年,卢作孚出任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后,以北碚为中心进行乡村建设。1936年,峡防局撤销,设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卢作孚胞弟卢子英先后任副区长、区长。经前后十余年的整治,北碚从一个文化闭塞、建设落后的小乡场,变为街市齐整、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城镇,在全川乃至全国美名远播。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批行政机关、企事业机构内迁重庆。1939年3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指定沿成渝公路老鹰岩至北碚一段为中央机关迁建区,北碚更是机关众多、教育文化科研机构林立,一时名流云集。1942年3月,实验区署改为北碚管理局,卢子英任局长。

卢氏兄弟为北碚市政建设殚精竭虑,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仍面临霍乱猖獗的窘况。

形势严峻 突发疫情

北碚毗邻嘉陵江,因地势高低落差太大,城内泉、井水少,居民用水一直非常困难,以江水、井水、田水为主。市民长期养成饮用生水的习惯,致使夏季肠道疾病时有发生。其中霍乱是夏秋最易流行的急性肠胃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一经蔓延,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防治霍乱成为北碚管理局和当地医疗部门夏季防疫工作的第一要务。

每到夏天,北碚政府都要动员民众注射霍乱疫苗,组织人员宣传夏季防疫的重要意义。但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不高,不易接受卫生知识普及教育。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接种疫苗,也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时,北碚的卫生机构有国立江苏医学院、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事务所、北碚卫生院、江苏省立医院驻渝诊疗所等。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事务所会同北碚卫生院负责北碚防疫工作。公共卫生事务所实施对象为机关团体、学校,北碚卫生院实施对象为各乡镇民众。

1942年春夏之交,北碚管理局向卫生署领取200瓶伤寒霍乱混合疫苗,很快注射完毕。7月,卫生署再发给北碚100瓶霍乱疫苗。经北碚管理局卫生防疫部门多方努力,北碚城乡10万人中约有1.5万人接种了疫苗,接种者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学校师生等。因资金困难、疫苗短缺、防疫人员少、观念落后等原因,疫苗注射无法普及到城乡下层贫民。

同年5月,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事务所与卫生署汉宜渝检疫所合办北碚检疫站,负责6月1日至10月31日北碚车站、码头检疫工作。检疫站检查进出旅客及上下行船员是否注射疫苗并进行补种,对车辆、船只消毒。

夏末秋初,上游合川传出霍乱疫情,北碚的防疫形势顿时紧张。

9月14日,位于北碚城区上游的澄江镇向管理局报告,该镇“日来疫症流行,传染颇速,患病即死者已达十余人。其病象为腹吼水泻、便色黑,四肢蜷缩,不识何症”。9月16日,卢子英致函国立江苏医学院院长胡定安,请求派人到澄江镇检查,并确定病症及救治方法。江苏医学院派出两人到澄江镇,协助查明患者情况。此刻,大家已有不好的预感。

9月19日,招商局河宽号轮一名船员因上吐下泻被送到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诊治高度疑似霍乱。调查其行踪,系随船从重庆到北碚。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事务所紧急赴河宽轮消毒。还未确诊,病人于20日死亡。同一天,北碚城内上海路京汉三六九汤团店老板因同样症状被送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日身亡。北碚管理局立即封闭这家食店,公共卫生事务所对食店进行彻底消毒。21日,居住在江边的一位张姓孕妇出现霍乱症状,经江苏医学院细菌学教室检验,确定为真性霍乱。公共卫生事务所当即派人赴孕妇家中治疗,但病情发展迅速,孕妇最终流产身亡。23日,某部一名士兵凌晨3点发生呕吐腹泻,5点送附属医院,上午10点身亡。同样的症状,同样的快速死亡,胡定安明白,霍乱疫情在北碚发生了。

积极防治 多方支援

1942年9月23日,胡定安商请卢子英召开紧急会议,拿出应对疫情的办法。会议在北碚卫生院举行,有江苏医学院细菌学教室、公共卫生事务所、北碚检疫站、北碚管理局卫生院、警察所、朝阳镇公所、中国预防科学研究所、重庆师范学校等单位参加。会议决定成立北碚防治霍乱临时办事处,卢子英兼任主任,程耀曾、刘学理为副主任。会后,管理局向卫生署电告霍乱疫情。

北碚防治霍乱临时办事处一经成立,即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

由于衛生知识缺乏,民众对于霍乱这类传染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没发生时拒绝相信霍乱的凶险,质疑疫苗效果;发生后又视为不治之症,人心惶惶。江苏医学院、重庆师范学校学生组成卫生宣传组,担任口头、标语、图画宣传;北碚管理局、朝阳镇公所组织保甲长学习防疫知识后再挨家宣传;公共卫生事务所、北碚管理局印发简单明了的《预防霍乱须知》,让民众明白霍乱的病因及预防、救治措施。

除对车站、码头等进行检疫外,对往来北碚的民船也严格检查。由公共卫生事务所、检疫站及卫生院组成的巡回检查队,到市区及乡村调查疫情,各地方保甲长为霍乱通报员,发现疫情立即报告。

公共卫生事务所、管理局防疫科会同卫生署防疫队、北碚警察所于江边成立饮水消毒站,指定取水地点,每日派人到取水点用漂白粉消毒。同时,公共卫生事务所制成漂白粉、消毒剂发放给市民,指导大家给饮用水消毒。卫生部门联合警察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饮食店和饮食摊点,对不合乎卫生要求的勒令整改,顽固不执行的由警察处罚或予以取缔。

为整治环境卫生,公共卫生事务所会同警察指导处置污水、垃圾等处置,用石灰对厕所等消毒,发现有霍乱症状患者立即对其住处消毒。

此外,紧急成立临时霍乱隔离医院,人员由公共卫生事务所、北碚卫生院和卫生署第八医疗防疫队等工作人员组成,收治疑似病患。隔离医院于9月25日开始收治病人,至10月24日,共收治疑似病人62人,其中50人确定为霍乱患者。

北碚管理局经费非常困难,1942年防疫费预算仅为1000元,包括伤寒、霍乱疫苗的购买、注射,饮用水消毒等开支。夏季防疫已经用去一部分,剩余钱款要应付突如其来的疫情,实属杯水车薪。

无奈,管理局积极寻求外界援助。9月24日,管理局请求中央工业试验所、中国西部科学院大量提供蒸馏水。9月28日,管理局分别致电卫生署驻渝办事处、卫生署汉宜渝检疫所,告知北碚发生霍乱疫情,请求药品、经费和人员支援。当日,卫生署驻渝办事处拨给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事务所一批防疫药械。10月13日,该处发给北碚霍乱疫苗60瓶。10月9日,管理局向各方募款,作为防止霍乱流行和医治霍乱病人专款,得到一些机构响应,如天府矿业公司慷慨捐款4000元。10月12日,管理局向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请求赠送宣传防治霍乱的壁报,以便在乡镇和学校悬挂宣传。10月20日,收到防疫总队赠送的160份壁报。

感谢医者 逐步改善

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到1942年10月下旬,霍乱疫情得到控制。此次疫情,除前期澄江、北碚等地共死亡10余人外,另发现疑似霍乱病患52名,因受检验条件限制,未能一一确诊。最终治愈42名,死亡10名。

为感谢国立江苏医学院、卫生署第八医疗防疫队为扑灭霍乱疫情所做的贡献,北碚管理局联合在北碚的国民政府中央机关、企事业机构等196个单位登报鸣谢,感谢医务人员为抢救病人“日夜奔走”“不遗余力”的“救世精神,菩萨心肠”。

这次霍乱疫情,带给地方当局和卫生工作者一些思考。

首先,民众卫生教育的普及非常重要。从患者年龄分析,青壮年占一半以上;从职业来看,苦力、农民、船夫等占90%以上,除极少数人能读书识字外,绝大多数为目不识丁的贫民。他们没有基本的卫生常识,也难以接受新思想、新观念,90%以上未注射霍乱疫苗,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等是他们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而这恰恰是霍乱传染的最主要方式。如果加强卫生教育的普及,使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射疫苗,会大大减少疫疠的传播。

医疗条件也有待改善。正常情况下,霍乱病人在临床症状消除后,应留院观察隔离一周以上,确保出院后不致传染他人。但此次因临时隔离医院医务人员和药品紧张,病人临床症状消除即出院,冒了很大的传播风险。同时,医院没有更多的葡萄糖等营养药品,使得病人病程加长甚至无法挽救,成了医务人员的心头之痛。

北碚作为战时首都重镇、模范自治区,管理局积极从事地方建设,兴建公共事业、改建马路房屋,但自来水工程迟迟没能兴办,饮水卫生问题一直困扰政府和民众。这是北碚出现地方病、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生活状况、卫生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霍乱仍然是北碚政府夏季防疫的重點。

1943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水利示范工程处和北碚管理局联合筹资兴办自来水厂。1945年水厂建成,11月开始设点售水,部分解决居民饮水问题。此后几年,北碚地方也有霍乱发生,但再未出现1942年夏秋季那样的暴发情势。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卫生署北碚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3:35:21
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在重庆北碚揭牌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6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0
全球首家兔子咖啡馆
海外星云(2016年18期)2016-10-11 21:50:33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红岩春秋(2016年8期)2016-05-14 19:10:52
登虚假广告 媒体要公开检讨
环球时报(2010-01-28)2010-01-28 12: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