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藏万汇 笔下起风云

2022-04-12 13:03赵书哲
鸭绿江 2022年2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小说创作

与刘民相识相交近30年,“大才子”这一印象已经不是他人泛泛的敬称,于我而言,竟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了。刘民的人生印记,不只是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才子,也不只是一个有想法、有作为的文学艺术界“头领”,更是一个胸有丘壑、眼存山河的“故事大神”。作为作家,有故事是本能,而写好、讲好故事,则是本事。近日,刘民兄又一力作《南明春秋》正式出版,在吾等还浑浑噩噩、纠结得失、俗事缠身的时候,他已悄然走出这些纷扰,气定神闲,潜心创作,不动声色地捧出了他第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亦师亦友亦兄的刘民,总是带给我大大的惊叹。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刘民,身材颀长,剑眉下一双大眼深邃有神。1963年,他出生在中苏边境、黑龙江省虎林市(当时是虎林县)的一个农场。这个农场是王震将军亲自创办的农垦部实验农场,员工全部是军队转业官兵。这里是真正的五湖四海,不同地域民俗杂糅而成的独特的军垦文化——无畛域之防,无迷信禁忌,文化形态简单。成人苦劳之余,多以阅读为乐,孩童也借此沾光。刘民初通文字,就读到了大多农村孩子读不到的各种书籍。而真正将他引入小说天地的,或许是时代与环境的安排。他的学习成绩“打狼”,美术却颇有天赋,是学校美术组的骨干.专门负责画评《水浒传》、批宋江的宣传画。在工作之余,他一下子坠入英雄好汉的江湖,快意恩仇的打虎武松成为他心中真正的大英雄。由此,他把《水浒传》读得烂熟,由《水浒传》到《三侠五义》,由《说唐》到《东周列国志》,再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阅读改变了心性,思考占据了上风,他突然爱上了学习——顿悟那年,他16岁。他的成绩自然而然地见好,也顺利考上高中、大学,成为中文系毕业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被分配到机关工作,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大学期间,刘民多以“离经叛道”的面目示人:别人认真接受老师教导,废寝忘食地攻读文学理论,他却很少上课,终日泡在图书馆里,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饱读西方文学名著,游荡在形形色色或潇洒或挣扎的灵魂之间。四年一倏忽,他怀揣满腹的芜杂知识,包里掖着一本记载自己简单经历和躁动灵魂的小书《烦恼少年>(十年后出版),走向社会。

工作与爱好关系不大,养家糊口成为第一要务。工作在机关,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然要把升迁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好长一段时间,他把自己的文学爱好抛到了九霄云外,但读史存真仍占据了他的业余时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他没有思想准备,知识储备和创作天赋却成为更扎实的基础。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创作电视剧《甲午陆战》、小说《甲午战争》

1995年春季,发生了三件事:一是刘民从两年制的省委黨校经济理论研究生班毕业后,由市委宣传部理论科负责人转任文艺科科长;二是宣传部新来一位县委书记出身的领导干部,担任常委、宣传部部长;三是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需要以教育基地为载体。对刘民来说,这三件看似不搭界的事搭到一起,竟搭出了一个意外收获。

一天,一位同事从辽南古镇田庄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归来,找到刘民说:“你知道今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吗?”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刘民自然也知道。

“那你知道田庄台是甲午战争最后决战的战场吗?”

刘民愕然。辽河岸边发生过这么大的事件,以前真不知道。这消息让刚刚从事文艺管理工作、正苦于思索如何挖掘当地有限的历史资源、打造城市个性文化的刘民如获至宝。他热血沸腾。当时宣传部的打算是建立甲午战争田庄台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意见相左,他建议:“因岁月蹉跎,没有任何文物,建立纪念馆徒有其表。”当时,电视剧是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他力主把这场决定中国百年国运的重大历史战役搬上荧屏,以填补甲午战争在影视领域无陆战描写的空白。当时的宣传部部长郭兴文是一个极具家国情怀、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型领导干部,在担任大洼县县委书记时就对田庄台这场战役心存目识,此时也正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发展地域文化。刘民的大胆直陈正中心怀,郭部长颔首称赞,力排众议,当即拍板,让刘民全权组织创作、筹资、拍摄。如今回首,用人者大胆,被用者胆大,共同的理想担当,演绎着英雄一样的决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他们,成功了。刘民和辽宁电视台青年导演魏剑军共同担任编剧和执行制片人的八集电视剧《甲午陆战》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电视剧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辽宁优秀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编剧奖。十三集电视剧《甲午战争》在各城市台播出。刘民,一个于历史小说创作、于影视界寂寂无名的年轻人,一下子成了名人。其实“成名”的背后,是他苦读《清史稿》《清史》等文献著作的孜孜以求,是他无数个不眠之夜创作剧本的焚膏继晷,是他集制片、剧务、外联等诸多角色于一身的呕心沥血。剧终人憔悴,他一米八三的个头,体重从140斤骤减到110斤,30多岁的面孔突然生出了许多皱纹。

摘录几段当时中宣部文艺局局长专门写给辽宁省委的函,或许能给这些皱纹些许安慰:“遵嘱读完电视剧《甲午陆战》,总的感觉,此剧题材重大,极富现实意义;剧本写得相当好,已有搬上荧屏的基础。我查阅了有关史料,深感甲午战争……题材可以拍成比《鸦片战争》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更具观赏性的电影大片,也可以拍成鸿篇巨制的电视连续剧……不知辽宁方面是否有气魄做这件事,在现在剧本的基础上,改写成全面反映甲午战争的本子,拍成一部大作品。我想,现在的两位作者有能力做这样的改编……剧本比电影《甲午风云》《北洋水师》高出一个层次……负载的历史内容、思想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发人深思,更加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可惜,中宣部发来这份褒奖的时候,电视剧拍摄已经完成,无法拍成“鸿篇巨制”或“电影大片”了。但刘民的创作激情因此被点燃,只用40余天,长篇历史小说《甲午战争》便横空出世,他以另一种使命担当回应了中宣部的提议。该书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网上好评如潮,他一不小心,正式成了作家。创作小说《煮鹤记》和《南明春秋》

刘民善于从人们不特别关注的人物或事件中发现特别重要的价值,从而打开尘封的宝藏。例如在甲午战争中,过去家喻户晓的大英雄是邓世昌,而他的小说、电视剧进一步挖掘、塑造了马玉坤、宋庆、刘步蟾等英雄形象,还历史以本来的面貌。他后来的创作也是如此。

清朝末年,國祚衰微,关东在俄、日等列强的窥伺之下陷入万劫不复的惨境,天灾人祸交织,战乱频繁。但天下滔滔之际,往往有大才独步。这时候,辽海一带涌现出一批济世救民、侠肝义胆的勇士。大儒李龙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八国联军入侵之际号召建立乡团,成立辽河巡捕局,保得一方平安,开创东北新局。在辽水泛滥、肆虐下游平原千百年后,他和刘春烺等名士奔走呼号,并亲自设计组织疏浚改道工程,令辽南成为鱼米之乡。其诗词文章则悲天悯人、雄浑瑰丽,写世态炎凉,颂人间纯情。他的作品被整理成十八卷本的《李龙集》,成为辽海地域文化的奠基之作。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历史人物不应该被埋没在历史的灰烬中。有时候,必然由偶然构成,刘民偶然与李龙石跨越时空相遇,由“大才子”写大儒似乎在必然之中,而大儒因为“大才子”走进当代人的视线,也就成为更加必然的佳话了。刘民根据李龙石的传奇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乱世才子》(出版时编辑将书名改为《煮鹤记》)。昆仑出版社的内容提要写道:“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以清末民初关东大才子李雨浓的人生经历遭际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末期、动荡年代一批文人侠士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亦文亦武,悲壮曲折交汇,情节丝丝入扣,勾勒出一幅颇具关东特色的历史图画。”

小说出版后,带来一系列“溢出效应”,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剧本已经完成,以“龙石”命名的影视城开始运营,李龙石故居、李龙石纪念馆相继建成开放……

而刘民的历史小说创作没有停步。前年,华夏出版社推出《读鉴小说轩》系列,向他发出邀请,并寄来参考选题。他看到“南明春秋”四字时,眼前为之一亮,这正是他“觊觎已久”的创作期盼。乱世是帝王的盛宴,但却是百姓的炼狱同时,乱世也出豪杰、出故事。他毕生读史,读到“头飞雪”之日,最流连的章节已不是“三国”“隋唐”,最心仪的人物已不是“吕布”“秦琼”。他的视野转向那些被史册淡化的重大事件、被文学遗弃的悲剧英雄,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皇朝——明和清,就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最多、人物辈出的年代。故事的高潮当然无例外地发生在朝代末年。《甲午战争》写清朝将亡时的人世百态,实现了他的一个心愿;《南明春秋》写明朝谢幕时的悲情与血腥,又实现了他另一个心愿。他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牢牢镌刻在历史星河中而不被今人熟知的李定国、郑成功等不亚于岳飞、杨家将等盖世英雄的形象。

目前,27万余字的《南明春秋》已正式出版发行,对于这部描绘风雨如晦、乱世悲歌的南明往事的小说,读者反响、市场预期会怎样?刘民风轻云淡,他说:“在这个快餐文化、碎片式阅读、娱乐至上的时代,这样的题材、叙事方式、厚重历史,不寄望有多少人去留意它、去读它。作为一个专注于创作非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家,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不能忘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人物和苦难中创造的辉煌,否则就意味着背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担当,也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道义。可以预见,刘民自己的下一个春秋,估计也不会荒废。因为在下一个故事里,他仍执着于那个“大英雄”。

作者简介:

赵书哲,辽宁省盘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小说创作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创作随笔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