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国
“航空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率先倡导的理念,因为他认识到“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的武器”。他在1920年重建大元帅府时,专门设立了航空局,并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25年逝世,他始终未能亲眼见到“航空救国”理想在自己国家实现。
孙中山先生没有料到,在他辞世13年后,“航空救国”竟然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得到全民族的热烈响应和大规模的践行。
二战期间,海外华侨心系祖国,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怀着满腔热血,千方百计地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特别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海外华侨群情激愤,抗日救亡热潮犹如火山迸发,震天撼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广大侨胞的爱国热情和行动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鼓励。毛泽东主席于1938年3月为爱国侨胞题词:“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朱德总司令曾说:“华侨中包括着各民族的优秀分子。海外侨胞对祖国的抗战建国事业,向来踊跃参加。他们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暹罗(泰国),首都曼谷启明学校的华侨师生立即在大操场举行“抗日救国誓师大会”。在黄耀寰校长主持下,全体与会人员向着祖国庄严宣誓:
祖国需要钱,我们出钱!
祖国需要人,我们出人!
祖国需要多少,我们就支持多少!!
其实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都会发生。在支援祖国抗日的浪潮中,海外华侨再一次高高举起孙中山先生当年倡导“航空救国”的鲜艳旗帜:祖国抗战需要飞机,我们就捐献飞机!祖国抗战需要飞行员,我们就回来参加空军!祖国抗战需要为空军提供敌方情报,我们就回来充当特工!
于是乎,海外华侨的“航空救国”壮举,就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了。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海外华侨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航空救国”付诸实践。大家意识到空军在保家卫国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全力为祖国建设空军添砖加瓦。募捐飞机的号召得到广大侨胞的热烈响应,涌现出许许多多振奋人心的典型事迹。
据史料披露:在抗战期间,美国华侨仅“航空救国”专项捐款就达200万美元。檀香山成立“华侨购置飞机筹办委员会”,号召当地华侨踊跃为“航空救国”捐款。波特兰华侨为了庆贺华侨战鹰陈瑞钿击落日本飞机立下战功,募集3万美元,加上美国军部拨款共10万美元,从波音公司购买3架教练机,分别命名为“民族”“民权”“民生”号,献给祖国。全面抗战8年间,美国华侨捐献飞机达50架。
加拿大华侨“航空救国”的事迹十分感人。两位青年华工闻讯推行“航空救国”捐款,立即赶来各捐献1400加元积蓄,并表示:“因远离祖国,勿能亲往杀敌,只此区区,实不足报国,但略尽国民天职耳。”一位衣着朴素的华侨老人听了“航空救国”的讲演后,当场倾其囊中所有的1100美元捐给祖国,只留下10美元路费回家,在场者无不为之感动涕零。
牙买加华侨于1940年10月3日在金斯顿成立“牙买加华侨航空救国运动委员会”,推选李伯祥为正会长,郑永康为副会长,掀起捐款高潮。该委员会先后4次筹得专款共3万英镑,汇寄给祖国购买飞机。
菲律宾华侨在1941年抗战最困难的时期,组织成立“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岷里拉分会”,仅闽南侨胞入会者就达1万多人。该会主席李清泉先生带头,独捐战斗侦察机一架,约值菲币2.5万比索。宿务市钱纸公会捐战斗机一架,值菲币2万比索。当时,南安籍印尼华侨黄奕住客居菲律宾,被同胞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也独捐5万元。至1941年底,菲律宾各地侨胞共成立“航空建设分会”35处,认购“航空救国券”美金100万元;捐献购机款约合国币300万元,购买飞机15架献给祖国,命名为“菲律宾华侨飞机队”。
据《全国航空建设会经收飞机捐款专册》记载:“(印尼)爪哇华侨已另捐13万元指定作为制造飞机之用。”
旅居北婆罗洲山打根的广东新会籍华侨郑潮炯,平常以摆卖小食度日。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抱着为国家民族出力的决心,慷慨解囊。征得妻子同意,将刚出生40天的第四子郑社义,以80元的代价卖给山打根一位华侨商人,而将这卖子钱捐给祖国抗日。这罕见的“卖子救国”义举,轰动了南洋的华人社会,各侨社纷纷支持郑潮炯的募捐行动。他的義举带动了华侨捐款抗日救国。在山打根华侨团体的帮助和配合下,他到南洋各埠进行筹款活动,先后到过沙捞越的古晋、北加里曼丹、新加坡、马来半岛以及东南亚。到1941年止,他将筹集到的款项加上自己义卖瓜子共筹集18万元,统统汇回祖国。
缅甸华侨于“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之后的1933年2月,组织成立了“缅甸华侨航空救国协会”,广泛动员华侨同胞捐款捐物购买国内急需的战斗机。此举得到华侨同胞热烈响应。华侨叶秋莲女士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变卖成3万余元现款,捐助祖国军民抗战,而自己却削发为尼,寄身寺庙。她说:“只要祖国战胜,自己饿死又何妨!”经过两年的努力,缅甸华侨航空救国协会最终募得缅币42280盾,折合国币47590元,以航空救国协会的名义转送到“中国航空建设协会”,购得战斗机一架,命名“缅甸号”。
原籍云南保山的缅甸爱国侨领梁金山,在缅甸参与修筑铁路、公路,开办银矿冶炼加工厂,事业有成,跻身富商行列,被推举为缅甸华侨协会会长。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他呼吁侨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带头示范,单独一人就捐献80辆“大道奇”卡车和一架飞机。他在《告诫子孙书》中这样说:“吾多年谋生海外,凡我同胞均视之如亲骨肉。外人欺辱如刀割,我心恨之入骨,愤而不平。国难八年,我一心献国,国亡即家败。窃思人生斯世,要做个模范人物。”
缅甸华侨学生的街头募捐十分活跃,次数多,效果突出。全缅共有214所侨校参加献机募捐活动。至1940年1月28日统计,共募得缅币40919盾,购得飞机两架,分别命名为“缅华学生第1号”“缅华学生第2号”。
旅居越南的华侨,在侨领颜子俊(福建永春人,后回国定居,担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届副主席)的领导下,踊跃捐款,筹购飞机l0架,献给祖国抗击日军。
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爆发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各大洲华侨为祖国抗战捐献的各种物资达3000批以上,其中就有飞机217架,为祖国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有的华侨青年在海外接受过航空飞行训练。回国后,立即报考航校,加入中国空军,这大大加强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队员,几乎全是华侨子弟。这固然与他们生活在海外,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快,不少人通晓英语,极有利于学习航空知识有关,但重要的是他们从小秉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爱国爱乡感情至纯至真,故而当外敌入侵、国土沦陷、同胞惨遭蹂躏的危难时刻,他们立即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洪流。其实,他们内心清楚,在敌寇强大、国力衰弱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更是凶险万分。当他们升空后,搏击于天地之间,不容回忆过去,也不能思索未来,随时都可能与死神相遇,正所谓“升空可能就是诀别,落地必须感谢上苍”。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应对可能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于1932年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着意培养空军人才。海外有志于“航空救国”的华侨青年,纷纷回国报考。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誓词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在世界各国军校中绝无仅有。华侨飞行员从加入中国空军第一天开始,就做好慷慨赴死、杀身成仁的准备了!
据报道,仅1940年7月,就有145名越南华侨青年回国报考空军。祖籍广东出生在越南的华侨青年赵啸天,家境十分富裕。其父赵桃之是成功的企业家,拥有众多的房地产项目、万亩橡胶园和西贡与金边两地的船务公司,曾捐赠巨款资助辛亥革命。赵啸天本可养尊处优在家享受优越生活,但却毅然回国报考空军。他因为曾在越南的法国航空学校学习过,因此很顺利地进入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第10期,接受飞行战斗训练。结业后留校担任教官。后来因形势需要,被调往第5大队第27中队担任飞行员。他曾多次驾驶老式的“霍克-3”和“伊尔-5”战斗机,与日本的零式驱逐机进行空战缠斗。由于我方飞机性能比起敌机差距悬殊,他的战机多次被敌机击中,但由于他的飞行技术过硬,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安全返航。一个家境优渥的公子如此看淡生死,不要命地与强敌死磕,他的字典里,除了“救国”,竟无“恐惧”二字,何其壮哉!
据台湾抗战纪录片《冲天》披露,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期间,中国空军在空中击落或击伤日机超过600架,击毁地面的日机也超过600架。
这些战绩,有许多是由华侨飞行员创立的。
例如1939年7月的一天,加拿大华侨飞行员马俭进等8位中国空军健儿奉命突袭山西运城机场。这里是华北日军的重要侵略基地。在运城机场集结了日寇的大量飞机,时常出动四处轰炸。马俭进率领的机群从成都起飞,在崇山峻嶺之间低空穿行,然后突然出现在运城上空。他们选择敌人的重型轰炸机作为打击目标,3机咬尾,以迅猛之势鱼贯俯冲,高速低空投弹。日军猝不及防,顿时乱成一团,30余架重型轰炸机顷刻间爆炸起火。这场闪电般的袭击对狂妄残暴的日军是一次严厉的惩罚,而对于已组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国共双方和广大民众,都是巨大的鼓舞。
又如“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陈纳德所辖的“飞虎队”)的战斗机飞行员彭嘉衡,祖籍广东,1921年7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报考中央航空学校,成为第15期的一名飞行员。在美国接受了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行训练,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美国空军基地又一次接受训练,时隔两年,终于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他曾出生入死,驾驶战机完成对日军的64次侦察、扫射和空战任务。最使他难忘的是1944年参与轰炸日军武汉机场和江汉等地的日军军火补给基地。当时中美空军出动了250多架飞机,浩浩荡荡,遮天蔽日。彭嘉衡驾机担任驱逐飞行任务,在机群的最上方做掩护。中美联合航空队的大型轰炸机则负责对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此役大获全胜,日军地面飞机和军火损失殆尽。另一次是1945年春捍卫位于湘西群山之中的中国最大的空军基地——芷江机场。他驾驶“野马式”战机,与队友凌空飞翔,四周巡航,驱逐与打击穷途末路垂死挣扎的敌寇,保卫芷江机场的安全。还有一次是在1945年4月的一天,他奉命配合队友,轰炸武汉长江上游的日本舰艇。他沉着冷静地驾驶“野马P-40式”战机,巧妙地穿过护航日机的防线,在距离日舰只有50米的上空,拨动按钮投下了500磅的炸弹,炸得日军鬼哭狼嚎。同时,日军的防空火炮也疯狂向他的战机射来。在弹雨中,他的战机中弹负伤。但他遇事不慌,硬是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技术本领,驾驶战机迅速返航,摇摇晃晃地安全着陆。他毫发无损,但战机竟然留下了20多个弹孔!
彭嘉衡被美国空军总部授予美国最高航空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2005年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胡锦涛主席代表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
再如“飞虎队”中的华侨飞行员林雨水(又名林炳煌),更是充满传奇的抗日英雄。他原籍福建,出生于1921年12月,自小在菲律宾长大,心灵手巧,喜欢航空,秉持“航空救国”理念,曾到马尼拉远东航空学校学习,既会驾机飞行,又能修理飞机。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片中华国土相继沦陷,生灵涂炭。林雨水和几个少年伙伴立即萌生回国参加抗日的念头。当时菲律宾已进入戒严状态,禁止华侨回国。他们就冒充渔民,混进渔船出海。经香港转越南海防、河内,再乘火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云南,立即报考昆明中央空军军官学校。
考试时,他因为只会英文不会中文,面对中文试卷一筹莫展,最后只好在试卷上写下仅会的几个汉字:“我是爱国华侨,我要回国抗战!”考官了解他的情况后,竟然破格给予录取。终于在1938年底,从3000名报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昆明中央空军军官学校第13期130名特训飞行员中的一员。1941年,全部学员被送到美国西南部凤凰城空军基地受训。1942年,大部分学员毕业回国参战。林雨水又被送到兰道夫高级航校接受飞行教官训练,毕业后成为该校唯一的一名中国飞行教官,负责培养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和部分英国战斗机飞行员。
中国抗战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后,飞行员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林雨水焦急万分,再三向上峰提出申请,要求回国参战,终于在1944年获准。他回国后,立即投身“驼峰航线”的军事物资运输。其任务是将美国援华的新飞机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送到云南昆明或湖南芷江。林雨水面对巨大的死亡威胁,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驾驶战斗机护送和协助运输机,将美国援华的新飞机送到中国抗日战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湖南芷江,林雨水被上级留下来参加由陈纳德将军指挥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1944年后,他又被编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他终于直接加入作战部队,如愿以偿地驾驶战斗机直接和日军交锋。他一共驾机升空89次,空中作戰击落日机6架,击毁地面日机5架,歼敌200余人。共荣获各种勋章14枚,包括中美空军勋章和美国空军荣誉空军优异十字勋章。他还有幸亲历两次日军投降仪式:一次在芷江,一次在南京。作为抗日军人,这是无比的荣耀!
纪录片《冲天》还披露:中国空军同日本空军的搏斗、较量,也是十分艰难而惨烈的。本身损失军机近1000架,牺牲官兵超过4000人,其中包括众多的归国华侨和海外归来人员。
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就是祖籍广东台山的美国华侨黄毓全。他是在淞沪抗战中驾机与敌作战而英勇牺牲的,当时年仅28岁,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如今在他的祖籍,还有一座“黄毓全烈士纪念碑”,供人们瞻仰缅怀。
祖籍广东的海外华侨飞行员,为救国救民,在抗战前线抛洒热血的不止黄毓全一人,还有台山籍华侨黄新瑞,曾在广州空战中以歼灭3架敌机的战绩被誉为“空中虎将”,于1941年3月14日在四川双流空战中英勇殉国,时年27岁。开平籍华侨张益民,1937年11月在太原空战中以身殉国,时年24岁……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诗篇。
出生于越南的华侨青年卢易彪,得知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神州大地,亿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毅然选择“航空救国”道路,中断学业,投笔从戎,前往云南报考初级航校。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威廉斯空军训练中心深造。毕业后回国,执意要求到第一线参加对日作战,终于成为中国空军“流星大队”的一名队员。因飞行技术过硬,作战勇猛强悍,获得“云天鹰”的称号。
1943年11月上旬,卢易彪进入刚组建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被分配在战斗机队。不久,奉命进驻芷江机场,支援河南会战。1944年4月中旬的一天凌晨,卢易彪所在的战斗机队飞抵武汉市郊,与轰炸机队配合,对日军汉口兵站的军火货场实施攻击,仅仅几分钟就将其摧毁。与此同时,美国空军第14轰炸队也完成了摧毁武汉三镇两个日军机场油库及弹药库的任务。卢易彪与战友们正准备集合编队返航,突然发现长江东岸蛇山上空有一个日本零式战斗机群正气势汹汹向长江西岸扑来。大队长张唐命令大家散开,排成伞形机队,首尾相应,上下迂回,勇猛而巧妙地迎击敌机。一眨眼的工夫,就击落11架敌机。其余敌机见势不妙即朝江东逃之夭夭。在整个河南会战期间,卢易彪和战友们夜以继日,连续不停地从芷江机场起飞,对日军发动连续攻击,均获得辉煌战绩。
从1944年4月进驻芷江机场,到1945年3月底,卢易彪共担负过57次攻击日军的任务,升空战斗时间达150多个小时,第5枚战功勋章挂在了他的胸前。可惜在抗战胜利前夕的一次战斗任务中,已是作战参谋的卢易彪驾驶着“野马式”战机在空中遭遇排山倒海的沙尘暴,迫降无效,在沅陵以北地区触山坠毁身亡。
被誉为空军“蓝天战神”的王牌飞行员高志航烈士则是一名“海归”。他原名高铭久,字子恒,是辽宁通化(今属吉林省)人。因立志“航空救国”,就改名为“志航”。1929年1月,他从法国学成回国,历任空军教导总队副队长、第6航空大队大队长、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等职。
1937年8月14日,日本空军出动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空袭杭州笕桥机场。刚从河南周口迁飞至杭州的高志航机队,不顾长途飞行的疲劳和油料不足,英勇果敢地升空作战,在云层里同敌机群展开猛烈厮杀。智勇双全的高志航驾机占据有利位置,很快抓住时机,击中一架日机右翼主油箱,使之迅速坠落在钱塘江畔,首创中国空军击落日军战机的纪录。之后不到30分钟的战斗,高志航率领的第4大队,共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我方仅1架战机轻伤,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后中日空军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再次展开大规模空战。这一系列战斗中,中国空军击落17架日机,而我方仅损失2架战机。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率队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当飞至河南周家口机场时,因天气恶劣,在机场待命。21日,机场突遭11架日机偷袭,高志航在进入机舱准备起飞时,在跑道上被炸弹弹片击中牺牲,时年仅30岁。
前面提到的越南华侨飞行员赵啸天,因精通法语和越南语,后来又奉命化装成平民潜回越南,部署建立敌占区情报网,专门为盟军搜集日军在河内空军基地等相关情报。由于他搜集的情报既准确又及时,为“飞虎队”打击日军提供了有力保障。原来,日本飞机经常从河内基地起飞襲击中国西南大后方。“飞虎队”有了敌方情报后,迅速实施空袭给予其重创,使之一蹶不振。赵啸天因而深受陈纳德将军赏识,获赠一枚“陆海空奖章”。
祖籍福建南安的泰国华侨青年蔡汉良,参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招募、组织的第九批华侨机工,于1939年8月下旬抵达昆明,随即在滇缅公路服务。出于反法西斯战争战略需要,盟军总部从南侨机工招募情报人员赴泰国侦察。正在执行军事运输任务的蔡汉良成为不二人选。 按盟军总部的指令,蔡汉良此次侦察的目标,是位于泰国原始森林深处的日军拉温军事基地。
1944年5月,蔡汉良化名蔡坤,启程执行侦察任务。他时而乘机,时而乘车,时而步行,穿越了越南、老挝以及泰国的数座城镇,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抵达目的地,潜入拉温军事基地,在日本人开设的一家菜馆里充当杂役,以此为掩护,着手搜集情报。经过多次周密的侦察,将基地内部情况摸清,然后找来一份旧的日文报纸,将所查获的情报在上面用密写方法绘制成图保存起来,带着情报踏上回程。他找借口离开拉温基地,又冒着生命危险,凭着冷静和机智,一次次应对边境官员的审问和日本特务的盘查,死里逃生。耗时一年,终在1945年5月,携带情报回到云南昆明,向盟军总部复命。
盟军总部核实了蔡汉良带回的情报,立即从昆明和印度调动大批轰炸机,对日军拉温基地进行了猛烈密集的地毯式轰炸,一举摧毁了日军拉温军事基地的军火仓库、火车站、电台、高炮阵地、泊港军舰等。大火整整烧了六七天。盟军总部特地给蔡汉良看了两张航拍照片:一张是轰炸前拉温军事基地的照片,一张是轰炸后拉温军事基地已成一片废墟的照片。
原来,日军苦心经营数年的拉温军事基地,其战略企图在于从中国境外包抄“陪都”重庆,一旦时机成熟即对重庆发动摧毁性袭击;如阴谋得逞,将改变抗日战争的局面。当然,“战争狂人”的痴心妄想最终化为泡影!充当盟军特工的泰国华侨蔡汉良,为战争局面的改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战历史业已翻篇,但广大侨胞的“航空救国”壮举却成为一页不朽的光辉篇章。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将永远在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中间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