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700 M 5G网络架构及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2022-04-11 07:09迪,张
大众标准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心网时延广电

邵 迪,张 晖

(1.江苏基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雨花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2.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章通过对中国广电700MHz频段优劣势及网络架构的探讨,分析中国广电存在的劣势、优势、挑战和机遇,循序渐进地引出中国广电对5G 700MHz频段的业务定位及发展策略。

1 广电700 MHz频谱优劣势

1.1 700 MHz频段优势

1.1.1 广域连续覆盖,实现VoLTE向VoNR的技术演进

700 MHz是5G低频段频谱,具有良好的低频穿透性和优秀的覆盖特性。通过和中国移动的联合建设,依托中国移动现网已经建设的大量900 MHz、1 800 MHz和2.6 GHz基站资源,实现快速对农村广大区域的良好覆盖。在郊区、农村等广域覆盖区域,700 MHz单站覆盖半径不仅优于900 MHz、1 800 MHz基站,更大幅优于2.6 GHz、3.5 GHz、4.9 GHz等中高频段。因此,中国广电可以参考中国移动900 MHz的建设模式,而仅需建设900 MHz站址资源2/3的基站即可获得比肩900 MHz的覆盖能力,从而实现对郊区及农村地区700 MHz NR的连续覆盖。既能满足中国广电初期的覆盖需求,又能支撑中国移动900 MHzVoLTE向700 MHzVoNR技术的演进。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频段多场景下覆盖半径关系

1.1.2 空口时延更低,网络延迟低

相比5G中高频段均采用上下行单通道的时分双工TDD模式,700 MHz频段采用频分FDD上下行双通道模式,具有更低的网络延迟,单向空口时延小于4 ms,仅为5G中高频段网络时延的2/3。

网络时延的降低能够显著提升低时延类业务的用户体验,为工业制造、电力联网、视频应用、医疗创新、交通赋能等垂直行业应用提供极低的时延。

1.1.3 多普勒偏移更小,移动信号稳定性好

根据多普勒频移公式,700 MHz波长相比2.6G、4.9G频段更长,信号更加稳定可靠,更适合应用在特定目标快速移动场景下应用,例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滨快艇巡航等。

1.2 700 MHz频段劣势

1.2.1 频点低,波长长,无法支持Massive MIMO阵列天线

与5G中高频段相比,700 MHz频段存在频点低,波长长的特点,不支持Massive MIMO多阵列天线,仅能采用4T4R天线阵列天线,因而增益较小。因此在频谱效率、网络覆盖的灵活性、高容量增益等方面,700 MHz频段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和2.6 GHz、4.9 GHz等频段进行联合组网,提升基础网络能力。

1.2.2 峰值速率和网络容量有限

700 MHz单用户下行理论峰值速率为340 Mbps,上行峰值速率为182 Mbps,而2.6G的单用户下行理论峰值速率为1 726 Mbps,上传峰值速率为248 Mbps,700 MHz下行速率仅为2.6 GHz峰值速率的20%;蜂窝小区平均用户吞吐量,下行速率为100~120 Mbps,上行速率为60 Mbps。700 MHz小区平均用户吞吐量仅为2.6 GHz的10%。相比5G网络的中高频段,700 MHz峰值速率及网络容量较为劣势。

1.2.3 700 MHz移频困难,干扰问题突出,存在用户体验风险

700 MHz频段原作为中国广电公共广播频段使用,全国仍然存在着大量中国广电广播信号塔。不同城市中心频率不相同,并且覆盖区域过大,清频及移频工作执行困难且周期长。

700 MHz干扰影响如下表2所示:

表2 广播塔灵敏度恶化对照表

大阻塞信号依赖移频,非阻塞信号对隔离带间距要求大。

2 广电5G的网络架构

中国广电在无线接入网建设中,建议采用700 MHz、4.9 GHz室外站和3.3 GHz室分站组网。中国广电无移动基础打底网络,因此室外站以700 MHz宏站形成基础覆盖层,提高网络整体容量和下行带宽;对于部分热点高容量场景采用4.9 GHz宏站形成热点覆盖层,增加热点区域的网络深度覆盖同时保证容量,采用3.3 GHz室分站同时保证室内热点区域的覆盖及容量。

在承载网建设中,建议保持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结构不变。通过租用中国移动基于SPN的承载网以及自建的IPRAN承载网络,使中国广电的承载网具备IPv6技术能力,提供基站和核心网关的IPv6连接能力,同时具备向EVPN、SR、网络切片等新兴技术的演进能力。

在核心网建设中,建议采用控制转发分离结构,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对用户界面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并通过QoS参数直接对各个业务流程产生影响。利用不同的用户界面网络单元,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创建多个不同的会话,并由多个控制面网络单元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局部和远程业务的并行运行。

2.1 无线接入网

在3GPPR 15定义中,5G NR分为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两种部署模式。在SA模式下5G基站NR独立组网;在NSA模式下,5G基站需要依托4G基站提供控制信道。中国广电无4G网络,没有现有网络负担,可直接跳过NSA,选择极简的SA Option 2网络架构(见图1),可支持5G全部应用。

图1 SA独立组网示意图

广电与移动已形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前期组网以NSA为主,但随着5G建设的加速,实现SA独立组网也势在必行,因此基于Option 2的SA组网模式的共建共享的5G网络建设。

2.2 承载网

5G承载网作为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连接网络,需要保障良好的带宽、超低的时延、稳定同步、高可靠性,提供灵活的网络调度能力、冗余的网络保护能力、精细的管理控制能力。

针对5G承载业务的需求,中国广电5G承载网络的总体架构主要包括转发面、协同控制、5G同步网等三个部分,在此架构下支持差异化的网络切片服务能力(见图2),提供基站和核心网关的IPv6连接,具备未来演进新技术的能力。

图2 5G承载网架构图

2.3 核心网

中国广电从自身需求出发,结合自身资源优劣势,放弃了传统软硬件结合的核心网建设模式。采用SBA(基于服务的架构)架构作为5G核心网建设模式(见图3),基于SBA架构,便于网络按照业务场景进行模块化定制,同时使用互联网协议,提供开放的API标准,提供面向服务的深度融合ICT接口,易于网络轻量化扩展,加速网络功能的升级。

图3 5G核心网架构图

针对中国广电未来发展的可能遇到的不同业务需求,用户面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部署。用户面部署在核心网时,能够加强网络的集中调度与控制能力;用户面部署在接入网时,能够促进网络效率、优化用户的体验与流量控制。为了实现多功能的网络组合,核心网的云化架构势在必行。

3 广电5G业务定位及发展策略

3.1 业务定位

5G是广电探索新型媒体转型的契机。随着数字电视标准的不断更新,网络IP化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全面打通IP,全面实现IP端到端的协同布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呈现出IP化、接入无线化、宽带化、终端移动化等特点,而5G作为一种更高的移动通信技术,成为广电探索新媒体模式的一个重要契机。

5G是构建“党媒政网”生态体系的平台。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业务是决定互联网运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正确面对“信息浪潮”时代媒体多元化的现实,发挥中国广电在内容建设上的优势,打造全新生态体系,构建面向智慧5G时代的、融合广电传统业务与新兴互联网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是实现“党媒政网”和市场化运营的共同诉求与目标。而5G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切片和边缘计算等诸多技术,则是打造这一平台的技术基础。

3.2 发展策略

中国广电应当采用与传统三大运营商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不在正面与三大运营商进行市场搏杀,而是利用自身广播电视内容及5G超低时延的优势,采用差异化运营策略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征、具有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超高清媒体传播业务。同时充分发挥700 MHz频段覆盖能力的优势,推广以IoT物联网为基础的优势业务,例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对业务实时性要求极高,但是带宽要求相对较小的业务,实现广电业务由个人、家庭向各个垂直行业的拓展。

4 结束语

面对三大运营商庞大的基础网络及先发5G建设的压力,中国广电应该避其锋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中国移动联合建设的方式,快速搭建覆盖全国的700 MHz宏站,满足基础覆盖。利用广电无线网络前期零建设、零投入的优势,优化资金使用,采用SA独立组网建设。通过SA独立组网,精准切入URLLC和mMTC应用,辅以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赋能垂直行业多元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成熟。探索新的5G运营模式,催生广电行业5G新质态,全面助力5G体系的健全发展。

作者简介:邵迪(1989-),男,籍贯:甘肃兰州,学历:本科,职称: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张晖(1981-),男,籍贯:江苏南京,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级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猜你喜欢
核心网时延广电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GSM-R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VoLTE呼叫端到端接通时延分布分析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上海局GSM-R核心网资源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