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多元文化精神之窗,挖掘小学美术教学的深度

2022-04-11 06:48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朱琳琳
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教材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 朱琳琳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学,能创设更多的多元文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背景,使学生们能更加广泛认识美术,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多元文化的渗透能将美术最大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出来,使其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当今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美术多元文化的挖掘,小学美术的课堂更加形象和生动,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多元文化首先是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基石,丢掉最根本的东西是无法做到源远流长,并不断迸发生命力的。其次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年龄,遵循循序渐进、适度量力的原则,包括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要兼顾多元文化与教材内容的联系性。其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西方国家的美术作品和美术观念的吸收和学习,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也要吸收其他外来的优秀美术文化,不断增加自身的美术文化。

一、多元文化在小学美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多元化理解不充分

很多教师对多元化的理解并不充分,只是简单地将多元化理解为在讲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教材上所没有的内容就是多元化,一没有考虑增加的内容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和内在逻辑,二是对增加的教学内容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导致增加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发挥其意义。其次就是增加的内容,比如,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教师的教学也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如何模仿、如何绘画,并没有带着学生体悟这幅画的内涵和意义,学习只是停留在表层,缺少深层次的意义,浪费学习时间。最后很多元素的融入,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喧宾夺主的状态,对美术的学习并没有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导致美术课堂被割裂、被划分,搅乱课程的同时也搅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美术教材中不乏很多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介绍以及民间文化的描述。例如,中国的水墨画、山水画等,也包括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等,都与美术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关系,涉及颜色的深浅、颜色的选择以及线条的使用等,都是积累审美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的深次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目前的社会现实相互联系,正确看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要将西方优秀的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进行一个区分,需要更加着重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不断继承与发展,使其生命力能不断延续,体悟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以及古人无与伦比的艺术。

(三)小学美术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健全

小学美术相比于其他的学科而言,受到学校的重视并不多,很多家长也认为这是一节可有可无的课。首先,很多学校并没有固定的美术教室提供学生进行上课,很多学校都是用平常上课的教室进行美术课的学习,不利于美术课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其次是一些学校,即使有美术教室,但是教室内基础设施也不健全,必要的教学设施难以使用,还有一些美术课需要用到的教具数量不够,质量并不达标,不利于学生的使用。最后,很多学校,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学习的美术教师,他们很多是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代课,导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不深,也很难将多元文化与小学美术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学校对小学美术课程的不重视、教师的紧缺,缺乏强有力的教师团队作为后盾,不利于多元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二、多元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深入挖掘教材,发掘教材多元因素

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需要基于教材展开,教材内容的编写主要是为了适用于大多数的学生,教材的设计,很多潜在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直白地展示出来,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和学习。挖掘内容包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世界艺术和时代艺术,既要兼顾国外艺术的吸收兼并,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命力不断迸发,与时代艺术、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教材的多元因素。

在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都设有水墨课程。水墨画、山水画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独树一帜的艺术作品,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后不断完善和发展。教材中出现过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朱耷的《鸟》、林风眠的《猫头鹰》、王翚的《园林》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引导学生追求和热爱美。四年级上册《黑白灰》这一课,可以借助《白国王和黑国王》这一绘本进行教学,绘本一直也是能够辅助进行教学的工具之一,绘本有助于学生们体会色彩的不同,将绘本与色彩学习相互联动,不断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学生会了解到红色代表热情和奔放;蓝色代表忧郁;黑色代表沉闷。将颜色与情绪紧紧结合,能提高学生在颜色选择上的正确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学中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比如,近代张大千的作品《可以横绝峨嵋巅》《人家在仙堂》《春云晓霭》等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被拿来作为丰富教材的内容之一。他的作品更加能反映近现代时期美术作品的特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绘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要求。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科学技术更好地给学生带来更加适合的学习手段。比如,有些教师在教一些自己不是很专业的知识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方式,找寻其他地区专业教师的视频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可以用平板进行教学,现在用平板彩绘学习美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平板上自带的笔画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不同线条的认识和使用。平板和纸张的绘画,相互对比,丰富课堂形式,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小学三年级上册“色彩的明度渐变”这一课,如果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进行教学,学生对色彩的明度渐变在视觉上的体验并不明显,但是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不同颜色的变化。比如,红色,红色不单单是红色,它还有大红、朱红、嫣红、深红、水红、橘红、杏红、粉红、桃红、玫瑰红、玫瑰茜红、茜素深红等多种类型的红色,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上提供的不同红色感受到深浅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关于调色彩,如果用实际的颜料进行调色,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色彩的融合变换,但是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时间比较久,花费的教学用具也比较多,如果用多媒体进行色彩的调整和融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而且调出来的颜色更加准确,也更加便于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多媒体能提供给学生的颜色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36色、72色,有几百种甚至几千种颜色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颜色的融合,是颜色的碰撞,也是学生思维的碰撞。这种条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满足学生对不同颜色融合的想法,将想象付诸实践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小学美术课堂上一次伟大的转变,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也丰富了课堂形式。

(三)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美术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为基础,美术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绘画,也不能将美术的学习局限于小小的教室中,美术学习经常会有户外写生的情况,希望学生能看看外面真实的事物,激发自己的美术灵感,切身体会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艺术。

美术的学习需要有固定的美术教室,提供学生基本的美术用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中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改变教室教学中的环境,适应学生的学习。首先美术教室要保持安静,只有安静才能更好地去观察、去感受、去学习。其次是美术教室要突出色彩和美感,可以在墙上进行涂鸦,放置一些美术作品,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不是和其他教室一样的结构,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风”这一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在什么情境下会遇到风,不同的风给他的感受有什么不同,风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风声,帮助学生在听觉上对徐徐的微风、雷阵雨前的大风、台风前的狂风暴雨有不同的体验;然后是感觉,借助电风扇不同的档位、模拟不同级别的大风,然后增加学生对不同程度风的体验,增加学生对风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在绘画时的感受。教学环境除了必要的一些要求,还包括根据教学内容增加的不同体验,可以借助互联网在学生听觉、触觉、感觉等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感受,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助推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四)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小学美术的教材中也有很多的西方画作和艺术,也有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因此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也要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小学美术的教育与育人相结合,充分发挥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精神的渗透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的改变,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不断寻找,将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小学美术四年级“适合纹样”,教师可以将一些纹样图片放在多媒体上,学生回想都有哪些事物有这些纹样,如青花瓷、盘子、花盆等。这些纹样普遍都是用各种线条勾勒,古代的纹样和现代的纹样有什么异同,用不同的线条可以描绘不同的画面,甚至相同的线条可以创造不一样的事物,感悟古人缤纷多彩的思想,锻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桥”这一课,首先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桥的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闪光点。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可以多选择一些古时的古桥,如赵州桥、拱桥、《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以及各种园林中的桥,让学生认识到几千年前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桥对古人都有什么作用,学习古人优秀的文化结晶和勤劳智慧的精神。小学美术的学习需要为之后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艺术、中国红,协同德智体劳全面的发展。

(五)多元各式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使用

美术材料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一定不要被局限住,传统的美术形式或进行美术创作主要是纸、笔、各种不同的颜料以及墨等,现在的美术作品可以解锁更多的使用材料,如各种材质的黏土、不一样的树叶、大小不一的石头,一次性的塑料杯,餐巾纸等,各种各样的材料服务于美术的创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玩意儿出现在社会中,更出现于课堂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思维和新创作出现在美术作品中,深度学习更应该涉及多个方面,让更多多元的材料出现在美术课堂中。

比如,苏少版小学一年级“走进大自然”一课,主要是对人们生活的大自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学习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过于枯燥和乏味,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大自然中收集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的用品,如各种树的树叶、长短不一的树枝,掉落在地上的花瓣等,借助自己收集到的这些物品做一个美术作品,亲身感悟大自然,也为后面“叶子片片”“花儿朵朵”的学习奠定基础。小学一年级《玩泥巴》,泥巴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泥巴能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艺术审美。学生可以通过对泥巴不同状态下的触感,了解泥巴的可塑性,对泥巴捏出来的物体在立体感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学生还可以通过泥巴做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如小房子、花园、小猫咪等各种动物,与之后的“雕泥板”相互联系,有利于之后美术课程的学习。

三、结语

多元文化能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地感受、体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对多元文化保持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相互联结,不断延伸,拓宽学生的美术审美和美学观点。对相关美术、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发现更多的美,感受不一样的美,形成别具一格的美和创造无与伦比的美,并且能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全面地认识作品,正确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深刻理解每一个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意义。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教材
教材精读
美术篇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