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巢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2022-04-11 21:52袁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摘要 乡村旅游在快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结,联系环巢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链条短、产品服务雷同、配套设施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基于此,提出实施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保护旅游生态环境以及强化旅游人才队伍等转型升级具体对策,可以为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环巢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6-011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6.02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around Chaohu Lak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YUAN Xiao-lia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Chaohu University, Chaohu,Anhui 238000)

Abstract Rural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apid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griculture and rural modernization,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or areas.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summa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ural tourism and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round Chaohu Lake,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including short industrial chain, simila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sufficient supporting facilities, weak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s and so on.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untermeasures,such as extending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mproving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products, improving tourism supporting facilities,protecting the tour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tourism talent team, which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or the improvement quality,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Around Chaohu Lake;Rural tourism;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基金项目 环巢湖研究中心基地专项项目(XWY-201926)。

作者简介 袁晓亮(1989—),男,安徽巢湖人,助教,硕士,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6-11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开始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1]。实际上,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加以定位,作为促进村户两级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开展布局[2]。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环巢湖地区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与支撑,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优越的經济区位条件,为发展繁荣乡村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通过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经济提质增效,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面助推农村社会产业经济振兴。

1 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的理论

1.1 乡村旅游

1865年,“农业旅游”萌芽时期的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标志着乡村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正式诞生。到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和城市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不断加剧,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引起了理论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很快成为国内外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们争相研究的热点。欧盟(EU)和经合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乡村旅游为旅游者所提供的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服务体验,使其深切感受鄉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并尽可能让游客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与习俗活动之中[3]。

我国的乡村旅游活动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飞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杜江等[4]认为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活动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群体市场,满足游客观光游览、体验自然和探寻知识等方面生活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等[5]指出狭义上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人文和自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乡村地区旅游活动。周玲强等[6]认为乡村旅游项目主要包括美食、购物、娱乐、疗养等内容。刘德谦[7]认为乡村旅游是借助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情、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学习、体验等相关旅游活动。梁慧[8]认为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地区作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特色的生产生活状态、民俗风情形态和田园风光生态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由此可见,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概念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由于认识上侧重角度不同,导致理解上言语表述亦有所差异。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观光、体验、探寻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和乡土民俗文化而前往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行为或现象。乡村旅游的核心概念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具体内容形式随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

1.2 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理论研究方面,吴必虎等[9]通过对乡村旅游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的认真分析,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徐福英等[10]认为可以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5个层面开展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杨阿莉[11]指出休闲时代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应当适应休闲化的战略选择,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全面升级。裴云锋[12]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以在客观上倒逼地方政府和农民等各类主体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村容美化、道路绿化、环境净化,打造绿水、青山、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实证研究方面,王婉飞等[13]通过对德清县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旅游市场开展调查研究,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发展模式以及市场营销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刘战慧[14]通过对韶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具体实际,从旅游产业体验式开发、价值链重构、新业态培养等方面指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张显庭[15]通过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提出可以从旅游产业链、产品服务理念和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实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姚云贵等[16]以广西为例,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视角下,提出了“旅游景区+贫困村”“旅游合作社+农户”“旅游产品+电商”“旅游业+精神文明”等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具体模式。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缺少基于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探索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鉴于此,结合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从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中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转型升级具体对策。

2 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02年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入合肥市。自此,环巢湖沿线地区的发展打破了历史上行政区划的限制,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环巢湖核心范围主要包括“一湖、两城、十二镇”,总体面积约为2 000 km2(含巢湖水域面积)。“一湖”是指巢湖,“两城”是指滨湖新区和巢湖市区,“十二镇”分别是指三河镇、白山镇、同大镇、盛桥镇、槐林镇、散兵镇、中垾镇、柘皋镇、烔炀镇、黄麓镇、中庙镇和长临河镇[17]。2015年,环巢湖地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复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试点。伴随合肥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长三角发达经济圈的辐射带动,环巢湖地区旅游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近年来乡村旅游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1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环巢湖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湖光山色、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富集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环巢湖现拥有旅游资源15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49个,人文旅游资源68个,文化节庆及民俗活动27个,主要旅游商品15个,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不仅品种较为丰富,而且类型较为齐全,产品组合性较强。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所列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环巢湖地区拥有8个主类、22个亚类、5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主类的100%,亚类的71%、基本类型的33%[18]。既有山、岛、窟、洞、江、湖、林、泉等自然景观,又有古遗址、古遗迹、古建筑、古村落和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如此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禀赋为环巢湖乡村旅游的综合型、多类型开发,开辟多种多样的客源市场创造了前提基础。

2.2 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

环巢湖周边拥有合徐、合蚌、合安、合铜黄、合芜宣等高速公路,合蚌、合武、合宁、合福、宁安等高速铁路以及新桥国际机场等便利的交通条件。除了拥有发达的交通主动脉外,近年来,环巢湖地区不断疏通乡村旅游道路交通“毛细血管”。环巢湖核心旅游线路——环巢湖旅游大道全长155 km,沿线“环湖十二镇”依托各自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例如,巢湖南岸全长16.3 km的“最美川藏线”建成通车,对拓宽当地农民致富路和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环巢湖“金项链”绿道贯通开放,游客们可以骑行进入环巢湖沿岸各个旅游景区(点),沿途包括10个特色小镇、40个美好乡村、7个山林景区、17个湿地公园以及56個历史人文景点。日益便捷的交通极大地提升了环巢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游客接待量与日俱增。

2.3 日益突出的区位优势

环巢湖位居安徽省会合肥腹地,身处华东地区,紧邻我国长三角发达经济圈,是连接中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多年来,借助合肥市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战略契机,环巢湖地区分享着中国最活跃、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经济增长的资源要素和发展机会,承接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转移发展,吸引了大量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资源开发旅游产业,为建立国家级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区位优势带来的产业环境和发展机遇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2.4 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近年来,在深度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和“强省会”战略指引下,合肥市城市经济飞速发展。2019年,合肥市全年生产总值(GDP)9 409.40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86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3 415.32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 702.22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常住居民人均GDP为115 623元,比上年增加8 40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8 806元,比上年增长10.3%。此外,合肥市全年国内游客14 606.23万人,比上年增长13.7%;国内旅游收入2 0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2019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46家,其中五星级10家、四星级18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61处[19]。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逐步壮大的旅游产业为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物质和产业基础。

2.5 推陈出新的旅游业态

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理念指引下,环巢湖地区立足长三角客源市场和自然生态优势,创新出台实施鼓励乡村旅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引导市场力量,着力打造“互联网+三农”、美食示范村、高端民宿等“升级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20]。巢湖半汤的“三瓜公社”,将文旅、商旅、农旅“三旅融合”,2019年游客接待量达到803万人次,稳居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前列。2019年“十一”期间,环巢湖地区首批5家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建成开放,成为环巢湖乡村旅游的中转驿站和重要节点,逐步开启环巢湖“美食旅游”的新时代。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四顶山居、云里安凹、乡柬民宿、烔栖南舍喃、小岭南民宿等一批高端民宿亮相旅游市场,激活融观光、体育、研学、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业态。

3 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伴随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环境中逐渐暴露出诸多制约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集中表现在产业链较短、产品同质化、旅游人才匮乏、公共服务不足以及生态意识薄弱等方面。乡村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冲击和挑战。

3.1 产业链条较短,缺乏经济贡献力

由于乡村文化、交通、产品、服务等要素与旅游产业融合整体不充分,环巢湖乡村旅游仍处在旅游六要素整合发展中的初级阶段。比如“住、购、娱”三要素还是薄弱环节,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特色娱乐活动组织开展仍然匮乏,尚未形成热销品牌和集聚效应,缺乏特色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有待提升。乡村旅游业仍处于相对低位,与国内其他地区发达的乡村旅游产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乡村旅游产业对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关联作用与综合带动作用尚不够突出,乡村旅游业在促进乡村经济增长中的产业增加值仍不够高。

3.2 产品服务雷同,缺乏品牌竞争力

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产品本应各具特色,而实际上却大致雷同。部分经营者在短期利益驱使下,一味地模仿开发,缺乏独具特色的乡土主题,造成旅游产品缺乏辨识度,有的甚至盲目照搬照抄主流热门旅游产品或服务,造成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品牌竞争力。例如,几乎所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必备农家手工制品、儿童玩具和时令蔬果;大部分乡村旅游几乎普遍开展的活动是爬山、赏花和采摘。乡村旅游开发管理的无序性和产品服务的同质化,造成乡村旅游品牌多而不响、旅游产业大而不强。

3.3 配套设施不足,缺乏旅游支撑力

现有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和能级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需求,环巢湖乡村旅游业要继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多乡村旅游景点在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游客服务设施和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普遍不足,接待能力有限,品质不高。部分经营者迫切追求经济利益,连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基本服务设施尚未完工,就匆忙接待游客;部分景区(景点)交通条件堪忧,游客进入景区“最后一公里”得不到解决,旅游旺季乡村道路“进不去、出不来、走不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4 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生态保护力

乡村旅游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同程度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蜂拥而至的客源隐藏着对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考验和挑战。部分热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在旅游旺季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客流量不加限制,造成车辆乱停于绿化带之上,游客游走于花草丛之中;有的地方在乡村田园中增加有轨“小火车”、过山车等项目,将静谧的乡村改造成机器轰鸣的城市化游乐场,这不仅是对乡土文化的践踏,也是对田园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

3.5 专业人才匮乏,缺乏人才推动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快慢、规模大小、质量高低,人才要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环巢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缺乏懂得景区(景点)开发设计的专业规划人才,缺乏懂得旅游产业经济的经营管理人才,更缺乏旅游项目的包装、资本运用的专门人才。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他们绝大部分学历层次低下,未受过正规职业技能培训,他们的言语沟通、讲解能力、服务质量都不高,使得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4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巢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国现阶段推动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的国家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环巢湖旅游相关主体应该抓住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突破乡村旅游产业、产品、设施、生态及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1]。

4.1 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环巢湖旅游主管部门应根据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对旅游空间布局进行全域规划,深入实施“互联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策略,强力推动当地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环巢湖特色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坚持一体化格局,避免同质竞争、强化区域统筹、延展产业空间、形成产业联动,要注重以创意延伸旅游产业链,将创新理念贯穿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管理各环节,讲出“故事”、作出“名堂”,把潜在传统乡村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夜经济”,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倍增,推动传统“门票经济”转型为现代产业经济[22],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亮点、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从而有效促进环巢湖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4.2 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环巢湖乡村旅游资源品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自然环境秀美,但是存在景点分散、体量小的缺陷,其中每一项吸引力都不够强,总体呈现为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高。为此,一方面,应围绕环巢湖古镇风光和民间文化,挖掘地方风味、区域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游客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如三河古镇、三瓜公社和巢湖半岛等景区;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加强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综合运用“休闲农业+农事节庆活动”“互联网+休闲农业”“乡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等方式,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自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聚力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独特的农旅精品线路和休闲农业创意品牌产品。

4.3 改善配套设施,加快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要打造出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相关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游客旅游体验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从总体来看,目前环巢湖乡村旅游点公共服务相关配套设施普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攀升的旅游需求。因此,针对乡村旅游点比较集中的区域,政府部门应集中布置旅游服务设施,系统配置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适当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弥补乡村旅游道路交通、餐饮休闲、风景廊道、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为乡村旅游的品质提升创造必要的空间;要对连接热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道路进行优化设计、美化升级,同时合理设置道路交通引导标识系统,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自驾游、休闲游、亲子游等市场需求。

4.4 保护乡村生态,推动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环巢湖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遵循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旅游主管部门应立足服务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乡村旅游长远发展规划,选择生态环境友好型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企业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不能以牺牲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尤其是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让一些珍稀的自然生态、珍贵的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在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主动运用环保技术;鼓励乡村居民充分利用自家闲置房产,为游客打造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服务。此外,还应强化对生态保护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经营主体和游客自觉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4.5 加强培训培育,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旅游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关键还要培育一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因此,政府应加快研究出台乡村旅游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具备农业、旅游、餐饮等专业才能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学习,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同时,充分发挥环巢湖地区教育科技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校、中小学校、规划企业等合作,通过开发研学项目、建立旅游实践教育基地等方式,在旅游合作交流实践中培养专业人才、培育本地村民,让专业人才与本地村民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環巢湖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5 结语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将会出台实施更多“三农”相关的惠农兴旅政策,中国乡村旅游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阶段。环巢湖地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旅游业各方主体应通力配合、协同并进,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产业、产品、设施、生态和人才等领域的转型升级,聚力打造更具旅游吸引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环巢湖”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农民手里的“金饭碗”,助推实现环巢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01-04].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1):4-7.

[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5(3):8-10.

[4]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

[5]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6]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

[7]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的回顾和几点再认识[J].中国旅游评论,2014(2):24-35.

[8] 梁慧.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J].中国市场,2010(36):154-155.

[9] 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11-13.

[10] 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11] 杨阿莉.休闲时代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C]//杨振之,唐光超,蔡克信.度假旅游发展研究: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34-139.

[12] 裴云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N].发展导报,2017-11-21(004).

[13] 王婉飞,单文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101-104.

[14] 刘战慧.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3):179-181.

[15] 张显庭.福建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11-12.

[16] 姚云贵,张银玲.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商业,2017(6):159-160.

[17] 章尚正,季晓雪.基于R—P提升模式的环巢湖旅游大开发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6):18-23.

[18] 金艳春.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學,2007:21-22.

[19] 合肥市统计局.合肥市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3-31)[2020-06-01].http://tjj.hefei.gov.cn/tjyw/tjgb/14578501.html.

[20] 高璐,周全.环巢湖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绿色科技,2017(21):186-189.

[21] 窦群.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品质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8-02-09(003).

[22] 王昆欣.发挥旅游产业优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中国旅游报,2021-03-12(003).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