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2022-04-11 19:23赵丽娟杜浩只佳增张建春刘学敏周劲松岳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发生规律香蕉

赵丽娟 杜浩 只佳增 张建春 刘学敏 周劲松 岳建伟

摘要 香蕉虫害严重制约着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化学防治污染环境、农残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性增强,防治成本提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残,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实现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对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香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近年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害虫;发生规律;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 S 436.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6-002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6.0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n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on Banana

ZHAO Li-juan, DU Hao, ZHI Jia-zeng et al

(Hong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Hekou, Yunnan 661300)

Abstract Banana insect pest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banana. Traditional chem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erious pesticide residues,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long-term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is easy to produce pesticide damage, killing beneficial organisms, leading to the enhancement of pest resist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pply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duce pesticide residues, delay the generation of insect resistance, achieve sustainable pest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bananas. In this paper,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the main banana pest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main banana pest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of banana pests.

Key words Banana;Pests;Ocurrence regularity;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基金项目 云南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项目“抗枯萎病香蕉品种适应性筛选及综防措施研究”(No.201905Q040024)。

作者简介 赵丽娟(1998—),女,云南凤庆人,研究实习员,从事害虫生物防治研究。*通信作者,助理农艺师,从事热作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7-02

香蕉( Musa paradisiaca )是世界鲜果贸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作物之一,我国是香蕉重要生产国,植蕉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地[1-2]。2000—2015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逐年增长,2015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42.3万hm2 [2],2015年后受气候、自然灾害、香蕉枯萎病、香蕉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香蕉收获面积呈下降趋势[2]。香蕉虫害是导致香蕉收获面积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广西香蕉种植散户蕉园约有12%受蓟马和象甲的危害[3]。2016年我国云南部分植蕉区受褐足角胸叶甲危害,被害植株占比达66.15%[4]。此外,斜纹夜蛾、冠网蝽、皮氏叶螨等在云南一些蕉园苗期危害严重[5]。香蕉害虫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数量不断增加,目前蕉园中普遍危害的害虫已有30多种[6-7],其中,香蕉象甲( Cosmopolites sordidus)、香蕉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香蕉花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香蕉冠网蝽(Stephanitis typical)、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等危害嚴重,是蕉园的主要害虫[7]。香蕉虫害严重制约香蕉产业的发展,如何高效安全防治香蕉害虫是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香蕉害虫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的单一和长期使用,导致了香蕉害虫抗性随之增强,防治成本逐步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还导致了香蕉农残超标,品质下降,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香蕉市场竞争力。而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强香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利用绿色防控方案替代甚至完全取代化学农药,对提升香蕉品质、促进香蕉产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农作物虫害绿色防控主要通过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持续控制害虫危害[8],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低虫害爆发的概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防控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8]。近年来,国内外在香蕉害虫的绿色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该研究综述香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目前研究中的绿色防控方法,旨在为香蕉害虫的绿色防控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香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1.1 香蕉象甲

香蕉象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云南等地。为害香蕉的象甲类害虫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香蕉假茎象甲和香蕉球茎象甲,两者均属于钻蛀性害虫[9]。香蕉假茎象甲主要以幼虫蛀食香蕉假茎,破坏其导管,从而阻碍养分向上传输。受害蕉株表现为叶片枯黄,不能正常结果,遇风易倒伏,严重影响香蕉的产量及品质[9]。香蕉假茎象甲在广东1年发生6代,在福建1年发生4~5代,并伴有世代重叠的特征[10]。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具有畏光性,白天常聚集于外层衰老、腐烂的叶鞘中,夜间外出活动和产卵[11]。香蕉假茎象甲产卵于表层假茎及叶鞘组织内,卵化后幼虫在假茎内蛀食,低龄幼虫蛀食常假茎中心以下位置,老熟幼虫蛀食表层叶鞘,并在此做茧化蛹[11]。香蕉假茎象甲主要以幼虫在隔年留头老蕉假茎中越冬,其种群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为害主要集中在春秋季,在广东、福建等地成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5、9~10月[10-11]。香蕉球茎象甲主要以幼虫蛀食香蕉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和球茎,球茎内部形成多条蛀道。蕉株在生长期受害时,表现为叶片枯黄、继而植株枯萎,直至死亡;蕉株在果实发育期受害时,表现为植株生势弱不能正常抽穗或果穗、果指瘦小,严重被害蕉株的球茎变黑腐烂,蕉株抗风能力减弱[12]。香蕉球茎象甲成虫产卵于球茎表明,卵孵化后,蛀食香蕉球茎内部,形成虫道,老熟幼虫在虫道中做茧化蛹,羽化后成虫从顶部钻出[13]。

1.2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

褐足角胸叶甲是鞘翅目(Coleoptera)肖叶甲科(Eumolpidae)角胸叶甲属( Basilepta) 的昆虫。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泛,为害油茶、香蕉、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14-15]。褐足角胸叶甲刚孵化的幼虫在土层表面取食香蕉根系[16],成虫为害香蕉幼嫩组织,被害叶片和嫩果皮均会出现不规则褐色食痕,严重时叶片会出现穿孔、腐烂,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果实的外观、品质[17]。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1年发生3~4代,云南河口1年发生3代,以各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世代重叠[16-17]。褐足角胸叶甲卵多聚产于表土层、腐烂湿润的假茎和枯叶组织中,卵孵化后幼虫即入表层根系危害,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成虫在土中羽化。褐足角胸叶甲在云南河口全年均有危害,危害高发期分别在4~5、7~8、10月,其中7~8月为全年危害最高峰[18];在广西地区1年出现3次危害高峰,分别是5月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上旬[17]。

1.3 香蕉花蓟马

香蕉花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昆虫,分布在淮河以南各地,是香蕉、茶叶、洋桔梗等多种作物上常见的害虫[19-20]。香蕉花蓟马主要危害香蕉幼嫩的花段和果实,但不取食香蕉的果实,它在花苞片未完全展开时侵入花苞内产卵以及在幼嫩果实表皮上产卵,植物组织受刺激后膨大隆起,果实成熟后,表皮上会出现突起的褐色小斑点,严重影响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21]。香蕉花蓟马既可两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在海南1年可发生20多代[21-22]。香蕉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受温度影响较大[23]。20~28 ℃范围内,香蕉花蓟马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世代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26 ℃是其生长最适温度,世代发育历期在10 d左右,当温度达到30 ℃时,世代发育仅需6 d,极易爆发成灾[22,24]。

1.4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斜纹夜蛾属(Spodoptera)的一个物种,广泛分布于各地。寄主植物广泛,可危害香蕉、烟草、白菜、冬瓜等作物[25]。斜纹夜蛾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1年发生8~9代,在云南1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无越冬休眠现象[26-27]。斜纹夜蛾成虫白天藏匿于土壤裂缝和草丛中,傍晚出来取食、交配和产卵[28]。成虫产卵于叶背,堆产呈块状,卵孵化后,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啃食叶片,老龄幼虫为害果实,具有暴食性[28]。斜纹夜蛾喜高温,因此夏季是其危害高发期[26]。

1.5 香蕉冠网蝽

香蕉冠网蝽又名香蕉网蝽,是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ae)冠网蝽属( Stephanitis )昆虫。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香蕉冠网蝽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汁液为害,破坏叶片的叶绿体,影响光合作用。为害初期被害蕉叶背呈褐色小斑点,正面呈白色斑点,为害严重时叶片开始局部发黄直至枯死[29-30]。香蕉冠网蝽在广州地区1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期,成蟲取食嫩叶并在嫩叶上产卵,卵孵化后栖叶背取食[30]。夏秋季是其危害高发期[29]。

1.6 香蕉红蜘蛛

香蕉红蜘蛛隶属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叶螨属( Tetranychus ),既可两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31],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香蕉红蜘蛛以为害叶片为主,若虫、成虫居于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虫口密度大时,叶面变黄,叶背变黑褐色,最终叶片干枯,造成果实成熟期延迟,影响香蕉品质和产量[31]。香蕉红蜘蛛在海南1年可发生26代,世代重叠明显,无越冬现象,是终年为害性害虫[32];其世代发育历经卵、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成螨5个虫态,24~32 ℃为皮氏叶螨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在该温度范围内,其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2 ℃时世代发育只需9~10 d[32]。香蕉红蜘蛛在干旱少雨区为害较为严重,广东省香蕉红蜘蛛危害高峰期在 2月下旬至 4月中下旬[33] 。

2 香蕉主要害蟲绿色防控方法

2.1 农业防治

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的各项措施可提高植株抗性,破坏害虫生存环境,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选育抗虫品种是最直接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之一,陆永跃等[34]曾从6个香蕉品种中筛选出2个对香蕉象甲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分别为Saba大蕉和粉蕉。之后周建坤等[35]通过调查10个香蕉品种的香蕉假茎象甲发生指数和危害率发现,野蕉、大蕉、龙牙蕉、粉蕉、香牙蕉抗性较好,同时,抗虫品种的抗性程度会因环境、管理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加强田间管理对防治香蕉害虫至关重要。香蕉象甲产卵于干枯假茎和叶鞘并在隔年留头老蕉假茎中越冬[11],褐足角胸叶甲卵多聚产于表土层且幼虫在土壤中越冬[17],斜纹夜蛾喜在土壤裂缝及草丛中藏匿[28],故及时清理蕉园中的干枯腐烂的假茎和叶鞘,清除杂草,合理施肥,翻耕表层土壤,可恶化害虫生存环境和破坏害虫产卵场地,进而影响成虫羽化,减轻危害。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无污染、简便有效,是防治害虫的一种应急手段,也是重要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物理防治主要利用害虫的趋性将其进行诱杀。颜色诱捕器、杀虫灯诱杀和生产废料诱集捕杀是防治香蕉害虫的有效措施。黄鹏等[36]发现黄色、粉色、蓝色、青色粘虫板对香蕉花蓟马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黄色的诱集效果最好。除颜色外粘虫板悬挂高度也是影响诱集效果的重要因素。卢辉等[37]发现香蕉不同位置悬挂黄色粘虫板诱集效果差异显著,在花蕾中部和顶部悬挂黄色粘虫板诱集效果最好。杀虫灯诱杀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研究发现在斜纹夜蛾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较好;因斜纹夜蛾的趋化性,在成虫盛发期也可糖醋液进行诱捕[28]。此外,寄主植物本身也可作为诱捕器诱捕害虫。寄主植物自身释放的利它素有助于害虫寻找、定位其寄主[38],Ndiege等[39]曾报道香蕉假茎挥发物1,8-Cineole(桉叶油素)在室内试验中表现出对香蕉象甲有一定的吸引力,之后李科明等[40]用香蕉假茎对香蕉象甲进行田间诱捕试验发现巴西蕉和宝岛蕉假茎对香蕉象甲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因此可利用香蕉假茎诱集香蕉象甲,之后进行人工捕杀。

2.3 生物防治

2.3.1 天敌防治。

即利用种间的捕食或寄生关系,以虫治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香蕉害虫天敌种类丰富,黄河征[11]早在1990年就发现蠼螋、阎魔虫可捕食香蕉象甲。此外部分花蝽科昆虫、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敌对香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香蕉花蓟马可采用浅翅小花蝽、东亚小花蝽、六斑月瓢虫等捕食性昆虫及江原钝绥螨进行生物防治[41-43]。斜纹夜蛾可采用斑痣悬茧蜂、夜蛾黑卵蜂、斜纹夜蛾盾脸姬蜂等寄生性天敌及叉角厉蝽、蠋蝽雌成虫、烟盲蝽、红彩真猎蝽等捕食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44-49]。

50卷6期  赵丽娟等 香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2.3.2 信息素诱捕。

昆虫信息素主要包括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等[50]。性信息素可通过干扰交配降低雌虫产卵量,陈庆华等[51]通过田间性诱雄蛾试验发现性信息素捕获的雄蛾多以青年雄蛾为主,性信息素诱捕斜纹夜蛾可有效降低成虫交配率。Osorio-Osorio等[52]研究发现,利用性信息素加车前草球茎作为诱捕剂诱捕可明显减少香蕉象甲的危害。聚集信息素对雌、雄两性同种昆虫均具有引诱效果,Zhang等[53]对花蓟马释放的群集信息素进行分离鉴定得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R)-薰衣草乙酸酯和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之后研究发现,花蓟马聚集信息素与黄色粘虫板联合使用时,对花蓟马诱集效果增强[54]。

2.3.3 生物农药。

真菌杀虫剂和细菌杀虫剂已广泛应用于香蕉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和绿僵菌杀虫剂对香蕉象甲、褐足角胸叶甲、香蕉花蓟马等香蕉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真菌杀虫剂。Gonzlez等[55]研究发现,白僵菌(Cb171和Cb174)和绿僵菌(Ma148)对香蕉象甲成虫致死率均达76%以上。何学友等[56]发现,从油茶象成虫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和从鳞翅目蛹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均对褐足角胸叶甲同属的叶甲致病率达70%以上。王琴等[57]通过花蕾注射绿僵菌制剂发现,绿僵菌制剂对香蕉花蓟马防效可达92%。黄鹏等[58]从自然罹病死亡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分离得到球孢白僵菌,在室内试验中对黄胸蓟马表现出较好的防效。此外,陈自宏等[59]通过对滇西不同地区的15种绿僵菌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致病性研究发现,莱氏绿僵菌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00%,对斜纹夜蛾的毒杀效果最好。白云等[60]发现,球孢白僵菌在25 ℃高湿的环境下侵染冠网蝽,冠网蝽僵虫率达80%以上。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常用的细菌杀虫剂之一,对斜纹夜蛾有较强的防效,因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杀虫剂易被紫外线降解,Sukirno等[61]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添加紫外线保护剂蓖麻提取物、蚕蛾茧提取物后对斜纹夜蛾进行致病性试验发现,其毒性、持久性显著增强。

植物源生物农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植物有机体中的有机物质,具有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等。印楝素会降低斜纹夜蛾CREB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斜纹夜蛾的认知行为,从而降低为害[62]。鱼藤酮对斜纹夜蛾、褐足角胸叶甲等香蕉害虫有较好的毒杀作用[63-64]。苦参碱对褐足角胸叶甲和冠网蝽有持续的良好防效,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65-66]。除虫菊素对香蕉花蓟马有较好的触杀作用,田间防效可达90%[57]。此外,藜芦碱、d-柠檬烯、蛇床子素可溶液剂、小蘖碱水剂对香蕉花蓟马也有较好的防效[57]。根据《我国生物农药登记有效成分清单(2020 版)》(征求意见稿)可知,目前在登记状态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仅26個,数量仍较少。目前有较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植物源农药防治香蕉害虫,陆永跃等[67]在香蕉园施用茶枯粉后发现,茶枯粉可明显降低香蕉象甲种群数量。植物提取物对害虫有触杀、拒食、胃毒、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马浩伟等[64]发现山蒟提取物对香蕉花蓟马的若虫、成虫及斜纹夜蛾的卵、幼虫、成虫都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大叶丁香、假蒟、锡兰肉桂提取物均对皮氏叶螨幼虫有毒杀作用[68-70],大叶桃花心木花朵提取物对皮氏叶螨有良好的避忌作用[71]。植物提取物广藿香酮、黄皮种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一定拒食作用,且拒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72-73]。广藿香酮、茶多酚、没食子酸、辣木正己烷提取物能够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影响幼虫体重、化蛹率、羽化率,从而减轻危害[74-76]。此外,斜纹夜蛾取食紫茎泽兰叶片也可抑制其生长发育,导致其历期延长和繁殖力下降[77]。

3 展望

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因地制宜,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降低虫害发生基数,控制其为害。一直以来我国香蕉种植多以农户小规模散种为主,农户知识水平有限,栽培管理技术仍停留在较落后的水平,因此对于香蕉虫害的防治多以“治”为主,对“防”的意识较薄弱,而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盲目使用农药的情况,严重影响香蕉品质。为保证香蕉产业的持续发展,需做好相关培训,加强农户的思想意识水平,让其重视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生防菌的筛选工作,除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菌属外,已有多种不同种类的生防菌被发现,并在室内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潜力,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推广应用于生产。生物杀虫剂防效因放菌方式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陆永跃等[78]研究发现,绿僵菌淹没式放菌香蕉象甲寄生率高于接种式放菌,因此在开发生物杀虫剂时可将放菌方式作为考虑因素。此外,生物杀虫剂防效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防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应用于香蕉害虫防治的生物农药有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等,而单一的药剂对虫害防治效果往往低于联合使用,后续仍需不断进行复配试验筛选出最适宜的浓度配比。植物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对害虫的抗虫活性存在差异[72],对于在室内试验评价中表现出较高的抗虫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可对其不同部位进行研究,为后续大量生产开发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也需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提取物的抗虫活性。2020年我国新增农药登记中微生物农药有7项、植物源农药仅有1项,获登记的生物农药数量占比仅有11.39%[79],生物农药的品类仍比较少。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开发生物农药资源的优势,未来可加强资源的利用,开发出更多有价值的生物农药用于香蕉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田海,冯玉洁,王明月.我国香蕉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展与分析[J].中国果树,2021(4):103-108.

[2] 王全永,欧燕芳.我国香蕉产业标准化现状和对策[J].中国标准化,2021(3):147-152.

[3] 张佳,柯佑鹏,过建春.广西香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14,43(5):70-73.

[4] 王永芬,陈娟,张翠仙,等.云南干热河谷区潞江坝香蕉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J].热带农业科学,2018,38(3):87-92.

[5] 曾莉,郭志祥,番华彩,等.云南香蕉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策略[J].热带农业科技,2011,34(3):18-22.

[6] HARRISON J O.On the biology of three banana pests in Costa Rica(Lepidoptera:Limacodidae,Nymphalidae)[J].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63,56(1):87-94.

[7] 郭志祥,曾莉,番华彩,等.云南香蕉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调查[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0):42-45.

[8] 刘洋,熊学萍,刘海清.绿色防控的实施、应用、推广与政策:一个文献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82-90.

[9] 李锐群,唐志敏,李树忠,等.西双版纳州香蕉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J].热带农业科学,2016,36(1):58-62.

[10] 黄阿兴.闽南地区香蕉蛀茎象甲发生与防治[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5(8):29-30.

[11] 黄河征.香蕉象甲的习性与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1990(6):35-36.

[12] 李科明,李嘉,金志强,等.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田间活动规律[J].应用昆虫学报,2015,52(4):993-997.

[13] 周小伟.海南香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J].现代化农业,2020(10):10-12.

[14] 路子云,李建成,刘文旭,等.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38(2):82-85.

[15] 赵丹阳,廖仿炎,秦长生,等.油茶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5):13-15.

[16]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等.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0):46-50.

[17] 陈彩贤,李成,陆温,等.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5):609-615.

[18] 陈伟强,赵素梅,谢艺贤,等.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报[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2):47-51.

[19] 李强,刘奎,付步礼,等.不同食料对黄胸蓟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8,40(1):136-143.

[20] 曹宇,孟永禄,杨红,等.黄胸蓟马对不同花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9):88-97.

[21] 曾鑫年,林进添.黄胸蓟马对香蕉的危害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1998,24(6):15-17.

[22] 张帆,付步礼,刘奎,等.温度对香蕉花蓟马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14):3895-3899.

[23] 曹宇,尚保珍,冉光梅,等.不同寄主对黄胸蓟马 Thrips hawaiiensis 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6):141-146.

[24] 卢辉,徐雪莲,卢芙萍,等.温度对黄胸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296-300.

[25] 秦厚国,汪笃栋,丁建,等.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51-58.

[26] 冯鹏飞,杨雪春.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17(3):42.

[27] 朱俊洪,张方平.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5,34(1):32.

[28] 冯兴琴.斜纹夜蛾的识别、发生及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27,32.

[29] 王迪轩,冷德良,肖建强.夏秋高温季节注意防治梨冠网蝽[J].果农之友,2019(6):29-30.

[30] 陈振耀,张洲桂,李恩杰.香蕉冠网蝽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1984,21(5):210-212.

[31] 符悦冠,张方平,刘奎,等.皮氏叶螨生物学特性观察及5种药剂毒力测定[J].热带作物学报,2004,25(3):66-71.

[32] 张方平,符悦冠.海南香蕉皮氏叶螨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44-47.

[33] 吴伟南,方小端,刘慧,等.利用巴氏钝绥螨控制番木瓜皮氏叶螨的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1):50-52.

[34] 陆永跃,梁广文,曾玲.香蕉品种对假茎象甲田间抗性评价指标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2,28(2):14-16.

[35] 周建坤,吕顺,陆永跃,等.10个香蕉品种对香蕉假茎象甲田间抗性的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1):94-95.

[36] 黄鹏,陈汉鑫,姚锦爱,等.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及色板田间悬挂组合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141-145.

[37] 卢辉,钟义海,刘奎,等.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集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2011,37(2):145-147.

[38] 李嘉.香蕉象甲信息化合物及其在香蕉象甲( Cosmopolites sordidus )防治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1):77-81.

[39] NDIEGE I O,BUDENBERG W J,OTIENO D O,et al.1,8-Cineole:An attractant for the banana weevil, Cosmopolites sordidus [J].Phytochemistry,1996,42(2):369-371.

[40] 李科明,曹阳,王英文,等.5個香蕉品种的假茎对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比较[J].果树学报,2016,33(3):350-357.

[41] 邱海燕,付步礼,马晓彤,等.淡翅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J].植物保护,2020,46(6):84-89.

[42] 付步礼,邱海燕,李强,等.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9,56(1):91-98.

[43] 李善光,付步礼,邱海燕,等.六斑月瓢虫对黄胸蓟马若虫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0,57(5):1173-1180.

[44] 胡浩,孟玲,李保平.斑痣悬茧蜂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2):176-180.

[45] 何俊华,刘银泉,施祖华.中国斜纹夜蛾寄生蜂名录[J].昆虫天敌,2002,24(3):128-137.

[46] 陈然,梁广文,张拯研,等.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2):401-406.

[47] 唐艺婷,王孟卿,李玉艳,等.蠋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J].中国烟草科学,2020,41(1):62-66.

[48] 盛超.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上的生长发育及对斜纹夜蛾和烟粉虱的捕食作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49] 苏湘宁,邓海滨,朱丹荔,等.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幼虫捕食行为及室内扩散能力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6,22(5):111-119.

[50] 闫凤鸣.化学生态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38.

[51] 陈庆华,曾娟,杨玲,等.性信息素诱捕斜纹夜蛾雄蛾发育日龄结构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819-3827.

[52] OSORIO-OSORIO R,LPEZ-NARANJO J I,DE LA CRUZ-LZARO E,et al.Reducing  Cosmopolites sordidus  populations and damage using traps baited with pheromone and plantain corm[J].Ecosistemas y recursos agropecuarios,2017,4(11):243-253.

[53] ZHANG P J,ZHU X Y,LU Y B.Behaviour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of a male-produced aggregation pheromone in the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intonsa [J].Physiological entomology,2011,36(4):317-320.

[54] LI X,GENG S,ZHANG Z,et al.Species-specific aggregation pheromones contribute to coexistence in two closely related thrips species[J].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8,109(1):119-126.

[55] GONZLEZ D N,CHVEZ M A ,GUTIRREZ R L,et al.Suitability of  Cordyceps bassiana  and  Metarhizium anisopliae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Cosmopolites sordidus (Germar)(Coleoptera:Curculionidae)in an organic Mexican banana plantation: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J].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2018,125(1):73-81.

[56] 何学友,蔡守平,童应华,等.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不同菌株对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评价[J].昆虫学报,2011,54(11):1281-1287.

[57]王琴,叶火春,朱恩林,等.花蕾注射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天然源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效[J].中国南方果树,2021,50(2):74-78.

[58] 黄鹏,姚锦爱,余德亿,等.虫生真菌BB-T02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蓟马的致病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0,36(6):929-937.

[59] 陈自宏,徐玲,何謦成,等.滇西不同地区绿僵菌对斜纹夜蛾的毒力[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35(3):430-435.

[60] 白云,崔雨虹,曹娜,等.球孢白僵菌对东亚飞蝗和梨冠网蝽侵染的温湿度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32(6):735-742.

[61] SUKIRNO S,LUKMAWATI D,HANUM S S L,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Samia ricini  Drury(Lepidoptera:Saturniidae)and  Attacus atlas  L.(Lepidoptera:Saturniidae)cocoon extracts as ultraviolet protectant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for controlling  Spodoptera litura  Fab.(Lepidoptera:Noctuid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opical insect science,2021,2021:1-6.

[62] QIN D Q,ZHOU Y,ZHANG P W,et al.Azadirachtin 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REB gene and protein in the brain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s the cognitive behavior of the  Spodoptera litura  fourth-instar larvae[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21,77(4):1873-1885.

[63] 盧亭君,卢行尚,郭志强.热力烟雾机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应用示范[J].广西植保,2014,27(4):12-14.

[64] 马浩伟,董存柱,赵灏.山蒟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和香蕉花蓟马的毒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8):72-74,77.

[65] 卢行尚,卢亭君.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效试验[J].广西植保,2014,27(4):9-11.

[66] 蔡静芸,唐艳龙,张勇,等.苦参碱对茶脊冠网蝽的毒力测定[J].生物灾害科学,2020,43(2):203-206.

[67] 陆永跃,梁剑浩,梁广文.茶枯粉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动态的影响[J].江西科学,2002,20(2):90-92.

[68] 陈青,杨卫帆,覃丽金,等.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4,25(2):33-36.

[69] 张方平,王帮,毕仁军,等.假蒟提取物对皮氏叶螨的生物活性测定[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6):851-855.

[70] 冯岗,张静,曲晓,等.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3):474-479.

[71] 刘奎,符悦冠,金启安.大叶桃花心木提取物对香蕉皮氏叶螨忌避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5,34(2):48-49.

[72] 郭成林,覃柳燕,万树青,等.黄皮种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鉴定[J].昆虫学报,2016,59(8):839-845.

[73] 张嘉慧.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及对解毒酶的影响[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74] 杨磊,杜广祖,张立敏,等.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2):2723-2726.

[75] PUNIA A,CHAUHAN N S,SINGH D,et al.Effect of gallic acid on the larvae of  Spodoptera litura  and its parasitoid  Bracon hebetor [J].Scientific reports,2021,11(1):1-11.

[76]  KAUR M,CHOUDHARY A,SARAF I,et al.Efficacy of  Moringa oleifera (Lam.)extract against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Lepidoptera:Noctuid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opical insect science,2021,2021:1-6.

[77] 王尹,李胜,姜丽娜,等.取食紫茎泽兰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33(5):836-841.

[78] 陆永跃,曾玲,梁广文,等.绿僵菌不同放菌方式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控制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4(1):27-29.

[79] 周蒙.中國生物农药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37(1):184-192.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发生规律香蕉
快手香蕉饼
瓶里有香蕉
香蕉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