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颁奖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因在人工肝、微生态及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荣获该奖项。
李兰娟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攻克肝衰竭病高死率的国际难题;开辟了感染微生态研究新领域,提出感染微生态理论体系,颠覆了抗感染的传统理念,引领国际微生态前沿科学发展;建立了新发传染病诊治新模式,有效应对COVID-19、H7N9等新发传染病,为全球传染病防控、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2年3月1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发掘出新的绿色富硒食品——富硒油菜芽,并揭示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蔬菜在珍稀营养素,如硒、维生素E、特殊抗癌硫苷、镁、锌等上的富集特征,成功拓展绿色富硒食品来源和油菜多功能利用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国际期刊《Foods》上发表。
据介绍,该团队对油菜芽的营养品质进行全面解析,发现与市面上5种常见豆类芽苗菜相比,油菜芽不仅在蛋白质、糖分、纤维素、矿物质营养素、脂肪酸、氨基酸上营养均衡,同时富含硒、维生素E、特殊抗癌硫苷、镁、锌等珍稀营养素,平均硒含量达到53微克每千克,是一种高效的补硒食品。
此前,該团队已培育出全球第一个“硒高效”蔬菜——杂交油菜薹新品种“硒滋圆1号”和具有更强富集功能、更早抽薹油菜薹新品种“硒滋圆2号”,可在非富硒土壤中自然生长获得富硒蔬菜。富硒油菜薹和富硒油菜芽不仅开辟了人类有机硒获取的新途径,也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2年2月28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根据该认定,加州大学不再具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博德研究所则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专利。这一决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CRISPR专利纷争。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是现有基因编辑和基因修饰里面效率最高、最简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术之一,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这个结果相当于认定,是张锋团队第一个发明CRISPR-Cas9来编辑人类细胞并用于制造药物,而不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代表的CVC团队。
过去近10年间,他们一直在围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展开旷日持久的角逐。本次裁定要点是,CVC团队没有证明他们是第一个在动物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人,其最初论文只是描述了它在细菌中的用途。
经中国土壤学会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荣获由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颁发的2022年李比希奖,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李比希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每次一位科学家获奖,以表彰其在应用土壤学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上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朱永官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他是我国生态环境学家,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自2016年以来朱永官连续6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不久前,一篇题为《毕业致谢:我从来不曾优秀过》的文章在网络走红,文章的作者是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青年研究员赵序茅。
“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弃过!”赵序茅在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打动了众多网友。出身寒门、从小到大升学考试屡屡失利、蜗居在4平方米的小屋边打工边备考……文章中,他坦然分享了自己坎坷的成长经历。如今,赵序茅走上科研道路,同时还凭借努力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他上演的“人生剧本”绝非顺风顺水,而是一个农村孩子在求学路上屡败屡战、永不言弃的成才故事。
0.2克的“绳子”可以提起5公斤重的物体,这是科研人员创造出的一种力学性能惊人的新材料。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Dickey实验室博士后王美香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介绍了这款新材料。它不但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拉伸长度能达600%,而且还非常坚韧。它属于离子液体凝胶的一种,在抗拉伸性能和韧性上创造了这类材料的最高纪录,也展现出比水凝胶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评审专家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赵选贺认为,“这些透明的离子液体凝胶具有非常坚韧的机械性能,而且最大的亮点是制作简单,易于使用。”
2022年2月14日,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与欧洲地球化学学会公布了2022年国际地球化学会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刚以其在国际地球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
徐义刚长期从事地幔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以及广东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他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以及东亚大地幔楔和板内火山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和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两项,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国Top 200榜单。
武汉大学首颗学生自研微纳卫星成功发射
2022年2月27日,武汉大学“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据卫星发射场反馈消息,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4时11分收到卫星测控信号,卫星工作正常,后期将为空天信息领域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和教学数据。
“微纳卫星”指体积和重量小的卫星。“启明星一号”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整星重约19千克,装备一台可见光相机和一台红外相机,能够获取高光谱、夜光和红外遥感图像,可典型应用于水体环境监测、地区森林覆盖率观测、城市规划及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等领域。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金光介绍,“启明星一号”从2019年9月开始研制。为培养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项目从研发之初就决定让学生当主角。经过自主申请与选拔,两年多来共有5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
“启明星一号”运行后将由武汉大学位于江夏的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地面测控和数据接收,将成为武汉大学师生的“空间实验室”。
我国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研制实现突破
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广州园区)-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实现了优于原子级(埃级)的空间分辨率和优于500飞秒的时间分辨率,为国内首套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的扫描探针显微工具。大湾区研究院太赫兹研究团队历时近12个月,突破了太赫兹与扫描隧道针尖耦合、太赫兹脉冲相位调制等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该显微镜具有埃级空间分辨率和亚皮秒时间分辨率(提升100万倍以上),可同时实现高时间和空间分辨下的精密检测(飞秒-埃级),为进一步揭示微纳尺度下电子的超快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可用于新型量子材料、微纳光电子学、生物医学、超快化学等领域,有望取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酶促DNA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员带领的新酶设计团队,在酶促DNA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的筛选与功能测试,获得对天然核苷酸底物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全新非模板依赖性DNA合成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解析了该酶催化活性较已知同类酶大幅提升的分子机制;通过进行蛋白质工程设计与改造,使该酶对修饰核苷酸底物的催化效率提升了3个数量级。研究团队利用改造获得的合成酶创建了二步循环酶促DNA合成技术,合成DNA的平均准确率高达98.7%,与商业化的DNA化学合成法准确率相当,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催化领域权威期刊《ACS Catalysis》发表。
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完成中国首例妇科临床试验
近日,精锋单孔手术机器人SP100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成功完成了一例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
此次临床试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孟元光团队完成。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这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完成的中国首例妇科临床试验。孟元光表示,使用国产手术机器人是在妇科领域做到精准化、规范化、微创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可以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科技红利。
专家指出,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妇科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得益于手术机器人广阔的手术视野、极佳的操控性和优秀的操作精度,普通医生通过训练后也可以完成更高难度的精细手术操作。
重庆医科大学研发的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2022年3月14日,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高新区发布消息,由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团队研发,由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3月13日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目前中西部地区首个获批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胶体金法)试剂盒,目前日产能可达200万人份,将能满足大规模自测需求。
“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相比,抗原快速检测具备操作简便、快捷高效、适用广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可以极大减轻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负担。”黄爱龙介绍,抗原检测可在不需要任何附加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单人份现场检测,最大限度拓展新冠病毒筛查的应用场景;检测效率极高,15分钟左右即可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操作简单,适合各个学历水平、年龄层次和职业类别的居民实施个人自行检测;其独特的“居家自测”方式,极大提升了组织实施的效率,同时还避免了核酸检测排队聚集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清洁能源利用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
我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攻克了甲烷的选择性氧化这一催化研究中的世界性难题。利用新开发的催化剂,该团队实现了氧气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氧化为甲醇和乙酸。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君、邓风与副研究员齐国栋等科研团队成员联合英国卡迪夫大学格雷厄姆·哈钦斯教授等合作者,开发了金(Au)负载的ZSM-5沸石分子筛(Au/ZSM-5)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在温和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
据齐国栋介绍,由于甲烷的储藏地区往往十分偏远,因此在开采现场将甲烷转化为可运输的含氧化合物对甲烷的高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因甲烷的化学键能较大,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才能将其转化。工业上采用的办法是先将甲烷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合成气,再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物。这一过程不仅能耗极高,而且容易出现二氧化碳等副产品。
据悉,利用Au/ZSM-5催化剂,可在120攝氏度至24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通过氧气将甲烷选择性氧化生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甲醇和乙酸。该团队对催化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甲烷的转化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