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国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要提高我国高铁工程建设的综合实力,需要对每个项目、每个环节的质量全程把控。当前,在铁路工程建设提前介入过程中,缺陷整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问题定性没有标准,建设、监理、设备管理、施工单位对于发现的问题定性随意性较大;二是问题统计口径不一,一个专业一个问题库,一个单位一个问题库,各单位口径不同,数量不同;三是问题管理整改销号不规范,既没有统一的确认流程,也没有整改销号的标准。针对以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亟须规范问题库管理工作,统一各类问题定性、分类标准、入库流程,统一问题整改方案和确认标准。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融入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信息化水平逐渐成为衡量行业水平的重要标志[1-3]。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兰州局集团公司)自主开发了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并在中兰铁路建设缺陷整治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共享数据,确保工程质量缺陷检查整治有章可循,质量安全问题统一管理、彻底整治,切实树牢本质安全,真正落实建设为运营服务。
系统分为移动端APP 与网页服务器端。APP 端采用uniapp 跨平台前端框架开发实现,通过互联网经由综合外部服务网和安全平台到达综合信息内网访问应用服务器;网页服务器端采用VUE、FineBI、Spring⁃boot、Mybatis plus、Jwt、非对称加密RSA 等框架技术开发实现,用户通过移动端APP 和互联网使用接入系统。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功能架构见图1。电脑网页端设置查询录入、统计报表、系统安全、系统管理4 个主模块,下设问题查询、整改查询、验证查询、销号查询、图表分析、月报生成、报表查询、报表导出、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版本维护、数据字典和系统日志16 个子模块。
图1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功能架构
手机APP 端设置问题建立、整改销号2 个主模块,下设专项检查、提前介入、静动态验收、质量安全红线、路外环境隐患、整改申请、闭环销号等9个子模块。
2.2.1 问题数据采集
现场检查人员将缺陷问题的文字、图像通过手机APP 端上传至服务器,系统通过字典库自动将缺陷问题和整治措施关联,达到一定积累后,在录入缺陷问题时,系统可自动匹配符合要求的整治措施,大大提高整治措施的制定效率。
分类分级建库。建立专项检查、质量安全红线、提前介入、静动态验收、路外环境隐患共5 类问题库,划分缺陷问题为管理类,安全A 类、B 类,质量A 类、B类共5类。
2.2.2 下达整改指令
问题分类分级后,系统自动对缺陷问题清单进行处理,按专业生成“问题整改通知书”,并向责任单位发出整改提示,相关责任单位根据权限查看本单位的整改信息。
2.2.3 落实闭环管理
责任单位接到整改通知后,按要求组织整改工作,问题整改完成后及时在系统内上传整改结果,包含整改前后实景照片比对、整改过程描述、手写签名等关键要素,监理单位现场核实后,反馈至整改通知书发出单位进行复检、销号。
2.2.4 缺陷问题字典库
结合以往铁路验收经验和系统实际应用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全面详细的问题分类分级、表述字典库。其主要效果突出了问题分类分级、表述的规范性和录入的便捷性,即缺陷问题经验证后,利用字典库逐层级逐项点选择录入问题,形成统一、规范的问题条目,避免了同一类问题因个人描述习惯差异导致无法精准统计,省去了逐字逐句输入的麻烦,实现了问题录入的清单化管理。
2.2.5 权限管理分配
为保证数据安全,根据用户进行访问权限控制,不同用户可以操作的数据以及菜单有所不同。另外,为更好地保护系统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手机APP增加了禁止用户截屏、上传的图片带水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同时考虑到缺陷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明确了后台字典库的录入权限,即出现新的缺陷问题和整治方案后,必须由兰州局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牵头组织研究,按照科学、合理、依法合规的原则明确缺陷问题的分类分级和规范性描述,并由兰州局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授权系统管理员后,方能在后台更新缺陷问题字典库。
2.2.6 数据分析应用
大量数据录入后建立缺陷问题大数据库,依托计算机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优势,管理人员可指定标段、工点、部位、等级等筛选条件,让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自动生成分析图表。如:生成不同标段缺陷问题数量统计图,可对比出哪一标段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差距;生成同一标段各专业缺陷问题数量占比图,可清晰掌握标段哪类专业施工质量、管理较为薄弱;生成同一标段不同时间缺陷问题数量走势图,可掌握标段管理力度走向。数据分析能够为各级管理人员加强质量安全隐患预防,精准分析现场存在的不足,科学制定强化措施,精准施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自2021 年4 月起,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在中兰铁路建设提前介入问题整改克缺试点使用,参与本系统使用的单位有兰州局集团公司建设、工务、电务、供电部和安监室等业务部门,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中卫工务段、银川电务段、银川供电段、兰州房建段,兰铁公安处,兰州、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0 多家中兰铁路参建单位。目前系统使用人员已超过500人。
系统在中兰铁路建设的实际应用中,兰州局集团公司提前确定了静态验收前A、B 类缺陷问题销号率达到“双80”任务目标,截至2022 年8 月底,中兰各标段提前介入检查发现A、B 类问题销号率均达到“100%”,静态验收检查发现问题5 290 件,累计销号5 073 件,销号率96%,其中,A 类问题已全部销号,为中兰铁路高质量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兰州局集团公司研究制定了《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库管理办法》《铁路建设项目单位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和隧道检查“315”机制,确定了问题分类分级原则,细化问题整改销号流程,明确了建维各方管理责任,确保缺陷整治工作有制度、有原则、有标准[4-5]。研究制定了建立隧道检查“315”机制。“3”是3 次敲击检查留影像,即第1 次敲击检查隧道二衬养护完成后,第2 次敲击检查在工务提前介入后,第3 次敲击检查在工程静态验收时。“1”是1 项检测可追溯,即由第三方检测单位使用地质雷达等检测手段,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测,做到检测出的缺陷有判断、有分析,缺陷整治完成后及时进行核查,并建立电子台账做到可溯源、可追溯。“5”是5项措施灭隐患,即拱顶病害必须“一处一案”,渗漏水整治制定专项方案,衬砌厚度不足必须专项整治,所有病害必须验收合格,所有问题纳入问题库管理。
在严格执行规范、验收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明确了工程质量检查缺陷的标准、验证缺陷的标准、整治缺陷的标准、销号缺陷的标准,通过应用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对缺陷问题的检查、验证、整治、销号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一是全方位检查问题,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参建各方、设备管理单位,从隧道到路基、从大桥到河谷、从坡脚到栅栏、从四电到站房,全覆盖、拉网式地检查问题。二是明确缺陷问题录入权限,成立问题确认小组,共同确认问题录入。三是明确问题整治必须由设计单位研究制定缺陷整治方案和指导性设计文件,严禁施工单位擅自组织整治或仅由设备管理单位指导进行整治。四是严把过程整治关,充分发挥监理现场监督管理作用,盯控问题缺陷整治,及时组织现场复核确认,确保整治质量。五是由兰州局集团公司成立销号小组,统一组织,统一销号,提升缺陷问题销号率。
由兰州局集团公司发文,明确建设期间建设、运营各方参与缺陷整治的责任,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建设单位履行建设管理主体责任,负责质量缺陷入库、整治、销号、确认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管理单位履行专业管理主体责任,负责提前介入、发现问题、整治问题、销号验收;施工单位履行施工管理主体责任,负责质量缺陷问题的施工方案制定、整改销号;监理单位履行监督管理主体责任,全过程盯控质量缺陷的整改;设计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履行技术保障主体责任,负责质量缺陷的研判、方案制定、质量复核。
组织兰州局集团公司专业会议、现场专题培训和开展专业技术交底,集团公司领导、行业专家亲自授课,讲管理、讲标准、讲规范,确保建设、运营各方熟练掌握缺陷检查、验证、整治、销号的标准,在提升缺陷整治全流程效率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全体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银兰高铁中兰段提前介入工作中,成立由兰州局集团公司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现场指挥部,在发挥组织协调督导作用的同时,建立“红黄白旗”考核制度,对缺陷整治工作推进有力的单位,在总评中得红旗,加分奖励;对推进不利的单位得白旗,扣分考核,情节严重的纳入信用评价考核。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通过缺陷查找制度化、缺陷验证标准化、缺陷录入清单化、缺陷整治规范化、缺陷销号程序化,最终实现全过程缺陷整治“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号”。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建设是现场缺陷整治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度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现行的铁路建设的问题库专业的分类不够清晰,质量、安全问题等级的界定不够明确。通过对问题的归类梳理,细分整理出了专业分类和病害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理顺了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流程中各环节的业务逻辑,将管理推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了管理制度创新,符合我国铁路建设高质量标准化发展的需求[6-7]。
在缺陷排查验证过程中,施工、监理、建设和设备管理单位共同参加缺陷问题现场验证签认,并将信息上传至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录入的缺陷问题必须经施工、监理、建设和设备管理单位共同确认方能成立,凡缺少一方确认,则无法纳入问题库管理,既实现了所有管理者均可通过手机APP 随时随地查阅缺陷信息的功能,也保证了缺陷问题录入的真实性和缺陷验证程序的标准化。
针对普遍存在的各专业问题库格式、标准不统一问题,建立了项点全面、内容具体、适用性强的统一格式的问题库,规范问题专业分类,避免验收时资料整理不便的问题。
(1)设计统一制定方案。明确所有无法恢复到原设计标准的缺陷整治问题,必须由原设计单位研究制定缺陷整治方案和指导性设计文件,严禁施工单位擅自组织整治或仅由设备管理单位指导开展整治。
(2)客观确定整改要求。分析总结已开通高铁隧道缺陷整治技术方案,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隧道缺陷整治相关办法规定,对每条问题从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实事求是提出整改要求,如二衬混凝土衬砌厚度不足,要求厚度大于等于设计厚度的90%,衬砌表面采取防碳化层处理进行长期观测;不足80%或缺陷段测线长度大于5 m时,进行拆换。
(3)规范管理整治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应用,将缺陷问题整治的关键工序、过程记录等重要资料永久保存在系统中,达到随时可查阅、时时可追溯的效果,以此规范了各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和缺陷问题整治程序。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具备一套完整的销号程序,在缺陷问题整治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组织自验,自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在系统中向建设、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发起验收销号申请,建设、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收到申请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共同在现场验收确认,并上传验收过程记录,达到验收标准后参建各方在系统中签认,缺陷问题实现统一销号。
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库管理系统在新建中兰铁路进行了全面的推广。运用数据处理和信息化手段,使缺陷整改具有可追溯性,规范了铁路建设缺陷整治程序,避免了施工单位后期整理验收资料耗费大量精力,实现了缺陷整治工作的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施工单位的整治“难”和缺陷问题的分类、整理、销号“乱”,并积累运用大数据对新线建设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趋势分析,为工作决策和精准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各级管理人员对铁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