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处于性格的塑型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当前,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社交媒体;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青少年属于性格塑型期,做好青少年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是青少年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青少年又是一个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给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影响,从20世紀90年代互联网刚刚引入国内,就有关于互联网是“双刃剑”的观点,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了互联网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消极的、积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又带来了新的变化。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很多青少年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新兴用户,还有一些青少年,虽然在校就读,平时也比较容易接触到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丰富性、多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青少年心理成长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作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对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有深刻认识,并不断寻找有效方式来积极应对。
一、概念界定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炫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得青少年能够拥有和年龄发展相适应的正常心理,从而达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不定时性
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十分明显。对于中青少年而言,所处的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和家庭两大板块,此外还有社会环境,但是相对青少年而言社会环境接触较少,影响也比较有限。而青少年又在不同的环境中来回切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不定时性,青少年有时候通过学校环境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时候通过家庭环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还偶尔有机会通过社会环境接触。
(二)不定点性
不定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情境的不定点性。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具体的教学课程,而是在常规教育开展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随时随地的开展活动,比如在学校,可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在课堂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在师生沟通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家庭,可以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进行教育,也可以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的不定点性,比如可以是针对青少年情绪管理进行教育,也可以是针对青少年思想观念进行教育,还可以针对青少年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三、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的复杂性
在手机和电脑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社交媒体甚至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很多青少年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在青少年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其社会观、价值观也会在其中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以信息传播会较为及时,信息内容更新速度也较快。同时,由于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主体也比较分散和多样,不仅有“官办”组织或机构,也有社会企业和个人,因此在信息的传播上会显得更加自由和灵活,使得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其中必然有积极的,比如对社会劳动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道德优秀典型及相关事迹的介绍;当然,也有消极的新闻,比如宣传明星奢华生活、宣扬拜金主义等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青少年中的传播都不利于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二)社交媒体沉迷
青少年阶段真是对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外界、掌握外界的动态,而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极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很多青少年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症”。对社交媒体沉迷的青少年常常有这样的困扰:只是一会儿没有查看手机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忘带手机出门时仍能感觉到收到新信息时手机的震动或声音。像这样产生幻觉的情况被称之为“幻觉震动综合症”。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社交媒体账号也要24小时在线等,这都是一种强迫倾向。
(三)虚荣心的传染性
虚荣心与荣誉感不同,是指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想要向别人炫耀那些超出实际、奢侈的东西的一种欲望。虽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初衷只是单纯地想和他人分享动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包含了想要炫耀自己享受生活时、拥有富足闲暇心情的意图,即虚荣心。这种出于虚荣心的竞争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
(四)互相的窥视心理
很多青少年承认,在社交媒体快速普及的当下,自己往往会习惯在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情况下,偷偷地观察别人的日常生活动态,或者对别人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有好奇心。无聊的时候时常翻看朋友们发布的动态,新加了好友也要先看看他的“朋友圈”,很好奇其他人都在做什么,在过怎样的生活等等。这种窥视心理一旦超越合理尺度,就会变成一种心理问题。
四、相关对策思考
(一)引导青少年浏览正确网络信息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浏览正确网络信息,比如可以开设专题课,教会学生辨别带有负面色彩的新闻、不良的社交媒体信息等等,让学生思想上能够建立起一层“过滤器”,自觉认识到这些信息的错误之处。教师平时也要多关注互联网上比较热门的热点新闻、热点事件,丰富教育素材。
(二)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自我教育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教育,比如针对社会劳动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道德优秀典型及相关事迹,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些带有正面色彩的新闻,来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自我教育。比如推荐学生浏览相关内容,积极进行评论,来加深这些正能量对学生的影响。
(三)利用社交媒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社交媒体有利有弊,教师要善于趋利避害,利用社交媒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例如利用当前已经普及的微信软件、直播平台,邀请当地道德模范来和学生展开视频交流,让学生倾听道德模范人物身上的故事,在面对面交流中去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加强对自身思想道德的锻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的发展,是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大势所趋。但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又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丰富性、多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其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强,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具有很多学校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并善于“趋利避害”,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减少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思考,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窦明艳(1984.09—),女,籍贯:北京,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作):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