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艺术研究

2022-04-10 13:08杨绍军
民族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杨绍军

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断加深,各种非遗的发展也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如何对于非遗价值进行挖掘,如何探索传承与发扬之路十分关键,本文以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艺术为例,探索其起源、发展以及特点,剖析其与民间艺术、中国画、中国油画以及装饰画之间的关系,深度剖析如何去传承和发扬,希望对这一艺术的价值凸显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艺术;传承

井研,宛若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翡翠,镶嵌在乐山东部门户。井研素有“天府灵秀”“有盐有味”“国学重县”“盐马古道”等诸多美誉,更以文化部命名“中国农民画之乡”而闻名遐迩。2014年12月,井研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农民画画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本文将对“农民画”这一艺术进行渗透探讨,挖局其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从而引发关于其发展和传承方面的思考。

一、井研“农民画”起源及其发展

(一)起源

20世纪50-6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随着“壁画”、“诗画墙”等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井研县地区的农民,为了表达自身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传达自身的情感,而进行艺术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井研“农民画”的起源。从井研“农民画”的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了上世纪50到60年代期间农村地区的突出事件的描述,例如,农村的开山改土、挖渠引水等内容,充分表达了井研县农民对当时农村生活改变的期待以及向往之情。从绘画形式来看,主要为山水写意画、工笔画。而由于特殊年代的原因,井研“农民画”具有一定的政治宣传意义。但是,也正是因为特殊年代,这一地区特色的艺术创作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特征

第一,井研“农民画”有着显著的区域特色以及农村气息。井研“农民画”是起源于井研县农村地区的艺术作品,描绘的是农村的文化与生活,传达的是农民的真实情感。因此,井研“农民画”是有着浓厚的井研农村地区的气息,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第二,井研“农民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有着突出的中国农村民族文化特征。以特殊时代新农村的发展以及进步为主要题材,以农民真实情感为创作源泉的“农民画”是井研农村地区传承的艺术文化,呈现了特殊时代的农村民俗风情,有着显著性的文化研究与传承价值。

此外,创作材料具有特色性,选用的是夹江手工制造的书画纸为创作画纸。

(三)发展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井研“农民画”作为井研农村地区的特有民俗文化以及艺术创作产物,伴随着农村地区的变革以及发展,而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逐步发挥其特有的艺术意义与价值。自此,井研“农民画”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是井研“农民画”正式发展,并逐步在四川乃至全国进行艺术展览的重要阶段。其中,1992年,蕴含着井研农村乡土特色与民俗文化的井研“农民画”在四川省乐山市展开了第一次的展览会,首次以艺术展览会的方式,给人们呈现了井研“农民画”的艺术魅力。1999年,井研农民画走出四川,首次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进行展览,向首都乃至全国人民展现四川农民的生活艺术创作的魅力。

而在21世纪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建设时期,井研“农民画”以蕴含着中国特色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不同的社会主流思想以及文化作为创作主题,出现了大量的公益作品,备受人们关注。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井研“农民画”作为宣传教育的作品而被有关部门所关注,其中,井研农民画还成为了国家级的公益宣传作品,用来宣传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彰显21世纪的文化传播的价值(图1、图2)。

二、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文化传承价值

四川井研的“农民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用其最简约、最淳朴、最直观的方式书写着一种美好。农民画是一种广受群众喜爱的通俗画,是农民画家以广告色和水彩为颜料进行创作和艺术表现的绘画,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同时也是人们表达对生活理解、感悟,引导他人积极乐观生活、面对人生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具有很强的文化引导作用和精神。随着各种以农民画为核心的展览、文创活动、比赛等活动的举办,也进一步彰显四川井研独特的文化印象、文化形态和文化魅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农民画传承、繁荣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艺术与其他艺术关系

(一)与民间美术的关系

井研农民画是在借鉴民间美术的工艺品造型基础下,进行当代农村文明艺术创造的作品。

一方面,井研农民画与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创作过程中,井研农民画学习了民间美术的工艺品造型创作、民间美术艺术表现的应用等方面,使得井研农民画具有新时代的民间美术特征,促使农民画成为了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万事如意”为创作主题的柿子如意组合图为例,在创作手法以及理念上,井研农民画借鉴了民间美术的传统题材,用民间美术的创作艺术呈现了当代农村农民的情感,是新时代民间艺术的再发展。

另一方面,井研农民画区别于民间美术。当代的农民画起源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但是传播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农村文明的文化,是新时代农村文明艺术的代名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美术。

(二)与中国画的关系

井研农民画的绘画技巧,具有典型性的中国画特征。具体来讲:上文中指出工笔画是农民画主要的艺术绘画创作技巧。而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更是具有突出地位。从当下的井研农民畫工笔画艺术创作技巧的应用情况来看,主要使用了中国画工笔画的三矾九染的绘画技巧。但是,井研农民画工笔画的借鉴并不是完全意义的照搬,而是在中国画绘画技巧创作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凸显“农民画”创作的魅力。此外,井研农民画在内容创作方面,与中国画有着显著的差别。以“求全”作品的艺术创作为例,在具体的猪身、荷花、树木等内容的创作过程中,农民画的创作比较全,如猪身创作将侧面和正面集结在一起,树木则是枝干、树根等各方面都糅杂在一起,这与中国画的变形、夸张等写意创作有着一定的差别。

(三)与装饰画的关系

从构图方式上分析可知:井研农民画作品的组织设计方式、构图特点等方面的创作设计,与装饰画具有共通性。其中,在作品的色彩、光影等绘画创作要素的设计方面,农民画与装饰画二者均具有作者的主观创作特征,比较抽象。同时,农民画艺术创作的形体、色彩等要素,经常利用平面、视觉等方面的特征呈现出不一样的绘画技巧,从而使作品的透视关系有着显著意义上的非立体、矛盾性特征,进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欣赏与审美价值。同时,在构图方面,农民画侧重于平面、装饰的画面与物象创作,从而呈现二维的艺术作品,从这一方面来看,装饰画的二维艺术创作与其具有共通性。

(四)与中国油画的关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距今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由于其是西洋画画种之一因此西方色彩比较浓厚,不论是作画手法还是思路都与农民画有着较大差异,农民画来自于农民的智慧,因此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亲民,也很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教育价值方面农民画更为直接、直观,例如,关于二十四孝的农民画可以更好的引导人们理解什么是孝,如何践行,这种感悟更加植入内心。而中国油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农民画的优势所在,例如色彩的鲜明性、多元性;布局的灵活性、亲民性;艺术品的意象化更加形象生动也是借鉴了农民画的创作手法,总之,中国油画因而借鉴农民画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四、传承视角下“农民画”艺术的发展思路

(一)注重传承主体的培养

传承固然离不开传承主体,一个高质量的传承主体可以让该艺术价值实现最大化,可以让国家、让世界认识到这种艺术的魅力,因而需要打造一个多元化、高素质的传承主体。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第一,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传承主体,可以是幼儿园到大学一个全阶段的群体培育,让传承实现小龄化、多元化,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该艺术的传承者。同时还可以组建‘大学专业教师+传承人+乡村中小学教师’传承项目专兼职教师队伍,各展所长、交互教学;第二,社会教育机构的设立,对于四川井研农民画来说急需一些专业机构来进行培训人才,让更多人站到更专业的角度来明白农民画的魅力,感受到传承其意义。可以鼓励四川本地组织机构的设立,也可以在延伸到全国,甚至国外,从而输出一些高质量的农民画传承主体。

(二)注重传承意识的增强

传承效果如何与传承主体的传承意识乃至整个社会大众的意识密切相关,因而要注重四川井研农民画传承意识的提升。诸如,四川当地的对外宣传,本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融媒体、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来进行宣传,宣传农民画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让更多人认可这种艺术的传承意义;第二,以重大节日为主体展开农民画宣传,重大节日人们的关注度非常高,因而可以借助这种机会进行农民画的造势,让全国人们感受到农民画对日常生活、教育的影响力。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农民画画展、春节渲染新气象的农民画征稿等,潜移默化的提升人们对于该艺术的传承价值。

(三)拓展传承发展新方式

四川井研農民画艺术的价值较大,在普及思想、引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新时期我们应当如何传承该艺术,扩大其影响力,推动其可持续性发展呢?本文认为可以拓展如下传承方式:第一,网络传承模式,可以开设公众号,以四川井研农民画为主体面向全国征集作品,在全员参与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传承;第二,课程是育人主渠道。各学校可以联合农民画画家、中小学校等,将立德树人作为素材取舍的根本标准,共同开发“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农民画系列课程。再者将“全民农民画”等课程以第二课堂兴趣班形式实施,注重社会全员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文化熏陶。因而在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农民画应当走亲民路线,研发更多与农民生活、工作、发展相关的作品,彰显农村新变化、新风貌,为农民精神生活的展现以及农民发展需求奠定艺术基础。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精神鼓舞和文化传承价值,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笔财富,如何将这笔财富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则值得研究,本文以四川井研农民画为例展开研究,尝试挖掘该艺术的价值,研究多元化的传承思路,希望对该艺术的价值剖析更加渗入,增强人们对这种艺术的认可、传承意识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同时也希望对该艺术的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谷培生. 安塞农民画:岩画般史诗般的艺术[N]. 延安日报,2021-11-07(002).

[2]王嘉乐.试论农民漆画的当下与未来[J].中国生漆,2021,40(03):13-18.

[3]侯雨豪.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的探索——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传承金山农民画艺术为例[J].艺术教育,2021(09):179-182.

[4]徐文倩.齐白石《祖国万岁》系列作品艺术赏析[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6):59-61.

[5]杨树林.农民画艺术特点在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8):117-118+127.

[6]杨立生.农民画的造型与色彩[J].天工,2021(08):64-65.

[7]王皓.东丰农民画:艺术奇葩正芳菲[N]. 吉林日报,2021-08-17(005).

[8]张妮.追求“朴”的审美心理在艺术中的体现——以金山农民画为例[J].艺术研究,2021(04):15-17.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一般科研课题《四川井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艺术研究》(项目编号CYXS2020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金山农民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