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区的街巷里,四季都有各类小贩的吆喝声。沿街的店铺、住户、大人孩子,以及外来盐区出苦力的挑夫、盐工汉子们,稍住几日,便可熟悉当地的吆喝声,细心一点的,还能从那些吆喝声中,分辨出叫卖人的模样和他肩上挑的、手中提的食物与用物儿。
“哎哟来——大果子!”
这可能是一天中最早的一声吆喝。喊出这声音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语调清亮而干脆,叫声中有两段起浮,就像是一位体格尚好的老奶奶握紧一根嫩黄瓜,“嘎崩”一下掰成两段,不偏不倚地赏给两个馋嘴的小孙子。
果子,即油条。之所以喊它为果子,不外乎它有果子的油香。称之为“大”,那是商家诱人的招数。乍一听,好像他们家的油条个头大、分量足。其实不然,充其量也就是一般的油条。
紧接着,是卖米糕、卖凉粉、卖馄饨以及挑葱卖菜、锔锅补碗的相继登场。其中,卖凉粉的那婆子,声音拖得极为悠长,她把“凉”字喊成“亮”,且能让那“亮”字在嘴里打着滚儿喊出来:
“凉(亮)——粉,嗷——”
这是开始头一句,与卖馄饨、卖豆卷的没有什么两样。而后面一句,便有了内容:“刘顶的凉(亮)粉来喽——”
喊声中告诉你,她卖的是刘顶的凉粉。毋庸置疑,刘顶的凉粉一定是当地最好的凉粉。否则,她不会那样直呼其产地。
至于刘顶在哪里,食客们无需探究。它不会是什么大城市,可能就在离盐区不远的某个盛产黄豆、绿豆的沟湾河套里。但是,那地方的人一定很会做粉凉。还有一种可能是,那婆子来自刘顶,且懂得刘顶凉粉的制作訣窍,她才骄傲而又自豪地喊出刘顶的地名来。类似的叫卖还有很多。比如王聋子的蚕豆花,直接就把他的蚕豆花来自何处告诉你:
“锦屏蚕豆花——”
锦屏是座山名,同时锦屏还是一个镇子,坐落在锦屏山南麓的一片山坳里。山区的丘陵地段里,自然就有艳丽的蚕豆花开。而真正的蚕豆花,是不能食用的。王聋子偏偏就那样叫卖蚕豆花。
见过蚕豆花的人都知道,紫盈盈的两瓣花朵,盛开时全力向后翻卷,形似蝴蝶展翅欲飞,而两瓣粉嫩的内蕊平行向前延伸,且底部很长一段呈墨绿色,如蝶背。盐区人俗称蚕豆花为蝴蝶花。王聋子所叫卖的蚕豆花,并非是枝叶间展翅欲飞的蚕豆花,而是蚕豆爆炒以后,所炸开的形状像花朵,他便巧借蚕豆花之美名,称之为蚕豆花。
“锦屏蚕豆花——邦!邦!”
老人这样叫喊,多为晚间灯火阑珊时。
盐区十字街口的路灯下,或某大户人家廊檐下的灯影里,老人把他挽在胳膊上的一个油汪汪的长方型木盒放下来,一边吆喝,一边敲击他手中一截光滑的弯牛角。
这期间,若有人过来买他的蚕豆花,老人就用他手中的弯牛角,往木盒里扎一下,然后,把灌满蚕豆花的弯牛角,对准他事先折叠好的一个三角形的纸袋子,轻轻一抖,牛角中的蚕豆花就会滚到那纸袋里。
吃蚕豆花的人,可以一手握着纸袋,一手捏着纸袋里的蚕豆花,边吃边走。有时,一人握袋,可供两人吃,或多人一起吃。卖蚕豆花的王聋子,时而也边走边吆喝:
“蚕豆花,锦屏的蚕豆花——邦!邦!”
王聋子叫卖的蚕豆花,说到底就是爆炒后的蚕豆儿。
蚕豆,晒干以后,坚硬如铁,即便是热锅将它爆开了花,仍然有很强的硬度,唯有牙齿好的年轻人,才能嚼个嘎嘣脆儿。可王聋子所卖的蚕豆花,偏偏老少皆宜,即便是牙口不好的老头、老太太,也能吃得满口酥香。究其原因,不外乎王聋子在制作蚕豆花上有秘招。
晚清至民国间,好长的一段岁月里,盐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下苦力的盐工、船夫,以及调皮的玩童,人人都喜欢吃王聋子的蚕豆花,而且是吃上一回,就想吃第二回、第三回,甚至是童年吃了,到青年、中年,都不会忘记王聋子那蚕豆花的味道。
有时,赶上天气不好,王聋子急于把他的蚕豆花卖掉,他便会喊出:
“谁要蚕豆花,贱卖蚕豆花喽——”
因为,爆炒过的蚕豆花,只能当天吃,隔夜就软了、绵了。所以,每当王聋子在街上喊贱卖蚕豆花,那肯定是老人当天的蚕豆花卖不出去了。此时,你花往日一份蚕豆花的钱,他能给你两份的蚕豆花儿。
这天晚上,老人又在街上喊:
“谁要蚕豆花?蚕豆花贱卖喽——”
恰好赶上一个宪兵小队长,领着他的姨太太打王聋子的摊前走过。听王聋子如此喊叫,那小队长在姨太的纵容下,顿时恼怒了!二话没说,上来一脚,踢翻老人装蚕豆花的木盒,并揪紧老人的衣领“叭叭”扇了两记耳光,厉声呵斥他:“滚!你给我滚开。”还告诫他,以后再不许这样胡喊乱叫。
老王聋子惨遭痛打,却不明就里。后有知情者告诉他,那宪兵小队长的姨太太出自妓院,艺名就叫蚕豆花。老人此番喊叫“谁要蚕豆花?蚕豆花贱卖喽——”恰好戳到人家的痛处。
王聋子醒悟后,再来盐区卖蚕豆花时,只敲牛角,不再吆喝。慢慢地,人们也都习惯了,一听到街口“邦邦邦”地敲击牛角声,就知道是卖蚕豆花的王聋子来了。
可有一天傍黑,王聋子提早卖完了蚕豆花,一个人默默地爬上盐河大堤往回走时,看看四下里没有人,突然扯起喉咙大吼一声:
“谁要蚕豆花?蚕豆花贱卖喽——”
吼完了,王聋子看看左右仍无人影,还自言自语地嘀咕一句什么,便紧缩着脖领,独自顶着晚风,急匆匆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