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2022-04-08 04:37
思维与智慧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报纸杂志报刊亭外地

◎ 李 晓

一座城市的报刊亭,它和商场、医院、修理店铺、日杂店、食店,烟火袅袅中流淌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这些报刊亭,有绿铁皮的,也有不锈钢的,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式绿铁皮样子的报刊亭,总让我想起一辆缓缓奔跑的绿皮火车。这些小巧的报刊亭,大多只能容身一两个人,里面却挂着上百种报刊。我在一个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这些报刊亭,也如卖早点的那些豆浆店、油条馒头面包店一样,一眼望去,满是柔肠。

“张伯,给我来一份晚报。”我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零钞,递给张伯,张伯同时把晚报递给我。我在一棵树下,与风一同打开晚报,一个城市的漫漫气息,就在一份报纸里将我贯通了。记得一个人对我嚷嚷过,说报纸上那些鸡飞狗跳鸡毛蒜皮的消息,掩盖了真实的生活,我对那人说,这才是最真实生活的气息,抛开那些宏大叙事,抵达身心的生活,其实大多是小葱小蒜萝卜白菜。

一旦我出差去外地,张伯就把我平时购买的报纸杂志留着,等我回来,他把一叠报纸杂志笑眯眯交到我手上。我在外地的日子,常感觉失魂落魄,找不到自己了,原来,我是担心遗落了故乡的消息,等我回来,我把那些日子里攒着的报纸摊开,让一个真切的城市,又投入远行者归来的怀抱。

而今早就是一个网络阅读的时代,而我还是一个执拗的纸质阅读者。比如我长期阅读的几份报刊,也可以在网络上阅读电子版,但我依旧喜欢订阅纸质出版物,那一份抚摩纸张的感觉、油墨的清香,是我能够独享的。这就像你一个思念的人,见面远比在视频里相见真切温暖得多。

去外地,我也喜欢像去访问一个老朋友那样,去寻找那个城市的报刊亭。我了解陌生的城市,通常不是一张地图,而是一份报纸,一份杂志,或者几样小吃。通过阅读,似乎可以了解城市的面容,而小吃,可以熟悉一个城市的气味。有次我去一个大都市,一直走了好几里路,竟没看到一个报刊亭,像去寻找一个走失的人一样,心里莫名慌乱起来。

我经常购买报纸杂志的那个报刊亭,它的主人是六十多岁的我叫“张伯”的男人,十多年前从乡村移居到城市,全家四口人就靠这样一个报刊亭过日子。张伯的报刊亭,还顺便卖一点香烟和果汁饮料,城里好多店铺半夜打烊了,我看见过一些夜生活的酒醉者,靠在张伯的报刊亭边呕吐,热心的张伯赶快出来扶住那人,递给一瓶水喝。报刊亭一大早就要营业,因为那些刚从印刷厂里莲花一般盛开的报纸,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是这样的报刊亭。记得有一次,一场暴风骤雨把张伯报刊亭里的报刊冲击得水淋淋的,我看见张伯在报刊亭前伤心掉泪。我曾经见过的一个农人,匍匐在被雷雨击倒的稻子前颤抖摩挲着,也是那样的样子。

一座座城市里的报刊亭,这些年冰棍一样融化了。一个网友在网络里深情怀念报刊亭,形容说像蒙住风中烛火那样,一下、两下……最后还是在风中熄灭了。

我想,许多年以后若再想起这些报刊亭的模样,它们俨如深蓝海水里徐徐浮现的岛屿,在湿漉漉的雾气里,再次跟我们这些老读者打着一个苍凉告别的手势,那也是一个时代离开的手势。

猜你喜欢
报纸杂志报刊亭外地
远去的报刊亭时代
Es la mente la que hace el cuerpo
传统报纸杂志应如何立足自身争取“低头族”
“共享报刊”增进邻里情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车站的报刊亭
设计
借伞
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订出报纸杂志定期预定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