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选择规律及特点探析

2022-04-08 05:25谭宏姣王思喆
关键词:命名外观病症

谭宏姣 王思喆

(吉林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研究所,吉林 四平136000)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科学门类。“中国古代科学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现代科学所融汇,且至今仍有强烈生命力的,唯有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其所以能够如此,原因之一是它拥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和内容,即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中国古代科学的其他分支,虽然也各具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可说是各有体系,但与中医药学相比较,都不如它那么完整和完善”[1]219。正因如此,记载中医文化的汉语中医词语具有其他词语所不及的丰富的汉文化内涵。汉语中医病症名是中医词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这一角度入手,详细探讨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选择规律及特点,深入分析中国人在中医疾病研究方面的认知特点与文化特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

陆宗达、王宁认为:“名物是有来源的,在给一个专名定名时,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为一物定名时,一定与对这一事物的观察、认识有联系,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源可寻。”[2]68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所发现的特征是名物得名的依据,抓住事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这是人类为事物命名的重要途径。事物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我们把这些特征称为“象”。人们在给事物命名的时候总是选取它们最为突出的特征来作为命名依据,我们称之为命名取象。[3]取象思维在名物命名过程中广泛存在,在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方面尤为突出。通过对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称进行命名取象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皮肤病症的得名缘由。因篇幅所限,文中仅选取有代表性的病症名称来进行分析①本文语料来源于李经纬:《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韩成仁、黄启金、王德全:《中医证病名大词典》,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一)取象分类

1.取象于外观

外观是指皮肤病症的外部特征,包括形状、颜色、症状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在特点。

(1)形状

1)与动物相关的事物形状

黄鳅痈:指生于小腿内侧的痈,多因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初起小腿内侧,疼痛肿硬,长有数寸,形如泥鳅,故名。

鸦啗疮:“啗”是“啖”的异体字,有吃的意思。此症形似乌鸦所啄之状,故名。

鹳口疽:此疽溃破后口若鹳咀,故名鹳口疽。

猫眼疮:该病多生于头面手足,疮面红润光泽,起红斑成片,或有水泡,形似猫眼,故名。

蜘蛛疮:因患处皮肤上起小水疱,淡红而痛,成群分布,状如蜘蛛,故名。

蛇缠疮:该病发生于腰肋之间,红疹及水疱紧密相连,形似一条蛇缠在腰间,故名“蛇缠疮”。又因该病皮损排列成束带状,颜色似火焰,又名“火带疮”。

蛇头疔: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故名。

蟹足肿:该病表现为在皮肤上出现高出皮面儿坚实的瘢痕,因形似蟹足,故名。

2)与植物相关的事物形状

黄瓜痈:又名“黄瓜疽”,指生于背部脊椎旁的痈,由脾火积毒而成。皮肉色红,形似黄瓜,故名。

藕节毒:即臂痈,因手臂形似分节的莲藕,故名。

杨梅疮:因疮的外形与杨梅相似,故名。

粟疮:该症形如粟米粒,故名。

麻疹:此病因患者体表皮疹状如麻粒而得名。

松皮癣:该症形似松树皮,因此得名。《医宗金鉴》卷七十四:“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

瓜藤缠:绕足胫而生的一种肿疡,形似结瓜的瓜藤,故名。

瓜瓤漏: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因症状得名。《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

3)与人相关的事物形状

人面疮:生于肘部及膝部的一种疮疡,溃后有数孔,形似人面,故名。

4)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形状

月食疮:指耳廓上生疮,因耳廓形似月亮,此症之于耳廓仿佛月食之于月亮,故名“月食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疮生于小儿两耳,时瘥时发,亦有脓汁,此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世亦呼之为月食疮也。”

砂疥:因皮损形如细砂,故名。

5)与物件相关的事物形状

琉璃疽:生于足跟部,疮形如枣栗,色黄而亮,肿若琉璃,故名。

马刀疮:因患处形似马刀,故名。

红线疔:此症外向表征形似红色丝线,故名。

(2)颜色

白疹:即白色的麻疹。

白癞:麻风病的一种类型,因患者皮肤变白而得名。

赤疹:颜色为赤红色的麻疹或皮疹,因颜色得名。

(3)症状

洪烛疮:此症初生如麻粒,随后像洪水一样扩大蔓延,泡浆满布周身,溃烂后如火烛灼伤,故名。

浸淫疮:浸淫,有浸润、濡湿、逐渐蔓延之意,也常用来指疮疥湿疹之类的皮肤疾患。该病随时间逐渐蔓延恶化,且湿疹破损后,流出的脓水濡湿患处周边皮肤,故名。

黄水疮:当皮肤上的脓疱破损后,黄水淋漓,向患处周边的皮肤蔓延,因症状而得名。

血痣:该痣颜色鲜红或呈紫红,境界分明,略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触破时鲜血流出,故名血痣。

火丁:丁同“疔”,因症状似烈火烧灼,故名火丁。

烂丁:因主要症状为皮肉腐烂,故名。

2.取象于位置

位置取象是指以人体作为参照,按发病位置的不同来为相应的病症命名的取象。

(1)头部

脑疽:生于脑后的疽症,故以位置为名。

面发毒:生于面颌部的肿疡,又名“脸发”“面疮”。

唇疽:疽症发生在唇部,因此得名。

眉疽:疽生于眉棱骨上,故名“眉疽”。此症又名“发眉疽、眉发、发眉、眉发疽、凤眉疽”,皆因位置得名。

耳痈:发于耳部的痈。病发于耳门穴为“耳门痈”,发于耳根处为“耳根痈”。

耳根毒:因其是生于耳根处的肿疡,故名。

颊疔:生于面部颧骨尖处的一种疔疮。

人中疔:因此病生于鼻下人中穴,据此而得名。又因此病生长于人中,影响口部的正常活动,又名“闭口疔”。

承浆疮:承浆指下唇正中下方的凹陷处,因口中涎水多流经此处,故名“承浆”。“承浆疮”即生长于承浆处的疮。

(2)躯干

肩疽:指生于肩部的疽,生于肩膀中部,名为“肩中疽”;生于肩膀前侧,名为“乾疽”;生于肩膀后侧,名为“过肩疽”。

乳疽:疽生于乳房,故称“乳疽”。《校正外科大成》:“乳痈、乳疽生于乳房。红肿热痛者为痈,坚硬木痛者为疽。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也。”

胁痈:指生于侧胸部的痈,侧胸又称胁部,因此得名。

中脘疽:又名“胃疽”,指生于胃部中脘穴的腹皮痈,因而得名。

尾闾痈:指生于尾骨处尾闾穴的外痈。

脐痈:生于脐中的痈肿之症,因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

肾痈: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京门穴位于侧腰部,与肾脏接近,因此得名。

腋痈:痈生于腋下,故名腋痈。又因为腋部的位置及特征,其又名“夹肢痈、挟痈、夹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

(3)四肢

腕痈:痈症生于腕部,故名腕痈。又因手腕能使手部自由屈伸,而痈症发生于此,故又名“手屈发”。

肘痈:指生于肘部的痈,因疾病发生位置而得名。

臂痈:痈生于手臂外侧,因而得名。

箕门痈:此痈生于大腿内侧箕门穴,故名。

膝痈:指生于膝部的痈。《外科启玄》卷五:“膝外有痈,是足少阳经毒,多气少血;膝内有痈,是足太阴经,多气少血。此膝间乃枢纽骨节行动之处,宜仔细治之,不然令人废矣。”

臁疮:臁,指小腿的两侧。臁疮,生在小腿两侧的溃疡。由于古人衣裙长及小腿,因此又称为“裙边疮”。

胫疽:胫指小腿骨,疽生于小腿且离胫骨较近,故名。

(4)手足

手疽:疽生于手部,故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手疽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发生在手部痈疽的泛称,包括长于拇指的痈疽;发于双手手背的痈疽,无头肿胀、聚毒成疮的症状。

螺疔:生于手指螺纹处,又称螺纹疔。

涌泉疽:生于涌泉穴的痈疽,因此而得名。又因涌泉穴位于足底,又得名“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脚底穿心疔、穿板疽、掌心疽”。

跟疽:生于足跟部的肿疡,因此得名。

3.取象于病因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称中存在着取象于病因命名的情况。

疫疔:此疔因受染疫而死的牲畜传染所致,故名“疫疔”。

蜈蚣疔:此疔因蜈蚣毒素而起,因此得名。《外科启玄》卷二:“其形长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

瘴疽: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因长期受山中瘴气影响形成,故名。

酒毒发:此症由过量饮酒中毒所致,因此得名,又名“酒毒发疽”。

水沫疮:指腿间疱疹,因接触冷水飞沫后加重,故名“水沫疮”。《扁鹊心书》:“小儿腿间有疮,若以冷水洗之,寒气浸淫遂成大片,甚至不能步履。”

沥青疮:此症因接触沥青而起,根据病因得名。

热疮:泛指因外感风热或体内火气引起的疮症,根据病因得名。

麻风疮:此症由麻疹余毒未清,复感风邪所致,故名“麻风疮”。

风疹:该症因外感风热时邪,郁结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根据病因得名。

胎毒疮疥:因胎毒而生的疮疥,故名。

热疖:此症因内蕴热毒或外感暑热之邪而生,无论内因还是外因皆与热相关,故以病因命名。

暑疖:指夏季酷暑发生的化脓性疖肿,故名。《外科启玄》卷七:“夏月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

4.取象于时间

一些皮肤病症是根据其时间特征得名的。

千日疮:又名“疣目、枯筋箭、瘊子”等。因此症持续时间长,日久自愈,故名“千日疮”。

顽疮:此类疮疡久治不愈,较为顽固,故称“顽疮”。

5.取象于质地

石疽:指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其质地坚硬如石,故名。

软疖:此疖因内含脓水,质地较软,故名。

6.综合取象

皮肤病症还存在选取多个特征命名的情况,这种多特征结合命名的形式可称之为综合取象。

火赤疮:此症是因心火妄动,或酷暑火邪侵入身体而成的赤色脓疱,因此得名。(病因+颜色)

火珠疮:此疮为生于皮肤的火红色疱疹,因形似珠子,故此得名。(颜色+形状)

钉脑疔:因此症形状与钉子类似,且生于脑部太阳穴附近,据此得名。(形状+位置)

中石疽:生于腰胯间的石疽。此疽质地坚硬如石,又因腰胯位于人体中部,因此得名。(位置+质地)

以上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均取象于两种特征,如“钉脑疔”是结合了“形状”和“位置”两种名素,对于这种皮肤病症的描述更加准确。这种多特征结合的取象形式使受众能通过名称细致全面地了解病症。

(二)取象规律

“人起初给事物命名并不是漫不经心地授予事物标签,而是事物在心灵中造成的图像的反映,是人在发明词语的某个特定时刻对事物所做的理解。”[4]54所谓事物在心灵中造成的图像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直观说的就是事物的特征。对于前所未见的事物,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的特征。从古至今,人们为了能够对事物进行准确的描述,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常常选取事物特征来为其命名,这种针对事物特征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曾在研究古汉语植物命名取象规律时发现,人们对植物命名取象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在形体、性态、纹色、功能、气味、质地、滋味七类取象名素中,以形体、纹色、性态为主的视觉感知优先,功能次之;性态中关于生长环境的空间取象优先;形体中展现具体特征的形态比具有空间特征的形状优先;形状中圆形与量度优先。[5]193柳敏在研究古汉语气象命名取象规律时发现,外观在取象选择中占优势地位,颜色在外观取象中数量最多;运动状态次之;温度是重要的取象名素;综合取象较少。[6]汉语中医皮肤病症的命名取象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下面分别论述。

1.取象名素分布

要进行命名取象规律的探求就必须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取象名素。取象名素是名物命名时的取象单位,“即用作名物的命名义在词形上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命名义的词形载体。”[5]181我们通过对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考释,选取了有明显语源义的305个汉语中医皮肤病症作为研究对象,获取了取象名素292个。按照上文的“取象分类”将这些取象名素归入五类:外观、位置、病因、时间、质地,举例如下(划线的是取象名素):

外观取象名素:燕口疮血疔

位置取象名素:头面疮脐疔

病因取象名素:日晒疮冷疮

时间取象名素:千日疮顽疮

质地取象名素:石疽软疖

我们将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的取象名素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如下(见表1):

在统计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的取象名素呈“外观>位置>病因>时间>质地”的排列顺序。具体地说,取象名素主要分布于外观和位置部分,病因与前两者差距较大,但相较于时间和质地还有综合取象处于优势地位,综合取象次之,而时间和质地方面在取象名素中所占比重较小。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数据对取象选择规律进行具体分析。

表1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取象名素分布统计表

2.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选择规律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的选择规律:

(1)外观是取象名素的首选,且优势显著

人们在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时倾向于将外观作为首选取象名素,这与医家为疾病命名的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辨症施治,依据病症的外观进行命名有助于医生直观准确地分辨疾病,对症下药。在外观取象中,形状作为最直观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中,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症状取象,颜色在外观取象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形状取象内部,与动物、植物相关的取象名素又比较突出,这与人类对动植物的认识和生活需要有密切关系。

(2)位置取象次之,且名素种类丰富

人们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最为熟悉,同时在认知活动中,人们对于位置是十分敏感的,事物的位置特征在直观性和显著性上仅次于外观,因此,位置取象名素在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的各类取象名素中紧随外观之后,占了很大的比重。选择位置取象可以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提示病症的发生部位,既便于识记,又准确地表述了疾病的特征,达到“见名知症”的效果,比如提及“耳疔”,人们都能认识到此疔生于耳部。由于人体从整体上可以分为头部、躯干、四肢、手足四部分,皮肤病症的位置取象名素也可参照疾病所发生的人体部位分为以上四部分,因此就种类而言,位置取象名素在各类取象名素中是最丰富的。

(3)病因取象占突出地位,外力因素较显著

取象于外力的名素在病因取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外力取象由多种因素组成,比如气候、环境、毒虫叮咬等。而寒热两种取象名素总体上相差不大,但与外力因素差距明显。

(4)时间及质地类取象名素较少

这种情况与人们为疾病命名的目的有关。疾病命名的首要目的是准确简洁地反映其特征,使医生能够见名识症,从而辨症施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疾病命名更倾向于选择直观的特征作为取象名素。而时间和质地相对于外观和位置而言并不醒目,因此时间及质地类取象名素较少。

综上所述,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是有规律的:在外观、位置、病因、时间、质地五类取象名素中,外观是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名素的首选,在外观中形状占比最大;位置次之,且取象名素种类丰富;病因在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中占突出地位;时间及质地类取象名素较少。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与同为中医领域的经穴命名截然不同,经穴命名以反映内在本质特征为主,而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注重反映事物外在的、直观的特征;但作为客观事物,它们的命名方式也存在着共性,即它们都选取外部特征进行命名,在对事物进行感知的过程中,视觉作为非常重要的认知手段从始至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二、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特点

“实物的命名、运动的命名都从特征着眼,那么,所有事物的命名,都归结到从特征出发”[8]。从上文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那么这些选择规律与人类认知思维方式有什么密切关系呢?它们又是如何在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称中表现出来的呢?换句话说,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有哪些显著的特点?这个问题涉及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医疾病上的认知水平,更涉及中国人在中医疾病命名中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意识。

(一)类比性

洪堡特说:“语言是各个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9]50汉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古以来,汉语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常有用类比性的语言描述抽象概念的情况。“在表述未知事物的概念时,人们有把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和知道的东西等同起来的普遍倾向”[10]55,“即在不相似的实物和情境中看到相似的性质或关系的能力”[10]72-73。这种将未知事物与熟悉的已知事物结合在一起的纽带就是类比。在为新生事物命名的过程中,人们也常常采用类比的方式,将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某种相似度极高的特征作为依据进行命名。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常用动植物及物件来类比病症的外观,如:

蜂窝疮:因形状得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如疽瘘之类,有小孔象于蜂窠。”蛇皮癣:又名“蛇身”。指人的皮肤上有鳞屑,状如蛇皮,因此得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蛇盘疬:此症形状为瘰疬成串状绕生于颈部,如蛇盘绕,又因瘰疬二症中小者为瘰,大者为疬,故名“蛇盘疬”。麻根疮:由于此症形状与中药麻根相像,因此得名。《外科启玄》卷七:“此疮多生于足后根下,赤烂内有肉丝,缕缕如麻根相似,故名之。”松子疔:此症形如松子。

“类比的基础在于事物间的相似性,人们用代表具有相似性事物的词去指称植物,这实际上是认知语义学上所称的隐喻思维在起作用”[5]195。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中充斥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包括以动物、植物、自然物、物件、人为喻的名称,其中以动物和植物为喻的病症名最多。这是因为人们在发现新事物时,总是愿意将其与已知的、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寻找相同点,并运用熟悉的概念对陌生事物进行解释。“类同联系是从事物的统一性中求联系”。[11]159汉语皮肤病症命名的这种类比性就是人们对中医疾病观察时的心理联想与造词方法。

(二)具象性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还表现为鲜明生动的直观具象性特点。从上文对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的分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角度最多的是病症的外观形象,这些外部的属性具体形象,不同于靠抽象思维的理性加工,更加具象与直观,对事物的本体性信息涵盖也最全面和直接。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命名取象的具象性与我们民族的哲学思维和语言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其他民族相比,华夏民族总是倾向于选择具体的“象”来明确事物的概念,“中国古代哲学讲求观物取象,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概念是一种思维的抽象,而运用汉语语词固定概念的形式时,中国人习惯用相应的具象使概念生动可感而有所寄托”[12]60。

具象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直接描述和隐喻描述两个方面。

1.直接描述

串疽:指生于背胁之疽。该症初起漫肿无头,皮色如常,先发一处,后增至邻近二三处,溃后多互相串通,因此得名。

脱疽:又名“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本病多发于脚趾,随着病情发展脚趾会脱落,故名脱疽。

坐马痈:是生于尾骨上端的痈。因为患处是坐马着力之处,因此得名。

“串疽”用“串”来直接描写该病症患处“溃后多互相串通”的特点。“脱疽”用“脱”来描写该病症“随着病情发展脚趾会脱落”的病情。“坐马痈”用“做马”这个动作表示“患处是坐马着力之处”,具象生动。

2.借形描述

所谓借形描述就是指人们借用一些事物的外形特征对汉语中医皮肤病症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并以此为据进行命名。

葡萄疔:因其形黑兼紫,酷似葡萄,故名。

田螺疱:因赤脚下水寒气侵体所生,多发于足面,又因形似田螺,故名。

松皮癣:此症外观形似苍松的树皮,人们由此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并以松皮为之命名。

石榴疽:患处形似石榴子,该名对病症的形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莲子疬:瘰疬核块簇聚,一包生数十个,形同含子的莲蓬,故名。

紫云癍,形状像云朵,颜色为紫色的癍。

借形描述比直接描述更具有具象表现力,这是因为它运用了相似类比的造词方法,通过相似类比借形描述病症的特征,给人更加直观、具象的感觉。如这里的“葡萄”“田螺”“松皮”“石榴”“莲子”“紫云”是我们熟识的实物,相关的病症名与这些具体的实物相对应,确实可以展现出生动可感的形象。

(三)写实性

写实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真实地描述的方法。写实特征广泛存在于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中,一些病症名在形状、症状、位置等方面的特点在命名过程中得到了生动形象地描述。

“黄水疮”,此疮破损后黄水淋漓,实录了疾病的症状。“烂喉癣”主要症状为咽喉部位皮肤腐烂,此名真实地反映了病症的特征。“足面疔”,生于足面,对病症发生位置进行了准确的描述。“百会疽”,生于头顶百会穴部位的疽。“耳肿”,耳部肿起疼痛,故名。“眉疔”,生长在眉毛附近的疔,因位置得名。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名所体现的写实性特点与中医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有重要的关系,直接、真实地从病症的某一方面命名有助于显示疾病的特点,也有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

(四)多名性

汉语中医皮肤病症存在着多名性的特征,即同一种病症有着不同的名称,即多名性,这是由人们对命名取象选择差异及对病症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所形成的结果。

1.命名取象选择差异

人的思维认知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发现的特征也大相径庭。由于命名取象与事物的特征息息相关,由于特征认知上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为同一事物进行命名时在取象选择上也有所差别,这就导致了多名性现象的出现,如:“寒疮”又称“猫眼疮”,此症因外感风寒而生,取象于病因得名“寒疮”,又因在外观上形似猫眼,取象于外观得名“猫眼疮”。“足跟疮”因生于足跟部,故名,又因此症形似被兔子啮咬过的伤口,取象于形状得名“兔啮”。

2.对病症的认知水平提高

多名性的另一重要成因是人们对病症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医学史就是一部发现疾病、研究疾病、了解疾病、战胜疾病的历史。医学研究的进步为疾病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研究者们将每种疾病按照病情发展的阶段进行分类,并逐一命名,这就导致了同一病症因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被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梅毒于明代传入我国,由于此症由海外传入,在文献中并无记载,遂以最早发现病例的广东命名,称为“广疮”;后人们又以外观相似的杨梅为病症命名为“杨梅疮”;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中医对此症的病情发展详细地划分为多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由轻症到重症分别命名为“疳疮”及“树胶肿”。

人类在认知活动中常将注意力优先集中在事物的外在特征上,且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形象思维,因此,在为病症命名的过程中着重表现外在特征,类比与隐喻联想以及写实描述比比皆是,皮肤病症作为发生在体表的病变,其特征容易被观察记录,故类比、具象、写实的特性尤为突出;而多名性则是因命名过程中的取象选择差异及人们对病症认知水平的发展所形成的。

疾病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在中华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于皮肤病症的诊治研究从未停止过。我们从语言学角度对汉语中医皮肤病症的命名语源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命名取象规律及特点,这其实是对汉语言在事物命名方面存在的规律及特征所进行的深入探讨,也是对中国人在中医疾病研究方面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特质所进行的有意义的追寻。

猜你喜欢
命名外观病症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青春期病症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方外观遗迹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