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许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再加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的影响,线上教学在近两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各高校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而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只适用于以往的线下教学或面授式教学模式,无法根据线上教学特点进行监控与评价。文章从教学过程性数据的收集、评价标准的设置、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跟踪等三个方面提出如何构建线上教学评价机制的方案,并从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等角度分析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优势,这对各高校未来建设网络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076-04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spread of COVID-19 in the world, online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eaching mod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two year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only applicable to the previous offline teaching or face-to-face teaching mode, but cannot monitor and evaluated proper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online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lle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data, the setting of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feedback and tracking of evaluation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ity, ra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eaching or "Online +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s: teaching mode;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已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的线下面授式教学不同,线上教学(或线上教育,本文不加区分)是在时空分离情况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习资源之间通过网络媒介完成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加快信息时代中教育强国的建设,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于2019年9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在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依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线上教育的进展和实施相对缓慢,并且大多体现为教学资源、教学课程的网络化,没有真正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情境。据2018年数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仅27.7%的学生接受了网络学习,在所有课程中网络课程数量仅占5.5%[2]。但自从2020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地区教育部门迅速制定并推出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及方案。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各个高校,几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学生都被迫地从传统的面授式教学形式直接进入到线上教学模式[3]。一方面这对许多一线教师是巨大的挑战,不仅要快速地掌握线上教学的技能,以确保线上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要接受线上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理念[4];另一方面,完全的线上教学模式对于没有线上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不仅学习强度增大,还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经过2020年上半年疫情高发阶段的线上教学实践,这种“互联网+教育”模式已得到全面推广,即便是在20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高校已恢复正常的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仍有许多教师继续利用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5],这进一步说明线上教学在当下乃至未来都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模式。
对许多高校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已比较完善,基本上都采用了“校院”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依据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办学定位为基础,制定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其目标是针对课程的持续建设、教学大纲的执行、教学进程的执行以及课堂教师纪律等各环节进行监控,既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不下滑,又能为评价提供制度依据。具体的监控措施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活动规范化。在每学期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求任课教师对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考核方式等计划性文件,督促任课教师针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规范化、计划性教学。(2)听课评课制度。校、院两级督导组、系部负责人以及部分同行通过集中听课、评课、专项督查、意见反馈、持续跟踪等方式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映及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3)学生评教。每学期期中或期末阶段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评教,将评教的内容及分值体现在纸质表格或评分软件系统中,通过学生课堂上的亲历感受来评价任课的教学质量,并将学生评教的结果及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质量报告进行下一阶段的反馈。(4)发挥观摩示范课作用。校、院两级定期开展观摩示范课,通过同行之间课堂活动的观摩与学习,进一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线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来监控线上教学,虽对线上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网络教学模式,比如听课评课制度,无法实现随机抽查、随堂听课的效果;再比如学生评教方面,无法评判出因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优势。因此,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在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构建与线上教学相匹配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面授式教学一样,线上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需要围绕监控、评价、反馈改进这几个环节进行。
(一)线上教学的过程监控与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线上课堂教学与线下的质量同效,甚至优于线下教学,需要对线上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进行全程监控。一般来说,高校教师除了会将必要的教学资源、书写教案等文档材料上传至学校指定的网络平台以方便学生下载使用外,还会利用QQ群、钉钉、腾讯会议等视频通讯工具进行直播、录播、答疑讲解等教学活动,而这些教学活动的视频效果、互动效果也是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参考依据,因而也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录制的功能,不仅方便教师回看教学情境、查找自己存在的课堂质量问题,还可以使一些因暂时性网络不通、没有实时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重新观看,自觉学习,弥补缺听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使校、院两级督导组真正地实现随机抽查、随时观看课堂教学。平台可以根据教务处发布的教学时间安排表进行有序地存放视频数据,实现真正的过程性监控。
(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及个性化设置
在2018年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指南》中,根据不同的特点,课程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划分。按照性质的不同,课程分为理论课(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实验教学)、独立设置实验课,以及术科课(艺术类主科课程、体育课等);按照类别的不同,课程又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核心课等,以及心理健康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等不同归类。由此可见,不同的课程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甚至同一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来说,也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度,但由教务处统一制定的传统评价标准就显得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也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6]。而目前,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这一互联网资源,就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既可以满足学校层面提出的一些共性评价维度,又可以满足各学院或各专业提出的一些差异性的评价维度,甚至还可以兼顾任课教师提出的一些个性化评价需求。也就是说,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接受督导、学生或同行进行的相同维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关注度设置出让督导、学生或同行评价的信息点,以帮助自身从多角度来获悉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效果,进一步对症下药,切实改善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有效跟踪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听课环节中,由于大部分高校每学期都会开设几千门课程,再加上通常是随堂听课,无法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听课和评课,因此听课评课的任务量巨大,基本无法实现监控评价的全员覆盖,甚至只有少部分教师参与了听课或评课。再者,在传统的评价过程中,经过督导、同行评教之后,形成的评价结果主要体现在纸质听课纪录表上,导致评价信息无法及时地反馈,而且对于学生的评教结果,也往往只体现出一个分值,几乎没有其他的有用信息,因此评价结果的反馈时效性差,改进教学质量的作用有限。并且在现实中,教师们也希望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情况,尤其是存在的不足。相比较于傳统的质量监控过程,由于线上教学资源可以保留一定的视频资源,还可以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这就使得听课评课不再受时空约束,可以实现评价范围最大化,评价结果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具有时效性,并且评价结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方便教师随时获取,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调整教学策略,真真切切地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过程及评价流程整体如图1所示,其中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教学平台,其中的“定量分析”可以直接由系统完成,或导出后由相应软件完成;教学督导与同行评价可采用在线或离线方式对照校标完成,“定性分析”采用相应的软件(如Nvivo)实现。最终形成的评价结果可直接反馈给任课教师,同时反馈到学校(院)教务部门作为教师考核依据并存档。
二、线上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构建,基本上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线上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并发挥网络高效、便捷的功能,就可以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具有相同或接近的质量,甚至还在一些方面优于线下课堂。
(一)评价结果更科学
新的线上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进一步渗透到教育环节中,不仅可以通过作业、考试、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情变化,还能利用数据保留、统计分析等功能监控全校的教学运行状态,了解教师的在线教学情况。督导、同行或学生根据平台的大量教学过程性数据进行评价,也会将传统中定性的、宏观的评价结果向定量的、微观的评价结果转变[7]。
(二)评价标准更合理
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记录功能,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就可以实现时空分离,并且教学评价的标准还可以更科学。在评价指标方面,不论是线上教学准备和组织情况,还是课堂互动、教态教法情况都可以设置得更细化。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譬如理论课与实验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课与通识课等等,还可以在评价指标上体现差异性,甚至教师本人也能拥有设置个性化评价指标的权限。这样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也就更灵活多样、科学合理,就能真正地实现由传统的经验式评价向数据化评价转变,由结果式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过渡。
(三)反馈机制更高效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会使得评价结果的反馈更高效、改进更及时。传统的评价结果往往是在一个学期结束甚至是下一个学期开始之时才会由教务处或学院等部门向教师进行反馈,不仅滞后,而且也造成任课教师无法及时调整或改进教学质量,形成了“评而不改”的恶性循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评价以及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任课教师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评价结果,无论是针对学期期中、还是期末阶段,都可以起到及时动态调整的效果,更有助于将教学质量的改进实现常态化。
两种监控与评價体系对比见表1。
三、结束语
总之,相比较于传统的线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网络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能真正实现“实时监控——科学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这一教学监控目标。既可以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督导、同行等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多方联合,又可以节省管理者的时间成本,去除多余的人工干预,使线上课堂成为真正的不可替代的现代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9_30_519836.shtml.
[2]房林.浅谈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嵌入路径[J].市场研究,2018(12):15-17.
[3]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41(7):7-15+76.
[4]王国华,卓泽朋,周光辉.大数据背景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107-111.
[5]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54-64.
[6]陈翔,韩响玲,王洋,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
[7]郑庆华.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2):15-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