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芳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午后禅坐。端详一幅照片,推开一扇心窗。
窗外的风景,刚好被照片填满,拉伸为一幅田园山水画。
无论有没有世外桃源,但定当有人间田园。
画上着色:绿。
主导着色彩的走向。高居在庄稼之上,高居在草木之上,托起生命的质量,生机盎然。
绿是最谦虚的颜色。能包容一切色彩,让另外六种颜色都拥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在不同的季节里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自己的角色。
画外之音:静。
水流無声,山立有形,执守一片翠绿。
田园里,翠绿的人生舞台简朴得只有蛙鼓蝉鸣。沉淀所有的喧嚣,以及人为的纷争。
静守自然的本色,一万座山峰不算多,一缕炊烟也不算少。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景。
沿着绿的包容和静的执守思考,什么都能想明白。想起国画的留白与写意,想起城市的实在与喧嚣,想起山村的务虚与安静。
生活在匆匆奔波,卷起浮躁的尘沙,向生存的快车拥挤而上。只有时光不紧不慢,跟随着日子,走过一天,走成一年,走了一世。
既要生活着,也要过好日子。
有时,视而不见、若无若虚,或者置身事外、静气于心,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虚能容天地,静可纳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