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某媒体开辟了“中学何为”这一专题,请你围绕“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身份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观点正确,以理服人。不少于700字。
一、读懂材料,审清题意
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阅读这则材料,我们要从中解读出作文命题的意图,即命题的限制性。首先,由“‘十四五’开局之年”可以看出,命题人希望考生关注并把握住时代脉搏;其次,由“某媒体开辟了‘中学何为’这一专题”可见研讨的背景;再次,由“请你围绕‘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这一话题”可以明确研讨的范围;最后,由“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可见真实的写作情境。
我们再从写作要求看:“身份自定,角度自选”提示我们可以自由选定写作的视角,考生可将自己的身份设定为教育者(校长、教师等)、受教育者(中学生)、家长、媒体等,体现了写作的开放性;“观点正确,以理服人”提示我们要在文章中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读透材料,明确思路
写好材料作文,考生需要“戴着镣铐跳舞”,同时在命题的限定性和开放性上下功夫,故而要先读透材料、明确思路,再着手写作。
材料给出“‘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时代背景,要求考生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需要中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来谈“中学何为”。而“中学何为”“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是写作的限制性条件。考生需针对“中学”和“人(中学生)”这两个概念,明确并深度挖掘其内涵,联想当代中学教育特点和中学生群体特点,探讨当代中学教育及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育人方向和目标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确定写作视角后,需建立“时代特征”“中学教育”“育人目标(中学生)”三个要素间的关联,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这道作文题的命制意图就是: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直面社会现实,推进国家的教育进步和创新发展。
1.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的营以上干部有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打不败、战不垮、苦不倒、累不死、誓夺胜利的革命精神和以他们的血肉之躯铸造的长征历史,不仅使我们心灵震撼,而且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
适用话题
以史为鉴,育勤劳坚忍之人。
运用示例
孔子曾言:“绘事后素。”在人生的旅途中,打好底色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坚实基础,因此,勤劳坚忍的品格必不可少。遥想八十多年前,红军面临反“围剿”失败的困境,毅然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的困难被不言弃、不服输的红军战士们一一克服,他们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如果能够闯过“九九八十一难”,必将淬炼出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品格,浇灌出最美的青春之花。可见,当务之急是塑造中学生勤劳坚忍的品格。
2.袁隆平生前出席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时,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汗水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机遇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想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适用话题
育不急不躁、精益求精的实干人才。
运用示例
當个人塑造趋于完善,便要开始认认真真地做些事了,这便是成长的过程。《荀子》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例如,袁隆平、屠呦呦的成功便来自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们脚踏实地的行动促成了南优2号水稻和青蒿素的诞生。作为青少年,我们仅有宏大的目标是不够的,更要做到“行以致远”。因此,在中学阶段,学校应该通过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不急不躁、精益求精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智慧,成长与发展也需要“慢慢来”。
3.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阻拦并被关进监狱,失去了宝贵的自由。后经我国在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钱学森曾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一生默默治学,他选择的既是科学家的最高职责,也是中华儿女的最高使命。
适用话题
树立家国情怀,育爱国、报国之才。
运用示例
国家的兴旺与个人的发展密不可分,爱国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也是一个人的初心。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钱学森一心回国参加建设,正是一腔爱国之心使他冲破了重重险阻,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得以报效祖国,成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奠基人。我们应该向伟人看齐,在中学就树立起家国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亮点
中学当筑基
北大附中高三单茂轩
文章对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度解读,同时紧密结合“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时代背景,思考中学育人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彰显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近年来,我愈加发觉,我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带”了。他们皆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从中学毕业,然而进入大学以后,有些人却“原形毕露”,显得格格不入。他们的问题并不在于“悟性”或“学习能力”差,严重性却较之更甚。有人在学习中只知生搬硬套,毫无创新精神;有人在考试中熟練地作弊,不知正直为何物。这让我不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开篇明确身份,由小切口导入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引出后文对具体原因的分析。)
究其本质,此类现象应是在中学阶段“唯成绩论”导致的人格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分析“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本质。)
中学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数学家丘成桐曾经表示,中学时代对他未来事业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如果说高等教育是耸立的高楼大厦,那么中学教育就是至关重要的地基。(引用名人事例,指出中学教育的重要性,扣合题目。)
在中学阶段,学生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进行更广泛的社交,了解更多彩的世界,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在这一阶段完全形成。现在,许多学生被灌输了“成绩至上”的观念,只知成绩高低,不知更高追求,从而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对他们来说,纵使全科“A+”,却是千尺危楼,一旦倒塌,后果难料。这些“好学生”并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更不是中学应塑造的人。(抓住中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具体阐述“唯成绩论”的现象,进而直接点明其危害。)
植物扎根不深便会逐渐枯萎,建筑筑基不牢便会成为危楼。中学当筑基,而筑基的意义,便是让学生在少年时代就具备能使其在社会中发光发热的能力与品格,使他们进入大学之后,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人”,而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生”。(承接上一段,指出中学筑基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人”。)
如何使中学教育发挥筑基的作用,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学塑造的人应与国家的需求相匹配。当今时代风起云涌,民族复兴即将到来,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已然白热化。“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地强烈。在我看来,中学若能培养品学兼优、眼界高远、勇于创新、心系国家的人才,便能为大学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预备队员。若要达到这一目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推进刻不容缓。(结合“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时代背景,进一步论述“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中学何为”。)
毛泽东主席曾对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为当代青年筑基,便是在为祖国的未来筑基。地基一旦打好,中华民族必将在世界民族之林筑起万众瞩目的高楼。(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发出呼吁,读来令人动容。)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46分。
文章紧扣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从对“中学教育”概念的解读到对当今时代特点的分析,再到“为当代青年筑基,便是在为祖国的未来筑基”的呼吁,观点突出,层层推进,逻辑严谨,展现了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过人的思想深度。语言简洁、流畅、有气势。故评为一类文。(王学凯)
亮点
谈中学应塑造之人
北大附中高三李林林
文章从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提高性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从内外两个方向明确地指明中学塑人的两大任务,论证逻辑层次清晰,有较强的针对性。
“十四五”开局之年,教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学何为”一度成了热门的讨论话题。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中学应该塑造什么样的人,才能助力“十四五”进程,促进国家发展?(审题精准,深入挖掘材料信息,直接指明中学育人与时代背景、国家发展的关系。)
讨论“中学何为”,首先应明确中学教育的地位。中学教育面向青少年,包含素质教育和非素质教育两部分,这就决定了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提高性,也明确了中学育人的两大基本任务:向内,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优秀青年;向外,塑造踏实肯干、努力奋斗的前行者。(结合中学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中心论点,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中学应塑造什么样的人”,层次清晰。)
向内,中学应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青年。张桂梅创办的云南丽江华坪女子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学校既重教书,也重育人,它的办学宗旨就是帮助女孩走出大山,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从华坪女子学校毕业的无数女孩已经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正在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着贡献。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中学便实现了向内育人的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结合热点素材,举例论证中学向内应育“有德之人”。)
向外,中学则应塑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脚踏实地的前行者。如今,许多学校都会在课业之余开展参观博物馆、学农教育、户外团体项目等实践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因此,中学也应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以此促进国家发展。(联系教育现状,举例论证中学向外应育“实干之人”。)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学时期则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应塑造有理想、有信念、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优秀青年,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助力,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助力。(尾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43分。
文章紧扣“中学教育”“育人目标”“时代背景”三个核心概念进行论证,观点突出,内容充实。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总—分—总”结构,结构明了,层次清晰。材料新颖,阐释深入,论据典型,论证严谨,语言简洁流畅,故评为一类文。(王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