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思考及建议

2022-04-07 22:46:31叶学平杨迪菲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陆武汉发展

叶学平 杨迪菲

(1.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宣布中国深化服务领域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这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要坚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力度走出去,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我国开放发展的历史演进逻辑

在殖民主义背景下,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渠道是商埠口岸。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开放上海、厦门、南京、汉口等沿海沿江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这种被动的开放使得这些城市成为列强进行商品输出、原料掠夺、资本输出的通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贸企业由政府统一管理,出口创汇以满足进口的需求,进口商品以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求,企业缺乏自主性,效率较为低下。当时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1955年,仅中苏贸易占中国进出口总额就高达5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递进式的区域开放模式。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座城市建立经济特区;8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天津、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并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后,改革开放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前沿,通过大江大河和主要交通干线逐步向内地渗透,武汉等沿江城市被设立为“对外开放城市”,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以试点区为载体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去,通过多边协商达成合作共赢,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新时代。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中美爆发贸易战。面对世界局势的激烈变化,过去“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开放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加依托国内大市场和产业链,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挑战和机遇,东部沿海地区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好对外开放的“领头雁”。内陆地区更应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扎根国内国外市场,打造产业转移承接中心,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东部沿海地区经验的对外开放路径,助力“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内陆开放是全面开放的内在要求

内陆城市是与沿海和沿边城市相对的概念,是指地处大陆的内部,远离海岸线和边境线的城市。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沿海城市与国际市场直接对接,在获取生产资料、感知市场动态、进行商品贸易等方面相对于内陆城市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始终处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而中西部等广大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全面开放格局的短板和弱项。提高内陆开放水平,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新前沿,是继续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效率,优化开放布局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内陆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新的形势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相较而言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国际秩序的重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形势所提出的发展新思路,让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主动与世界经济对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循环。

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这是中西部地区新一轮开放的潜力和动力的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为此,以武汉为代表的内陆城市应努力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不断提高对内开放水平,主动学习沿海城市成熟的管理经验,打通区域间沟通交流的通道,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通商品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循环;依托“一带一路”,联通国际市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内陆地区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处于“洼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模式更加粗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以及国际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国际贸易的成本与门槛不断降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从内陆与沿海各自的优势要素禀赋来看,沿海发达城市在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高流动性生产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内陆城市则在劳动、土地等低流动性的生产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出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考虑,内陆地区应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筑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主动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利用自身劳动、土地等优势要素,激发其比较优势,加速内陆城市发展。

此外,要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城市的目标应不只针对自身发展,更要以自身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区域发展纳入到自身发展战略中来,充分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对于助推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发展道路的创新,为内陆地区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抓手。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整体性协调型发展的有力体现,它是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在巩固原有发展优势的前提下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发展短板与发掘潜力的有机结合。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对外开放新机制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开放发展战略。

三、国内外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要模式以及武汉的选择

(一)国内外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要模式

贸易型:以贸易枢纽为发展目标,主要从事货物的集散、转运、分拨、储存、加工、装运等活动。这种模式对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要求较高,常见于西欧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

制造业型:凭借自身发达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等要素方面的优势,吸引其他地区的产业、资本和技术,从而促进就业、外汇、工业和出口导向型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生产力和劳动力水平,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中产业基础稳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城市常采取此类开放模式。

服务型:通过政策引导创造安全、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大力开展区域金融、保险、旅游和其他特定服务等特殊经济活动。区域经济中心或边远地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区域常采取此类开放式经济模式,旨在恢复一些老经济中心的活力或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科技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一般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和高技术服务业等,具有高收益、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的特点。常见于研究机构和大学较多、居住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的城市,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引进高科技产业,促进高新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综合型:从前几种类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而来,具有多种开放模式的特点,是较为完备的经济体。该类型的城市往往是一个地理范围较大的区域,享有全面的优惠政策和特权,具有多功能综合目标、完整的产业部门和多区域的空间结构。

(二)武汉模式选择及对标城市分析

武汉应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积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建成制造业型、科技型和服务型为主的综合型开放经济体系。工业和制造业在拉动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医药、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武汉蓬勃发展,应构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化科教软实力为生产力,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发展的润滑剂;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支柱产业。

对标城市——芝加哥

同为国家中部的龙头城市,芝加哥与武汉相似之处颇多。它被称为“百里湖城”,连通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内河航运中心、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被称为“美国的动脉”。它还是美国的第二大金融中心、第二大商业中心、第一大会展中心和第一大空港。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之一,拥有着像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大学和享誉世界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经济圈则指伊利诺斯州(芝加哥所在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那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五个中西部州组成的美中东部经济圈(the East North Central region),人口4720.4万(2020)。这个经济圈有发达的农业和制造业,而芝加哥市为整个经济圈提供高等级的现代服务,是整个经济圈的核心。在历史上,芝加哥市经济结构主要是商业贸易和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但自1960年后,随着都会区大量重工业和制造业外迁,传统工业也开始衰退,替代的是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与此相应的是,得益于从芝加哥市扩散的制造业,大芝加哥外层经济圈内中小城市的传统制造业得以发展,成为制造业集聚区。目前,制造业就业只占9.2%,服务业就业达90%以上,其中近60%为现代制造业创造的就业。

对标城市——伯明翰

伯明翰位于英格兰中部,在伦敦至利物浦的铁路干线上,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和主要工商业区之一。面积268平方公里,人口109.2万,是“英格兰的大心脏”城市。大伯明翰地区是拥有欧洲最年轻人口的地区,伯明翰是英国最佳生活质量城市,其就业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它也是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工业部门繁多,以重工业为主,是世界最大的金属加工地区,有“英国底特律”之称,汽车制造和电气工程是伯明翰的主要产业,英国2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在伯明翰区域制造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伯明翰制造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现在城市经济正向第三产业转移,信息产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发展相当迅速。大量的软件和技术服务组织以及开发人员、工程师和管理员,为医疗保健、金融、政府、零售和其他行业设计解决方案。伯明翰每年接待大约2200万游客,每两年在伯明翰的国家展览中心举办汽车展,商业中心繁华程度仅次于伦敦西区。伯明翰本身是英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文化中心,其话剧院、交响乐团及爵士乐队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四、武汉市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芝加哥与伯明翰,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业和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以东风汽车集团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业是武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而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稍显滞后。再加上武汉的传统汽车业务也显露颓势,武汉汽车产业发展陷入瓶颈,汽车产量年年下滑。2021年,武汉市全年汽车产量接近140万辆,相较2017年的189.8万辆,减少了约50万辆。要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就必须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推动传统汽车企业同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转型浪潮,打造“数字车谷”,建设“智能车谷”。

(二)生产要素聚集度较低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期武汉能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但武汉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和就业环境相对沿海地区而言仍有较大差距,对于资本、劳动、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仍然不够。湖北的农村剩余人口纷纷外出务工,新一代高学历年轻人也有很多去广东、上海等地发展。武汉要引进和发展自身产业,为资本提供增值空间,为劳动提供工作岗位,吸引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在武汉聚集,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武汉大学云集,每年培养超过百万的大学生,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吸引较多高科技企业来武汉建立研发中心。但是,武汉市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创建等高端环节薄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把握在外国公司手中。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较少。因此,武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任务十分艰巨。

(四)服务业水平较低,对实体经济支撑力不够

武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52.8%增长至2021年的62.5%。从数据看,武汉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整体水平同对标城市比较差距依旧较大。相当一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还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而非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直接对接市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流、物流在第三产业的集聚;生活性服务业多样性不足,无法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

五、武汉市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对策建议

武汉要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应着重关注以下内容。

第一,引进发达地区的要素和资源是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对于武汉培育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有着重要作用。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增强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供给结构的有效手段。

第二,集聚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是建设经济高地的力量源泉。区域内劳动、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能有效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激发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吸引要素持续不断地流向高地。

第三,发挥武汉的辐射带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武汉应充分利用区域的一体化机制,不断增强中心城市“造血功能”。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调整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强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势,加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

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利用对外开放平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工业制造业转型,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发展

高标准建设中法生态示范城、中德国际产业园等国际交往平台,集聚优质外资企业,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充分利用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所培育的供应链体系,继续优化生产环境和营商环境,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引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巩固武汉汽车产业优势,同时推动跨产业融合发展,将汽车产业与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企业深度融合;关停高能耗与高污染产业,推动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同时主动布局传统工业制造业向城市周边地区扩散,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快速成长。

(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发展环境,吸引要素集聚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武汉新港等各类口岸等联动发展,继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培育各种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枢纽经济;加大对教育、医疗、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吸引区域内劳动力的集聚,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高素质劳动人群,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健全市场体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提高城市吸引力。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创新资源向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通航卫星等领域集聚,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的平台,将自身科教、人才等方面的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

(四)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武汉经济的贡献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建成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仓储物流业、金融业、软件信息业等高水平的现代服务;发展会展经济,抓住农博会、华创会、文博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展示平台,巩固发展商贸会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金融网络,完善金融市场,深化金融开放,健全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提供安全、充足、可靠的金融支持;鼓励企业二三产分离,将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输、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业务独立出来,减少低效率的服务供给,通过市场化管理加速资源整合,促进服务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民间投资者进入服务业市场,增强第三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效率。

猜你喜欢
内陆武汉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们在一起
歌剧(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环球人物(2020年3期)2020-03-02 02:15:22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内陆移民(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6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43:2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