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驭骅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 400031)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习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的重任。习总书记指明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外语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西文化交流桥梁与协调者的重任。翻译课教学除了要适应“大思政”的背景,还要适应“新文科”的背景。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提出,我国要全面推进“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要建设新文科以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文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新文科的内涵,有学者如此界定:“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建设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3作为新文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课程,要秉承“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原则,思考如何突破传统翻译教学的瓶颈,实现翻译课程的教育价值。翻译课课程思政是应然之举,可以起到提升价值、引领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
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成熟的、现成的模式可参考”[4]57。因此,首先需要设定原则,从宏观上为翻译课课程思政的模式构建提供方向指引。张敬源、王娜[5]15-20提出外语课课程思政的四大原则:融合性、潜引性、自然性和暗示性,为外语课课程思政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但是在实践时还需要与不同的外语课程结合。基于翻译课程的特点,本文对这四大原则进行修正与整合,提出“新文科”背景下翻译课程程思政的四大原则:融合性、平衡性、自然性、认知性。
“融”是新文科建设形态的重要一环,强调融入新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6]11。所谓融合性,不是将思政教育强加于外语课程,随意、碎片化、生硬地植入外语课程,也不是独立于外语课程,游离在外语课程之外,另行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而是将其有机融入外语课程,与外语课程各环节各方面自然融合、内在联通、一体发展[5]18。翻译本身是跨学科的,融入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学科。翻译课教学的融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考虑学科群知识点的融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合。教材内容直观上看可能不具有思政性,但可以将包含思政元素的其他学科相近知识融入教学。翻译课思政教学可以视为翻译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有的高校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外语课教师共同备课,或邀请思政方面的专家给外语课教师开设讲座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做法有助于翻译课教师准确理解政论方面的词汇(political jargon)和核心思想,并向学生准确传递信息。
融合性还包含中外认知文化的融通。翻译是一种跨越文化的实践活动,要实现翻译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必须打通不同文化的壁垒,实现文化的融通。目前,国内翻译教学的普遍问题是对中国文化能力素养培养的重视不够。“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7],则需要让译员熟稔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要有文化比较和融通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流对象国文化的同构性和异质性。对于基因同质的文化元素,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直译实现交流的融通;对于异质文化,则需要通过加注、改译等调适的方法实现融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设英汉对比与翻译、比较文学导论、中外文化比较、中国文化经典导论等翻译专业选修课程来弥补之前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缺失[8]79。
平衡性指思政内容隐性与显性的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张敬源、王娜[5]18认为可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思政内容融合于外语知识目标和外语能力目标,潜藏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的感染、浸润、陶冶和认同作用。在课程思政理念初进课堂时,由于“旧文科”中学科之间壁垒很明显,翻译课的学生会潜意识地认为思政内容与翻译课程格格不入,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当下课程思政已经蔚然成风,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语境深入到了各个层次的课堂。在这个阶段,课程思政要科学地处理好隐性融合与显性嵌入的关系,将显性教学内容与隐性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平衡。“翻译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格和目标,课程思政建设应实事求是地把握好隐性与显性的平衡。”[4]58程维认为:“担任翻译史课程的教师可以开设专门单元,讲解翻译如何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理论武器和信仰支撑,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让学生在翻译史学习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校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知行合一。”[4]59其实,不仅仅是翻译史可显性教育,任何翻译内容都可以将思政显性化。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无论是英译汉、汉译英,抑或英汉互译,大部分都有中国翻译史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思政的重要媒介,向学生讲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显性思政内容与隐性内容的合理配置,体现的是教学观念、模式和路径的改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翻译课思政教学观念的更新,也验证了外语教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新文科”不仅是学科专业形式之新,也是教育理念和思维之新。
所谓自然性,指在实施过程中去掉“人为设计”的干预,还原自然状态,使外语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顺畅自然,自然融入、自然呈现、自然发展、自然渗透与浸润[5]18。人为干预的后果可能会让翻译课演变成为思想政治课,生硬地将翻译课课程思政解读为政治类文本的翻译,让学生觉得文类单一,无法满足对课程多样性的期待。黄国文指出:“语言构建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话语都有价值取向,有些非常明显、非常突出,所说的就是思政话题,而且旗帜鲜明;而有些则是隐性的,甚至非常隐晦,思政的内容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9]28所以,任课教师可以将非政论性文类的文本往思政方向靠。从翻译实践的角度看,教师可以遵循双向思维模式,既可以将非思政内容引入思政教育,如由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或者古代典籍的翻译上升到凸显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还可以由思政内容扩展到非思政内容,如讲述思政类词汇时扩大至讲解一词多义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这种自然的过渡方法,将思政与翻译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翻译信息传播功能和品德塑造功能的整合。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是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七大核心素养包含认知。翻译与认知的关联性很强,这赋予了翻译课课程思政认知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第一,翻译本身是一种认知活动。翻译被视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最复杂的活动之一,蕴含着语言、历史、文化、环境、宗教等元素。但是在这种多元性的背后,有一种内在的认知机制在运行,赋予翻译活动认知属性。“翻译是一种主体内在的大脑运作,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行为。”[10]79翻译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文化学、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认知宗教学等认知科学的衍生学科相关。译者翻译的过程,是对源语语符识解、加工、调试和转换的过程,是一种认知决策的过程。
第二,翻译课课程思政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教学理念,顶层设计者、教师和学生对其都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翻译是一种认知,对翻译与思政如何整合的认识则是对认知的认知,构成一种元认知(metacognition)。元认知是对个体行为的观察、反思和内省。朱德全认为:“元认知技能在多个认知活动即心智操作中,如理解、表达、语言获得、经验获取及各种各样的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11]76元认知理论要求翻译课教师能够遵循以下步骤:理解这种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理念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获取教学经验。
基于翻译课课程思政的双重认知属性,任课教师要经历双重决策过程,既要更新自身对翻译行为的认识,又要跟踪翻译课课程思政方面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开始刊发外语课课程思政的学术论文,有的杂志还开设专栏,集思广益。比如,《中国翻译》2021年第4期刊登翻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校长论坛的系列论文,5位外语院校的校长就课程思政的属性、价值和有益经验展开讨论,拓展学术界对翻译课课程思政的元认知。
融合性、平衡性、自然性、认知性是翻译课课程思政的原则,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翻译课教师应该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认知风格以及译文期待的不同调整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总体上看,翻译课课程思政可以从用好翻译教材、用好课堂话语和做好翻译反思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思政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思政思维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一堂生动有趣的翻译课的基石,一本好的翻译课教材往往将学理性和政治性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增进学识和形成价值观。目前,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汉翻译教材一般都有理论篇和实践篇,就翻译理论而言,对中国和西方翻译史和翻译流派的介绍,可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译论也颇具科学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翻译课教师在讲述传统译论时,根据上文提到的“自然性”原则,通过中西方传统译论的比较,引入其他研究资料,以详细的例证让学生自然信服。比如在讲授西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时,可以引入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解构主义思想;在讲解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异化、归化理论时,可以引入鲁迅关于“洋气”的论述。这种对比分析,既可以增加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生动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迷信西方翻译理论而看低中国传统译论。在建议学生关注西方翻译理论最新动态的同时,要求学生阅读研究中国翻译理论或文学理论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的理论思考——社会翻译学的观察、主张与方略”。这种高质量的论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文论的精髓,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对中国理论的接受程度,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实践方面,要选取不同文体中能体现中国发展的文本材料。比如,在翻译企业介绍这种说明性文本时,可以使用中国知名企业的介绍作为范例,如以下例证:
海尔公司是中国主要家用电器生产厂家,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盛名。然而,20年前,这家公司还不存在。当年,如今的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应邀出山,来挽救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冰箱厂。他成功了。今天,海尔拥有3万名员工(其中百分之十以上从事研究与开发),13家海外工厂(其中一家设在美国,由美国人管理),出口业务蒸蒸日上。
这个文本表面看是功能单一的信息性文本,内含企业的历史、规模和发展现状等信息,但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还隐藏着一定的呼唤功能,从“濒临倒闭”到“出口业务蒸蒸日上”可以唤起民族自豪感。
又如,讲解旅游翻译时可以选取知名景点作范例,让译者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也可以找出反面例子,说明错误的译文对祖国形象的破坏。例如:
例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地下溶洞串珠贯玉,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探长度达11公里。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译文:The chain of underground karst caves stretches like a string of pearls. 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Yellow Dragon Cave reveals a length of 11 kilometers. Wulingyuan is known in the world with the following five outstanding features—spectacular peaks, unique rocks, secluded valleys, serene waters and karst caves.
例2(原文)舟的前方驾着一柄长舵,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译文:In front of the boat is a long helm, which is shaped like the knife on the westerners′ dinner table.
例1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范例。译文首先将“串珠贯玉”这一负载丰富文化内容的比喻保留,然后将驰名中外的“五绝”准确地用形容词+中心词的结构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出来,可以让英语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景点之美。例2则可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面例子,译者将重近百斤的大刀类比为西方餐桌上的餐刀,实属类比不当。这样的译文没有准确传达原文信息,扭曲了中国文化元素,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翻译教材由于信息量大、译句众多,难免会有疏漏或者错误,但有思政意识的教师可以通过因势利导,以精准例句顺势思政,以错误译文逆势思政。二者的结合亦可体现课程思政的融合性原则。
语言学家哈蒙指出:“课堂事件由语言构成,因此,对语言(以及其他符号系统)的分析对于理解知识以哪些方式在课堂被构建出来,理解习得发生或者未发生的方式,理解以何种方式建构并生成人际关系,起着核心的作用。”[12]292课堂活动由一系列系统化的课堂事件组成,课堂话语是课堂活动中的主导因素。要在课堂事件中引入思政元素,“课堂话语”就成为学校这一环境中传递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媒介。生态语言学家斯蒂贝(Arran Stibbe)在其专著《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中专辟一章,讨论意识形态与话语。他把话语分为三种类型:破坏性话语、有益性话语和中性话语。破坏性话语是“所包含的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的原则对立”[13]28的话语。比如,“水资源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免费礼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是破坏性话语,因为这种信息容易鼓动人类浪费水资源。中性话语是“所包含的意识形态与分析者的生态哲学部分对立、部分一致”[13]29的话语。斯蒂贝指出动物园话语可视为中性话语,因为一方面主张与自然的关联和对自然的保护,另一方面又将动物看作他者置入牢笼,让其远离自身的生态系统[13]29。有益性话语则是“传达积极鼓励人们保护维系生命的各种系统的意识形态话语”[13]3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是这类话语。翻译课课程思政的话语要求,即充分使用有益性话语,慎用中性话语,避免使用破坏性话语。
翻译课程的课堂话语,由授课话语和译文话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都要鼓励使用有益性话语,避免破坏性话语。教师授课的话语要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外语教育的特殊性,来自外国话语语境的教学内容多,面对西方主流话语,翻译课程教师应有的态度是不能简单地从国外“拿来”或“移植”,而是需要有一个思想意识的过滤过程,有必要进行语言意识形态的甄别与文化价值取向的鉴别[14]48。为了保证授课话语的有益性,翻译课教师还应该与思政课教师合作,充分理解思政内容,避免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
课堂话语还包含课中的译文话语。译文话语不能与党的方针政策背离,情感色彩应把握得当,否则有益性话语会变为破坏性话语,误导受众。比如,翻译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这个短语时,按照字字对译(word-for-word)翻译为“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ll democratic Parties”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 and作为并列连词,并列的对象具有排他性,如apple and orange这个短语中的“苹果”和“橘子”是排斥彼此的独立个体,这个译文给读者一种“中国共产党并不民主”的错误印象。有学者还指出,在国际学术交流时有人用“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这种有悖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这些人政治觉悟不高,这样的译文要杜绝。因此,译文是翻译课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可以警醒学生注意语言的政治性,铭记翻译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翻译政论性文体时,课堂话语要注意把握感情色彩,即充分把握“语义韵”。比如,翻译“坚持”一词时,一般不用persist;翻译stubborn resistance这个短语时,要根据言语的主体和语境进行选择,如果是用于描述敌军,则需翻译为“负隅顽抗”,如果是用于刻画我军,则翻译为“顽强抵抗”。其原因在于stubborn这个形容词本身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语义韵,《朗曼当代英语词典》对stubborn resistance的释义是:a very strong and determined refusal。这个释义是中性表述,话语类型还取决于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认知语境)。
爱尔兰翻译理论家迈克尔·克罗宁(M. Cronin)教授认为:“作为主体,人会反思情境,并依据情境采取行动。”[15]63刘正光等[16]8也指出:“课程思政、专业育人和日常育人实践,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观察与研究。”这种观察就是一种反思活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翻译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学生的认知风格受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把认知风格概括为沉思型和冲动型两种。沉思型认知风格的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采取深思熟虑的策略,冷静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用充足的时间运用逻辑思辨去全面审视参与的任务和面临的问题,在可能存在的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的;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则相反,这类学生欠缺耐心,倾向于快速分析问题、快速得出结论,对学习任务或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整体把握。在翻译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认知风格,引导学生培养沉思型认知风格。一方面,让学生反思译文是否符合“忠实、准确”原则;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思政的角度思考,译文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是否与党的方针政策背离。课程反思是教师反思和学生反思的结合,这种理念指导下产出的译文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并让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的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翻译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协同效应,就需要在内容上提炼思政素材,在课堂上使用有益话语,并做好教学反思。翻译课课程思政“应该立足翻译专业课程的育人属性,把促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自身的本真追求,推动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7]65。翻译课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打破翻译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学科壁垒,充分利用翻译学的跨学科优势,让翻译教学的功能和价值最大化。翻译课课程思政顺应了时代变化的要求,将教学与思政自然融通、协同并进,提升了课程思政质量和教学效果,将有力助推新文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