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贝
(1.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00;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24)
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面临的生存压力加大,在“996”工作制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出现亚健康问题,心理疾病也变得更加频繁。针对这些问题,利用自然植物景观来进行致病治疗的园艺疗法得以出现。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园艺疗法能够起到减缓心跳、减轻痛楚、改善情绪的作用,对于很多常见的身心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园艺疗法(Horticulture Therapy)简单来讲,就是借助园艺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和植物相关的各种活动,借助植物栽培、园艺活动等,在植物从生长到收获的过程中,实现身心放松,并且获得相应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改善精神状况的同时,也可以恢复身体机能。
1.2.1 精神方面
1)消除焦虑情绪和不安心理。通过眺望园林或者在园林中散步的方式,可以使得病人的心态保持安定,有报道称,在能够看到花草树木的场所工作,能够减轻劳动强度,也可以使劳动者获得满足感[1]。2)增强活力。通过园艺活动,病人能够暂时忘却烦恼,产生的疲劳感能够加速入眠,起床后也可以有更加充沛的精神。3)抑制冲动。在自然环境中从事园艺活动,可以消耗体力,抑制冲动,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4)培养注意力。园艺活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从事园艺活动时就如同在和生命对话,比如树木的修剪需要有选择性,不同种子在播种时需要覆盖不同厚度的土壤等。由于园艺活动需要手脑并用,且具有持续性,因此长期从事园艺活动,可以培养人的注意力和耐力。5)培养激情。通过盆栽花木、花坛制作、庭院花卉种植等园艺活动,人们可以将具备自然美感的材料依照自身的想象进行布置,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创作灵感。6)增强行动的计划性。在园艺活动中,不同植物有着不同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时令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想要确保园艺活动达到理想化的效果,需要制定好相应的计划,确定好何时播种、何时修剪、何时浇水等,有助于增强行动的计划性,更好地把握时间概念。7)树立自信。等到培养的花木开花结果时,如果受到称赞,表明自身的辛勤劳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自身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能够树立自信心,对于失去自信的精神病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效果[2]。
1.2.2 身体方面
1)刺激感官。植物对于感官的刺激是多方面的,颜色可以刺激视觉,香味可以刺激嗅觉,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可以刺激味觉,植物本身的枝干可以刺激触觉,而园林中的虫鸣鸟叫则可以刺激听觉。2)强化机能。人的身体和精神由于高负荷运转或者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机能衰退的问题。局部性的衰退会引发关节、筋骨的萎缩,全身性衰退则可能导致心脏及消化器官机能下降等。园艺活动需要同时调动眼睛、手、脚等的运动,可以将其看作全身性综合运动,是预防衰老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1.2.3 社会方面
1)提高社交能力。通过参加集体性园艺疗法活动的方式,可以围绕园艺这一话题进行交流,产生共鸣,提高社交能力。2)增强道德观念。利用花草树木,可以对生活环境信息美化,而在植被成型、花朵开放时,可以收获自信。除草、松土、扫落叶等活动则能够培养环境美化的意识及习惯,有助于增强公共道德观念[3]。
园艺疗法的对象不单单是被医生定义为病人的人群,事实上适用于所有的人群,属于一种比较易行的辅助医疗手段,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身心健康。通过对园艺疗法的科学使用,能够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安定情绪,增加幸福感。
将园艺疗法应用到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主要是依照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景观设计,打造出健康的观赏环境,对人们进行身心方面的辅助治疗,使得其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1)安全性。安全性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基本条件,在实施园艺疗法的景观空间中,必须切实保障服务对象的安全,例如,对于景观中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广场、散步道等,需要确保铺装平整,排水性好,尽可能避免高差的变化。
2)易达性。道路与分区设计必须合理,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轻易到达目的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过渡空间,如连廊、凉亭等,方便恶劣天气的出行。
3)简单性[4]。活动场所和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做到简单易懂,例如,与活动场所相关的园艺活动应该简单,避免复杂专业的活动,可以设置浇水、修剪、插花等活动,景观空间的标识牌必须做到位置明显,信息精准,图文清晰。
园艺疗法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更多强调的是对五感的调动,借助植物对于不同感官的刺激来激发人的情感共鸣。一个完整的园艺疗法景观,需要同时满足五感体验的需求。
2.2.1 视觉体验
植物本身富有生机与活力,人们在欣赏植物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压力的舒缓,能够对情绪进行改善,也可以增强忍耐性。不同颜色的植物对于人的身心有着不同影响。在针对视觉体验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时,一方面应该使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对应不同的季节,做到四季有景,另一方面还应该做好冷暖色植物的合理搭配,这样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三角梅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花色鲜艳,能够彰显激情,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玉兰、绣球等生长自然,可以帮助人们舒缓身心;银杏、香樟等树干笔直,健康的体态可以让人们感到放松[5]。
2.2.2 听觉体验
在感知外部环境时,视觉占比达到了85%,听觉占比则占据了10%。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水流声、风声、落雨声、虫鸣声、鸟叫声等,所有的这些声音都可以刺激人的听觉感官。有研究表明,在听到令人感到舒适的声音时,人的大脑可以从活跃状态趋于平静[6],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放松效果。植物在风雨中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或是轻扬,或是澎湃,或是汹涌,而不管是哪一种声音,都可以舒缓人们的负面情绪,帮助其放松心情。在听觉体验区的植物选择中,应该将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互搭配,常绿植物能够保持景观的持续性,落叶植物则能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更替。
2.2.3 触觉体验
触觉能够帮助人们感受物体的质感,主要是借助皮肤和神经系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如温度、湿度、振动、压力等,当人们触摸某个物体时,会刺激位于大脑皮层的直觉运动区,继而影响刚性记忆,是一种对于身心都十分有益的接触自然方式。植物的触感一般集中在茎、叶、花部位[7],又或者树木的树皮、树干等位置,这些或是光滑或者粗糙的质感,对于人体有着较为强烈的刺激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来感受自然,达到愉悦心情、放松身体的目的。同时,部分植物对于人体的许多部位都有着保健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经由皮肤上的毛孔来摄入这些物质,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
借助不同质感植物的强烈对比,能够更好地刺激人们的中枢神经[8],激发其对于植物、对于生命的探索乐趣。在对触感体验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时,应该选择无毒无刺的植物,尽量以小乔木和灌木为主,方便触摸,同时也需要考虑过敏问题,避免种植可能引发过敏的植物。
2.2.4 嗅觉体验
有研究表明,很多植物散发的芳香都能使人感到心情愉悦,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起到助眠的作用,不同的香味和不同的浓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嗅觉刺激[9],如果香味过于浓重杂乱,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加青睐清香型或者甜香型植物。在嗅觉体验区域,可以种植诸如米兰、玉兰、桂花、月季等植物,通过相互配合组合,营造出协调的味道。这些植物散发的气味可以通过人体的嗅觉神经,抵达大脑中枢,对神经体液进行调节,促使其分泌出对于人体健康有益的调节剂,在康复疾病和预防疾病方面,能够发挥推动作用。
2.2.5 味觉体验
味觉体验同样是非常有效的治愈手段,对于植物景观设计人员而言,可以选择一定区域,种植一些可食用植物,提供给人们采摘和品尝。例如,可以种植苹果、石榴、无花果等水果,也可以种植番茄、黄瓜等蔬菜,确保人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能够体验随手采摘蔬菜瓜果的乐趣,而在食用这些蔬菜瓜果的过程中,也可以刺激人们的味觉,起到治疗或者保健的功效。在味觉体验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在方便采摘的同时,避免采摘过程对于植被景观的破坏。同时,在进行蔬菜瓜果培育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农药的使用,借助物理手段或者生物手段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案例1:以位于某城市新区的园林为例,区域植被覆盖率超过60%,借助围合及半围合布局,将空间划分为运动健身、疗养花园及休闲交流三个功能板块,属于典型的复合型养老社区。从园艺疗法的角度,设置了相应的盆景园和花廊景观,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景观的功能价值,满足了老年人群体对于园艺活动的需求。盆景园融入了一些具备治愈效果的植物,可以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同时,规划了三级健康漫步道路系统,在两侧种植了牵牛花、美女樱等植物,使得老人在行走中,可以享受园艺带来的治愈效果。
案例2:美国在对退伍军人中的伤员进行康复治疗时,引入了园艺疗法,在迈阿密退伍军人医疗中心,园艺疗法被贯穿到了整个治疗过程,设置了面对失智患者的感官花园,种植乡土植物的花园等,这些花园在规划时就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整体尺度合理,带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10]。
案例3:英国伦敦的巴特西公园是一个面向残障人士设置的园艺疗法花园,能够为术后病人提供康复治疗场所,花园中实施的各种项目和当地社区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交场所和社交机会,使得其从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在后续的花园扩建后,也开始面向青少年提供服务。
案例4:加拿大圭尔夫市设置的圭尔夫康复花园同样应用了园艺疗法,为老年人、儿童及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服务,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园艺疗法操作,使人们达到身心康复。花园中包含了静态游览区和具备较强参与性的园艺区,园艺区提供园艺教学和实践操作,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设置有木质亭廊、抬升花床及升降式吊篮等。游览区设置有艺术氛围浓厚的雕塑展廊,也可以借助露台眺望河景。花园内部的整体设计虽然朴素,但是非常注重人性化,考虑了坐轮椅患者的低视角,采用低位设计和防滑地表,在植物选择方面,考虑了色、香、触、味和音。
案例5:美国科林斯堡市的春溪花园属于社区植物园,面向全体人群提供园艺疗法,倡导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关注本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生态教育和园艺教学。园区内设置了儿童花园、食用花园、萱草园、湿地展示区等,每月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如园艺讲习班、园艺兴趣班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11]。
案例6: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属于城市森林动植物园。主要的受众群体是老人与儿童,因此在注重动物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大面积的水杉林提供了大量的负氧离子,各类的芳香植物如桂花、迷迭香等,令人身心愉悦,使得进入园区的一般人群和特殊群体在高度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得到疗愈。
经过长期的发展,园艺疗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方法体系,也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景观在具备较高观赏价值的同时,还有着相应的医学价值。新的发展环境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越发远离自然,而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则带动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园艺疗法随之得到普及,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绿色途径。在园艺疗法中,植物是核心所在,可以从不同感官带给人美的享受,也可以起到调节情绪、预防疾病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对于园艺疗法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在面对不同疾病时,园艺疗法作用于不同病患的效果及机制,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通过将园艺疗法引入到植物景观设计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使得景观能够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