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高立均,胡建波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 401329;2.重庆市机电工程高级技工学校,重庆 4013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农业科普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围绕农业基本常识、农业生产技术、种植和养殖等科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教育[2],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满足群众科技需求,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有效治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农业科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多农业科普活动以科普讲座、科普画廊、参观培训、成果示范等方式呈现,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受时间、空间限制,传播速度慢,受众面窄,成果落地效果差。在“互联网+”时代,可视化的科普视频打破了时空限制,适应多元化传播需求,成为农业科普的重要载体。笔者以《农业科技应用100 例》系列农业科普作品为例,从选题策划、表现手法、传播方式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农业科普视频创制探索与实践。
《农业科技应用100例》系列科普作品是围绕耕地保护、资源节约利用、高效绿色生产、生态种养耦合、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等内容,创制的一批农业科普影视作品,旨在传递农业信息、传播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理念,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助力新型农民培育,助推乡村振兴。
笔者通过互联网及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农业科普视频资源丰富,但精品较少。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学会、科普中国、农业科普网、科普重庆等官方网创作发布的农业科普作品选题方向大多偏向科技新概念、实用技术知识、“三农”政策,选题方向窄;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众多农业科普视频,受准入门槛低、创作者多元化影响,农业科普视频质量良莠不齐,有的选题缺乏确定的、可靠的知识体系作为科学依据,选题的科学性不强;有的缺乏对受众需求的调研,选题内容同质化严重,针对性弱;有的选题信息与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匹配度不高,选题内容陈旧,时效性差。因此,为提高科普作品的知识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求农业科普创作者必须做好选题策划这一顶层设计。
《农业科技应用100 例》系列科普作品以科学性、针对性、新颖性为选题策划原则,通过选题小组层层把关、严格筛选,策划了《重庆蚕豆的回春之路》《武陵山魔芋重生记》《鸡窝地里跑农机》《“荣昌猪”的现代幸福生活》等系列科普选题100个。
科普的科学性是指科普过程中传播客观性、真理性、精确性的知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3]。科普影视作品是依赖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创造,科学性是其核心灵魂[4]。因此,农业科普音像作品在宣传、传播、普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过程时,选题内容必须严谨,遵循科学客观规律,确保传达准确的、公认的科学知识。
《农业科技应用100例》以选题科学性为原则,通过组织农业产业规划、果树栽培、蔬菜生产、畜牧养殖、多媒体等多方面的专家,形成选题小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新成果为主要科普选题来源;通过严格筛选,以确定的、可靠的、成熟的科技成果为选题依据,确保了选题的科学性。如《重庆蚕豆的回春之路》《武陵山魔芋重生记》《无病源种姜解姜瘟难题》《橘殇之谜》等科普案例,普及了抗赤斑病的“通蚕鲜8 号”蚕豆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魔芋癌症”软腐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控方法,生姜脱毒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柑橘黄化、落果及枯水的发生机制。这些案例的选题依据来源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科学性强。
农业科普选题的针对性是指依据不同受众、不同地域、不同生产条件,策划与受众群体实际需求契合度高、实用性强的选题。随着公众对农业科普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科普的对象变得更为广泛,除农业从业者以外,城市居民、政府人员及中小学生也成为农业科普服务对象[5],呈现受众群个体差异大、需求多样化的现象。因此,在创作农业科普影视作品过程中,应当精确定位受众群,充分了解受众的科普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策划选题。
《农业科技应用100例》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为受众对象,创作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丘陵地区“三农”实际现状,摸清产业发展痛点、农民增收难点、农村环境治理堵点,了解农村党员干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等群体差异化的科普需求,围绕山地特色农业开展科普内容研究,策划符合产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的选题,确保了选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高山蔬菜根肿病防控技术》科普案例,选题针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这一“癌症”,着眼于根肿病发生规律、发病机理、防控方法等知识点,普及了利用调控品种结构、改变耕作制度、采用避雨栽培、蔬菜漂浮式水培育苗等措施防控根肿病的科学知识,帮助种植户了解根肿病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有效防控根肿病,提高蔬菜产量。如《鸡窝地里跑农机》科普作品,这一选题针对丘陵地区面临的土地贫瘠、地块零散、机械化作业程度低、撂荒地块多、农业种植效益低下的现状,普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政策,示范推广了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为盘活丘陵山地农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起到了较好的科普传播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新成果不断问世,科技新名词层出不穷,科普选题也需紧扣时代的脉搏。然而,我国农业科普音像作品的选题大多偏向于在对知识基本概念、技术操作流程的介绍,忽略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更新,存在知识老化、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性缺失等现象,导致前沿科技普及滞后,科普影响力差[6]。
《农业科技应用100 例》以“聚焦农业科技前沿,紧跟科学热点,挖掘本地特色”为选题研究方向,提升选题新颖度。如《高山云间稻花香》科普选题,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针对重庆种不出优质稻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背景,传递了重庆耐高温伏旱水稻育种最新研究进展,宣传了重庆首个国颁二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渝香203”优质水稻品种这一科技成果。如《樱桃果园里的“鸿门宴”》科普选题,针对网上热搜的“果蝇能吃吗”科学盲点,介绍果蝇的相关知识及科学原理,延伸樱桃果蝇的巧妙防控方法,较好地回应了社会热点话题。如《“荣昌猪”的现代幸福生活》科技案例,紧跟智慧养殖热点,以重庆“荣昌猪”的数字化特色养殖为选题亮点,为读者传递了精准饲喂、智能环控、种养循环、规模化无菌猪场建设等高新科技,体现了选题的新颖性。
随着国内农业高新科技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普创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问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以及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各异等[7],面对新时期不同受众的需求,农业科普创作的表现形式也面临着新挑战。《农业科技应用100 例》系列科普作品采用多元化的表达手法,以趣味性、人文性、权威性的表现方式,融入更多的话语体系,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效果。
早期的农业科学视频作品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带有一定的“扫盲”和教育的色彩,形式枯燥,知识晦涩难懂,受众难以保持饱满的关注热情和兴趣。因此,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进行趣味化传达尤为重要。《农业科技应用100例》系列科普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牢牢把握三个注重:1)注重科普语言的通俗性,将专业术语变成公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文字语言口语化、通俗化,把艰深复杂、枯燥难懂的专业化科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如《无病源种姜解姜瘟难题》科普作品,在阐释无病原种姜的茎尖脱毒培养科技原理时,用赛跑来形容茎尖与病毒生长速度,由于茎尖生长速度比病毒侵染速度快,所以茎尖不带病毒,可以作为脱毒培养的芽原基。知识点深入浅出,做到了用白话说行话。2)注重科普知识的故事性,通过设置悬念疑问、矛盾冲突、破疑揭秘,制造“兴奋点”,让受众对情节的发展变化产生强烈的关切心理,激发观看兴趣。如《美丽的财富》科普作品,开篇埋下“重庆市大足区的荷花比一般的荷花花期长1 个月”的伏笔,让读者产生好奇和疑问,同时,篇中融入“荷花乘坐神舟六号实现太空育种”的情节,让读者产生科技崇尚感,从而增强科普兴趣感。3)注重知识点的可视化,用动画还原肉眼不能见、实拍画面不直观的科技原理,以声画并茂的媒介形式,让知识点更直观明了。如《天敌同居鱼鳖混养效益高》科普作品,在讲述鱼鳖混养的生物学原理过程中,摄像机拍摄的镜头无法直观还原科技原理,作品利用三维建模动漫展示了水下鱼类和鳖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以及水体物质循环保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知识,实现了科技原理的可视化。
科普的人文性是指以人为活动主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探索人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注重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着力体现人文思想、人文关怀、人文精神[6]。目前,从各大网站、新媒体平台原创的农业科普视频作品来看,大多数以传递农业知识为主,就知识而谈知识,着重强调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较少,与人文性因素紧密结合的精品不多,缺少方法引导、精神启发、人文关怀,难以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农业科技应用100例》科普作品打破了科学知识的既定框架,将农业科普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紧密结合,突出科普的人文性。立足于传统科学文化,强调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挥的能动作用,挖掘科学家与科技事件中所蕴含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与科研精神,剖析科学创造思路,总结科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让受众提升科学认知,养成科学思维,习得科学方法。如《四季红翠富民万千》科技案例以人物故事为出发点,展现了科技特派员李良蓉探索脐橙品种优化、周年供应的科学方法;分享了脐橙产业成功转型的科学经验;弘扬了科技特派员不惧艰难探寻新科技的科学精神,呈现了脐橙种植大户对科技变革的认可态度。这样的科普案例融入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让读者获得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中总结科学经验,领会科学精神。又如《锦橙皇后的自救》科技案例讲述了果农艾兴民以不同的防控方法智斗红、黄蜘蛛,以“一张纸、一盏灯、一袋虫”的绿色综合防控手段成功制服红、黄蜘蛛,提升柑橘品质的故事。该案例选题注重呈现病虫害防治的试验过程,阐释了红、黄蜘蛛防治难、防治失败的原因,分析不同方法对柑橘红、黄蜘蛛的防控效果。这样的案例,注重科学的探索过程,层层解析知识奥秘,契合了读者的求知欲望;总结了用科技解决生产困难的有效经验,让受众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展示了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激发了受众对科学家的崇敬及对科学精神的崇拜,从而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受众和传播者双重角色,自媒体的低门槛导致科普视频创作者呈现多元化,选题缺乏权威性,产出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以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农业科普视频创作者为例,头部创作者以从事农资销售、农技付费教育的营利性企业和农业主播较多[8],存在着很强的营利性;一些自媒体创作者本身的农业科学素养有限,为了博关注、赚流量,选题策划以主观论断、断章取义甚至扭曲事实,炮制出大量的“吃西红柿炒蛋能抗癌”“别傻了,水里放一把白糖!才是最好的肥料,再也不用买高价肥了”“98%的黄瓜都是用了药”等耸人听闻的文章,其中不乏一些认知的误区与纯粹的谣言[9],缺乏科学依据。
《农业科技应用100例》在创作过程中从三个方面保障了科普作品的权威性。1)专业团队保障。创作小组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农学、农业工程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重庆幻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编导、摄像、后期制作、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专技人员组建形成,为作品权威性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2)保障内容权威性。创作小组邀请相关专家对每个科普作品的策划文案和解说词进行论证,严格把关,增强了科普知识的权威性。3)采用“专家说科普”的表现手法,让专家将自身所能与公众所需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科普话语的公信力。如《小改进成就大效益》科普案例中,通过高级农艺师樊仕勇宣讲适宜丘陵山地水稻栽培的新型育秧方式——“钵盘育秧技术”科技知识,公众说服力强,权威性较高。
传播速度和传播渠道决定着科普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落地效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视频成为人们接收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新媒介。《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21》显示,仅“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全年传播总量就达到74.8 亿人次,移动端总量为61.1 亿人次[10]。截至2021 年8 月,抖音平台知识创作者超1.5亿名,创作知识视频超10.8亿条,累计播放量已超6.6 万亿,点赞量超1 462 亿,评论量超100 亿,分享量超83 亿[11]。此外,微博、微信视频号、快手、B 站、西瓜视频、小红书、好看视频及知乎等视频平台上也活跃着众多从事科普视频生产和传播的“科普达人”,其总传播量也以百亿甚至是千亿计[12]。由此可见,依托互联网,在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开展科学传播成为扩大科普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农业科技应用100 例》系列科普音像作品的传播方式紧跟新媒体时代要求,聚焦移动媒体,整合了抖音、今日头条、快手、微信小程序、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并注册相应的自媒体账号,形成传播矩阵;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据分析、算法推荐技术,绘制用户画像,提高内容与用户的匹配度,实现科普受众的精准定位;对系列科普作品资源进行数据挖掘、资源优化配置,将内容进行“标签化”分发到各个媒体平台,实现跨时空、即时交互、渠道多元化传播。
科技创新不断加速农业进步,媒体格局正在改变受众需求,因此农业科普作品的创作须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探索创新。在选题方面,做好前期需求调研,严谨筛选,策划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新颖性的优质选题。在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上,注重科普语言的通俗化、科普知识的故事化、知识原理的可视化,提升科普的趣味性;强调农业科普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紧密结合,着力体现方法引导、精神启发、人文关怀,提升科普人文性;加强科普文案的科学论证,利用专家访谈式普及科学知识,增加科普话语的公信力,提高科普的权威性。在传播技巧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媒体等技术优势,运用新媒体的开放、及时、互动等特点,开展精定位、多渠道、多元化传播,助力农业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